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探究原电池电动势的影响因素”为项目学习主题,以探讨化学电源的应用、探究原电池的工作原理、测量原电池的电动势、搭建高电动势原电池等4个任务为关键项目任务,呈现高中“化学反应与电能”跨学科项目式教学设计思路和教学实践过程。  相似文献   

2.
以牙膏的制作为主线,通过认识口腔环境、选择牙膏材料、测定主材含量、动手制作牙膏等4个项目任务,复习酸的通性,拓展酸的个性。从元素观、转化观的视角认识物质转化规律,体现物质研究的一般思路,凸显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构建验证无明显实验现象的反应发生的思路;建立混合物中定量测定某成分的方法;总结商品设计的思路及原则;深化物质组成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的学科观念。呈现一节利用已学化学知识解决真实问题的案例,有效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发展学生的质疑能力、批判能力、证据推理能力和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3.
任志强 《化学教育》2011,32(12):15-17
有效地开展探究活动,让化学课成为学生终生受益的一门学科,是当前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以苏教版《化学反应原理》(选修4)专题3“溶液中的离子反应”第二单元为例,阐述新课程理念下新课程教学中“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实验研究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的基本教学思路,并探研了教学实施时的要项。  相似文献   

4.
二氧化硫是形成“酸雨”的主要成分,是空气中的污染物之一,可以对植物的茎叶起着直接的伤害,严重时可以导致植物死亡。二氧化硫对不同植物生长影响的情况,可设计为课堂中的探究性实验,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其危害,使教学更加贴近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和科学素养。  相似文献   

5.
<正>1 项目主题内容分析本项目是对人教版化学选修3的第3章“研究与实践——自制肥皂”的二次开发。在此基础上结合高中物理、生物中关于表面张力、细胞膜的结构模型知识,设计“探究如何吹出更多的泡泡”项目主题。通过 “分析泡泡的形成原理”“探究泡泡水的制备方法”“优化泡泡水的配方”等3个子任务,帮助学生将性质反应与结构组成密切关联起来,进一步深化“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的化学思想;在实验过程中体会控制变量思想在科学探究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朱楠  靳建华 《化学教育》2016,(17):35-38
为了优化二氧化硫性质的教学设计,提高教学效益,从生活情境切入,利用微型仪器和生活替代品开展实验探究活动,引导学生认识二氧化硫酸性氧化物的通性、特性及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的两面性,构建较为完整的二氧化硫知识体系;激发学习兴趣,培养环境意识和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  相似文献   

7.
刘岩 《化学教育》2013,34(7):38-40
对新手教师所执教"酸碱指示剂的探究"课例片段中的关键教学细节进行剖析,指出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并对教学细节进行完善,从而提高教学的实效性,促进新手教师的专业成长。  相似文献   

8.
“原子量”在初中化学教材中,比較难以理解。因为一般的重量單位,像斤、兩、吨、克等,都是具体的实际重量,而原子量的單位,“氧單位”学生往往感到糢糊抽象,难以理解。在“化学通报”1955年9月号,琴仿同志所写“初中化学‘化学反应、原子、元素符号及分子式’的教学”一文中,所談到的,原子量的教学,文中一方面講物質有重量,物質由分子組成,所以分子必有重量,分子由原子組成,原子必然都有重量,原子的重量虽然微小,但是用科学方法、可以测定。但在另一方  相似文献   

9.
“两试合一”对普通初中化学教学影响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广州地区5所普通初中“两试合一”后的化学教学进行调查,得到了一系列有意义的结论。针对调研结果和当前普通初中化学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并结合当前化学新课程改革的实际情况,探讨了普通初中"两试合一"后如何更好地开展化学教学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以“植物补铁”为微项目,进行选择性必修模块“物质结构与性质”与其他模块间融合的综合复习。2课时的微项目学习包括3个核心环节:确定植物补铁剂成分、研究补铁剂的保存与使用、改进补铁剂的结构与性质。基于实验证据与文献资料,研究硫酸亚铁晶体溶于水的过程中结构与性质的变化,建立宏观层面分析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影响的模型与微观层面分析物质结构的模型,最终应用模型对植物补铁剂进行性质调控与结构改良,深刻体会物质结构研究的价值,发展科学精神与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1.
张健如 《化学教育》1983,4(3):49-50
为了配合初中化学课本的教学,上海市几位有经验的教师和教学研究人员季文德、刘正贤等同志合编了《初中化学教学参考书》(下称参考书),由人民教育出版社于1983年秋出版,供初中化学教师教学时参考。这本参考书是根据初中化学课本的内容和要求,总结了一些教师的教学经验,结合初中教学的实际情况编写的。  相似文献   

