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49 毫秒
1.
N,N-二甲基氨甲基二茂铁的单锂化物与三苄基氯化锡反应,得到1-二甲氨甲基-2-三苄基锡二茂铁(Ⅰ);与二苄基二氯化锡反应,得到二苄基二[2-(二甲氨甲基)二茂铁基]锡(Ⅱ).1-二甲氨甲基-2-(二苯胂基)二茂铁经单锂化后,再与二苯基氯化胂反应,生成1-二甲氨甲基-2,5-二(二苯胂基)二茂铁(Ⅲ);在四甲基乙二胺存在下,1-二甲氨甲基-2-(二苯胂基)二茂铁经双锂化后,再与二苯基氯化胂反应,得到1-二甲氨甲基-2,5,1'-三(二苯胂基)二茂铁(Ⅵ).化合物-经元素分析和1HNMR表征,还用X射线衍射测定了化合物的晶体结构.化合物晶体为三斜晶系,空间群P1,a=1.0548(2)nm,b=1.3622(3)nm,c=1.5846(3)nm,α=95.87(3)°,β=96.54(3)°,γ=107.67(3)°,Z=2.  相似文献   

2.
双(2-甲氧乙基环戊二烯基)氯化镧或氯化镱,在四氢呋喃中,20℃下,分别与苯乙炔基钠发生交换反应,生成双(2-甲氧乙基环戊二烯基)苯乙炔基镧或镱.产率分别为77%和66%直接将无水三氯化镜或三氯化钇,在四氢呋喃中,冰水冷却下,与两摩尔的双(三甲基甲硅烷基)氨基锂和2-甲氧乙基环戊二烯基钠进行一锅煮反应,可得2-甲氧乙基环戊二烯基双(双三甲基甲硅烷基氨基)镱或钇,产率分别为56%和72%.配合物经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和质谱的鉴定,它们可能是非溶剂化的,含分子内配位键的中性单体配合物.  相似文献   

3.
钱长涛  王兵 《化学学报》1996,54(11):1084-1088
双(2-甲氧乙基环戊二烯基)氯化镧或氯化镱, 在四氢呋喃中, -20℃下,分别与苯乙炔基钠发生交换反应, 生成双(2-甲氧乙基环戊二烯基)苯乙炔基镧或镱, 产率分别为77%和66%。直接将无水三氯化镱或三氯化钇, 在四氢呋喃中, 冰水冷却下, 与两摩尔的双(三甲基甲硅烷基)氨基锂和2-甲氧乙基环戊二烯基钠进行一锅煮反应, 可得2-甲氧乙基环戊二烯基双(双三甲基甲硅烷基氨基)镱或钇, 产率分别为56%和72%。配合物经元素分析, 红外光谱, 核磁共振氢谱和质谱的鉴定, 它们可能是非溶剂化的, 含分子内配位键的中性单体配合物。  相似文献   

4.
由N,N-二甲氨甲基二茂铁(I)单锂化后与三甲基氯硅烷(Me3SiCl)反应,合成了2-(三甲硅基)二甲氨甲基二茂铁(Ⅱ);Ⅱ再单锂化后与Me3SiCl反应得到了2,5-二(三甲硅基)二甲氨甲基二茂铁(Ⅲ);单锂化的I与Me2SiCl2反是得到了双-(2-(二甲氨甲基)二茂铁基)二甲基硅烷(Ⅳ)双锂化I与二倍量的Me3SiCl反应得到了2,1′-二(三甲硅基)二甲氨甲基二茂铁(V),由碘化(2-(  相似文献   

5.
氰基亚甲基-(1b)、苯甲酰基亚甲基-(1c)及乙酰基亚甲基-苯基胂(1d)分别与全氟丙烯反应,生成氰基-2,3,3,3-四氟丙酰基亚甲基-三苯基胂(4b)、苯甲酰基-(3c)及乙酰基-[反式全氟丙烯-1]基亚甲基三苯基胂(3d)。3c,3d分别经湿苯回流后转化为苯甲酰基-(4c)及乙酰基-2,3,3,3-四氟丙酰基亚甲基三苯基胂(4d)。甲氧羰基亚甲基三苯基膦(1e)与全氟丙烯也能发生类似的反应,可是苯甲酰基-及乙酰基-亚甲基三苯基膦在相似的反应条件下与全氟丙烯不反应。甲氧羰基亚甲基三苯基胂(1a)与三氟氯乙烯反应,生成低产率的甲氧羰基氟氯代乙酰基亚甲基三苯基胂(4f)。其反应残渣用甲醇处理后,得到的产物为二氟三苯基胂(7)和氟氯代乙酸甲酯(8)。  相似文献   

