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物理》2007,36(4):338-339
按语 今秋,忙里得闲在北京颐和园漫步,不禁联想事业前进的步伐,特别是青年一代的成长,遂有感而发,给科研团队的青年朋友写"诗"一首,得到几个研究所同志们的五首和诗,加在一起取名<科研团队组诗>.  相似文献   

2.
交叉学科建设和科研团队建设对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发挥重要作用。因此,本文将交叉学科、科研团队和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融合在一起,研究交叉学科科研团队建设与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机制,提出交叉学科科研团队的建设、交叉性科学问题基础知识的培养以及研究生负责制建设三大措施,保证交叉学科融合,以便实现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  相似文献   

3.
正1主要内容经过多年探索和改革,大连理工大学基础物理实验教学中心搭建了理论课与实验课有机融合的教学平台,建立了教学与科研紧密结合的运行机制,形成了与理论课融合互通、核心教学骨干相对稳定的实验教学团队,为师资队伍建设尤其是青年教师培养找到了具有可行性的运行模式.实验教学团队建设模式见图1.教学团队由  相似文献   

4.
正近日,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田孝军教授及其科研团队设计出一种微型柔性游泳机器人,该机器人长2.6 cm,仅用光进行驱动和控制,不需要无线通讯设备和电池。通常机器人需要由复杂的无线通讯零件、电子设备和能量储存设备组成,而这些设备限制了机器人微型化的程度。为了寻找替代方法,田孝军及其科研团队设计出一种微型柔性的游泳机器人,由对紫外线(UV)敏  相似文献   

5.
国际青年物理学家锦标赛对提升学生物理思维的重要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介绍中国首次参加国际青年物理学家锦标赛(IYPT)的经历,简述和分析了IYPT对培养青年物理学家物理思维的重要性,同时也为提高他们的创新意识、团队合作、科研素质、表达能力等方面的综合素质提供了有效的途径.IYPT在中国的推广将有利于我国培养创新型的国际化物理人才.  相似文献   

6.
伊长江  王乐  冯子力  杨萌  闫大禹  王翠香  石友国 《物理学报》2018,67(12):128102-128102
拓扑半金属已经成为凝聚态物理研究的一个热点领域,这类材料的单晶生长是研究其物理性质的基础.目前,对于拓扑材料的研究已经形成了以理论计算为指引,对潜在的拓扑材料进行单晶制备,并结合物性测量对理论预言加以验证的科研合作方式.在这种科研团队合作中,单晶生长起衔接作用.本文介绍了近年来拓扑半金属材料单晶生长方法,涵盖了拓扑Dirac半金属、Weyl半金属、Node-Line半金属以及其他打破常规分类的拓扑绝缘体及拓扑半金属材料等,并针对各个材料,详细总结了其生长方法.  相似文献   

7.
《大学物理》2021,40(8)
本团队结合光学系统设计、光通信前沿技术、高等光学等研究生课程建设,通过仿真实践综合训练,强化科研促进教学的理念,将光学学科前沿科研项目纳入到研究生教学和科研训练中,开展重理论基础、强创新实践、突科教融合的创新实践教学改革,通过基础光学、现代光学、综合应用三个层次的挑战性实践案例,将基础理论和仿真实践相融合,科学研究与工程应用相融合,加强研究生仿真实践能力和科学探索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8.
张棋  马积瑞  范金燕  张杰 《物理学报》2022,(13):287-298
美国国家点火装置(NIF)自2010年投入使用以来,已经进行了约1030发次的惯性约束聚变研究实验.在经历了最初7年多的艰难探索之后,自2017年以来,激光聚变反应输出能量接连突破55 kJ和170 kJ,特别是在2021年8月的实验中, NIF研究团队获得了1.35MJ聚变输出能量的结果,已经接近实现靶点火(target ignition)的门槛. NIF实验数据具有极高的分析价值,近些年来NIF研究团队已经将这些数据用于进一步实验的优化设计、预测产额、矫正模拟等目的.由于NIF实验数据库中大量数据未被公开,我国科研工作者只能从少量已公开数据中了解其实验历程,无法深入分析各阶段NIF实验及各时间节点NIF团队对下一阶段实验设计思路的来源.本文根据NIF实验数据的特点,采用预测平均匹配方法和信赖域方法对NIF实验缺失数据进行了数据还原研究,并且对还原数据进行了可靠性验证.利用还原数据,本文分析了过去十年间不同阶段NIF实验的不同侧重点以及设计思路,并且利用机器学习方法预测了未来NIF实验中的热斑压强.这些结果为我国科研工作者持续跟进并深入理解最新NIF实验结果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方法,也可...  相似文献   

9.
正由《强激光与粒子束》期刊、《极端条件下的物质与辐射》期刊编委单位共同发起,"第二届全国强激光与粒子束前沿学术研讨会"定于2021年6月27~29日(6月26日报到)在深圳市召开,会议旨在交流我国高能激光与粒子束技术领域理论、实验与应用研究的最新成果和研究进展,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团队和科研人员搭建高层次学术交流平台。会议与"世界激光制造大会(www.world-laserconference.com)和"第十五届深圳国际激光与智能装备、光电技术博览会(www.laserfair.cn)"同期召开。诚邀相关领域的科研团队及编委会单位组织征稿和参会。  相似文献   

