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报道二-(4-溴-2,5-二烷氧基苯基)甲烷的一种简便合成方法.1,4-二乙氧基-2,5-二(烷氧基甲基)苯(1)在对甲苯磺酸催化下生成柱形杯[5]芳烃化合物2;2与N-溴代丁二酰亚胺(NBS)反应,生成二-(4-溴-2,5-二烷氧基苯基)甲烷(3).该方法反应条件温和、操作简单、选择性好、收率高.2与硝酸发生硝化反应,生成二-(4-硝基-2,5-二甲氧基苯基)甲烷(4).所合成的二-(4-溴-2,5-二烷氧基苯基)甲烷和二-(4-硝基-2,5-二甲氧基苯基)甲烷经过1H NMR,13C NMR和MS表征确认.  相似文献   

2.
以己二酸为原料,经酯化、肼解后与异硫氰酸苯酯(或对氯异硫氰酸苯酯)反应合成了两个新化合物——对称-N1,N1'-(1,4-丁二基)二(甲酰胺基)-N4,N4'-二(取代苯基)硫脲(3a和3b);3a和3b分别经肼解合环合成了两个新化合物——对称-3,3'-二(取代苯基氨基)-4,4'-二(氨基)-5,5'-(1,4-丁二基)-1,2,4-三唑,其结构经1H NMR,IR和元素分析表征。  相似文献   

3.
5,5′-二(取代苯基)-2,2′-联1,3,4-噁二唑(PDDP 系列)化合物,可以用作闪烁剂、荧光增白剂、激光染料、电子摄影光敏材料和高稳定性耐热高分子材料中间体等.研究它们的结构将有助于了解其结构与性能间的关系,从而使之得到更好的应用.我们用 X 射线单晶衍射法测定了5,5′-二(对甲苯基)-2,2′-联1,3,4-噁二唑(1)的晶体结构.  相似文献   

4.
本文讨论了18种溶剂对1,4-二(2-苯基-1,3,4-(口恶)二唑基-5)苯及2-苯基的对位有叔丁基取代的衍生物的紫外、荧光光谱以及荧光量子产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杨金会  孟丽聪 《有机化学》2008,28(5):918-921
1,3-二-(2-羟基-4-甲氧基苯基)丙烷(1)和1,3-二-(2,4-二羟基苯基)丙烷(2)是从菊叶薯蓣(Dioscorea composita Hemsl.)分离出来的天然产物, 以间苯二酚为起始原料, 分别经甲酰化和乙酰化得到2,4-二羟基苯甲醛和2,4-二羟基苯乙酮, 然后经选择性地甲基化、甲氧甲基化、羟醛缩合、还原、脱保护等步骤完成了上述两种天然产物的首次全合成. 产物通过1H NMR, IR, MS进行了结构确证.  相似文献   

6.
二氢黄酮醇是植物界所产生的次生代谢产物[1],除抗菌活性外,它们被广泛应用于医药化工领域[2].3,5-二羟基-7,4′-二甲氧基二氢黄酮醇和3,5,7-三羟基-4′-甲氧基二氢黄酮醇从多种药用植物中分离得到[3,4].本文利用以2,4,6-三羟基苯乙酮和茴草醛为起始原料,经选择性保护、缩合、环氧化、关环首次完成了(±)1和(±)2的全合成.合成路线如图示1所示:  相似文献   

7.
本文报道两种从5-氯-3,3-二甲基戊酸乙酯(4)合成(±)-顺式-3-(二氯乙烯基)-2,2-二甲基环丙烷羧酸(1)的方法.中间体4,4-二甲基-3,4-二氢-2-吡喃酮(3)是从化合物(4)经水解皂化,酸化和氧化得到3,3-二甲基戊醛酸甲酯(7),再皂化得到3,3-二甲基戊醛酸(8),然后环化得到;或者由化合物4经苯基硫醚化,氧化得到8,然后环化后得到.  相似文献   

8.
在生物介质葡萄糖酸水溶液中,以芳香醛和2,2-二甲基-1,3-二噁烷-4,6-二酮为原料,40℃合成了6种5,5-(苯基亚甲基)双(2,2-二甲基-1,3-二噁烷-4,6-二酮)衍生物.该反应具有收率高(81%~92%)、反应温和、操作简单及环境友好等优点.此外,葡萄糖酸溶液还可重复使用.  相似文献   

9.
3,5-二羟基-7,4′-二甲氧基二氢黄酮醇(1)从Cephalanthus spathelliferus中分离得到后[1], 又在Haplopappus bayahuen[2]和Lannea coromandelica[3]等植物中被发现, 在印度一直被用于治疗象皮病、阳痿、溃疡、阴道炎、口臭、痢疾和风湿病等. 3,5,7-三羟基-4′-甲氧基二氢黄酮醇(2)首次从Prunus donestica[4]中分离出来后, 又从Salix caprea L., Brazilian propolis中得到. 研究表明, 该化合物具有抗菌、抗肿瘤活性. 我们用与文献[5]类似的方法以2, 4, 6-三羟基苯乙酮和茴香醛为起始原料, 经选择性保护、缩合、环氧化、关环首次完成了化合物(±)-1和(±)-2的全合成. 合成路线如下:  相似文献   

