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过去我钻研教材,对习题部分是忽视了的。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对布置作业这一环节,有时流于形式,每每一堂课因时间不够,就随便把布置作业的几分钟挤掉了;或者时间够,因为备课时没有很好的钻研习题,也不明白应该如何指导学生做作业,就设法等到下课时间,随便交待一声:“做哪一面哪一个习题。”就草率收场。由于忽视习题的钻研与布置,学生反应做化学练习枯燥呆板,不感兴趣,造成学生做习题不认真的态度。另一方面,由于教师缺乏指导,学生不了解题目的要求,做成了似对非对的答案送上来,造成学生不能通过习题来巩固和复习新旧知识的重大缺陷。  相似文献   

2.
1问题的提出新课程激发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提高了师生的化学素养.但受高考功利化的影响,教师让学生做的练习太多,有些题目经不起实验推敲.笔者在近几年的教学调研中发现化学校本作业中就存在选题真实性的问题,学生常做这种习题,既不利于减负增效,又不利于形成尊重实验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素养.现就某校校本作业中的一题和同行们交流.  相似文献   

3.
几年来在化学教学中从检查学生的知识质量,得到了这样一些启示:学生所掌握的课本知识确实不算少,但灵活地运用这些知识,有机地把它们串联起来却感到相当困难。就高中的学生来说,在鉴别物质的技巧上有不少困难。当你把一组性质近似的物质交给他们去鉴别,有些学生往往不知从何下手,独立考虑问题的能力差,在实验中独立工作能力的培养也不够。通过这些问题使我检查到过去的教学在某些问题上是存在着严重的片面性,对化学教学大纲中所提出的实验作业与实习作业课的重大意义认识不足。我们在上学期开学初再次学习了中学化学教学大纲的说明,重点讨论了实验作业与实习作业的问题。分析到学生在化学知识上存在的这些问题和教师没有很好地上好实验习题课是有关系的。对化学教学大纲中所提出的“实习作业对于使学生巩固所学到的化学上的重要事实和理论,…使他们获得使用物质、鉴别物质的技巧,都是有重大的意义的。”这一句话有了新的理解和体会,并决定从这一方面着手来改进自己的教学。当高二讲完了“氮和磷”这一章后,我利用了两节课的时间,有准备的上了一堂具有复习性的实验习题课。本课的目的是“巩固、复习旧课,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养成学生在实验方面有熟练的技能和技巧。”在课程内容上是取材于该章习题的第3,7,12,14,16,五条,并根据学生具体情况作了适当的修改和补充,其内容有:  相似文献   

4.
在医科大学有机化学教学中采用基于团队的“导学教学法”,教师精心进行教学设计,系统编写导学提纲。根据导学提纲,导引学生自主进行资料的准备、课前的讨论、完成形成性评价的记录、进行课上的讲解和习题的解答,从而达到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化学计算习题可以帮助学生巩固和加深一些重要的概念,能应用它们来检查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更重要的是能使学生具体地运用已得的知识来解决运算的题目,既能培养学生推理能力又能训练学生独立计算能力。通过知识的运用和思维的活动,帮助他们自觉地掌握教材和激发他们学习化学的兴趣。此外通过计算还能使学生了解生产上的使用原料和实际产量的关系等等。中学有机化学部分的计算习题的类型是比较少  相似文献   

6.
1 问题的提出   解决化学问题是培养化学思维能力、深化学生认知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传统教学中,不论是随堂练习,还是课后作业,总是一种模式:学生做,教师评讲.固然,通过解题,可以复习巩固所学知识,掌握一些解题方法,但是笔练往往不能反映学生的思维过程(学生对题目中的知识出点、题型结构、条件到问题的关系等等的认知情况),选择、填空等类型题更是如此;同时,解题时,学生一般都独立思考,缺少相互间的讨论、交流和提高的机会,不少学生会因某一处卡壳而使思维中断.……  相似文献   

