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黄河  张辽云  李化毅  胡友良 《催化学报》2010,26(8):1077-1082
 以三乙基铝 (TEA) 为保护剂, 研究了 TiCl4/MgCl2/芴二醚/Al(C2H5)3 体系催化丙烯与十一烯醇或十一烯酸的共聚反应. 结果表明, 在极性单体存在下, 聚合反应活性随极性单体加入量的增加而降低, 但可保持丙烯均聚活性的一半以上, 反应活性衰减较小. 同时, 随着极性单体加入量的增加, 极性单体在共聚物中的含量增加. 与十一烯酸相比, 十一烯醇共聚具有更高的共聚活性和共单体含量. 随着共聚物中极性单体含量的增加, 聚合物的熔点和结晶温度都有所降低. 反应温度对丙烯和十一烯醇共聚的反应活性和共单体含量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2.
崔冬梅 《高分子学报》2020,(1):12-29,I0002
将极性基团引入大分子链中可改善非极性聚烯烃材料的表面性能,扩展其应用范围甚至带来不可预见的新功能,是市场需求并由企业驱动.与聚合后功能化改性和物理共混方法相比,极性与非极性单体配位共聚合是最直接和简便的方法,适用范围广,并可保持聚烯烃的立构规整度,一直以来,相关研究备受企业和科研工作者瞩目.然而,极性基团通常具有Lewis碱性,容易与Lewis酸性的聚合催化剂强烈螯合而致其毒化,因此,这又是极具挑战性的课题.目前,该领域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已经实现了乙烯与很多极性单体的共聚合.今后,将集中解决如何实现极性单体均聚合,提高共聚合活性,特别是极性单体插入率和分布可调节性,保持立体选择性,以及获得高分子量、具有实际应用意义的共聚产物等问题.本文旨在将课题组近年来在极性功能化苯乙烯和共轭双烯烃单体的均聚合及与苯乙烯、乙烯和共轭双烯烃等非极性单体共聚合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以及国内外该领域的相关报道进行综合阐述,为读者提供解决上述关键问题采用的研究路线、实施方法和创新性思维.  相似文献   

3.
烯烃聚合单组分稀土催化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述了烯烃聚合单组分稀土催化剂在烯烃均聚、烯烃与烯烃、苯乙烯共聚及烯烃与极性单体共聚等研究领域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4.
烯烃聚合催化剂的设计是烯烃配位聚合领域的一个核心科学问题,通过设计合成精确结构的催化剂可以有效地调控催化聚合性能以及聚合产物的结构.后过渡金属催化剂由于其易调变性、对聚合产物支化结构的可控性及对极性单体的容忍性,在烯烃聚合领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本文介绍了近年来本课题组在[N,N]-二齿镍烯烃聚合催化剂设计方面的研究进展,包括四元环的中性脒基镍催化剂、五元环的-二亚胺镍催化剂、2-胺基吡啶和-胺基亚胺系列镍催化剂,以及六元环的-二亚胺和苯胺基亚胺镍催化剂在烯烃聚合的应用.通过优化后过渡金属镍催化剂结构,可成功实施烯烃活性聚合.  相似文献   

