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在乙醇溶液中以3-乙氧基水杨醛和间苯二甲酰肼反应,制备双(3-乙氧基水杨醛)缩间苯二甲酰腙(H4L)配体.用H4L分别与二丁基氧化锡和三苯基氢氧化锡甲醇溶剂热反应,合成了双(3-乙氧基水杨醛)缩间苯二甲酰腙四丁(苯)基二锡配合物:Bu4Sn2L (T1)和Ph4Sn2L (T2).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核...  相似文献   

2.
吡啶-2,6-二甲酸经酯化,肼解得吡啶-2,6-二甲酰肼(2),(2)与芳香醛缩合得到了3个新的酰腙配体:吡啶-2,6-二甲酰肼苯甲醛腙(3a)、吡啶-2,6-二甲酰肼水杨醛腙(3b)和吡啶-2,6-二甲酰肼呋喃甲醛腙(3c),其结构经元素分析、IR、1HNMR和MS进行了确认。制备了吡啶-2,6-二甲酰肼与这三种新型配体的Tb(III)和Eu(III)配合物,并对配合物的溶液态的荧光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吡啶-2,6-二甲酰肼苯甲醛腙(3a)和吡啶-2,6-二甲酰水杨醛腙(3b)作为荧光敏化剂,对Eu3+和Tb3+的荧光敏化性能比吡啶-2,6-二甲酰肼以及大多数吡啶-2,6-二甲酸衍生物要好,是较理想的稀土荧光敏化剂,它们的稀土配合物在分子偶极矩较小的溶剂中荧光强度较强。  相似文献   

3.
设计合成了一种带有长链烷基和配位基团的新型有机配体2-吡啶甲醛-4'-十二烷氧基苯甲酰腙(简称L),并采用核磁(1H-NMR)、红外(FTIR)、电喷雾质谱(ESI-MS)和元素分析确认其结构.在乙醇和水的混合溶剂中,配体L可使溶剂凝胶化,并可与多种金属离子(Co(Ⅱ),Ni(Ⅱ),Zn(Ⅱ)和Cu(Ⅱ)作用,形成金属凝胶.采用扫描电镜分析表明,L自身形成的凝胶及金属凝胶的微观形貌均为相互搭接的纤维状结构.采用紫外光谱分析表明在乙醇溶液中L分子形成了聚集体.采用平板流变仪分析表明引入金属离子可提高凝胶的强度.进一步合成了L与Cu(Ⅱ)的配合物,通过对比配合物与金属凝胶的红外光谱和紫外光谱,证明金属凝胶中配体L与金属离子间形成了配位作用.  相似文献   

4.
在甲醇和DMF溶剂里,以Schiff碱水杨醛缩氨基硫脲(简写为HL)和六水二氯化钴合成了配合物[CoHL2].H2O.DMF.在配合物[CoHL2]中,钴(Ⅱ)原子具有扭曲的N2O2S2八面体配位构型,晶体通过分子间氢键作用形成二维的无限网状结构.红外光谱表明,配体在形成配合物后,νS=O,νC=O和νC=N红移.荧光光谱表明,配合物金属对配体n-π*激发引起的荧光发射峰有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由苯亚甲基苯乙酮和苯甲酰肼合成一种新型双齿(O、N)酰腙配体(苯亚甲基苯乙酮苯甲酰腙)。由水热法合成了两种配合物[M(babh)2(py)2](M=Ni,1;Co,2;Hbabh=苯亚甲基苯乙酮苯甲酰腙,py=吡啶),并用元素分析、红外、热重及X-射线单晶衍射对其进行了表征。晶体结构分析结果表明:两个化合物均属单斜晶系,空间群均是P21/n。化合物1和2通过分子间弱的C-H…π堆积形成二维片状超分子层。  相似文献   

