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文提出了一种根据散斑统计性质测量物体运动速度的新方法.在夫朗和费衍射区一点记录运动物体的漫射散斑场随时间的变化,并将记录时城信号作快速付氏变换,转换到频率域上,从功率谱宽度或其所覆面积可推算出物体运动速度.本文从理论上作了分析,推导出物体的运动速度和记录信号功率谱函数的简单关系.实验验证与理论分析吻合一致.该法可作实时测量. 相似文献
2.
本文运用统计光学的理论,详细研究了白光散斑剪切照相的统计规律,导出了白光散斑剪切照相法测量位移导数场的条件,指出了物面粗糙度,光源相干性及光路对称性等对散斑条纹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超声散斑相关法可应用于水下物体内层界面的位移测量,在工程建设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根据所建立的测量实验系统,对位于水中的有机玻璃试件内层界面的面内位移和离面位移进行了实测,测量误差一般在7%以内。进一步研究结果表明:在刚体位移情况下,一般经粗磨、粗刨和粗铣加工或砂模铸造后的粗糙外层界面对超声散斑相关法内层界面位移测量结果的影响极小;当外层界面发生应变时,其变形前后内层界面上的散斑场的相关性将随应变量的增加而减弱,但外层界面应变小于0.05ε时,内层界面上超声散斑相关系数的减小不超过4%。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散斑统计光学的基本原理出发,以随机过程理论为工具,进一步阐述了白光散斑剪切干涉术的统计特性,指出物面粗糙度和物面相干域应满足的一般条件,并对一般条件进行了实验验证,结果表明理论与实验保持一致 相似文献
5.
超声散斑数字相关法应用于体面内转动测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激光数字散斑相关法测量理论的基础上,阐述了超声散斑相关法测量的基本原理,并建立了相应的超声散斑数字相关实验分析系统。在实验分析时,首先应用模拟测量的方法对刚体面内转动对散斑场相关性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然后应用实验测量的方法再对此进行了分析;最后对刚体未知面内转角进行了实测。实验结果表明,刚体面内转动可测量的最大转角为9°,当转动角度为10°时,误差大于9%。实验中分别应用了爬山搜索法和相关系数拟合法来分别搜索整像素的位移和亚像素的位移。 相似文献
6.
电子散斑干涉和Video全息干涉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本文综述了有关电子散斑干涉法(ESPI)和Vidco全息干涉技术的一些近期成果.主要包括:有机玻璃模型中主应力和的测量,二维气体温度场和轴对称气体温度场的测量,三维物体表面形状和三维位移场的测量.条纹图均用数字图象处理系统处理.文中介绍了各种测量光路和操作技术,分析了可能出现的误差,提供了部分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7.
超声散斑相关法能对物体的变形进行非接触式测量,但在相关运算时,由于相关系数是一个多峰函数,在搜索相关系数最大值时经常会将次峰误判为主峰,从而造成很大的测量误差。本文提出的超声散斑多谱值相关法,对位移前和位移后的散斑场中各散斑信号进行离散谱分析时,取多个振幅谱值分别组成数据矩阵并各自进行相关运算,比较运算得到的各个位移值来确定真实位移,它能避免因相关系数主峰误判所引起的误差。本文应用超声散斑多谱值相关法对水下物体的位移进行了实测,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仅能有效地避免相关系数主峰的误判,而且提高了位移测量精度。 相似文献
8.
9.
10.
11.
THEGENERALPROPERTIESOFTHESPHERICALVORTICES(SV)OFn-THORDERANDTHECHAOTICPHENOMENAANDOFTHEORDEREDSTRUCTURESOFTHESVOF3RDORDERShiC... 相似文献
12.
