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类雌性激素双酚A为模板分子,选取4-乙烯基吡啶作为功能单体,在极性溶剂甲醇中,通过非共价键完成自组装过程,沉淀聚合制备对双酚A分子具有高度选择性识别和亲和力的分子印迹聚合物.采用紫外-可见光谱研究了双酚A和4-乙烯基吡啶的配合方式以及配位比,结果表明双酚A与4-乙烯基吡啶以配位比1∶2的方式,在极性溶剂中,无法以常用的氢键形成超分子配合物,却可以π-π堆积这种非共价键完成自组装过程.通过红外谱图,验证了沉淀聚合法制备的印迹聚合物可以完成双酚A的印迹和可逆分离.通过扫描电镜和等温吸附实验考察了分子印迹聚合物对模板分子的特异性识别和选择性吸附机理,印迹聚合物的特异性吸附容量为37.39μmol/g,印迹指数为4.31;对其结构类似物四溴双酚A和苯酚的分离因子分别为2.51和2.06,同时对莠去津,萘普生和槲皮素的分离因子分别为2.14,2.26和2.63,证实了分子印迹聚合物在极性溶剂中可以对双酚A分子进行很好的特异性识别,并且识别环境更接近天然分子环境.  相似文献   

2.
琥珀酸氯霉素分子印迹聚合膜的制备及其吸附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制备对琥珀酸氯霉素分子具有特异性吸附的分子印迹聚合物膜, 利用模板分子琥珀酸氯霉素(HS-CAP)、功能单体甲基丙烯酸(MA)、交联剂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EGDMA)、引发剂偶氮二异丁腈(AIBN)、溶剂四氢呋喃, 采用紫外光引发聚合的方法制备出含有HS-CAP分子印迹位点的印迹聚合微粒, 并使用相转化的方法, 制备含有这种HS-CAP分子印迹微粒的醋酸纤维素膜. 然后通过吸附实验检测该印迹膜的吸附特性, 与非印迹膜相比, 印迹膜对模板分子具有良好的特异性识别作用, 与印迹膜相互作用的模板分子溶液, 在作用前后浓度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印迹膜对模板分子的识别作用主要集中于与模板分子相互作用的最初2 h之内, 并随作用时间的延长而降低; 当模板分子浓度介于0.2~0.0125 mg/mL这一范围内时, 模板分子溶液浓度越高, 印迹膜的吸附特性越明显. 本实验所制备的分子印迹聚合膜对模板分子具有特异性识别能力, 可以在下一步研制以分子印迹聚合膜为基础的检测氯霉素残留的传感设备中得到应用.  相似文献   

3.
采用分子印迹本体聚合法,制备了对内分泌干扰物雌酮具有高选择识别能力的分子印迹聚合物。吸附动力学和选择性实验结果表明,与非印迹聚合物相比,印迹聚合物具有较高的吸附容量和吸附速率,对模板分子具有较高的选择性。聚合反应条件对印迹聚合物的吸附和识别性能有重要影响,以丙烯酰胺为功能单体,模板分子、功能单体和交联剂摩尔比为1:3:6,制备的印迹聚合物具有较高的选择和吸附性能。  相似文献   

4.
采用分子印迹本体聚合法,制备了对内分泌干扰物雌酮具有高选择识别能力的分子印迹聚合物。吸附动力学和选择性实验结果表明,与非印迹聚合物相比,印迹聚合物具有较高的吸附容量和吸附速率,对模板分子具有较高的选择性。聚合反应条件对印迹聚合物的吸附和识别性能有重要影响,以丙烯酰胺为功能单体,模板分子、功能单体和交联剂摩尔比为1:3:6,制备的印迹聚合物具有较高的选择和吸附性能。  相似文献   

5.
以二茂铁甲酸(FCA)为模板,选用不同的功能单体制备了一系列分子印迹聚合物,用平衡结合实验考察了它们对模板分子的结合性能。 结果表明,以甲基丙烯酸为功能单体制得的印迹聚合物P1对模板分子有很好的选择性,特异性吸附量ΔCP为23.18 μmol/g,印迹因子IF为2.33,竞争性结合实验结果表明,P1可以将模板分子从结构类似物中分离出来。 Scatchard方程研究表明,在研究的浓度范围内聚合物中形成了一类等价的结合位点,其对模板分子的平衡离解常数K=1.94 mmol/L,最大表观结合量Cpmax=92.33 μmol/g。 研究还表明,FCA的羧基是在聚合物的孔穴中产生识别位点的功能基,模板分子上的羧基与MAA的羧基形成双重氢键作用是分子识别的主要作用力。  相似文献   

6.
手性药物(S)-布洛芬氢键自组装印迹聚合物识别机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含有单一结合基团的手性药物(S)-布洛芬作为模板分子,制备了系列印迹聚合物.采用紫外-可见光谱和红外光谱对印迹及识别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模板分子与功能单体分别通过形成蓝移氢键和红移氢键完成预组装过程和再识别吸附过程,且形成了主客体配比为1∶1的配合物.等温吸附实验结果表明,印迹聚合物对模板分子表现出明显的选择性吸附,特异性吸附容量为37.92μmol/g,印迹指数为3.06,且印迹聚合物内特定的三维空间结构对其特异性吸附性能具有显著影响.由手性分离实验考察了印迹聚合物的拆分性能,其对(R)-布洛芬的分离因子为1.79.  相似文献   