6.
采用饱和蒸气扩散技术,将2,4-二羟基苯甲醛缩异烟酰腙(H_2dhbi)配体分别与Zn(ClO_4)2·6H_2O和Zn(NO_3)_2·6H_2O进行配位作用,得到2种不同配位模式的金属-有机框架材料[(dhbi)_2Zn_2·8H_2O]n(1)和{[(dhbi)_2(H_2O)_2Zn_2]·4DMF]}n(2).利用X射线单晶衍射、热分析技术(TG-DTA)和X射线粉末衍射(PXRD)等方法进行了结构表征.进一步将配位聚合物1和2用于对甲醇分子的吸附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化合物1是一种理想的微孔材料,其对甲醇分子的吸附能力为化合物2的近5倍,采用PLATON对材料的孔隙体积进行计算得到化合物1和2的孔隙率分别为38.2%和5.5%.  相似文献   

7.
以N,N'-双(3-吡啶)辛二酰胺(L~1)和对苯二乙酸(H_2pda)为混合有机配体,或者以3-(吡啶-3-氨基甲酰)吡嗪羧酸(L~2)为单一有机配体,在水热条件下自组装制备了两种新的铜配合物[Cu(L~1)(pda)(H_2O)_2]·2H_2O(1)和[Cu(L~2)_2](2),并通过红外光谱、元素分析和X-射线单晶衍射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配合物1是由一维[1D[Cu(L~1)]_(2n)~(2n+)链和μ_2-桥连配位模式的pda~(2-)阴离子连接形成的二维层状结构。配合物2是基于单一配体L~2的一种二维层状结构的聚合物。两种配合物的二维层间通过氢键作用拓展成为三维超分子网络。测试了标题配合物修饰的碳糊电极的电化学行为,而且研究了配合物作为催化剂对多种染料分子的光降解活性。  相似文献   

8.
通过间苯二甲醛与5-氟苯基二吡咯甲烷反应合成了一种新的间位苯基桥联的双咔咯1,并利用锰盐与自由咔咯反应制备了其锰的金属配合物2。采用紫外、质谱、核磁、XPS等手段对化合物进行了表征。以苯乙烯为底物考察了锰双咔咯2的催化氧化性质,探讨了时间、溶剂、氧源、轴向配体对催化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以亚碘酰苯和间氯过氧苯甲酸为氧源时催化的主要产物为环氧苯乙烷,而以双氧水和叔丁基过氧化氢为氧源时则主要产物为苯甲醛;在极性溶剂中的催化氧化产率较高。轴向配体对催化氧化有促进作用,不同轴向配体对催化反应产率提高的顺序是:1-甲基咪唑吡啶咪唑。  相似文献   

9.
以乙酰乙酸乙酯为起始原料,经四步反应制备了关键中间体3-甲基-5-苯基异嗯唑甲酰肼(2);2分别与取代苯腙基乙酰乙酸乙酯和取代苯腙基乙酰丙酮反应合成了一系列新型的1.(3′-甲基-5′-苯基-异噁唑4′-甲酰基)-3-甲基4-苯腙基吡唑酮和1-(3′-甲基-5′-苯基-异噁唑-4′-甲酰基)-3,5-二甲基4-芳偶氮基...  相似文献   

10.
以三苯甲烷-4,4′,4″-三羧酸(H_3TCOPM)为主配体,以含氮二齿配体4,4′-bipyridine(4,4′-bipy)为辅助配体,与Co(NO_3)_2·6H_2O通过溶剂热反应得到了2个配位聚合物{[Co_2(α-OH-TCOPM)(OH)(H_2O)_4]·DMF}_n(1)(α-OH-H_3TCOPM=三苯甲醇-4,4′,4″-三羧酸)和{[Co_3(α-OH-TCOPM)_2(4,4′-bipy)_3(H_2O)_6]·2H_2O}_n(2)。晶体结构分析表明,配合物1为四边形的二维层状结构,而配合物2为二维网状结构。采用红外光谱、粉末X射线衍射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用热重分析仪研究了其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11.
合成并通过单晶衍射、元素分析及红外光谱表征了配合物[Ni(L1)2]·2DMF(1),[Cu(L1)2]·THF·0.25Me OH·2.25H_2O(2),[Ni(L2)2]·2MeOH(3)和[Cu(L2)2]·2EtOH(4)的结构(HL1:5-甲酰基-3,4-二甲基-吡咯-2-甲酸乙酯缩硫代氨基脲,HL2:5-甲酰基-2,4-二甲基-吡咯-3-甲酸乙酯缩4-异丙基氨基硫脲)。单晶衍射结果表明,除溶剂分子不同外,配合物1~4的结构相似。每个配合物的中心金属离子分别与来自2个阴离子L-配体的N2S2电子供体配位,采取扭曲的平面正方形配位构型。荧光光谱结果表明,配合物与DNA的相互作用强于其配体。  相似文献   

