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何鹏 《化学教育》2022,43(5):68-73
项目式学习是落实“素养为本”的化学课堂教学的重要途径之一。驱动性问题设计是确保项目式学习高效运行的关键。驱动性问题能够驱动和组织整个项目式学习,促进学生“提出问题”能力的形成,驱动学生项目参与,引导学生进行真实问题解决。本研究结合“电离与离子反应”专题为例,对驱动性问题的类别与功能、设计原则、具体设计与实施等3个方面进行阐述,并对如何在项目式学习中进行高质量驱动性问题的设计以及如何开展基于驱动性问题的课堂教学等2个方面进行深入探讨,以期对当前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化学课堂教学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2.
叶文静  刘盈莹  黄志  钟世华  杨蓉 《化学教育》2022,43(18):107-113
以提高大学生化学实验积极性和实验学习效率为目标,在“药物制剂工程实验”课程中实施能增强大学生学习自我效能感的化学实验教学策略。以“乳剂的制备”实验为研究背景,设计并实施了三阶段的实验教学流程。同时,通过构建过程性评价量化指标、开展三方评价和问卷调查等形式,对该化学实验教学策略的实施效果进行了评价。通过对比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的过程性评价成绩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实验组平均得分大多高于对照组,说明采用了本实验教学策略的实验组学生的自我效能感高于对照组,因此,本实验中采取的提高大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化学实验教学措施确实有效且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3.
以“食用碱组成分析与各组分含量的测定”为例,开展了教学模式、组织方式、考评方法等几方面的实验教学改革,探讨了将此实验项目开设成综合设计实验的意义和实施的方法等。实践表明,将此实验项目开设成综合设计实验后,教学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高分子物理实验教学改革进行了思考,提出实验项目的建设应当成为实验教学改革的核心,而实验项目的改革不应当局限在将最新的科研成果引入到实验教学中。以"偏光显微镜观察聚合物的球晶"这一传统实验为例,更为有效的办法可以是通过系统化的设计扩展实验项目内容,注重实验项目实施过程中多知识点的串联以及实验结果获取过程的思维过程培养,从而将传统的验证性实验项目转化为综合性实验项目,有力提升实验教学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高分子物理实验教学改革进行了思考,提出实验项目的建设应当成为实验教学改革的核心,而实验项目的改革不应当局限在将最新的科研成果引入到实验教学中。以"偏光显微镜观察聚合物的球晶"这一传统实验为例,更为有效的办法可以是通过系统化的设计扩展实验项目内容,注重实验项目实施过程中多知识点的串联以及实验结果获取过程的思维过程培养,从而将传统的验证性实验项目转化为综合性实验项目,有力提升实验教学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大学化学》2021,36(9)
针对化学实验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学生预研不足和无暇思考探究,教师疲于知识传授和无暇顾及学生个性化需求的问题,分析化学实验课程以创新人才培养为目标,以课程思政为引擎,以实验项目为驱动,以在线课程为支撑,以教学平台为载体,通过实施"预研先导、问题思辨、实操探究、前沿引领、赛教结合"的"五法联动"教学设计,激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自主学习意识、团队合作意识及创新精神,树立国家认同感、社会责任感与历史使命感,保障目标达成度实现。  相似文献   

7.
在“以学生为中心”的核心思想和以能力为先的人才培养理念指导下,运用腾讯会议、虚拟仿真实验以及BLACKBOARD多样化平台,并辅以微信群构筑在线课堂,结合问题导学和探究互动教学方式,选择光伏发电驱动高效催化水分解制氢气作为开展线上教学的素材,为化学实验的线上教学提供案例参考。通过对在线实验教学的精准设计和过程实施,做到了教学课堂灵活可控,在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科研素养方面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8.
《大学化学》2021,36(1)
以绿色化学为导向构建制备、纯化、表征有机化学基础实验课程仪器平台,实施基础型、综合型和设计创新型实验项目,建设绿色化、层次化和信息化的课程体系。以信息化、新媒体和互联网为手段,采取形式多样的教学模式,开展线上、线下有机化学基础实验教学,促进师生互动、课堂翻转、教学相长。以教研、科研成果引领课程内容改革,注重理论和实践的融合、传统与前沿的融合,增加课程的趣味性和前沿性,实现课程的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  相似文献   

9.
大一基础化学实验教学实践与总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本校药学理科基地班大学一年级基础化学实验的教学经验,分析了大学一年级基础化学实验教学在培养创新型人才过程中的重要地位,提出大学一年级化学实验教学应以掌握实验基本知识、训练实验基本技能、养成良好实验习惯为重点,将科学方法教育融入整个教学之中,按照化学知识再发现过程组织教学,引导学生进行“发现式”和“研究式”学习,并合理开展综合性、设计性与开放性实验。  相似文献   

10.
李暐  刘毓琪  孙明礼  王霆  廖丽霞 《化学教育》2012,33(6):68-69,79
介绍了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创新能力为目标,集十年“设计性实验”教学的实践经验,确定了分析化学“设计性实验”的具体运行模式,利用自编讨论式实验教学电子课件、“设计性实验”教师参考资料库等开展实验教学.  相似文献   