7.
为了在含水介质中进行有效印迹,本研究中以双甲基丙烯酰-β-环糊精(BMA-β-CD)和2-(二乙基胺基)乙基甲基丙烯酸酯(DEAEM)为功能单体制备了胆酸印迹聚合物MIP1,并用平衡结合实验研究了MIP1在含水介质中对模板分子的识别能力。结果表明,MIP1比单独以BMA-β-CD或DEAEM为功能单体制备的印迹聚合物MIP2和MIP3,显示出对模板分子更好的选择性结合能力。MIP1的特异性吸附量ΔCP为38.81μmol/g,印迹因子IF为2.46。研究表明,在含水介质中,利用模板分子与功能单体之间的疏水作用和离子作用是提高印迹聚合物分子识别能力的关键。研究还表明,在识别过程中,疏水作用在驱动分子进入印迹孔穴时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以二茂铁甲酸(FCA)为模板,选用不同的功能单体制备了一系列分子印迹聚合物,用平衡结合实验考察了它们对模板分子的结合性能。结果表明,以甲基丙烯酸为功能单体制得的印迹聚合物P1对模板分子有很好的选择性,特异性吸附量ΔCP为23.18μmol/g,印迹因子IF为2.33,竞争性结合实验结果表明,P1可以将模板分子从结构类似物中分离出来。Scatchard方程研究表明,在研究的浓度范围内聚合物中形成了一类等价的结合位点,其对模板分子的平衡离解常数K=1.94 mmol/L,最大表观结合量Cpmax=92.33μmol/g。研究还表明,FCA的羧基是在聚合物的孔穴中产生识别位点的功能基,模板分子上的羧基与MAA的羧基形成双重氢键作用是分子识别的主要作用力。  相似文献   

9.
董襄朝  孙慧  吕宪禹  韩建仿  韩冰 《化学学报》2002,60(11):2035-2042
采用分子印迹技术,以邻羟基苯甲酸(水杨酸)为模板分子,α-甲基丙烯酸 为功能单体,采用不同的交联剂和致孔剂,合成了用于分离羟基苯甲酸异构体的印 迹聚合物,并以高效液相色谱及平衡吸附的方法对聚合物进行了评价。实验结果表 明,以氢键为主要结合作用力的水杨酸印迹聚合物具有特定的空间识别位点,在弱 极性溶剂中对模板分子有较强的选择性,可以对官能团位置异构体进行很好地分离 。研究了以氢键为主要作用力所形成的分子印迹聚合物在色谱分离中的应用,并讨 论了流动相对分离的影响及印迹聚合物和客体分子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0.
以罗丹明B为模板分子,以钛酸丁酯为交联剂,采用溶胶-凝胶法在酸性条件下制备了罗丹明B二氧化钛溶胶-凝胶分子印迹聚合物;利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和透射电镜分析了分子印迹聚合物的结构,使用热重分析测定了其热稳定性,采用静态吸附和动态吸附方法考察了其吸附性能,并与非印迹聚合物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与非印迹聚合物相比,印迹聚合物具有网络状多孔隙凝胶微结构及对模板分子的特异性识别结合位点,因而对模板分子具有更好的吸附性能和特异选择性.其原因可能在于,模板分子上的羰基与钛酸丁酯水解产生的羟基产生氢键作用,使钛酸围绕于模板分子周围,并通过缩聚形成凝胶;当模板分子洗脱后,孔隙得到保留并形成网络状凝胶,从而能够吸附更多的模板分子.  相似文献   

11.
TNT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的合成与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三硝基甲苯(TNT)为模板分子,EDMA为交联剂,采用沉淀聚合法制备了TNT分子印迹微球.讨论了溶剂用量、模板分子用量、功能单体种类等对分子印迹微球的形貌及吸附性能的影响;利用紫外吸收光谱和BET表征了印迹聚合物微球的结合位点相互作用与印迹孔穴结构;通过平衡吸附和选择性吸附实验,研究了印迹聚合物微球的吸附性能和选择性识别性能.结果表明,以丙烯酰胺为功能单体制备的分子印迹聚合物为规则的球形,内部含有分子印迹孔穴,微球的粒径为1~2μm.印迹聚合物微球可在30 min内达到吸附平衡,在1 mmol/L的TNT乙醇溶液中,印迹聚合物微球的平衡吸附量为32.5 mmol/kg,对TNT分离系数为25.19,具有较好的特异性吸附能力,并可选择性识别TNT分子.  相似文献   