12.
通过间苯二甲醛与5-氟苯基二吡咯甲烷反应合成了一种新的间位苯基桥联的双咔咯1,并利用锰盐与自由咔咯反应制备了其锰的金属配合物2。采用紫外、质谱、核磁、XPS等手段对化合物进行了表征。以苯乙烯为底物考察了锰双咔咯2的催化氧化性质,探讨了时间、溶剂、氧源、轴向配体对催化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以亚碘酰苯和间氯过氧苯甲酸为氧源时催化的主要产物为环氧苯乙烷,而以双氧水和叔丁基过氧化氢为氧源时则主要产物为苯甲醛;在极性溶剂中的催化氧化产率较高。轴向配体对催化氧化有促进作用,不同轴向配体对催化反应产率提高的顺序是:1-甲基咪唑 >吡啶 >咪唑。  相似文献   

13.
将具有NN(氮氮)双齿配位点的席夫碱配体L2(L2=1,4-苯二-2′-吡啶腙)与镍构筑得到一例[2+2]型金属有机大环[Ni_2(L_2)_2(CH_3CN)_4](ClO_4)_4·4CH_3CN(2),并将其用于可见光条件下的光解水产氢研究。该非贵金属光催化体系由催化剂、光敏剂(荧光素,Fl)和电子牺牲剂(三乙胺)三部分组成。相比于具有相同配位环境的单核配合物[Ni(L_1)_2(CH_3CN)_2](ClO_4)2(1,L1=3-甲酰基苯-2′-吡啶腙),金属有机大环2作为催化剂具有较高的光催化活性,其产氢TON值可以达到3 100 molH_2·molcat-1,归因于荧光素分子可能与金属有机大环2形成超分子配合物,提高了光致电子转移效率。  相似文献   

14.
合成了2个含不同外源桥基的双铜配合物[Cu_2(pfhmp)OH]·2H_2O和[Cu_2(pfhmp)N_3]·H_2O,pfhmp~(3-)表明N,N′-二异烟酰基-2-羧基-4-甲基-1,3-苯二甲醛双腙的脱氢阴离子。经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摩尔电导等手段推知两配合物均为异桥结构与烯醇式构型,变温磁化率测定表明改变外源桥基会明显改变2个铜离子之间的磁交换作用。  相似文献   

15.
基于柔性的高酞酸(H_2hmph)和双咪唑型配体,通过溶剂热法合成了3种新的配位聚合物:{[Ni_2(hmph)_2(bib)_2(H_2O)_2]·3H_2O}_n(1)、[Cd(hmph)(bib)]_n (2)和{[Zn(hmph)(bip)]·H_2O}_n (3),其中bib=1,4-双(1-咪唑基)苯、bip=3,5-双(1-咪唑基)吡啶。配合物1是由Ni-羧酸链之间通过bib配体桥联而成的二维单层结构;配合物2为Cd-羧酸双股链之间通过bib配体拓展而成的二维双层结构,并含有由羧基连接的双核单元;配合物3是由羧酸连接而成的双核Zn单元通过bip配体拓展形成的双股链。3个配合物都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磁性分析表明在配合物1中存在铁磁性交换偶合作用。另外,配合物2和3的荧光性质与相应的配体相比都表现出明显的蓝移。  相似文献   