5.
直接共聚法制备功能化聚烯烃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从催化剂研究发展的角度概述了直接配位共聚法制备功能化聚烯烃的研究现状 ,重点讨论了催化剂的结构 ,主催化剂和助催化剂以及催化剂和极性基团之间的相互作用对直接功能化聚合反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相比于烯烃聚合过渡金属催化剂的空间位阻与电子效应,氟效应是一种简单且有效调控烯烃聚合反应的重要方法,但研究却相对较少.在本工作中,通过把不同位置(邻、间、对)和不同数目(0、1、2、3、5)的氟原子引入到N,O配位型的单组分阳离子酮亚胺镍催化剂中,系统地考察了氟效应对乙烯聚合反应的催化活性、催化剂热稳定性、聚合物分子量以及聚合物支化度的全面影响.发现邻位氟取代基有利于聚合物分子量的显著提高,而间位与对位氟取代基导致聚合活性下降;特别是全氟取代基不仅造成催化剂热稳定性的下降,同时导致聚合活性与聚合物分子量的大幅下降.在乙烯与丙烯酸甲酯的共聚合研究中,无氟取代的镍催化剂出现失活,但邻氟取代的镍催化剂则表现出聚合活性以及赋予共单体插入率,这些行为在长链极性单体共聚中表现更加优异.本工作有助于理解氟效应在烯烃聚合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穆红亮  李彦国  李悦生 《应用化学》2012,29(12):1381-1388
以酚膦化合物为双齿配体,合成与表征了一系列单组分中性镍烯烃聚合催化剂。 研究表明,酚膦配体结构显著影响中性镍的催化性能,酚氧邻位无取代基的(2-PPh2-C6H4O)Ni(Me)(Py)(3a)活性较低,向酚氧邻位引入叔丁基或苯基等位阻基团可大幅度提高(2-PPh2-C6H3(R)O)Ni(Me)(Py)(3b~3d)的催化效率,最高催化活性可达4.46×106 g PE/(mol(Ni)·h)。 同时,聚乙烯的分子量也可以通过取代基效应进行适度调控,使用酚氧邻位带有苯基或蒽基的催化剂(3c~3d)可获得较高分子量的聚乙烯。 用供电子叔丁基替代二苯膦的一个苯环可提高催化活性中心镍原子的电子云密度,使辅助配体吡啶更容易离去,从而可在较低温度下引发乙烯聚合反应。 此外,这类酚膦中性镍催化剂对极性基团具有较强的耐受性,可催化乙烯与极性5-降冰片烯-2-乙酸酯的共聚反应。  相似文献   

8.
合成并表征了含RCOO-基团的单核(Ni1~Ni2)及双核(Ni3)镍配合物[(2,6-R2-C6H3)—N=C(H)—(3-Ph-5-PhCOO-2-O-C6H2)-κ2-N,O]Ni(CH3)(pyridine)](R=iPr;3,5-tBu2C6H3),并用于催化乙烯均聚和共聚反应。 作为单组分催化剂,这些配合物可以有效地催化乙烯聚合得到中等相对分子质量的支化聚乙烯(PE)。 供电性的PhCOO—基团促进了催化剂Ni1的引发,从而在低温下比Ni0活性更高。 引入大位阻的2,6-(3,5-二叔丁基苯基)苯胺基团,催化剂Ni2在5×105 Pa下的活性高达1.8×106 g PE mol-1·Ni-1·h-1,是活性最高的水杨醛亚胺中性镍催化剂之一。 与相应的单核催化剂相比,双核催化剂Ni3对三苯基膦具有更好的耐受性。 这些催化剂可催化乙烯与1,5-己二烯、1,7-辛二烯、6-溴-1-己烯或10-十一烯酸甲酯的共聚合,制备功能化聚乙烯。  相似文献   

9.
从活性聚合的特征、催化剂的结构和特点、聚合单体的种类、以及控制工艺条件的重要性4个方面.评述了近年来烯烃配位活性聚合研究的进展状况。  相似文献   

10.
烯烃聚合数学模拟研究与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在烯烃聚合微观形态和宏观反应器数学模拟方面取得的研究成果,指出了烯烃聚合过程数学模拟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1.
在大品种聚烯烃材料中,高附加值聚烯烃通常由乙烯与α-烯烃共聚制备。ⅣB金属配合物能够为烯烃聚合和共聚提供许多催化剂模型;不仅如此,在烯烃聚合机理研究中还可以帮助理解反应中间体和活性物种。针对聚烯烃产业的实用催化剂体系,催化剂不仅满足高的催化活性,而且能够满足升温操作的稳定性。企业的利润需要高附加值聚烯烃,要求催化剂体系能够通过条件变化制得不同性能的聚烯烃材料,而且可以实现乙烯与α-烯烃的共聚。这些对配合物催化剂的需求,在ⅣB金属配合物催化剂中获得了良好地体现;能够在烯烃聚合中获得分子量从低到高的聚合物,也可以进行乙烯与(甚至含有官能团的)α-烯烃共聚制备功能聚烯烃。按照取代基团的分类,本文综述了近年来ⅣB金属配合物催化烯烃聚合与共聚研究的新进展,特别是重点讨论了具有良好热稳定性的配合物催化剂结构变化对于催化活性和聚合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新型后过滤金属烯烃聚合催化剂——镍系烯烃聚合催化剂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镍系烯烃聚合催化剂是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的一类新型催化剂,是配位催化研究的热点之一。这类催化剂具有高催化活性、单活性中心和良好的分子剪栽性,可以在分子层次上实现烯烃聚合的分子设计与组装。本文介绍了镍系烯烃聚合催化剂的发展和研究概况,并评述了聚合特性及最新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3.
概述了桥联茂金属催化剂催化乙烯,α-烯烃均聚及共聚的最新进展,重点论述了桥基本身对催化性能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14.
新型水溶性膦铑络合物催化烯烃的氢甲酰化反应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燕远勇  左焕培 《分子催化》1994,8(2):147-150
新型水溶性膦铑络合物催化烯烃的氢甲酰化反应研究燕远勇,左焕培,金子林(大连理工大学化工学院,大连116012)关键词烯烃,水溶性膦铑络合催化剂,氢甲酰化,醛.1.前言为克服催化剂的流失和与反应产物的分离困难,近年来均相催化的一个重要进展是开发了以磺化...  相似文献   

