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对固体电极特别是金电极的性能和在水溶液中的氧吸附行为以及伏安特性做了一些文献调研和实验,针对毒性元素硒和碲,研究了它们在固体电极上的沉积-溶出过程,并将金电极用于硒和碲的分析测定,为环境科学中硒和碲的监测提供了一个有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固体核磁共振技术是一种定量分析固体材料结构与组成的强有力手段,结合固体核磁共振和常规x-射线衍射(XRD)、 x-射线吸收谱(XAS)等表征方法可对锂/钠离子电池材料在电化学反应中的结构演化过程进行全面的分析. 例如通过固体核磁共振研究, 可获得不同合成与修饰条件下, 锂/钠离子电池电极和电解质材料体相以及电极/电解质界面层的化学组成、局域结构和离子扩散动力学等信息,为高性能电池材料的设计和研发提供重要的基础数据. 本文结合本课题组的研究工作,综述了近三年来国内外固体核磁共振技术在锂/钠离子电池电极、电解质材料以及固体电解质界面膜(SEI)研究中的应用和进展.  相似文献   

3.
本文综述了金属锂二次电池中提高锂负极性能的研究进展。分别介绍了以下改性方法:对金属锂表面进行预处理,使其表面预先形成性能良好的固体电解质界面膜,或直接在其表面制备保护膜;在电解液中加入添加剂对锂电极进行表面改性;采用新型有机溶剂、离子液体、聚合物电解质、玻璃态固体电解质、塑晶固体电解质等电解质体系提高界面相容性;改进金属锂电极的制备工艺,如制备金属锂粉末多孔电极和电沉积锂电极、制备全固态薄膜锂电池以及利用物理方法处理锂电极。并在此基础上对今后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固体金属镉电极和饱和镉汞齐电极的标准电极势,Harned等[1]已有过综合性的评述.两年前我们[2]从饱和硫酸镉标准电池在298K的电动势测定值出发,用热力学方法计算得饱和镉汞齐电极和固体金属镉电极的标准电极势值分别为-0.35215绝对伏和-0.40264绝对伏.  相似文献   

5.
新型固体汞电极在仪器分析实验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仪器分析实验中阳极溶出伏安法的改进方法。利用银汞固体电极阳极溶出伏安法连续测定痕量铜、铅、镉、锌。在pH=4.7的HAc-NH4Ac缓冲液中,富集电位为-1.3V,Cu2 、Pb2 、Cd2 、Zn2 在固体汞电极表面分别还原成金属,并沉积在工作电极上。溶出时电极上沉积的金属分别于-0.13、-0.45、-0.63和-1.00V产生4个灵敏的溶出峰,灵敏度与传统的液态汞电极相当。避免了汞电极使用中的不方便性和毒性。用于大学生实验可得到较好的实验效果。  相似文献   

6.
大黄酸玻碳修饰电极对血红蛋白的催化还原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进行生物电化学分析的过程中 ,血红蛋白 ( Hemoglobin,简称 Hb)是研究的重点物质之一 .由于它的庞大结构及在固体电极上的过电位很大 ,使其在固体电极上的传递速率缓慢 .克服这个困难的方法之一通常是在固体电极上修饰一层物质 ,通常称之为媒介体 ,通过媒介体的传递使得血红蛋白的传递速率得到改善 ,过电位得到显著降低 .从报道的文章[1~ 10 ] 来看 ,这些媒介体大多采用具有氧化还原活性的染料 ,固定媒介体则采用吸附、聚合和电沉积的方法 .吸附是早期修饰电极常用的方法 ,这种Fig.1  The structure of rhein方法制备的电极往往寿命很…  相似文献   

7.
李清曼  季国亮 《分析化学》2001,29(12):1478-1480
由于电解产物的淀积或者电极表面的污染,在固体电极伏安法中,电极的表面状况往往发生改变,使测定结果的重现性和精密度降低。为了获得可重现的新鲜电极表面,第次测定后电极表面需要更新。在用物理方法更新电极表面时,过去常用手工擦试的方法。由于这种方法很难做到每次更新条件一致,因此,测定结果的重现性和精密度较低。作者设计的原位更新固体电极表面的方法可以提高测定结果的重现性和精密度。在同一浓度的铁溶液中,6次重复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为0.8%。  相似文献   

8.
本文研究了毒性元素硒和碲在固体电极上的沉积-溶出过程,并将金电极用于硒和碲的分测定析,为环镜科学中硒和碲的监测提供了一个有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固体氧化物电解池是一种高效、环境友好型的能量转换器件,可以直接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本文介绍了近年来作者课题组在固体氧化物电解池直接用于CO2还原的研究进展,并以阴极材料为主着重讨论了金属陶瓷电极和混合导电型钙钛矿氧化物电极的研究工作,最后展望了未来固体氧化物电解池直接电解CO2的研究思路和方向.  相似文献   

10.
固体聚合物电解质燃料电池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徐洪峰  韩明 《电化学》1996,2(3):327-331
报道了固体聚合物电解质燃料电池的电极制备方法和温度,压力以及阴极气量对电池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固体汞合金电极电位溶出法同时测定痕量锌、镉、铅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建平  陆继勇 《应用化学》2006,23(9):1006-0
固体汞合金电极电位溶出法同时测定痕量锌、镉、铅;固体汞合金电极;电位溶出法;锌;镉;铅  相似文献   

