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Internoise 84     
1984年国际噪声控制工程会议于12月3—5日在檀香山召开,出席450人,提出论文报告约300篇,出版会议录二册,1426页,是声学界重要会议,我国有作者和赵松龄同志参加,另外檀香山、香港、新加坡、加拿大等处还有一些华侨学者参加。这次会议是美国和日本噪声控制工程学会联合组织的,美国人和日本人提出论文各近100篇,其余是其它国家学者、工程师提出的,会议的主题是噪声控制与国际合作。  相似文献   

2.
美国声学学会和日本声学学会(称音响学会)于1988年11月14—18日在美国檀香山开了第二次联合年会,出席近1500人,宣读和展示976篇论文,参加者遍及太平洋周围各国以及一些欧洲国家,是国际声学界一次盛会。 美国声学学会成立于1928年,在1929年5月9—11日开第一次年会,以后每年开春、秋季年会各一次,现已开到第116次年会,在30年代每次年会约有论文25篇左右,这次已达750篇,现有会员5994人。出版美国声学学报。  相似文献   

3.
《物理》1974,(1)
日本国际高能物理讨论会 日本小型国际高能物理讨论会于1973年7月23—27日在东京召开.参加者日本方面有二十多个单位(包括大学和研究机构)的代表一百二十多人.中国、法国、意大利、美国和日内瓦欧洲核子研究中心(西欧中心)也都有代表参加.会议上宣读的论文有三十多篇.其中两篇是关于加速器的,七篇是关于高能实验的,另外二十多篇是理论的.这些论文基本上反映了日本国内和国际卜高能物理研究工作的近况.加速器方面,报告了日本正在建造的高能加速器(8—12 GeV,在东京附近的筑波地方)的情况和今后进一步向高能对撞机发展的规划,也报告了美国国…  相似文献   

4.
李启虎 《应用声学》1987,6(4):53-44
今年4月6日至9日在美国德克萨斯州的Dallas市召开了1987年的声学、语言、信号处理国际会议(ICASSP). 这次会议的应征论文约1200篇,被会议接受并发表的有600篇左右,据会议组织者统计,在应征论文中约有半数的论文来自美国国外.会议的主题包括下面七项内容:多维信号处理;谱估计和模式化;电声;数  相似文献   

5.
由美国IEEE激光、光电子学会和美国光学学会举办的第十二届激光和光电子会议(CLEO’92),第三届量子电子学和激光科学会议(QELS’92)于1992年5月10日~15日在美国加州Anaheim举行。出席会议人数达6916人。CLEO’92会议上共发表文章685篇,特邀论文65篇,内容涉及各种激光器、元器件、系统及其应用。QELS’92会议上总共有288篇论文,77篇特邀论文,会议强调激光科学和量子电子学的基础研究。另外还有一个大型展览会,展出商用、工业用激光器,光电子元器件。  相似文献   

6.
光纤传感器国际会议的目的在于,通过光纤传感器基础和应用技术方面的学术研究论文的发表讨论以及最新信息的国际交流,来探讨该领域研究发展的方向,并促进其发展。从1983年以来先后召开了四次国际会议。第一届是1983年4月在英国召开,第二届是1984年9月在西德召开,第三届是1985年2月在美国召开。由于近几年来,日本在这个领域的研究开发有显著的进展,在第二届国际会议上日本发表了14篇论文,在第三届国际会议上又增加了10篇。在这种情况  相似文献   

7.
第一届西太平洋地区声学会议于1982年9月1日—3日在新加坡举行,会议主题:为改善生活的声学。这次会议是由澳大利亚声学学会、日本声学学会、新加坡国立大学和日本噪声控制工程学会联合主办的。来自西太平洋地区的85名声学工作者参加了会议,会上共宣读了48篇论文,其中声学测量10篇、建筑声学11篇、环境噪声16篇、噪声控制6篇、一般性文章5篇。这次会议我国只笔者一人参加,在会上宣读了题为“音质模型与实际建筑对比试验的研究”论文。大会所宣读的论文涉及的面很广,具有一定水平,论文的全文已印成论文集。  相似文献   

