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保偏光纤偏振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保偏光纤的弯曲损耗特性绕制而成的光纤偏振器已有过报道。但文献[1]中报道的偏振器尺寸太大(φ=100mm),不利于光纤陀螺的小型化。本文介绍一种采用“熊猫”型光纤制成的偏振器,其尺寸较小(φ=30mm),消光比可达到33dB。  相似文献   

2.
线圈型全光纤偏振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贾波  胡力 《光子学报》1998,27(9):842-846
本文采用等效电流法对线圈型全光纤偏振器进行了分析计算.对应于保偏光纤中两正交传输基模的消光比,提出了一种分析保偏光纤弯曲损耗的新方法,这种方法基于将保偏光纤两个不同偏振模式分别等效为两个普通圆光纤的基模,等效参数通过测量不同偏振模式的模场半径来确定.实验证明这种理论计算方法与实验结果一致.最终,我们研制出的线圈型光纤偏振器在1.31μm工作波长下,实测消光比达30dB以上,工作偏振模式插入损耗≤3dB.  相似文献   

3.
保偏光纤的连接损耗和消光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志高  石文江 《光学学报》1996,16(2):89-194
采用模式分析法处理两保偏光纤在连接中各种几何不对准误差引起的损耗和消光比的计算问题,给出了数值求解的结果,该结论对保偏光纤的连接,熔接和耦合等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双偏振结构保偏光纤偏振器的研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胡永明  廖延彪  陈哲  孟洲  倪明 《光学学报》2001,21(6):41-743
提出了保偏光纤偏振器的一种串联结构,即双偏振结构,报道了研制的结果。并通过对单偏振结构和双偏振结构器件测试结果的比较,得出双偏振结构的保偏光纤偏振器可使器件达到高消光比,并且有稳定的温度特性。  相似文献   

5.
高精度保偏光纤偏振测试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介绍了保偏光纤的偏振串音和h参数以及它们的相互关系。给出了高精度起偏系统和检偏系统的光路结构。对影响测试精度的各种因素进行了详细分析,并使用自制的测试系统对国内几个单位生产的保偏光纤进行了测试,得到了理想的测试结果。其中,2m长的保偏光纤的偏振串音达到了-50dB以下,其测试精度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6.
光纤型偏振器消光比测试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单模光纤偏振器和保偏光纤偏振器 (包括研磨型保偏光纤偏振器和线圈型保偏光纤偏振器 )消光比的基本测试方法。单模光纤偏振器的基本测试方法有偏振控制器法和旋转波片法 ;研磨型保偏光纤偏振器的基本测试方法有起偏器 45°法和消偏法 ;线圈型保偏光纤偏振器的基本测试方法有偏振控制器法和消偏法。对每种方法的优点和缺点以及在测试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进行了详细分析 ,并通过实验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7.
保偏光纤偏振特性自动测试系统的研制与开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保偏光纤偏振特性的基本测试原理,给出了高精度检偏系统的光路结构,硬件检测电路和分析软件的结构框图,并对实验结果进行了精度分析。实验表明:光功率测试范围可达0 2nW—2mW,测得2m长保偏光纤最大消光比47 2dB,对于40dB以下的偏振态测量,误差优于±0 1dB。  相似文献   

8.
张京城  冯铁荪 《光学学报》1990,10(3):86-288
本文利用无穷切片模型和Jones矩阵理论,给出了主轴连续旋转的保偏光纤的等效矩阵,并讨论了主轴旋转对消光比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保偏光纤和偏振器的参数以及它们之间的连接角度对传输光的光谱特性有重要的影响。利用琼斯矩阵建立了光波的传输模型,首次讨论了光波偏振度、光纤长度、光纤之间以及光纤与器件之间的对轴角度等对输出光谱的影响。研究表明,当光纤之间或光纤与器件之间的对轴角度不为零时,完全非偏振光的输出光谱形状不会发生改变,而偏振或部分偏振光波的输出光谱中叠加了周期函数。对轴角度一定时,光纤越长,周期函数的周期越小;光纤长度一定时,在一定的范围内,对轴角度越大,周期函数的幅值越大。通过实验对结论进行了验证。结论对采用保偏光纤和偏振器的系统具有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新型单模光纤偏振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介绍了新型D型微孔单模光纤偏振器的制作工艺及其性能参数。其工作波长为1.3μm,光纤偏振器的消光比优于40dB,插入损耗≤2.5dB.制作工艺较为简单,温度变化对器件的影响小,稳定性好,工作波长范围宽。  相似文献   

11.
王子华 《光学学报》1992,12(5):62-465
本文对各向异性晶体包层型光纤偏振器进行理论分析.首先用外插法计算了五硼酸钾晶体在长波长范围的折射率,接着以平面介质波导模型计算一侧包层被晶体包裹的光纤偏振器的消光比,又以W光纤模型计算全部晶体包裹的光纤偏振器.最后将两种偏振器性能作了比较和讨论  相似文献   

