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建立了基于免疫磁分离的荧光微球免疫层析法,检测猪霍乱沙门氏菌.待检样品经免疫磁分离富集和热洗脱处理后,用荧光微球免疫层析试纸条进行检测.每毫克纳米磁珠标记30μg抗体制备的免疫磁珠,对浓度为102 ~ 106 CFU/mL的猪霍乱沙门氏菌的捕获率均大于90%,特异性好;在pH=6时,以300μ,g/mg猪霍乱沙门氏菌单抗11D8-D4标记荧光微球,制备免疫荧光微球;以2.0 mg/mL猪霍乱沙门氏菌单抗5F11-B11喷涂检测线(T线),以1.0 mg/mL驴抗鼠IgG喷涂质控线(C线),制备免疫层析试纸条.采用建立的基于免疫磁分离的荧光微球免疫层析方法检测猪霍乱沙门氏菌,在PBS缓冲液中检出限为1.5×105 CFU/mL,牛奶中检出限为7.6×105 CFU/mL,与直接采用荧光微球免疫层析方法检测相比,检出限分别降低了10倍和200倍.本方法可有效富集牛奶中的沙门氏菌,避免了基质干扰,灵敏度大大提高,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利用化学共沉淀方法,制得了主要成分为Fe3O4的超顺磁性纳米磁珠。纳米磁珠和硅烷偶联剂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APTES)反应而带上氨基基团。带上氨基的磁珠通过戊二醛活化后发生醛基化,与黄曲霉毒素B1(AFB1)多克隆抗体偶联得到黄曲霉毒素B1免疫磁珠。利用该免疫磁珠为净化工具,建立了有机溶剂萃取、免疫磁珠净化、高效液相色谱(HPLC)检测植物油中黄曲霉毒素B1的方法。该方法具有良好线性,线性范围为5~50μg/L,相关系数达0.999 4,检出限为0.5μg/L,平均回收率为96%,相对标准偏差为12.5%。该方法操作简单、灵敏度高、准确性好,可用于植物油中黄曲霉毒素B1的检测。  相似文献   

3.
余皓  徐良  漆晓萍 《分析化学》2014,(11):1592-1597
为了快速定量检测血液中降钙素原( Procalcitonin,PCT)含量,首先制备CdSe/ZnS量子点,再将量子点标记抗抗钙素单抗,标记单抗后量子点荧光发射峰从620 nm红移至625 nm,峰形保持良好。以制作的量子点标记免疫层析试纸条及其相应荧光测定系统。因减少单抗用量可降低试纸条成本,本研究采用结合垫上喷涂适量量子点,标记单抗并仅有检测线的结构。通过检测信噪比,优化此试纸条的参数。本研究的量子点荧光标记试纸条及其配套测定系统可在20 min内快速检测PCT,定量检测线性范围0.2~100μg/L,灵敏度达到0.1μg/L。22份血液样本检测结果与目前商品设备检测结果的Pearson相关系数为0.9995,K-S检验的Sig为1.0,说明两种检测方法的一致性。快速定量检测PCT具有定量测量细菌性感染、临床指导抗生素合理应用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粮食中百草枯残留的金标免疫层析检测方法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柠檬酸三钠还原法制备胶体金,研究胶体金与抗体蛋白的作用过程,确定稳定标记1.0 mL胶体金需8.10μg抗体蛋白,标记体系的最佳pH值为8.5。以金标抗体为分析探针,PQ-h-OVA为竞争抗原,羊抗兔IgG为控制抗体,构建直接竞争胶体金标免疫层析检测体系(GICA)。确定膜上包被抗原的质量浓度为0.50 g/L,点样量为1.0μL/条;金标点样量:5.0μL/条;羊抗兔二抗的最佳包被质量浓度为0.11 g/L,点样量为1.0μL/条。金标试纸条的目测检出限为10μg/L,检测时间约5 min,交叉反应率小于0.10%。方法的重复性和稳定性较好,该试纸条在室温下至少可保存5个月。  相似文献   

