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人文是学科还是科学,理论界至今没有定论。我们可以认为,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区别仅在于以自然界与人类社会为不同的研究对象,而人文虽然不直接研究物质世界和社会体制、政策以及市场交易等,但它始终关注着人类一切活动的理念和价值追求,集中表现为对人类(自己与他人)生命存在和发展意义上的终极关怀。人文的本质特征是人本思想,而不是人本主义。可以说,  相似文献   

2.
刘孝廷 《科普研究》2011,6(4):85-89
我们过去讨论科学与人文的关系,通常指的是他们作为两个事物的外在的关系。而科学家的人文情怀作为科学面向人文诸方面中的一个方面,则是科学与人文关系中比较内在的与精神相关联的方面,它和科学家的心或心灵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1科学家人文情怀的质性含义关于人文情怀的探究,有实然的描述性的科学考辨,也有应然的规范性的价值探究。目  相似文献   

3.
何琦  王军 《科普研究》2011,6(2):83-86
李星学院士是国际著名古植物学家和地质学家,他一生著书立说无数,除了大量的科研成果,他还致力于我国科普事业的发展,并著有内容丰富的科普文集。李先生的科普思想不仅闪耀着逻辑思辨的理性光芒,更折射出一种求实奋进、和谐发展的人文精神,对于新时期中国科普工作的探索具有借鉴和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4.
何琦 《科普研究》2007,(3):76-80
古生物博物馆向公众展示了包括人类历史在内的生命进化史的全过程。透过南京古生物博物馆这一窗口,公众真切地感受到地球46亿年的沧桑之旅和生命进化漫长而艰辛的历程,深刻地理解了“保护环境、珍爱生命”的真谛,同时也极大地激发了他们对自然历史的兴趣和认识,开拓了新的思维空间和智慧灵感。普及“生命进化史”对于推动地球科学在理性发展的同时更加符合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也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5.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文精神在新的历史时代有着不同的内涵。本文以彭辉导演的纪录片《平衡》为研究对象,通过剖析影片叙事中呈现出来的、深刻的人文情怀,从创作者角度探究纪录片是如何重构人文精神的,得出纪录片引起观众情感共鸣是需要建立在创作者的人文情怀之上的。  相似文献   

6.
郑念 《科普研究》2010,5(3):41-43
1 科学与人文的本质 尽管学界对科学与人文的定义存在差异,但对于科学与人文的本质的理解还是比较接近的。从科学与人文的本质,我们也可以看出科学与人文融合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相似文献   

7.
新时代人文纪录片更多地从内容元素和影像展现多元的与社会、地域、人群相关的元素,通过现实纪录和影像记忆的方式进行艺术再加工,表达更多深层次的含义,以此达到以文化人,引导人们思考和判断的目的。本文探讨了人文纪录片创作的出发点,影像学表达的核心,创新传播的路径以及人文与影像结合的重要意义。通过分析这些方面,本文揭示了人文纪录片在当今社会中的独特价值,并探讨了如何通过创新传播方式,使其更具影响力。  相似文献   

8.
王玉平 《科普研究》2010,5(3):17-19
人类面对三个世界(自然、社会、心灵),取得两种精神(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是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出来的最宝贵的两种精神。这两种精神互相补充、互相促进、共同发展,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而不断完善和升华。  相似文献   

9.
目前,有线数字电视正在全国城市全面推开,作为有线电视网络主体的地市级有线网络,如何积极、全面推进数字化,做到政府满意、用户满意,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丰收,是当前面临的迫切任务.从转变观念、科学定位、因地制宜、多方合作、体制创新等方面论述如何实现地市级有线电视网络数字化.  相似文献   

10.
目前,有线数字电视正在全国城市全面推开,作为有线电视网络主体的地市级有线网络,如何积极、全面推进数字化,做到政府满意、用户满意,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丰收,是当前面临的迫切任务。从转变观念、科学定位、因地制宜、多方合作、体制创新等方面论述如何实现地市级有线电视网络数字化。  相似文献   

11.
郭曰方 《科普研究》2010,5(3):20-22
许多年来,我们都在关注着社会进步和科技发展,然而,随着日新月异的经济繁荣和多元文化的相互碰撞交融,倡导具有时代特征的核心价值观和科技与人文精神,对建设民主和谐、公平公正、健康文明的社会;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践行落实中央提出来的科学发展观;保持和推动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2.
本文在总结了近百年来我国学者对“人文科学”的有关论著的基础上,说明了“人文精神”的内涵,以及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关系;探讨了在科普创作中体现人文精神的方法与技巧;特别是引用了现代著名科普作家的创作实例,佐证了文章的立论。通过本文的论证,可以得出以下3个观点:(1)早在20世纪初叶,已经出现关于科学与人文的论述,已有学者对之加以研讨,并有重要著作;(2)20世纪30年代以来,我国著名科普作家的创作实践已经自然地融汇了人文精神;(3)科普作品若在传播科技知识的同时,使读者感悟到人的自身价值和尊严,以及“做人的道理”,那就大致做到了科学与人文的融合。  相似文献   

13.
电子专用设备的人性化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子专用设备的品质的完整概念是顾客的满意度。在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国际化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我们的设备要提高市场竞争力,就要更全面地理解可用、实用、耐用,更需要注重的是好用、宜人。在设计上遵循人性化才可以拉近人与设备的距离,才可以最大限度地满足操作者的需要,使人操作方便、反应准确、减少差错、提高工作效率,为操作者创造最舒适、方便、安全的工作环境。人性化的设计是一种人文精神的体现,能够达到人与设备的完美和谐,真正体现出对人的尊重和关心。从设计原则和标识等方面着重讨论了电子专用设备的人性化设计。  相似文献   

14.
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的整合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林坚  黄婷 《科普研究》2011,(Z1):61-65
科学素养指人们对科学和技术的基本知识、基本观点和科学价值的基本理解,主要包括科学知识、科学方法和科学对社会的影响三个方面。人文素养的核心是对人类生存意义和价值的关怀,人文素养的灵魂是"以人为对象、以人为中心的精神",追求人生和社会的美好境界。人文素养的培养和熏陶可通过通识教育来进行。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涵盖了人的综合素质,因此要从根本上推动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的结合,造就既有科学素养也有人文素养的全面发展的人才。  相似文献   

15.
16.
The role of humanistic studies in an engineering student's academic development is discussed. It is argued that engineering students must be prepared to regard themselves as persons and part of the harsh and aggressive environment found outside the university walls. Four suggestions for integrating a nonpragmatic education into an engineering curriculum are presented  相似文献   

17.
张开逊 《科普研究》2010,5(3):15-16
诠释科学的人文涵义,使科普之路变得平坦。 1 在深厚的人文背景中讲述科学 人们感叹,中国的科学作家为什么写不出艾萨克·阿西莫夫(1920—1992)和卡尔·萨根(1934—1996)那样受大众欢迎的作品?中国的大众科学读物为什么在历年畅销书排行榜上无名?中国大众科学读物的印数为什么那样少,而且书店总把它放在不起眼的地方?  相似文献   

18.
纪录片的片头决定着观众对纪录片的第一印象.本文主要介绍人文纪录片片头的创意设计理念与制作方法,以及主要特效制作方法,旨在使读者了解如何通过片头创意设计与制作传递给观众纪录片的主旨与意境,达到吸引观众关注纪录片内容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