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9 毫秒
1.
新时代的教科书是铸魂育人的根本载体,是涵养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基于教科书中“本土文化”内容构建了包含文化要素、符号表征、内容篇幅、叙述形式、价值取向、知识内涵、教育功能等7个维度的教科书文化资源分析框架。选取新编人教版高中化学教科书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量表进行编码。梳理教科书中呈现的文化素材并探讨其建构特征,为优化教科书的文化内容设计及教学运用提供参考性建议。  相似文献   

2.
高中化学教科书中科学素养主题的定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一兵 《化学教育》2010,31(6):23-25,28
运用内容分析法对高中化学新、旧教科书中的科学素养主题进行分析,得出科学素养主题内容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传统高中化学教科书的编写注重知识与技能,对科学过程与方法的关注不够;新高中化学教科书的编写突出了科学过程与方法,拓展了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3.
唐代陆羽撰写的《茶经》被誉为“茶叶百科全书”,是中国乃至世界上最早关于茶文化的史料,也是保留最完整、最全面的茶学专著。通过探析《茶经》中蕴含的育人价值,挖掘《茶经》中的化学课程资源。在化学教学中,将《茶经》中与化学知识契合的传统文化内容作为情境载体建立学习桥梁,从化学角度对传统文化内容进行再认识,从文化视角感受化学中蕴含的人文底蕴,帮助学习和理解化学知识,增强文化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依据新课标中的情境素材建议与要求,梳理了《茶经》中可与高中化学教科书相联系的内容,为创设真实的情境提供素材,利用古代茶器具与中学化学实验仪器之间的相似性创设情境。并且提出了关于中学化学教学中有效融入传统文化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4.
教科书中科学家内容是增进学生化学学科理解、加强科学本质教育、发展科学素养的重要载体。从数量、呈现位置、呈现内容等维度分析改革开放以来5套典型高中化学教科书中的科学家内容,总结我国高中化学教科书中科学家内容变迁的特点,挖掘其中的教育价值,以期对教科书中科学家内容的编写和化学教学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5.
微观表征插图是重要的化学教学素材,是学生对三重表征在头脑中加工内化的重要认识媒介。为了能在“化学反应原理”模块教学中更好地发挥微观表征插图的价值,通过内容分析法,对中国人教版高中化学教科书和美国高中化学教科书Chemistry: Concepts and Applications在此模块的微观表征插图设计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显示,2种版本教科书中的微观表征插图在该模块插图总数中的占比较少,呈现最多的主题内容均为过程微观表征;缺少“化学反应的方向、限度和速率”主题的微观表征插图;2者表征的形式水平较高,但美版教材更好地融合了“宏、微、符”3类表征。最后,基于分析结果对教科书“化学反应原理”模块中微观表征插图的设计与使用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6.
廖志刚  袁鑫 《化学教育》2019,40(3):23-28
通过对我国人教版高中化学教科书与美国高中化学教科书《化学:概念与应用》(Chemistry:Concepts and Applications)中“物质结构与元素周期律”部分内容的插图功能进行比较,分析2版教科书中插图的编排特点、呈现方式及功能意图的差异性,为我国后续教科书的插图编排方式改革及形式创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人教、苏教、鲁科3个版本高中化学教科书中引入了许多我国传统文化元素。通过对传统文化元素内涵的界定、3个版本的化学教科书中传统文化元素的比较研究以及传统文化元素的教育价值分析,探讨化学教学中进行传统文化元素教育的正确途径。  相似文献   

8.
曾兵芳  蔡彩芳 《化学教育》2019,40(21):90-95
运用内容分析法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40年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6套高中化学教科书中的化学史内容进行分析,研究化学史的总体数量、图像、呈现位置、呈现形式、篇幅、涉及的区域及年代等方面的变化,获得我国高中化学教科书中的化学史在各方面的变化趋势,为教科书中化学史的编写及教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王春姣  王秀红 《化学教育》2019,40(13):16-22
以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5套高中化学教科书作为研究对象,梳理其物质结构内容的演变,发现近40年来高中化学教科书中物质结构内容选择呈钟摆现象,同时其内容组织的结构化理念日益清晰。此外,为新时期我国高中化学教科书的编写提供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0.
刘一兵  范增民 《化学教育》2017,38(13):14-21
运用内容分析法,分析高中化学教科书、山东省高中化学实验报告册和山东省高考化学实验试题中实验探究水平和探究技能。高中化学教科书中的实验以证实性和结构性水平为主,高中化学实验报告册中的实验为结构性水平,山东省高考化学实验试题具有指导性探究水平。3者在设计实验方案探究技能方面,出现不均衡性,较少出现提出问题、实验目的、实验假设等技能,但是,都重视分析证据得出结论和科学解释的探究技能。  相似文献   