12.
双酚A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和识别性能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生物分子间的特异性亲和识别作用在分析化学领域中已得到广泛应用, 但由于这些生物分子获得的途径复杂, 不易保存和使用条件苛刻等局限性而引发人工合成这样一类具有特异性识别和保留性能的吸附材料, 即所谓的分子印迹聚合物(简称为MIP)[1~4]. 双酚A是一种重要的环境内分泌干扰物, 它能与人体的内源雌激素雌二醇竞争结合雌激素受体, 并可能引起一系列病变[5,6]. 本文选择4-乙烯基吡啶作为功能单体, 加入交联剂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和引发剂偶氮二异丁腈引发聚合, 分别制备了以双酚A为模板分子的分子印迹聚合物和相应的空白聚合物. 研究了几种酚类结构类似物在所得分子印迹柱上的保留特性, 对双酚A分子印迹聚合物用作固相萃取剂的性能进行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13.
以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为模板分子,α-甲基丙烯酸为功能单体,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为交联剂,合成EGCG分子印迹聚合物。利用该聚合物对EGCG及其异构体和结构类似物进行分子识别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分子印迹聚合物对模板分子具有较高的选择性和识别能力,而空白聚合物却不具备这样的特性。在此基础上,把聚合物用于固相萃取茶叶提取物茶多酚,分离富集其中的儿茶素活性成分单体EGCG,获得了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以正丁醇为模板分子,采用本体聚合法制备了正丁醇分子印迹聚合物。利用扫描电镜和红外光谱对该聚合物进行表征,并利用动态吸附、静态吸附和选择性吸附实验评价其吸附性能。正丁醇分子印迹聚合物能够特异性识别正丁醇,通过计算得到正丁醇MIPs的分离因子α为2.057,印迹因子IF为2.123。此聚合物制备简单、可重复利用并且表现出良好的选择性,可作为固相萃取填料应用于食品中正丁醇的分离、富集和检测。  相似文献   

15.
沉淀聚合法制备TNT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TNT为模板分子,丙烯酰胺为功能单体,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为交联剂,乙腈为溶剂,用沉淀聚合法制备了TNT分子印迹微球.紫外吸收光谱证实TNT与丙烯酰胺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平衡吸附实验结果表明,制备的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对TNT分子有较好的特异性吸附能力,能够选择性识别TNT分子.  相似文献   

16.
为了制备对根皮苷具有仿生识别能力的分子印迹聚合物,利用本课题组所建立的紫外光谱法筛选并确定了制备根皮苷分子印迹聚合物所需的功能单体(4-乙烯基吡啶)及其与模板分子间的最佳比例(6∶1).然后以根皮苷为模板分子,4-乙烯基吡啶为功能单体,乙二醇二甲基双丙烯酸酯为交联剂,合成了根皮苷分子印迹聚合物.经研磨、过筛、索氏提取去除模板分子后得到相应的分子印迹聚合物颗粒.采用静态平衡吸附实验研究了该分子印迹聚合物对根皮苷的结合与识别能力.结果表明与化学组成相同的非印迹聚合物相比,根皮苷分子印迹聚合物对根皮苷具有较好的识别性能.  相似文献   

17.
磁性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的制备及吸附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分子印迹技术,以磺胺(SNM)为模板分子,甲基丙烯酸(MAA)为功能单体,利用Fe3O4磁性纳米微球制备具有特异性识别磺胺的磁性分子印迹聚合物.通过紫外分光光度法对磁性印迹聚合物的吸附性能进行研究,并对吸附特性进行了探讨.利用等温吸附数据进行Scatchard分析,从而推断出印迹聚合物的最大吸附量Qmax为280....  相似文献   

18.
以双酚A为模板分子,α-甲基丙烯酸为功能单体,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为交联剂,偶氮二异丁腈为引发剂制备了双酚A印迹聚合物。采用动态和静态两种方法研究了该印迹材料对双酚A的结合性能与分子识别特性。印迹材料对模板分子双酚A具有良好的特异性识别作用,经过Scatchard模型分析,双酚A印迹聚合物上有两类不同性质的结合位点,两种结合位点的解离常数分别为1.36和44.78 m L/g,对双酚A的最大表观吸附量分别为24.56μmol/g和312.6μmol/g。将该聚合物应用于固相萃取中,以食品包装材料为样品的加标回收实验表明,此印迹材料可以对痕量双酚A进行富集分离测定,且可重复使用。  相似文献   

19.
采用分子印迹技术,以甲基丙烯酸为聚合物基体,敌百虫为模板分子,制备在空间结构和结合位点上与敌百虫匹配的分子印迹聚合物,采用扫描电镜进行形貌的表征.研究该聚合物的结合特性,测定分子印迹聚合物对敌百虫的吸附和选择识别能力,将分子印迹聚合物制备成柱,利用KMnO4、HCl化学发光体系,建立了测定敌百虫的高选择性分子印迹化学发...  相似文献   

20.
氟哌酸分子印迹共混膜的制备及结构表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氟哌酸为模板分子,α-甲基丙烯酸为功能单体,三甲氧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为交联剂,利用本体聚合方法制备了具有特异选择性的氟哌酸分子印迹聚合物,并利用聚砜与氟哌酸分子印迹聚合物共混的方法制备了分子印迹聚合物膜.运用红外光谱分析和透射电子显微镜研究了氟哌酸分子印迹聚合物的结构.运用扫描电子显微镜研究了分子识别膜的机理和吸附性能,运用平衡结合实验法证明了分子识别膜对氟哌酸表现出了较高的选择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