16.
以2-氨基苯并噻唑、水合肼和硫酸为原料,合成2-肼基苯并噻唑,与2,6-二甲酰基-4-甲基苯酚进行反应得到2,6-二甲酰基-4-甲基苯酚缩二(2-肼基苯并噻唑)(L),在DMF与H_2O (3:2,V:V)的混合溶液中,通过紫外和荧光测定该探针(L)对金属离子的识别性能。结果发现,该荧光探针(L)对Zn~(2+)具有较好的选择性和灵敏度,探针溶液的荧光强度与Zn~(2+)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方程为I=196.46+1654.12c,相关系数R~2=0.9864,检出限为38.5 nmol/L。该方法可以定量检测水中Zn~(2+)。  相似文献   

17.
以2,2′-二甲基-4,4′-联苯二甲酸(H2L)为配体,采用溶剂热法合成了2个金属有机骨架:[Ni(μ_2-H_2O)(L)(DMF)(H_2O)]·0.5H_2O (1)和[Cd_(2.5)(L)(trz)_3(H_2O)_2]·2.5DMF (2)(DMF=N,N-二甲基甲酰胺,Htrz=1,2,4-三氮唑)。借助红外、热重、粉末和单晶X射线衍射对其进行了表征。单晶结构分析表明,1结晶于单斜晶系的P2_1/c空间群,镍离子处在拉长的[NiO_6]八面体中且分别被μ2-H_2O和L~(2-)配体连接形成二维sql拓扑网络。2结晶于单斜晶系,C2/m空间群,含有3个不同的镉离子且均为扭曲的八面体构型。3个镉离子被三氮唑负离子以μ_(1,2,4)-桥连,在ab平面形成二维的kgd层,这些层再被L~(2-)配体沿c轴支撑形成(4,8)双节点的三维flu拓扑网络。热重分析表明,1和2的网络分别在390和230℃发生分解。  相似文献   

18.
陈克  黄知金 《应用化学》1991,8(5):69-72
以氧、氮为配位原子的锰配合物特别是多核配合物由于可作为多种锰蛋白活性部位的模型配合物研究,因此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以β-二酮和芳酰肼形成的腙类化合物(H_2L)可作为三齿配体(ONO)以HL~-和L~(2-)的形式和过渡金属离子配位,但至今未见有关锰配合物的研究报导。本文利用由苯甲酰丙酮和苯甲酰肼缩合而形成的苯甲酰丙酮苯甲酰腙C_(17)H_(16)O_2N_2(H_2L)合成了锰(Ⅲ)配合物Mn(HL)L、Mn(HL)L·H_2O和Mn_2L_2(OCH_3)_2·2H_2O。  相似文献   

19.
张玉霞  陈志勇  张海宾  陈世锋 《合成化学》2002,10(3):266-267,270
通过对硝基苯甲酰氯与肼反应合成了对硝基苯甲二酰肼,后者与P2S5缩合反应合成了2,5-二对硝基苯基-1,3,4-噻二唑。研究了合成反应条件,使用吡啶作溶剂,收率76.2%。经元素分析,IR,^1H NMR和MS确证了产物的结构。生物活性初步研究表明,该化合物具有一定的杀菌活性。  相似文献   

20.
以均苯三甲酰肼和联苯二甲醛为有机单体构建模块,根据席夫碱(Schiff-base)反应原理和酰腙共价键为交联点,设计合成了一种新的酰腙聚合物凝胶(AB-gel)。AB-gel材料的合成方法简单、条件温和、无需催化剂、反应速率快和合成产率高。采用红外光谱、固体核磁、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粉末衍射、热重分析等分别对材料进行结构和性能表征。结果表明,AB-gel材料具有均匀的纳米颗粒尺寸、网状多孔的三维空间结构和优异的物理化学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