旋涡结构的湍流统计理论是已故周培源教授在20世纪50年代率先提出来的.经过他和他的学生近半个世纪的努力,已经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湍流统计理论.在纪念周培源教授诞辰100周年的时候,特贡献本文作为对一代宗师的怀念.本文是这个理论的一个总结和概括,其中包括:作为湍流元的旋涡结构解的寻找,可能存在的不同旋涡结构解的类别和叠加,统计平均方法的选取和操作,统计平均物理量的规律的探索等. 相似文献
13.
动力机器基础平台的动力特性不仅取决于结构材料本身的宏观弹性,而且还取决于结构平台的边界条件,地基的力学模型等参数,本文在模型实验折基础上,采用有限元法对上述问题进行了分析,确立了一种较为合理的力学模型最后给出实例。 相似文献
14.
I.IntroductionThetheoryofimpulsivedifferentialequationsisanewandimportantbranchofdifferentialequations(see[11).In[21theexistenceproblemofsolutionsforinitialvalueproblemoffirstorderdifferentialsystemhasbeenconsidered.Byusingmonotoneiterativemethodsthispaperaimsatstudyingtheexistenceofminimaxquasi-solutionsforthefollowinginitialvalueproblemoffirstorderimpulsivedifferentialsystems:wilersf=(fi,fZ,..',fk)eC[JXRex'Rk,Rk],J=[0,TI(T>0),0相似文献
15.
汽车车架动态应变响应特性的概率统计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恶劣道路激励下,较大的往复动应力促使了重型汽车车架疲劳现象的产生,本通过对某重型汽车车架动态应变响应信号的数理统计分析,根据结构关键测点动应力大于3σ值的概率,提出了一种结构动强度分析的简单方法。 相似文献
16.
本文研究了界面裂纹尖端的动态应力场的奇异特性.引入尖端无摩擦接触的界面裂纹模型并采用具有运动边界的控制积分方程.证明了在动态界面裂纹尖端仅存在平方根奇异的应力场.数值结果表明接触区中的正应力确保持为压应力.为表现界面裂纹的动态特性,给出了应力强度因子和裂纹面接触区尺寸的数值结果. 相似文献
17.
应用格形模型和统计方法分析两相材料宏观等效力学性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格形模型和统计方法分析了三维两相材料的宏观等效力学性质.首先建立了两相非均匀材料的力学模型和相应的格形有限元分析方法.然后利用该方法针对六种两相材料模型,分别分析了材料体积比、不同空间分布和材料物理性质分布对两相材料宏观力学性质的影响. 由于使用了三维非均匀模型和自适应载荷步长的加载技术,该方法可以较好地模拟材料在准静态加载条件下的破坏全过程,所得结果可以为颗粒(或短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质及其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论文基于Mori-Tanaka理论,考虑了界面相对超磁致伸缩复合材料的有效性能的影响,得到了具有界面相的超磁致伸缩复合材料的有效性能的一般解析表达.考虑到固化过程中热残余应力对超磁致伸缩复合材料有效性能的影响,通过数值计算,给出超磁致伸缩复合材料有效弹性模量、有效磁致伸缩应变及有效热膨胀系数随夹杂物长径比、体分比、界面参数和固化热残余应力的变化特征曲线,数值结果表明:界面和固化热残余应力对于超磁致复合材料有效性能的影响是显著的. 相似文献
19.
橡胶基复合靶抗贯穿特性的近似分析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体积含量加权的方法确定了复合靶等效状态方程参数,采用纤维含量平方外推的方法确定了复合靶的等效强度。然后利用球腔膨胀和柱腔贯穿相结合的方法提出了一种分析计算钢球贯穿橡胶基复合靶的近似分析模型。计算方法简明、高效,而且对剩余速度和临界穿透速度等的计算结果与已有实验有良好的符合。 相似文献
20.
本文在旋转椭球坐标系下,利用Papkovich—Neuber位移通解求解了具有光滑界面椭球夹杂由于均匀的特征应变引起的轴对称弹性场,与理想界面不同,在夹杂与基体界面不能经受剪应力而可自由滑动的情况下,解答只能是无穷级数形式,因此文中给出了数值算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