5.
猪肉中1-氨基乙内酰脲的胶体金免疫层析法快速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免疫竞争胶体金免疫层析原理,研制了检测食用肉中呋喃妥因代谢物1-氨基乙内酰脲(AHD)的免疫试纸条。用柠檬酸钠还原法制备胶体金颗粒,标记抗1-氨基乙内酰脲的衍生物(CPAHD)的单克隆抗体并喷于玻璃纤维上,CPAHD-BSA(Bovine serum albumin)抗原和羊抗鼠IgG分别结合于硝酸纤维膜上,依次将样品垫、胶体金垫、硝酸纤维素膜和吸水纸组装切割成AHD胶体金免疫层析快速检测试纸条。在5 min内肉眼观察结果,该试纸条对AHD的最低检测限为2.33μg/L,除与呋喃妥因有弱交叉反应外,与其他同类物均无交叉反应,用该试纸条和ELISA(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检测猪肉中添加的AHD,结果呈现很好的相关性。该方法灵敏度高,简便快速,无需特殊仪器设备,可作为呋喃妥因残留批量检测的筛选方法。  相似文献   

6.
以羧基化CdTe/ZnSe量子点荧光微球为标记物,通过1-乙基-(3-二甲基氨基丙基)碳二亚胺/N-羟基琥珀酰亚胺(EDC/NHS)活化法将氯霉素(CAP)单克隆抗体与量子点荧光微球偶联制备荧光探针.氯霉素全抗原(CAP-HS-BSA)及羊抗鼠二抗分别喷涂硝酸纤维素膜,形成检测线(T线)和质控线(C线),组装成新型氯霉素量子点荧光微球免疫层析试纸条,建立了快速、定量检测牛奶中CAP的方法.本研究开发的量子点荧光微球试纸条可在15 min内完成牛奶样品中CAP的定量检测,线性范围为0.1~100.0μg/L,检出限为0.1μg/L.牛奶样品CAP的加标回收率为93.3%~97.9%,相对标准偏差在4.9%~6.9%之间.  相似文献   

7.
建立了赤潮毒素腹泻性贝毒软海绵酸的快速胶体金免疫层析检测方法。通过细胞融合,制备抗软海绵酸单克隆抗体,胶体金标记抗体,建立快速检测软海绵酸的免疫层析试纸条方法。检出限500 ng/mL(50 ng/条),探讨了影响测试方法的因素和提高灵敏度的可能手段。  相似文献   

8.
菊酯类农药广谱型免疫层析试纸条的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建立了菊酯类农药广谱型免疫层析检测方法,可同时检测水果、蔬菜中12种甲氰菊酯、溴氰菊酯、氯氰菊酯、三氟氯氰菊酯农药残留。以粒径20 nm的胶体金标记羊抗小鼠IgG抗体于金标垫上,分别固定包被原(检测线,T线)、兔抗山羊 IgG 抗体(质控线, C 线)于硝酸纤维素膜( NC 膜)上,与吸水垫及聚氯乙烯( PVC)底板组合成层析试纸条。10 g样品经乙腈提取,PBS稀释4倍,取100μL与菊酯类农药的单克隆抗体混合后,直接用于试纸条检测。结果表明,试纸条对甲氰菊酯、溴氰菊酯、氯氰菊酯、三氟氯氰菊酯农药的裸眼观察检测灵敏度为0.5,5.0,5.0和5.0μg/mL,检测时长为8~10 min,采用QuEChERS方法,方法检测灵敏度可提高16倍。对蔬菜和水果的方法验证表明,除辣椒基质干扰呈假阳性外,其它样本的检测结果均与GC方法结果一致。试纸条采用金标羊抗小鼠IgG二抗的方法,使检测结果的重现性更好、更稳定,且抗基质干扰能力强,为菊酯类农药的累积毒性检测提供了新方法。  相似文献   

