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滴汞电极1.5次微分电分析法测定矿石中的微量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矿石中微量铋的测定常用硫脲比色法,但灵敏度不高。铋的极谱催化波灵敏度虽很高,但需通过萃取分离以消除干扰。鉴于1.5次微分电分析法灵敏度高,分辨率好,而且用滴汞电极为工作电极重现性较佳,本文探索了以0.1MHCl-10%KCl-0.1%水杨醛肟为底液,铋在滴汞电极上的1.5次微分电分析特性。结果表明,峰形明晰、灵敏、干扰少。可直接用于矿石中微量铋的测定。方法简便,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2.
金膜电极阳极溶出伏安法测定痕量砷已有报道,但铜、锑、铋存在严重干扰。本文采用Nafion修饰电极同位镀金膜阳极溶出伏安法测定痕量砷,大大提高了其选择性,铜、锑、铋分别为砷含量的6倍,3倍和6.5倍以下时,不干扰测定;测定灵敏度也较同位镀金膜电极时高。本法应用于标钢和黄河底泥中砷含量的测定,均获得满意结果。  相似文献   

3.
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铜粉中微量铋时,大量铜的存在严重干扰铋的测定。本文探索了以氢氧化铁作沉淀剂,经过两次共沉淀的分离步骤,有效地解决了铜的干扰问题。标准试样经分离后用于原子吸收测定,回收率  相似文献   

4.
阳极溶出伏安法测定铋有很高的灵敏度,但在矿石分析中应用不多。铋的极谱催化波报导很少,且催化电流较小,对于矿石及化探样中痕量铋的测定,仍嫌其灵敏度欠佳。我们发现,在pH6—7的柠檬酸铵-硫酸羟胺-氢氧化铵介质中,铋-钛铁试剂络合物产生一个尖锐灵敏的催化波。铋浓度在0.002—1μg/ml之间与波高呈直线关系。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有用原子吸收法测定矿石中微量铟,但方法的灵敏度以及干扰元素的消除等问题,有待进一步改进。本试验在H_2SO_4-KBr介质中,以甲基异丙基甲酮萃取分离铟,并应用柠檬酸、酒石酸-抗坏血酸和硫脲掩蔽铁、铜、锌、铬等等干扰元素,使方法的灵敏度和选择性有所提高,应用于矿石、岩石中锢的测定(含铟量为0.0000x—0.x%),获得较好的结果。本法的灵敏度为0.2ppm/1%,回收  相似文献   

6.
一般矿石中微量铝采用CAS光度法测定,用酒石酸或苦杏仁酸掩蔽钛的干扰,TiO_2的允许量最多达250微克。金红石含TiO_295%左右,所以直接测定其中的铝是困难的。CAS-CPB胶束增溶光度法测定铝比CAS的灵敏度高,但钛的干扰严重,经试验用酒石酸掩蔽钛,存在0.5毫克TiO_2就有明显正干扰,1毫克TiO_2使吸光度增加1倍;采用酒石酸—苦杏仁酸联合掩蔽效果较好,1.5毫克TiO_2基本无影响,但灵敏度有所降低,摩尔吸光系数为8.5×10~4,仍比CAS灵敏度高,可不经分离直接光度法测定金红石单矿物中的微量铝。  相似文献   

7.
矿石中钼的测定方法有分光光度法、原子吸收光谱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和X射线荧光光谱法等[1-4]。在这些方法中用常规的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矿石中钼,由于钼很难被原子化,测定灵敏度很低,且地质样品中共存元素的干扰非常严重[5],一般很难测定。本工作用4种酸溶解  相似文献   

8.
铜合金中磷的直接比色测定,经典的钼钒黄法比较稳定,但灵敏度较低,显色时间较长;铋盐-抗坏血酸钼蓝法的灵敏度较高,但As~(5+)有严重干扰。曾有文献介绍铋盐-抗坏血酸法测磷时,用硫代硫酸钠可消除As~(5+)的干扰,但实验表明不适用于铜合金,因为在大量铜离子催化下,硫代硫酸钠将钼酸根中铝还原使呈蓝色,干扰更为严重。本文提出用硫脲掩蔽铜离  相似文献   

9.
矿石中锌、铜、铅、镉的极谱法测定,大都是在不同的底液中分别进行。在氢氧化铵-氯化铵底液中,锌、铜、镉虽有良好的极谱波,但钴与锌波重叠,严重干扰测定,大量锰亦有影响。在盐酸底液或氨基乙酸-氯化铵底液中,锌、铜、铅、镉虽可连续测定,但锡与  相似文献   

10.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连续测定矿石中的银、铅、铋、铜已有不少报道,但由于采用高酸度或王水介质进行测定,严重腐蚀仪器及不便操作,且铁量大于20%对银测定有干扰。本文采用EDTA-硫脲作银、铅、铋、铜的联合络合剂,在约0.5%盐酸介质中用空气-乙炔焰原子吸收连续测定银、铅、铋、铜,方法简单、快速。每毫升含30微克铁;20微克硅、钠;10微克铋;5微克铜、铅、钨、砷、锰、钙、钼、锡;2微克镁、  相似文献   