6.
我们曾报导溴化α-噻吩甲酰基代甲基三苯鉀与芳胺反应,生成一系列2-(α-噻吩基)吲哚和苯骈吲哚化合物。为考查杂环基团引入对胂叶立德活性的影响;制备了溴化α-呋喃甲酰基代甲基三苯鉮,与芳胺反应得到了像α-噻吩甲酰基代甲基三苯鉮与芳胺反应产物非常类似的结果。为这类化合物的合成提供了又一新的途径。其反应式如下:  相似文献   

7.
由季铵盐合成有机胂二茂铁衍生物杜洪光,师树简(北京化工大学应用化学系,北京,100029)关键词有机胂,二茂铁衍生物,铵甲碘化物,亲核取代关于二茂铁季铵盐的亲核取代反应已有较多报道[1~4],但对于含胂二茂铁季铵盐的这类反应还未见诸文献,由碘化[2-...  相似文献   

8.
甲氧羟基亚甲基三苯基膦(1a)、胂(1b)与2-金氟炔酸甲酯(2)在无水苯中迅速反应,生成高产率的加合物3. 3的结构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和质谱予以鉴定,并证明了反应机理. 胂叶立德3d, 3e和3f在温和条件下水解,砷-碳键断裂,合成了高产率的3-全氟烷基-戊烯二酸二甲酯(7)。  相似文献   

9.
2,3,4,5-四取代-顺-2,3-二氢呋喃立体选择性合成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了3种合成2甲氧羰基3芳基4乙酰基5甲基顺2,3二氢呋喃(7)的方法.方法1:用甲氧羰基亚甲基三苯基胂(5)与3(取代苯甲叉)2,4戊二酮(6)反应;方法2:用溴化甲氧羰基甲基三苯基胂(4)在碳酸钾存在下与戊二酮6反应;方法3(分步一锅法):三苯基胂(2)与溴代乙酸甲酯(3)加热反应,生成的产物不经分离,冷却至室温,加入碳酸钾和6继续反应.  相似文献   

10.
含二茂铁核的硅有机衍生物的合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合成了一系列含二茂铁核的硅有机衍生物.试图从环戊二烯基三甲基硅烷与FeCl2在二乙胺存在下制取1,1'-双(三甲基硅烷基)二茂铁,由于Si-C键的断裂,未获预期产物而得二茂铁. 为了合成双有机硅基二茂铁,采用了两种方法.方法之一是从1,1'-二茂铁二钠与相应的三烷基氯硅烷反应制得1,1'-双(三甲基硅烷基)二茂铁、1,1'-双(三丁基硅烷基)二茂铁和1,1'-双(二甲基苯基硅烷基)二茂铁.为了取得单取代硅烷基二茂铁,采用二茂铁锂,但一般得单和双取代衍生物的混合物,它们很难分离;如减少有机氯硅烷用量,则可得纯的单取代乙烯基二乙基硅烷基二茂铁.另一方法是将三甲基-γ-氯丙基硅烷的格氏试剂与二乙酰基二茂铁反应制得含二茂铁核的双叔醇.  相似文献   

11.
报导4-氟-3-羟基-1-取代苯基-6-哒嗪酮及其衍生物的合成,氟代顺丁烯二酸酐和取代苯肼类反应的研究结果及部分化合物的药理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12.
Acyl iodides reacted with excess primary and secondary amines in a way similar to acyl chlorides, yielding the corresponding carboxylic acid amide and initial amine hydroiodide. Reactions of tertiary amines with acyl iodides were accompanied by cleavage of the N-C bond with formation of the corresponding N,N-di(hydrocarbyl)carboxamide and alkyl iodide. In the presence of excess tertiary amine the latter was converted into quaternary tetra(hydrocarbyl)ammonium iodide.  相似文献   

13.
冬凌草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硅胶柱层析方法从冬凌草的全草乙醇提取物中分离了7个化合物,通过理化性质和波谱分析方法分别鉴定为豆甾醇(Ⅰ),β-谷甾醇(Ⅱ),冬凌草乙素(Ⅲ),lasiodon in(Ⅳ),冬凌草甲素(Ⅴ),5,3,′4′-三羟基-6,7-二甲氧基黄酮(Ⅵ)和胡麻素(Ⅶ).化合物Ⅰ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得,化合物Ⅵ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  相似文献   

14.
异三尖杉酯碱系三尖杉属植物中所含具有抗肿瘤活性的四种生物碱之一,其本身的合成已有三种不同的方法[1-3]先后获得成功。但是,在这些合成中,生成的异三尖杉酯碱都是立体异构体的混合物。据报导[4.5]异三尖杉酯碱及其某些类似物对癌细胞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为了考察这类化合物的结构与抗癌活性之间的关系,并为异三尖杉酯碱立体异构体构型的确定提供依据,我们进行了(2R,3R)-酒石酸甲酯三尖杉碱酯Ⅵ和(2S,3S)-酒石酸甲酯三尖杉碱酯Ⅶ的合成。  相似文献   