9.
利用免疫竞争抗制原理制备检测盐酸克伦特罗的免疫纳米金试纸条,盐酸克伦特罗与CLB-BSA复合物竞争性结合胶体金上抗体的有限位点,从而使试纸条上的检测带显色减弱或消失.将显色后的试纸条插入自行研制的光电型传感器的测试孔内,根据反射光的强弱计算出克伦特罗的浓度.结果表明:用光电传感方法检测盐酸克伦特罗的线性范围为1~10 μg/L,检出限为0.05 μg/L,回收率为85.5%~96.0%.此光电型传感器检测克伦特罗具有简便、快速、灵敏、特异性强的优点.  相似文献   

10.
CdTe/ZnSe核壳量子点免疫层析试纸条检测克伦特罗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巯基丁二酸作为表面修饰剂,水相法合成水溶性的CdTe/ZnSe核壳量子点,然后在N-羟基琥珀酰亚胺(NHS)的作用下,将CdTe/ZnSe核壳量子点与抗克伦特罗多克隆抗体(Anti-CLE pAb)连接。通过凝胶电泳和斑点杂交实验,验证CdTe/ZnSe核壳量子点与Anti-CLE pAb连接成功,并且CdTe/ZnSe-Anti-CLE pAb偶联物能识别克伦特罗-BSA抗原(CLE-BSA)。光谱分析表明,量子点与抗体连接后荧光增强,荧光峰位从628nm红移至635nm。将合成的CdTe/ZnSe-Anti-CLE pAb偶联物作为指示克伦特罗(CLE)分子的荧光标记物,制备出一种用于检测CLE的免疫层析试纸条,其最低检测量可达1μg/L。与ELISA法的对比实验表明,此试纸条能应用于CLE残留的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11.
建立了水样中铬离子(Cr3+)检测的免疫试纸条检测方法。将自制的抗Cr3+-EDTA单克隆抗体标记于金颗粒后,包被于玻璃纤维上,将Cr3+-EDTA-BSA抗原和羊抗鼠IgG二抗分别结合于硝酸纤维膜上作为检测线(T线)和质控线(C线),组装试纸条。该试纸条可检测经亚硫酸氢钠还原为Cr3+的Cr6+,检出限为50μg/L;与10种重金属进行交叉实验验证,除与1 000μg/L的Fe3+有微弱交叉外,与其他重金属均无交叉反应;比较试纸条与仪器法ICP检测加标水样,两种方法的结果呈正相关。该试纸条可在3~5 min内肉眼观察结果,适用于现场检测,满足水样或土壤中重金属铬残留的监测要求。  相似文献   

12.
胶体金免疫层析法快速检测腹泻性贝毒软海绵酸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腹泻性贝毒是一类分布较广的赤潮毒素,严重威胁到人类的健康和安全。本文用胶体金标记利用细胞融合技术制备的抗软海绵酸单克隆抗体,使用卵清蛋白合成高偶联比的包被抗原,以硝酸纤维素膜为载体,利用免疫层析技术原理,建立了快速检测软海绵酸的免疫层析试纸条方法。方法检出限12 ng/mL(0.96纳克/条)。  相似文献   

13.
制备上转换发光纳米材料(UCP)——NaYF_4:Yb,Er,进行表面功能化修饰后将其作为荧光标记物,制备了快速测定血清中降钙素原(PCT)的免疫层析试纸条。通过优化得到免疫层析反应的最佳条件:抗体标记量为15mg·g~(-1),UCP免疫复合物的用量为40μg,检测线抗体划膜量为1.0μL·cm~(-1),孵育时间为5min。PCT的线性范围为0.05~50μg·L~(-1),检出限(3s/k)为0.020μg·L~(-1)。应用制得的免疫层析试纸条测定血清样品中的PCT,结果与罗氏电化学发光法的结果一致,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3)小于23%。  相似文献   