12.
硝酸盐含量的检测对于评价环境中硝酸盐污染和了解生态系统氮循环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离子选择性电极因操作简单、选择性好、方便携带、价格低廉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环境样品中硝酸根的测定。本文从离子选择性电极功能材料、电极设计和实际应用三方面阐述了近20年硝酸根离子选择性电极的研究进展,汇总了新合成硝酸根离子载体的选择性性能,从固体接触传导层和离子选择性敏感膜组分角度分析了固体接触式聚合物膜硝酸根离子选择性电极的构建机理,总结了非聚合物膜硝酸根离子选择性电极的发展,并对硝酸根离子选择性电极在环境中的典型应用进行了介绍,以期为水环境和土壤中硝酸根的测定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3.
全固态钠离子电池具有原料成本低、安全性高以及能量密度高等特点,在移动电源、电动汽车和大规模储能系统领域表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然而全固态钠离子电池的发展和规模化应用亟需解决固体电解质室温离子电导率低、界面电荷转移阻抗大、固体电解质与电极界面兼容性和接触差等问题。本文结合近年来全固态钠离子电池相关报道和本课题组研究成果,概述了β-Al2O3型固体电解质、NASICON型固体电解质、硫化物固体电解质、聚合物固体电解质、复合固体电解质的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综述了全固态钠离子电池界面特性、固体电解质表面修饰、电极/固体电解质界面改性最新研究成果;最后对全固态钠离子电池界面改性策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本综述有助于加深对全固态钠离子电池界面科学问题的认识,并对固态钠离子电池的发展应用形成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4.
报道了一种基于Ag丝电化学修饰IrOx制备Ag/IrOx-pH电极的方法. 电极线性范围2~12pH, 响应斜率-73 mV/pH, 响应时间<35 s. 用于实际样品与pH玻璃电极对照, ΔpH≤0.05, 拓展了可直接测定糊状物、半固体、土壤等pH的领域.  相似文献   

15.
玻碳电极上的倒数示波沉淀滴定法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胡娟  朱俊杰 《分析化学》1993,21(10):1238-1238
1 引言 近年来示波滴定技术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各种新仪器的研制,使得滴定的灵敏度大大提高,从经典的dE/dt—E曲线发展到i_f—E曲线及倒数示波计时电位曲线;另一方面极化电极也从汞膜电极发展为固体电极,由于汞膜电极的电位仅在0~—2V之间变化,限制了其应用范围固体电极能克服  相似文献   

16.
邱振平  张英杰  夏书标  董鹏 《化学学报》2015,73(10):992-1001
固体电解质不存在易燃等安全问题, 发展固态锂电池技术是解决液体电解质锂电池安全问题的根本途径. 随着社会对大体积锂离子电池需求的增长以及人们对电池的安全性关注度的日益提高, 发展固态锂离子电池已迫在眉睫. 制备性能良好的全固态锂电池的关键在于获得高室温离子导电率的固体电解质以及在电极与电解质之间形成良好的接触面. 大量的研究集中在制备高室温导电率的固体电解质, 目前已经制备出能与液体电解质相媲美的高室温导电率的固体电解质, 但固态锂电池的高倍率性能仍然较差, 原因是在电极与固体电解质的界面处具有较高的阻抗. 关于固态锂电池电极与电解质界面的研究文章相对较少. 本文简要介绍了一些具有高室温导电率的氧化物及硫化物电解质, 着重分析了全固态锂电池电极与电解质界面处具有高阻抗的原因以及减少界面阻抗的界面改性方法.  相似文献   

17.
铅是对人体有害的元素。因此测定铅是环保、卫生、食品等部门的重要课题。本文是用银汞膜电极阳极溶出伏安法测定水中痕量铅。阳极溶出伏安法,是极谱分析中较新的方法,在这方面,国内外发表了许多研究报告和综述。本文所用银汞膜固体电极的制备方法,参考了Iseal的工作,并作了改进。由于我们使用了大面积银汞膜电极,并用内电解法  相似文献   

18.
曾建邦  蒋方明 《物理化学学报》2013,29(11):2371-2384
针对锂离子电池内耦合电化学反应的多物理传输过程,采用光滑粒子水力学数值技术,开发了可以考虑电极(包括隔膜)介观微结构的数值模型.以电极中固体活性物颗粒尺寸为主要考虑参数,初步探讨了该模型用于电极介观微结构设计的可行性.模型模拟得到放电过程中电池内部Li/Li+浓度场、固/液相电势场以及交换流密度等微观细节分布,以及电池宏观性能如输出电压等,据此可以分析并揭示电池放电过程的基础物理化学机制、电池宏观性能与构成电极的固体活性物颗粒尺寸之间的关联.研究还发现:当阴、阳极固体活性物颗粒尺寸均较小时,固体活性物颗粒内部Li分布更为均匀,电化学反应更均匀发生,电池输出电压最高.  相似文献   

19.
全固膜选择性电极(All solid-state selective electrode,ASSE)综合晶体电极和膜电极的优点,具有线性范围宽、检测限低,能真实地体现膜性能等特点,ASSE主要有涂线电极(Coated wire electrode,CWE)、填充固体电解质或配合物的膜电极和电沉积型聚合物膜电极等。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交流阻抗方法已成功地应用于固体电极-电解质界面电化学性能的研究.特别是最近几年,聚氧化乙烯-锂盐复合物(PEO-LiX)系列高分子电解质材料研究的深入,研制以高分子电解质为隔膜的全固态锂电池的设想已成可能.前人用交流阻抗方法对Li/PEO-LiX和钒氧阴极/PEO-LiX界面行为研究已作了大量工作,并获得相关锂电池电极界面电化学性能的理论数据.本文用化学氧化法合成聚苯胺(PAn)阴极材料和本室改进的PEO-LiClO_4复合物作室温固体电解质,研究PAn/PEO-LiClO_4电极界面的电化学性能,获得一些新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