8.
张海澜 《应用声学》2003,22(6):43-43
第五届世界超声大会(5th World Congress onUltrasonics,WCL[2003)于2003年9月7—10日在法国巴黎皮尔-玛莉-居里大学的生物医学研究中心举行。会议收到论文500多篇,其中东道主法国有149篇。中国论文18篇,篇数名列日本、俄国、美国、英国和德国之后,居第7位。这次法国以外的代表约350人,到会总人数近500人,我国代表10人,来自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南京大学、同济大学和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等单位。会议内容涵盖了超声研究的各个领  相似文献   

9.
1990年6月11日至13日在芬兰首都赫尔辛基召开了第五届国际电致发光讨论会。这是每二年召开一次的系列性国际电致发光学界的学术性会议。出席本届会议的有来自13个国家的代表约109人,其中日本和芬兰的代表最多,各为32人,来自中国的代表有2人,中国发光学会理事长徐叙瑢教授参加了本届会议,出席本届会议的代表中除了大学和研究机构外,还有很多来自日本、美国、芬兰和西德的公司。在电致发光领域从事研究工作的国际著名科学家大部分参加了本届会议。本届会议共发表论文76篇。  相似文献   

10.
吴佩江 《应用声学》1986,5(4):48-48
1985年国际噪声控制工程会议于9月18日至20日在联邦德国慕尼黑举行.作为主办国的联邦德国参加人数最多,有200人,法国73人,英国64人,日本42人,美国40人,瑞典40人,除此之外还有27个国家代表参加.总参加人数为七百余人.共发表论文三百五十篇. 会议论文分特邀报告和一般论文. 特邀报告三篇:(1)关于噪声控制的条例及其技术标准.A.O.Vogel(西德内务部)(2)噪声对健康的危害.G.Jansen(西德杜塞尔多夫大学劳动卫生研  相似文献   

11.
美、日声学第三次联合年会美国声学学会和日本声学学会(称音响学会)于1996年12月2日至6日在美国檀香山(Honalulu)召开了第三次联合年会。出席会议者近1500人。宣读和展示1335篇论文,参加者遍及太平洋周围各国以及一些欧洲国家,是国际声学界...  相似文献   

12.
声学消息     
1991国际噪声控制工程会议 inter-noise 91于1991年12月2-4日在澳大利亚悉尼召开。有来自三十多个国家的约450人参加,当地人当然最多135人,其次日本80人,美国40人,新西兰、瑞典和法国各约20人、中国12人。 会上报告的论文约300篇,两篇大会讲演,61篇在噪声控制工程特别专题分组上报告,其余则按国际噪声工程协会I-INCE分类法组织报告。  相似文献   

13.
IEEE国际铁电体应用会议,1979年6月13日到15日在美国Minneapolis市召开,会议由美国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的声能和超声学会主办,有16个国家约230名代表参加,宣读的学术论文约100篇(包括投稿和邀请的)。中国第一次参加这种专业性会议,会议程序主席L.E. Cross教授在开幕式上特为此表示热烈欢迎。中国有四名代表,宣读三篇论文和带有部分交换论文。会议反映了近年来铁电体材料及应用研究方面的进展。  相似文献   

14.
第14届国际非晶半导体科学和技术会议,于1991年8月 19至23 日在德国最南部Garmisch-Partenkirchen市举行.来自中国、德国、美国、日本、原苏联、英国、法国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516名学者出席了本届年会,著名英国科学家、诺贝尔奖金获得者英特教授(N.F.Mott)出席了本届会议,并作了重要学术报告.大会接受了428篇论文,大会报告分口头报告和张贴两类,其中有18个邀请报告.已出版了一本会议文摘集,而正式文稿将在J.Non-Cryst.Solids刊物上发表.中国有10名代表出席了本届大会,提供论文11篇.另外,中国在国外的访问学者和留学人员约17人也出席了…  相似文献   