11.
金属或矿石中微量铋的测定,目前尚缺灵敏、简便而又无毒的方法。近年有用5-Br-PADAP-硫脲-OP和5-Br-PADAP-ClO_4~-体系测定铋,但克分子消光系数只有4.9×10~4和8.4×10~4,还要采用氢化物或萃取分离。我们在建立天然水中微量鉍测定  相似文献   

12.
极谱法测定矿石中镉、锌时,应用较广的是氯化铵的氨性底液,资料介绍用盐酸-磷酸底液测定矿石中铜、铅、锌、镉,干扰元素较少,但这些方法灵敏度不能满足地质研究的要求;本试验在磷酸介质中有碘化钾存在下,镉产生吸附催化电流,使灵敏度提高了几十倍。铁的影响可用抗坏血酸消除,铜波在镉波之前,但加入碘化钾后即消失,铅波于镉波前-0.2V处,可用硫酸冒烟分离。本法检出限是镉0.02μg/ml、锌0.08μg/ml。  相似文献   

13.
冶金部部颁标准关于粗铜中铋的测定方法为共沉淀分离比色法,操作较繁杂,干扰因素较多。本文介绍采用氢氧化铁共沉淀富集铋而与基体铜分离,于稀盐酸介质中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结果表明,方法  相似文献   

14.
电热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微量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电热原子吸收光谱法的发展,采用热解石墨涂层管测定稀土元素,灵敏度较火焰法有所提高,但由于在高温下稀土元素易与石墨反应生成碳化物,存在记忆效应,灵敏度、精度及抗干扰能力仍较差。测定某些实际样品如高纯稀土氧化物中的微量Yb尚存在一定困难。藤野治等采用电热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磷酸盐矿石中的Yb,因基体干扰严重,仍需要事先进行化学分离,难以推广。近年来,文献报导采用衬钽片的石墨管、衬钨钽的热解石墨管测定微量稀土元素,性能有了改进。但均未用于含微量Yb的实际样品分析。本  相似文献   

15.
电解液中锑、铋通常以沉淀法富集分离后,用碘化钾光度法测定铋;用结晶紫萃取光度法测定锑,方法不甚简便。锑、铋与碘化钾和硫脲均能生成黄色络合物,可用作各自的光度法测定,但两元素相互干扰严重。我们考察了酸度对锑、铋与碘化钾和硫脲络合物显色的影响。试验结果如图所示,铋络合物显色不受酸度影响,而锑络合物显色则明显受酸度影响。在  相似文献   

16.
铅锭中杂质元素含量相当低,用化学分析方法测定过程相当复杂,干扰因素多.用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直接测定则背景干扰严重[1],对于灵敏度低的砷、锡、锑、铋元素基本上不能获得准确可靠的结果.  相似文献   

17.
建立了用乙酸分离粗铋中铋-火试金重量法测定粗铋中金和银含量的方法。首先把粗铋焙烧氧化,然后用乙酸溶解粗铋的氧化物,过滤除去铋,消除铋对火试金法的干扰,将沉淀物灰化后,配料、高温熔融,熔态的金属铅捕集试样中的贵金属形成铅扣,将铅扣灰吹,得到金银合粒,用硝酸溶解分离金,用重量法测定金含量。方法准确度高,精密度好,金的加标回收率为99.2%~101%,银的加标回收率为98.2%~99.7%。能很好地满足粗铋中金、银的测定。  相似文献   

18.
比色法测定矿样中低含量钨、钼,常用硫氰酸盐法进行分别测定。但此法灵敏度欠佳。对于<0.01%以下的样品的分析结果不好。目前以水杨基萤光酮-溴化十六烷基三甲基铵显色体系灵敏度最高,但钨、钼相互干扰,钛也有严重干扰,常采用预分离或还原络合掩蔽来消除干扰。至今尚未见到有关矿样分析中对低于0.01%钨、钼同时测定的比色法的报导。本文利用钨、钼相互干扰的特点,用双波长分光光度法同时测定钨、钼。运用电子计算机选  相似文献   

19.
Bedard曾用氢化物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电解铜中砷、硒、碲、锡;Mullen用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高纯铜中硒、碲、铋、锑及砷,结果基体铜对测定均有干扰,因此,分别用氢氧化镧、氢氧化铁共沉淀欲测元素,与铜分离后再进行测定。Haynes测定高纯铜中砷、锑、硒、碲;Barnett测定铁合  相似文献   

20.
天然食用色素姜黄素示波极谱分析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姜黄素是食品中常用的添加剂,通常对它的测定方法是分光光度法或纸上层析法。但这些方法灵敏度不高,而且干扰严重。应用示波极谱法测定食品中的姜黄素尚未见报道。本文采用二阶导数示波极潜法对姜黄素进行了测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