15.
宋相志  刘广  杨屹  沈丽春  章士伟 《化学学报》2001,59(10):1633-1638
合成出四个分化诱导剂,N,N,N',N'-四乙酰已二胺(Ⅰ),1,6-二烟酰已二胺(Ⅱ),1,6-二(3,5-二氧哌嗪)已烷(Ⅲ)和1,6-二[3,3'-(5,5-二甲乙内酰脲)]已烷(Ⅳ),对合成方法和路线进行了优化,通过元素分析、质谱、核磁和红外进行了表征,测定了化合物Ⅲ对人白血病细胞的分化诱导活性,利用单晶X射线四圆衍射测定了化合物Ⅳ的晶体结构,并与化合物Ⅰ,Ⅱ,Ⅲ的晶体结构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6.
合成并表征了5个多胺配体N,N′-二(1,10-菲罗啉-2-亚甲基)-1,2-乙二胺(L1),1,7-二(1,10-菲罗啉-2-亚甲基)-1,4,7-三氮杂庚烷(L2),1,10-二(1,10-菲罗啉-2-亚甲基)-1,4,7,10-四氮杂癸烷(L3),1,13-二(1,10-菲罗啉-2-亚甲基)-1,4,7,10,13-五氮杂十三烷(L4),N,N′-二(1,10-菲罗啉-2-亚甲基)-1,3-丙二胺(L5)。利用pH电位滴定法在25.0 ± 0.1 ℃时测定了这5个配体的质子化常数及其与Co(Ⅱ),Ni(Ⅱ),Cu(Ⅱ)和Zn(Ⅱ)形成配合物的稳定常数,并且试图解释了这5个系列配合物的差异。  相似文献   

17.
新疆雪莲化学成分的研究(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新疆雪莲中首次得到五种结晶,经鉴定晶Ⅰ为槲皮素,晶Ⅱ为4′,5,7,-三羟基-3′,6-二甲氧基黄酮,晶Ⅲ为高车前素,晶Ⅳ结构待定,晶Ⅴ为芦丁。  相似文献   

18.
用分子力学方法对一些金属汞化合物进行了探讨和研究.通过与参考体系对比以及内旋转势垒计算的方式,说明了在诸如cis-ClHgCHCHCl(Ⅰ),0-C  相似文献   

19.
对莽吉柿(Pericarpium Garciniae Mangostanae)85%乙醇提取物进一步分离,得到8个双苯吡酮类化合物和1个蒽酮类化合物,经理化性质和NMR及MS谱学数据鉴定分别为α-倒捻子素-3,6-二乙酸酯(α-mangostin-3,6-diyl diacetate,Ⅰ)、1,5,8-三羟基-3-甲氧基-2,4-双-(3-甲基丁-2-烯)双苯吡酮(8-hydroxycudraxanthone G,Ⅱ)、1,3-二羟基-6,7-二甲氧基-2,8-双-(3-甲基丁-2-烯基)双苯吡酮(Cowaxanthone B,Ⅲ)、1,6-二羟基-3,5-二甲氧基-2-(3-甲基丁-2-烯基)双苯吡酮(Cowaxanthone A,Ⅳ)、1,5-二羟基-4-(3-甲基丁-2-烯基)-6′,6′-二甲基吡喃[2′,3′:3,2]双苯吡酮(trapezifolixanthone,Ⅴ)、1,6-二羟基-6′,6′-二甲基吡喃[2′,3′:7,8]-6″,6″-二甲基吡喃[2″,3″:3,2-]双苯吡酮(brasilixanthone B,Ⅵ)、1,3,5-三羟基-2-(3-甲基丁-2-烯)-4-(1,1-二甲基-2-烯丙基)双苯吡酮(Allanxanthone A,Ⅶ)、1,3,8-三羟基-5-甲氧基-2,4-双-(3-甲基丁-2-烯)双苯吡酮(2,4-di-(3-methylbut-2-enyl)-1,3,8-trihydroxy-5-methoxyxanthone,Ⅷ)、1,4,8-三羟基-6-甲基-3-甲氧基-9,10-蒽酮(1,4,8-trihydroxy-6-methyl-3-methoxy- 9,10-anthraquinone, Ⅸ)。 其中化合物Ⅰ、Ⅴ、Ⅵ、Ⅶ、Ⅸ为首次从藤黄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Ⅱ、Ⅲ、Ⅳ、Ⅷ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