10.
Cd(NO3)·24H2O与配体4′,5′-二氮-9′-(4,5-二(硫乙基)-1,3-二硫杂环戊烯-2-叶立德)-芴(L)在甲醇和二氯甲烷的混合溶剂中生成配合物Cd(NO3)2(L)2。晶体的空间群是Pbcn(#60),晶体学参数分别是a=1.5787(2)nm,b=0.98796(11)nm,c=2.7195(3)nm。V=4.2416(8)nm3,Z=4。2个硝酸根离子各提供1个氧原子,2个配体L各提供2个氮原子,形成了镉的6配位结构。晶体结构显示分子通过平面之间的π-π相互作用沿b轴形成柱状结构,这些柱通过中心原子镉!的配位连接形成二维层状结构,再通过2个硫乙基上的短距离S…S接触进一步形成了三维结构。对其1HNMR、UV-Vis和荧光光谱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1.
刘海波  许明  丁俊杰 《合成化学》2013,21(2):170-173
以1,3-环己二酮为原料,依次经亚胺化反应、Michael加成-环化反应、烷基化反应合成了含有端基炔的喹啉酮衍生物——1-(2-炔丙基)-7,8-二氢喹啉-2,5(1H,6H)-二酮,其结构经1H NMR,HR-MS和2D NMR确证。  相似文献   

12.
丁渝  沈苗 《化学学报》1992,50(7):722-725
本文报道两种从5-氯-3,3-二甲基戊酸乙酯(4)合成±)-顺式-3-(二氯乙烯基)-2,2-二甲基环丙烷羟酸(±)的方法.中间体4,4-二甲基-3,4-二氢-2-吡喃酮(3)是从化合物(4)经水解皂化,酸化和氧得到3,3-二甲基戊醛酸甲酯(6),再皂化得到3,3-二甲基戊醛酸(8),然后环化得到;或者由化合物4经苯基硫醚化,氧化得到8,然后环化后得到.  相似文献   

13.
1,4-二(2-苯基-1,3,4-噁二唑基-5)苯及其衍生物的研究(Ⅰ)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本文合成了二十种1,4-二(2-苯基-1,3,4-噁二唑基-5)苯及其衍生物。讨论了化合物的结构与紫外、荧光、红外光谱及激光转换效率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二氟甲基在活性分子中可以起到氢键供体、生物电子等排体、亲脂性调节等作用,在药物和农药分子的设计中被广泛使用.3,4-二取代-3-(二氟甲基)吡唑骨架的发现及应用是该领域的一个突出代表,研究表明含有这类骨架的分子能够抑制琥珀酸脱氢酶(SDHIs),具有作为杀菌剂的潜力,目前市场上已有近十种农药分子含有3,4-二取代-3-(二氟甲基)吡唑结构单元,年销售额高达十几亿美元.按照所用含氟砌块的不同种类,对近二十年来3,4-二取代-3-(二氟甲基)吡唑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进行总结和展望.  相似文献   

15.
以2,7-二溴咔唑为原料经过N-烷基化、Suzuki偶联反应、Buchwald-Hartwig偶联反应合成了N,N’-二苯基-N,N’-二(9,9-二甲基芴-2-基)-9-己基-(4,4’-二氨基苯基)咔唑。利用NMR、IR和熔点等分析方法对产物结构进行了表征,并通过TG、UV-Vis及荧光光谱研究了化合物的热稳定性和光学性能。该化合物可用作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的空穴传输材料。  相似文献   

16.
赵荣宝  吴毓林 《化学学报》1988,46(6):615-616
(+)-莪术二酮系从中药温莪术中分到的抗癌活性成份. 本文研究了由(-)-香芹酮经12步反应合成(-)-莪术二酮的过程, 并以此结果证实了天然(+)-莪术二酮的绝对构型.  相似文献   

17.
以芳香醛和2,2-亚丁基-1,3-二噁烷-4,6-二酮为原料,以水为反应介质,无需外加催化剂,通过Knoevenagel缩合与Michael加成的串联反应简单有效地合成了5,5-(苯基亚甲基)双(2,2-亚丁基-1,3-二噁烷-4,6-二酮)衍生物.一系列取代芳香醛被考察,发现该反应具有收率高(63%~83%)、反应温和、操作简单及环境友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18.
以2,7-二溴咔唑为原料经过N-烷基化、Suzuki偶联反应、Buchwald-Hartwig偶联反应合成了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空穴传输材料N,N’-二苯基-N,N’-二(9,9-二甲基芴-2-基)-9-己基-(4,4’-二胺基苯基)咔唑,利用NMR、IR和熔点等分析方法对产物结构进行了表征,并通过TG、UV-Vis及荧光光谱研究了物质的热稳定性和光学性能。  相似文献   

19.
本文合成出含能化合物 5,5′-二 (叠氮亚甲基 ) - 3,3′-双 ( 1,2 ,4 - 口恶二唑 )后 ,通过元素分析、IR、1H NMR、MS和 X-射线衍射分析 ,确定了此化合物的结构。并分析了对 1,2 ,5- 口恶二唑与侧链进行分子内重排形成 1,2 ,4 - 口恶二唑杂环的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20.
第三主族B(Ⅲ)、Al(Ⅲ)、Ga(Ⅲ)等离子可使1,4-二(2-苯基-1,3,4一(口恶)二唑基-5)苯的荧光增强,而Fe(Ⅲ)、Co(Ⅱ)、Ni(Ⅱ)等第八族过渡金属离子则使之荧光减弱。对这些无机离子影响1,4-二(2-苯基-1,3,4-(口恶)二唑基-5)苯的荧光强度的作用机制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