7.
周雪春 《化学教育》2003,24(7):43-44
1 问题的提出 解决化学问题是培养化学思维能力、深化学生认知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传统教学中,不论是随堂练习,还是课后作业,总是一种模式:学生做,教师评讲.固然,通过解题,可以复习巩固所学知识,掌握一些解题方法,但是笔练往往不能反映学生的思维过程(学生对题目中的知识出点、题型结构、条件到问题的关系等等的认知情况),选择、填空等类型题更是如此;同时,解题时,学生一般都独立思考,缺少相互间的讨论、交流和提高的机会,不少学生会因某一处卡壳而使思维中断.  相似文献   

8.
罗军 《化学教育》1996,17(1):22-22
有机习题解答,应注意两个大的原则:一是把握好有机题的特殊解法,二是做好与无机题目间“形离而神不离”的技巧。  相似文献   

9.
《高分子通报》2021,(7):79-84
将Origin软件用于高分子化学教学,选择合适的习题设计成小组作业,并通过翻转课堂进行交流、总结,让学生在做中学、教中学、学中做、学中思,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找到了将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所要求的,学生使用现代工具的意识与能力、合作意识与能力、交流与表达能力的培养,渗透、融入到高分子化学教学中的结合点与切入点,找到了在高分子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上述意识与能力的具体方法与实现形式,使学生在完成这些小组作业的过程中,不仅学会并练习用Origin软件解决高分子化学相关问题,同时相关意识与能力也得到培养。同时,也使"以学为中心"、"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在教学设计与教学实践中得到有效贯彻。  相似文献   

10.
严济良 《化学教育》1996,17(11):15-17
化学电源电极反应式的书写是中学化学教学中的一大难点,而这类习题出现的几率较高,学生对解答这类习题普遍感到一筹莫展。实践证明:如若教师在教学中只是就题论题、甚至存在模糊认识,就很难让学生掌握这类化学用语的书写方法,更谈不上解答与之相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1957年7月出版的现行高中化学第一、二两册中,在学生实验部分都增添了“实验习题”。这对于一般的中学可能过去进行得不多,因此这是一个新的内容。为此,把我们对“实验习题”的认识和体会,谨提出来,并请先进指正为感。一、什么是实验习题实验习题是实习作业的一种形式,不同于实验作业,也不同于一般地验证已学知识的实习作业。实验习题的任务是在学生对教材彻底掌握,并对一般操作已比较熟悉的基础上,用实验的方法,来解决某些习题,使学生把理论和实际紧密地结合起来,从而培养学  相似文献   

12.
在阐述“作业套餐”的定义及其设计要求后给高中化学必修Ⅰ中的2节内容设计了“套餐”作业,希望通过具体的作业设计说明“作业套餐”具有能激发学生兴趣、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心理需求、培养学生探究合作能力等优点。并对此“套餐”做了具体评价,以期鼓励、督促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知识训练与潜力发展的作业,以巩固知识,提升能力。  相似文献   

13.
一、当前在“教”和“学”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1.教法中的问题①基本上没有摆脱以教师为主体的传统教学法。学生基本上处于被动的接受者的地位,还没有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②多年来,一直在研究“如何教”,而未重视学生“如何学”的问题,由于师生未能完全“合拍”,以致学习质量不能大幅度提高。 2.学法中的问题①课前预习是许多成绩好同学的经验之一,但相当一部分同学往往忽视这一关键环节。②课后没有看书复习的习惯,只为了完成作业而从书上找答案,作业完成,“学习任务”也完成了!致使书本知识掌握不好,再遇到类似问题,仍然不会。③缺乏自学能力,不会运用参考资料进一步理解书本知识。  相似文献   

14.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是使学生自觉积极地掌握知识技能的重要环节。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首先必须从改进教学方法着手。在这里,我仅就在化学(及矿物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的方法提出一些粗浅的认识和做法,请同志们指正。1.在揭示课题前或揭示课题后,根据课文重点,联系旧课,提出一些启发性的问题(不要求学生马上回答),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其开始积极的思维活动。例如:讲过了“相似元素的族”这一节,接着讲“门捷列夫的周期律”时,我提出如下的几个启发性的问题:卤族、氧族和氮族之间有若干相似之点,这说明这三族元  相似文献   