12.
李春华  顾春明 《光子学报》1995,24(4):358-361
本文对截止波长为0.85μm的椭芯保偏光纤测试了其传输损耗系数与入射光波长及偏振态的关系。给出了测试原理和实验装置,并分析了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13.
基于Lyot型光纤消偏器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延凤平  姚毅  简水生 《光学学报》1996,16(6):848-852
在对Lyot型光纤消偏器的特性进行系统的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首次推导出并讨论了其偏振度与相应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实际制作了偏振度为2.0%的Lyot型光纤消偏器,并由此验证了理论分析结果。  相似文献   

14.
白光干涉在保偏光纤测量与对轴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张靖华  王春华 《光学学报》1994,14(12):308-1311
本文根据白光干涉原理,研究了保偏光纤偏振色散和耦合系数的测量,保偏光纤连接时主轴夹角的调整,并获得了满意的实验结果,还对白光干涉技术在保偏光纤传感和器件方面的应用作了初步的讨论。  相似文献   

15.
金属覆层保偏光纤偏振器的五层波导模型及理论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倪明  胡永明  陈哲  孟洲 《光学学报》2001,21(2):42-146
对金属履层保偏光纤偏振器建立了五层波导变参量物理模型,设计了自适应套孔爬山法的数值计算方法求解含多层波导本征值的复超越方程,计算结果揭示了金属覆层偏光纤偏振器的物理机制,并对器件进行了优化设计,给出了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16.
掺钕保偏光纤激光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任广军  张强  王鹏  姚建铨 《物理学报》2007,56(7):3917-3923
对掺钕光纤激光器输出功率沿光纤的分布以及不同光纤长度下抽运功率和输出功率沿光纤的分布进行了数值模拟.以808nm半导体激光器为抽运源,掺钕双包层保偏光纤为增益介质,对保偏光纤激光器进行了探索性的实验研究.分别就光纤不同弯曲形状和弯曲半径对激光器输出功率指标和偏振特性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实验中发现在1060nm和1092nm处有两个峰值.在波长1060nm处得到了7.35W的连续偏振激光输出,斜率效率为58.3%. 关键词: 激光技术 光纤激光器 掺钕保偏光纤 偏振  相似文献   

17.
刘军号  黄榜才  段云锋  宁鼎 《光子学报》2008,37(8):1524-1528
实验研究了熔锥型保偏光纤耦合器分光比随入射单色线偏振光偏振方向的旋转所呈现的周期性,验证了保偏光纤耦合器分光比的偏振依赖特性.借鉴已成熟的单模光纤耦合器的倏逝场耦合模理论,对这一偏振依赖分光比的周期性规律提出了一种理论解释.在实验结果的规律性基础上,经验拟合出了分光比与单色线偏振光输入偏振角的函数关系.  相似文献   

18.
熊猫型保偏光纤定轴仿真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吴宇列  郑煜  王金娥  李圣怡 《光子学报》2007,36(7):1224-1229
应用光波导理论分析了保偏光纤的POL定轴方法的基本原理.根据熊猫型保偏光纤的折射率分布模型,采用光束传播方法对影响熊猫型保偏光纤POL曲线分布的各种因素进行了仿真研究,包括不同观测平面、不同折射率分布(匹配型或非匹配)、是否加匹配液等因素.通过仿真结果与实验观测结果以及保偏光纤与单模光纤仿真结果比较,表明了理论分析与仿真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9.
金属包层单模光纤偏振器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佘守宪 《光学学报》1994,14(3):69-274
给出计算金属包层单模光纤偏振器中两种正交偏振模式的损耗系数,偏振器的消光比与插入损耗的微扰分析方法。本法计算较简便,且能分析光纤芯区被部分刻蚀的情况,此情况的分析尚未报道。其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符合。  相似文献   

20.
莫秋菊  饶云江  冉曾令  朱涛 《光子学报》2006,35(12):1884-1887
用高频CO2激光脉冲写入法在熊猫保偏光纤上写入长周期光纤光栅,并对其偏振特性进行了全面的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在输入椭圆偏振光偏振角度0到2π的变化范围内,高频CO2激光脉冲写入法在熊猫保偏光纤上写入的长周期光纤光栅谐振峰幅值会随着入射椭圆偏振光偏振角度的改变发生以π为周期的周期性变化,并且相邻两谐振峰幅值变化趋势相反,相位差为π.在相同偏振角度下将两谐振峰幅值相减,其差值呈近似于锯齿波的周期性变化,周期也为π.在没有发生模式干扰的情况下,谐振峰波长几乎没有发生漂移.基于模式耦合理论,文中还对所观察到的试验现象进行了定性的理论解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