12.
张鑫 《化学教育》2022,43(9):17-24
以制作天气瓶为项目核心与溶液单元知识进行整体融合。经过认识天气瓶、揭秘晶体变化奥秘和自制天气瓶等一系列活动,学习多角度认识溶液的组成、溶解度和科学的定量实验设计方法。溶液形成过程的微观本质是学生的学习难点,应用多个电导率仪测定不同位置的离子浓度变化,形成硝酸钾溶解过程曲线,通过分析曲线数据变化很好地搭建起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间的桥梁,帮助学生突破学习难点。学生在解决这一复杂、综合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有效地发展了宏观辨识、变化观念、证据推理、科学探究、创新精神等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发展了科学价值观。  相似文献   

13.
宋立栋  刘翠  王磊  史凡 《化学教育》2019,40(19):37-40
从硫酸工厂选址问题入手,将问题转化为项目任务,再由学生主动转化为化学问题,在问题解决中构建含硫物质的价-类二维图。此认识模型的建构让学生在复习元素化合物时有章可循、有图式可依。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对稀土矿区土壤污染的修复成为中国关注的热点之一。稀土矿区存在的污染物主要是稀土元素与氮化物,本文在概述稀土元素在中国的分布及污染现状的基础上,综述了稀土元素、氮化物分别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及其可能的生理生化机制,以及稀土元素-氮化物共存时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并提出了未来需要加强对稀土元素及养分元素复合污染的研究以及内外源稀土对植物生长的差异性研究。  相似文献   

15.
张传贵 《化学教育》2023,(23):44-48
以寻找CO2过度排放会引起珊瑚白化死亡的证据为项目开展的主要线索,通过对天然水体中碳酸根等含碳微粒浓度随pH变化及大气中CO2分压的增大、CO2的温室效应对海洋吸收二氧化碳能力影响的简单数学推导,引导学生构建简单数学模型并对模型做出定性的理论解释。此过程培养了学生运用平衡思想解决科学问题的高阶思维能力,完善了学生的平衡观,提升了学生的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素养。  相似文献   

16.
一、对第六章教材系统性的体会“氧化物、硷、酸、盐”一章教材的重要性:通过这章的教学,给学生树立无机物质分类的概念,认识各类化合物的通性和它们之间的联系,对高中进一步学习各类元素起着很大的作用。但是,这些知识如何教给学生则是值得研究的问题。所以这章教材编写系统如何,对教学起着很大的作用。新课本第六章教材在编写上的特点是每一类化合物都分两次提出。分两次提出,绝不是单纯的重复。原因有二:第一,因为提到某一类化合物必要牵涉到另一类化合物,如提到酸的性质,就要牵涉到硷和盐;提到酸性氧化物的性质,也必须要联系到酸和硷。所以不能一次便把某类化合物的知识全部讲完。第二,旧课本,难点比较集中,一次把酸类,硷类,盐类的知识教给学生,而学生又缺少在这方面知识的基础,因  相似文献   

17.
林琼 《化学教育》2022,43(17):32-39
以探寻二氧化碳的工业捕集方案为项目主题,开展初中化学二氧化碳的性质及其转化的教学。学生通过“建立价类二维模型并设计二氧化碳的理想转化路径”“实验探究二氧化碳的实际转化”“解决二氧化碳的工业转化”等3个项目子任务理解了物质“组成、性质、变化”之间的关系,运用手持技术数字化实验探究了二氧化碳在不同碱溶液中的吸收效率,发展了实验探究能力,构建了物质转化在化工生产领域的认知模型,提高了思维迁移的能力。从“碳捕集”到“碳利用”的进阶解决问题模式,有利于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内化。  相似文献   

18.
蔡福东 《化学教育》2021,42(15):39-43
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金属复习课从学生熟悉的暖宝宝入手,采用项目式教学法。项目式教学法使学生作为项目的执行者,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思维能力、知识综合运用的能力,最终促成学生对金属知识深入而全面的掌握。  相似文献   

19.
<正>1 项目主题内容分析本节课将“新型漂白剂过碳酸钠的制备与使用”作为项目主题,设置了“认识漂白剂”“新型漂白剂2Na2CO3·3H2O2的制备”“新型漂白剂2Na2CO3·3H2O2的效果检测”等3个子项目任务,旨在“帮助学生系统地整合、巩固漂白剂的相关知识”“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扩展学生的化学视野”“初步形成STSE(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理念”。诊断和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等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20.
基于“碳达峰、碳中和”这一社会热点问题,以“绿色发展”为统摄性的大概念,实施项目式教学,通过探秘“碳源”、挖潜“能源”、创新“储能”、固封“资源”4步曲,优化课堂教学模式、助推学生深度学习。在真实问题情境中,帮助学生厘清学科的必备知识、弄透原理的来龙去脉、构建解题的思维模型,进而发展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