15.
为了使学生巩固已经学习过的关于各类无机化合物的重要化学性质,更清晰的形成氧化物、硷、酸、盐的概念,学会运用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并为了使学生熟练地掌握使用简单仪器、药品进行实验的方法和溶解、过滤、加热、蒸发等操作的技能技巧,能够独立的进行系统的实验工作。我在讲过初中化学第六章“氧化物、硷、酸、盐”之后进行了一次两节课时的实习作业。在这一章的总结复习之后先布置了下列题目作为家庭作业:“根据你学过的关于氧化物、硷、酸、盐的知识,怎样用最简便的方法从二氧化硅和氧化铜的混合物中提取纯净的氧化铜?写出主要的操作手续,以及有关的化学方程式。[说明:硫酸铜、硝酸铜、氯化铜、钠盐、钾盐均能溶于水]要求学生在下次上课前完成上项作业,让教师详细批改并给予评分。由于学生对这一章各类物质的性质掌握得较好,又经过教师适当的提示说明,在作业上发生理论性错误的为数极少。仅从个别学生的作业中发现有先用碱与二氧化硅作用或应用三氧化硫与氧化铜作用等,但另一方面从作业中也发现了学生对溶液的知识和物质  相似文献   

16.
在过去的教学中,学生常常问我,学习化学将来回到农村有何用等问题。我曾耐心地向学生讲解了化学在日常生活上和工农业生产上都有很重要的意义;同时,结合课堂教学,在教材的各个不同的地方,也联系了这些问题。但是,学生始终未能获得较深刻的印象。因此,从去年开始,我便有计划、有目的地拟了些实习作业,让学生在完成课堂作业时去完成它。在学生独立地循序完成了那些实习作业以后,他们再也没有向我提出上述的问题了。给学生布置一些实习作业,不仅可以使学生把所学到的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去解决所遇到的许多问题,打破了他们学习化学将来回到农村没  相似文献   

17.
在中学里通过学生解答有关生产内容的化学习题,可以使他们了解化学生产的概念,特别是了解如何充分利用原料,原料的综合利用和设备的生产率;并且能够使学生易于对化学工厂中所采用的设备有一立体的概念。下面列举一些与盐酸和硫酸生产有关的典型习题。演算斜体字的习题必须有一些理论知识,这些知识是学生在九、十年级所学到的。在应用这些习题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以及考虑到演算时所需的时间自行处  相似文献   

18.
叶果泉 《化学教育》1992,13(1):24-25
如何上好初中化学实验习题课,笔者想就这个问题谈一点粗浅的看法。实验习题的教学对巩固知识、发展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教材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明确指出:实验习题教学的目的是巩固酸、碱、盐、氧化物之间相互反应的知识;培养学生观察、思维、独立操作等能力和探讨问题的科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精神。  相似文献   

19.
林良波 《化学教育》2001,22(4):28-30
说起习题,容易使人联想到“题海战术”,其实谁都知道“题海战术”要不得,但化学教学又绝对离不开化学习题,如何不搞“题海战术”而又能充分发挥化学习题在化学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很值得我们化学教师去研究。我们在摒弃“题海战术”的同时,要以精心设计的习题课为引导,使学生通过做化学习题更全面地培养能力。  相似文献   

20.
屈德扬 《大学化学》1987,2(3):49-50
在物理化学的学习中,我深深感到单凭听讲或阅读教科书,是不能学好物理化学的。一定要尽可能亲自演算和解答各种各样有关的问题,来加深对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的理解与掌握,从中得到对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同学们虽然做了许多从“书桌上”拟出来的问题,但在遇到实际问题时,常常会感到棘手。本来物理化学原理是能够普遍的应用在许多有关的实际问题上,之所以出现以上的现象,我想可能是由于在现时的物理化学教学中,很少要求学生把所学到的知识应用到课堂以外的实际中去的缘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