10.
正日前,在《美国物理评论》(Physical Review D)期刊上,大亚湾反应堆中微子实验国际合作组发表长篇文章—大亚湾基于氢俘获的θ13新测量(New measurement of θ13 via neutron capture on hydrogen at Daya Bay),给出目前国际上最精确的中微子混合角θ13测量值.该文章被选为当期的编辑推荐文章.在此项成果中,清华大学科研团队参与其中并贡献突出.  相似文献   

11.
封面故事     
《物理》2018,(6)
正本期封面反映的是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科研团队基于磁电耦合忆耦器实现神经突触可塑性的模拟,图中示意了该忆耦器的三明治结构和工作原理,相应的研究结果发表于Advanced Materials Memtranstors.Adv.Mater.,2018,30:1706717)。忆耦器是一种基于非线性磁电耦合效应的记忆元件(memelement),由我国科学家在2015年提出,可用于实现新型低能耗非易失信息存储器。该项工作进一步拓展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物理学术竞赛以其新颖的竞赛内容和竞赛形式在全国高校中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积极的参与.通过开展以大学生物理学术竞赛为载体的《大学物理》课程教学,加强了基础理论教学与实践应用的相互融合,有效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物理和运用物理的积极性,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科研素质、团队协作和创新能力,真正做到了对学生知识、素质与能力三位一体的培养.该项教学改革对于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课程体系的教学创新与改革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3.
封面故事     
《物理》2020,(3)
正封面故事这是由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刘继峰和张昊彤科研团队利用郭守敬望远镜(LAMOST)发现的一颗迄今为止最大质量的恒星级黑洞LB-1。相应研究见:Liu et al. Nature,2019,575:618-621。迄今为止,天文学家发现的二十多颗恒星级黑洞都是通过黑洞吸积伴星气体所发出的X射线来识别,质量均为3到20倍太阳质量。LB-1从未在任何X射线观  相似文献   

14.
将我们依托一年一度的大学生创新实验进行了大学物理研究型教学模式探索,通过两年的实践,学生的创新意识、科研能力、学术规范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得到了极大的增强.更重要的是,通过实践,同学们更加深刻地意识到知识的重要性,更加有方法地从各种渠道和资源中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这种研究型教学的体验方式极大地激励了学生的学习热情,给学生的印象更加深刻,更有说服力.研究型教学模式培养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更适合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5.
《中国光学》2012,(6):684-685
据物理学家组织网近日报道,由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科学家领导的研究团队基于硅材料内的单个原子,制成了首个可工作的量子位。这一成果具有里程碑意义,为未来研发超强大的量子计算机铺平了道路。相关论文刊发在近期出版的《自然》杂志上。  相似文献   

16.
《中国光学》2013,(3):424-425
节肢动物的复眼一直是科学家感兴趣的研究对象。中国研究人员参与的一个国际科研团队5月1日在英国《自然》杂志上报告说,他们开发出模拟复眼特性的人造同位复眼照相机,这种相机可实现视角和景深极大化,且不会产生轴外像差。  相似文献   

17.
《物理》2018,(5)
正2017年6月,中科院物理所青年科学家团队首次观测到"三重简并费米子",引起国际物理学界关注。这是继"拓扑绝缘体"、"量子反常霍尔效应"、"外尔费米子"之后,中科院物理所科研团队在拓扑物态研究领域取得的又一次重要突破,《自然》杂志在线发表了这项重大研究成果。风雨九十载,中科院物理所以浓厚的历史积淀,坚守物理学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推动了一项项重大原创性成果的产生。"三重简并费  相似文献   

18.
《发光学报》2013,(4):528
3月15日凌晨,由清华大学薛其坤院士领衔,清华大学、中科院物理所和斯坦福大学的研究人员联合组成的团队,历时4年完成的研究报告——量子反常霍尔效应——在《科学》杂志上发表。这项被3名匿名评审人给予高度评价的成果,是在美国物理学家霍尔于1880年发现反常霍尔效应133年后,首  相似文献   

19.
为提升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学校从2011年开始在第三学期开展了创新实践团队训练.大学物理实验中心依托大学物理实验课程对本院相关专业的大一大二学生进行了一系列的创新实践团队训练,提出了具体的实施方法,经过4年的实践与探索,学生在团队协作精神及创新能力培养方面都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相似文献   

20.
分析了电控LPG发动机首循环供气量及点火提前角对冷起动排放的影响.试验在一台四冲程、风冷125 mL单缸电控发动机上进行.试验结果表明,在冷起动工况下,首循环喷油量和首循环点火角对NO排放影响主要体现在前几个循环;首循环喷油量相同时,HC排放随首循环点火角的提前而减小,首循环点火角对CO排放的影响有限;首循环点火角固定时,首循环过量空气系数0.546时HC、CO排放最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