15.
王齐  封麟先 《高分子通报》1995,(1):34-39,55
均相催化剂产生于50年代末期,但由于活性很低而末引起重视。80年代初,由于发现MAO具有良好的助催化能力而使均相催化剂得到了很大发展,涌现了多种催化体系,广泛地使α-烯烃及其衍生物立体选择性聚合,开辟了配位聚合研究的新领域,本文对均相催化剂的产生,发展及现状作了综述评述。  相似文献   

16.
烯烃活性聚合由于可以制备出预定分子量的窄分布聚合物,以及各种嵌段共聚物、末端功能化聚合物等而受到广泛关注.过渡金属催化的烯烃配位聚合反应活性高,催化剂性能可通过配体结构的修饰进行调节,聚合物微观结构易于调控,其活性聚合进一步拓展了对烯烃聚合物分子设计的手段,具有重要的意义.除了以钛、锆、钒等为金属中心的前过渡系催化剂之...  相似文献   

17.
茂金属/硼化合物烯烃聚合催化体系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普玉  王立  封麟先 《化学进展》2001,13(2):108-112
本文介绍了茂金属? 硼化合物催化体系最新研究进展, 从催化体系的活性中心、聚合机理、新的茂金属及硼化物体系、它们对烯烃及极性单体的催化聚合等方面作了较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18.
吕士杰  周宏英 《分子催化》1992,6(3):230-235
报道了在钴-膦催化剂和质子酸的存在下,烯烃与一氧化碳及乙醇或氢气生成酯、醛和缩醛的实验结果,并考察了不同的膦配体对反应的影响,以及生成的酯、醛和缩醛的比例如何随着反应条件的改变而改变。  相似文献   

19.
由于过渡金属催化剂在烯烃聚合方面具有高活性和良好的分子剪裁性,通过调节催化剂的微结构或温度、压力等聚合环境的变化,可以在分子层次上实现烯烃聚合物的分子设计与组装,实现聚合物物理性质的调控,最近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介绍了过渡金属催化剂的合成及其负载化,水相烯烃聚合及活性聚合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0.
高分子化铁系烯烃聚合催化剂的合成及乙烯聚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长坤  金国新 《化学学报》2002,60(1):157-161
合成了含烯丙基不对称型的“茂后”催化剂[ArN=C(Me)][Ar'N=C(Me)]C~5H~3NFeCl~2[Ar=2,6-(i-Pr)~2C~6H~3,Ar'=4-烯丙基-2,6-(i-Pr)~2C~6H~3],通过IR,^1HNMR,EI-MS,EA对化合物进行表征。利用这个催化剂上的烯烃基团在自由基引发下与苯乙烯共聚,制备出高分子化的“茂后”催化剂。研究了高分子化前后催化剂催化乙烯聚合行为,高分子化的催化剂在常压13℃下催化乙烯聚合时,活性最高达到2.5×10^6gPE/molFe.h,高于未高分子化之前催化剂的活性。证明了高分子化是“茂后”催化剂理想的固载化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