15.
1987年国际声学、语言和信号处理会议于4月6日至9日在美国达拉斯市举行.会议内容涉及七个专题,即数学信号处理、谱估计及模型化,语言处理、多维信号处理,水声学,VLSI以及声音和电声学.会议共发表论文628篇(据说在应征论文中有半数来自美国国外,但录取率远低于50%).分别在54次分会议上宣读或以大字报形式宣讲.  相似文献   

16.
声学消息     
IEEE 声学、语音和信号处理国际会议 在美国盐湖城召开 2001年IEEE声学、语音和信号处理国际会议(简称ICASSP)于5月8日至11日在美国犹他洲的盐湖城举行.该会议是IEEE最大的会议。自1976年首届在美国的费城召开以来,每年召开一次,至今已是第26届.今年ICASSP收到论文1916篇,录用975篇,录用率为51%,被分成56个口头报告场次和67个大字报场次.为了让口头报告有更多的时间,每个报告从过去的15分钟改为20分钟.975篇论文归类为13个专题,从会议的编码分类目录可以看出一…  相似文献   

17.
声学消息     
中国声学学会超声电子学分科学会1987年学术交流会召开中国声学学会超声电子学分科学会1987年学术交流会于1987年11月11—14日在江西景德镇市召开,会议由999厂承办。出席代表70人,会议收到论文67篇,会上报告57篇。在全体会上,吴文虬教授等作了“美国IEEE1987年超声会议概况介绍”、“静磁波器件的现状和发展”及“声光学、声光技术及其应用”三个综述报告。54篇论文分三个组进行交流,有关声表面波(SAW)器件的设计、研制和应用方面的论文有28篇;SAW激发和传播特性、  相似文献   

18.
《应用声学》1986,5(2):42-46
中国声学学会和日本声学学会联合举办的中日声学讨论会于1985年11月24—26日在北京科学会堂举行.参加会议的有日本声学工作者49人,中方正式代表51人,列席代表10人,共110人. 讨论会的开幕式由中方组织委员关定华教授主持.会议中方主席、中国声学学会理事长应崇福教授,日方主席、日本声学学会前会长城户健—(Ken’iti KI-DO)教授致开幕词.这次声学讨论会的主要议题为噪声控制、室内声学和超声学,提交会议的报告论文共63篇,会上报告了61篇,其中日方32篇(噪声25篇,  相似文献   

19.
声学消息     
第五届国际理论与计算声学会召开 第五届国际理论与计算声学会议(ICTCA)于今年5月21日~ 25日在北京召开。参加会议的声学领域的专家学者共120多人,其中有70多位分别来自美国、意大利、俄罗斯等16个国家和地区。会议中方主席由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声学所所长李启虎教授担任,美方主席由美籍华裔科学家尚尔昌教授担任。 大会收到的论文中,国内代表的论文有60多篇,美国代表的论文40多篇。这些论文集中讨论了计算与理论声学、海洋声学、非线性声学、超声学、声层析、浅海环境声学、声传播和建模、反演理论、…  相似文献   

20.
1983年国际激光会议(83’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Lasers,简称83’ICL) 于9月6日至9月9日在广州召开. 参加本届会议的代表共352人(包括中国代表240人).会议中共宣读论文234篇(国内105篇,国外97篇,国内外合作32篇),张贴论文78篇.这些论文都是经过各地区(美洲、西欧、东欧、日本、中国和其它地区)节目委员会的严格评审选出的. 会议论文按内容可分为非线性光学、激光光谱、激光化学、激光与等离子体相互作用、激光理论、激光器件、激光材料与元件、激光应用、工程技术等九个专题. 一、非线性光学、激光光谱学 和激光化学 本届会议反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