11.
统计了美国高中化学教科书《化学:概念与应用》中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内容所包含的图片类型,分析研究其作用,同时针对我国化学教科书图片设计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2.
李俊 《化学教育》2011,32(2):9-12,28
美国没有全国统一的高中化学课程标准,这就给全面了解美国的高中化学课程内容带来困难。本文从美国2061计划的系列研究成果、美国的高中化学教科书和全美统一的SATⅡ化学考试3个相互独立的视角分析了美国高中化学课程内容,从中能比较详细地了解到全美各州的高中化学课程的基本内容。  相似文献   

13.
熊言林  魏魏 《化学教育》2015,36(3):27-31
实验安全教育是中学化学教学的重要内容.对3版本高中化学(必修)教科书中的实验安全隐患、实验室安全守则、实验安全知识和操作技能、实验安全标志、急救措施的数量和呈现方式等进行统计与分析,并对如何完善高中化学实验安全教育提出几点思考与建议.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中国大陆地区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及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和中国台湾地区的高中化学课程纲要及泰宇版高中化学教科书的比较研究发现,普通高中在有机化学课程内容设置上,有很多共同的地方,但在有机化学课程的具体设置及相关内容的具体安排上存在着较大的区别。  相似文献   

15.
樊艺蕾  王祖浩 《化学教育》2020,41(17):15-20
教科书是学生意识形态养成的重要媒介,教科书中的“绿色发展”理念有助于培养当代中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思想。基于教科书中“绿色发展”内容构建了分析评价工具,以中美高中化学教科书为例进行编码分析。依据数据统计及案例的比较,揭示了2者在“绿色发展”内容构成、知识体系和建构方式等方面的异同,反映了不同文化背景下2套教科书中“绿色发展”内容取向的特征。  相似文献   

16.
陈肖宇  李佳  王后雄 《化学教育》2016,37(17):76-81
以美国高中化学教科书教师用书Holt Chemistry California Teacher's Edition为例,研究其教学属性,发现其与美国纽约州科学教育标准契合,学情分析指导全面,教学目标的阐述具体明确,教学策略的设计结构化,学习评价资源丰富多样,对我国高中化学教科书教师用书的编写、高中化学教学设计均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7.
王磊  郑楠  孙影 《化学教育》2022,43(5):26-33
教科书的编排有其内在的逻辑结构,视觉表征是教科书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视觉表征的选用也应遵循一定的原则。研究借鉴Gkitzia等人的分析框架对人教版初、高中化学教科书中“物质结构”相关内容的视觉表征进行编码分析。在对表征类型及功能分布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教科书中物质结构相关知识内容的编排及学生认知、心理发展规律展开讨论。研究发现,人教版教科书中视觉表征的分布与教科书编排的“三序”原则较为契合,能够针对不同学段、学生特点选用视觉表征。最后,依据研究结论,针对教科书中视觉表征的编选和使用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8.
以化学反应原理内容为例,对中国人教版高中化学教材和美国高中化学教材Chemistry:Conceptions and Application习题中的情境创设进行比较研究,发现2者在情境性习题的主题分布与占比、情境素材来源分布、问题与情境的融合度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9.
分析了传统文化进入化学课堂的可能性和必要性,对《天工开物》与高中化学契合的内容进行整理,列举其在化学课堂导入、工艺流程教学及试题编制等方面的应用并运用于实践,并就如何促进传统文化更好地应用于化学课堂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0.
以人教版、苏教版、鲁科版(2019年版)和沪科版(2020年版)高中化学教科书中的学生必做实验文本为研究对象,基于“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素养构建高中化学教科书中学生必做实验文本的分析框架,分析和比较4个版本教科书中学生必做实验文本“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素养的体现及其异同,为学生必做实验教学提供启示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