11.
在高分子材料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中,引入CDIO工程教育理念,突出实验教学的基础性、应用性、综合性和创新性原则,提出和建立了以学生为中心的SC-CDIO工程模式,通过以一级项目为引导,构建三级项目,对高分子材料专业实验实践环节进行整合、优化和设计,构建了高分子材料专业的"一体化,三层次"实验教学体系;依据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的原则实施教学,建立了过程性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实践证明,该模式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实验基础技能和综合创新能力,提升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质量。  相似文献   

12.
宋莎 《化学教育》2019,40(22):74-78
分析了化工类专业实验教学面临的主要问题,指出专业综合实验缺乏是制约化工类专业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关键问题。利用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的优势,按照"以设计研究型实验为引导、以工程项目为依托、以综合创新竞赛为载体"的教学理念,在构建化工专业虚拟仿真实验课程体系,培养学生大工程观思维,探索开放自主式的实验教学模式等方面,开展了基于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的化工类专业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创新与实践,取得较好成效。  相似文献   

13.
罗秀玲  肖信 《化学教育》2016,37(6):46-49
在职前教师教育类课程"化学实验教学论"中,以喷泉相关实验为例,设计论证问题和评价细则,开展论证教学的实践和探索。研究细致分析并揭示了职前教师在论证建构中存在的理由不充分,逻辑推理欠严密;忽略前提条件或特定背景;多采用直觉启发式,少采用系统分析式等问题。这为提高职前教师科学论证能力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4.
基于师范生专业能力提升和"化学教学论实验"教学存在对学生实验研究能力、创新能力和教学能力培养不足的现状,实施教学变革研究。通过开展以疑难实验为主题的研究性设计和实验教学活动,提升学生教学研究意识和能力,并在实践中全面提升师范生专业能力。  相似文献   

15.
付永山  张俊苗 《化学教育》2018,39(24):55-58
对高职药物合成技术实验教学进行了改革与实践,摒弃传统实验教学存在的弊端,围绕教学目标和课程特点,按照“一基础二综合三创新”的思路递进式设计实验教学项目,采用工作过程系统化方法进行教学设计与实践,改革了考核评价标准,获得了期望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6.
《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要在2030年实现“碳达峰”,2060年实现“碳中和”。因此,设计并实施了“碳中和”大概念统领的6课时的项目式学习活动。学生在“碳中和”思路的指导及制定低碳行动方案任务的驱动下,经历了探究二氧化碳的来源及去路、寻找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及增加二氧化碳吸收量的方案、分析方案的可行性等一系列项目活动,不断迭代改进项目作品“低碳行动方案”。项目实施后取得了显著效果,学生的学科观念、对学科价值的理解、态度责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均有明显发展。根据教学实践,提炼了设计和实施项目活动的策略。  相似文献   

17.
新工科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是使学生具备立体性、拓展性和综合性的能力,从而实现高素质发展。大型仪器设备在高分子材料的结构分析、性能检测中扮演重要的角色,渗透到了高分子专业实践教学的各个环节,是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基础条件之一。针对目前大型仪器设备在高分子专业实验教学中的现状和弊端,设计并实践递进式的教学内容体系。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采用项目式教学法,在构建线上线下教学资源的基础上,对相关大型仪器设备进行开放式管理和模块化教学,以问题为导向、学生为主体、教师作引导,层层递进,通过具体项目的实施,启发引导学生在实践操作中自主分析和解决问题,有效提高学生对聚合物大型表征设备和仪器的综合应用,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实践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8.
选取“维生素C”这一生活中常见的还原性物质,面向已经学习“氧化还原反应”基础知识的高一年级学生开展项目教学活动。通过提出项目问题、师生共同拆解项目问题设计研究方案和子任务、学生实施子任务研究等项目教学环节,在形成相应子任务成果的同时,进一步帮助学生巩固从氧化性和还原性视角认识化学物质性质的认识角度,建立基于物质性质定量分析目标物质含量的实验思路和思维框架,提升学生对于氧化还原反应功能和价值的认识。  相似文献   

19.
针对应用型课程存在的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不衔接的教学痛点,基于“项目驱动,成果导向,能力提升,价值引领”的课程建设理念,探索形成了面向行业职业需求的双环增长式应用型课程教学模式,即基于职业需求问题的课程体系建设改进环和基于项目驱动的课堂教学改进环。通过建立基于职业需求的三位一体教学目标,以能力本位重构课程内容,突出职业素养和人文素养,多维度融入思政元素,基于“5W1H”项目分析逻辑构建项目驱动三阶段混合式十步教学,开展沉浸式、交互式仿真实场景教学和突出职业能力目标达成为导向的课程考核评价,切实提高了学生的应用型能力。  相似文献   

20.
为了有效解决化学化工类实验教学无法或者难以实现的教学过程问题,组建了黑龙江大学化学化工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搭建了辅助虚拟实验教学和管理于一体的开放共享的虚拟仿真信息化网络平台,设计开发了系列化工、制药、仪器类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开展理论课+线下实验课+虚拟仿真实验+慕课四维课程体系建设,期望提升本科一流专业和拔尖人才试验班建设以及本科人才培养,为提高学校本科教学质量提供有力的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