14.
邢言言  佟玲  陈楠  于治国  赵云丽 《色谱》2015,33(12):1320-1326
将ProtElut NHS(N-羟基丁二酰亚胺)偶联磁珠与抗黄曲霉毒素总量单克隆抗体偶联得到黄曲霉毒素总量免疫磁珠,其具有较好的分散性,良好的磁性能和特异的选择性。本文建立了陈皮中4种黄曲霉毒素的免疫磁珠富集净化,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检测方法。样品经甲醇-PBS缓冲溶液(2:8, v/v)提取后用免疫磁珠富集净化,1 mL甲醇洗脱;经ACQUITY UPLC HSS T3 C18色谱柱(100 mm×2.1 mm, 1.8 μm)分离,以水和甲醇为流动相梯度洗脱,采用汞/氙灯荧光检测器测定。实验结果表明,4种黄曲霉毒素在各自的线性范围内峰面积与其质量浓度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2)大于0.999;检出限(信噪比为3)为0.013~0.038 μg/kg,定量限(信噪比为10)为0.044~1.2 μg/kg;平均回收率为63.9%~115.0%,相对标准偏差为0.4%~14.2%,均符合痕量分析的要求。该方法简单快速、准确可靠,可用于陈皮中4种黄曲霉毒素的测定。  相似文献   

15.
以羧基化Cd Te/Zn Se量子点荧光微球为荧光标记物,采用1-乙基-(3-二甲基氨基丙基)碳酰二亚胺(EDC)法偶联抗恶性疟原虫富组氨酸蛋白(Pf)单克隆抗体制备荧光探针;以羊抗恶性疟原虫组氨酸多克隆抗体和驴抗鼠二抗分别喷涂硝酸纤维膜,形成试纸条检测线和质控线,建立了免疫层析试纸条定量检测血清中恶性疟原虫的方法。所使用的羧基化量子点荧光微球的荧光强度为单个量子点的2800倍。实验结果表明,该荧光试纸条定量检测血清中恶性疟原虫线性范围为5.8~8010 Parasite/μL,最低灵敏度达到5.8 Parasite/μL,单个样品检测时间只需15 min。加标回收实验显示,试纸条批内回收率为93.0%~111.8%,批间回收率为98.3%~115.1%,且批内、批间的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5%。  相似文献   

16.
黄曲霉毒素(AFT)是一种毒性极强的剧毒物质,具有致癌性。饲料原料及产品在生产、运输和储藏等过程存在被黄曲霉毒素污染的风险。该文建立了高通量自动化免疫磁珠净化-超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饲料中4种黄曲霉毒素(黄曲霉毒素B1(AFB1)、黄曲霉毒素B2(AFB2)、黄曲霉毒素G1(AFG1)和黄曲霉毒素G2(AFG2))的分析方法。饲料样品用乙腈-水(70∶30, v/v)提取,经免疫磁珠自动净化后,使用超高效液相色谱进行分析测试。对磁珠与抗体的偶联比例、免疫磁珠与黄曲霉毒素的反应时间、样品提取液和稀释液等关键实验条件进行了优化,考察了不同饲料样品的净化效果。在优化条件下,豆粕、玉米干酒糟及其可溶物、猪饲料和鸡饲料等4种常见饲料样品在3个水平(5、20和40μg/kg,以AFB1计)下的加标回收率在91.1%~119.4%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小于6.9%;日间精密度为4.5%~7.5%,该方法具有良好...  相似文献   

17.
以戊二醛为交联剂制备Fe纳米线/壳聚糖复合物,研究其对牛血清白蛋白的吸附性能:缓冲液pH为6.0时,达到最大平衡吸附量,为148.40 mg/g;以Fe纳米线/壳聚糖交联吸附α-HCG抗体制备生物探针,组装层析试纸条,进行免疫层析实验,结果表明:其检测灵敏度为10 IU/L,与市场上销售的胶体金早孕试纸条相比,可以将早孕检测时间提前2~3 d.  相似文献   

18.
采用戊二醛法制备三聚氰胺-BSA偶联抗原,胶体金标记三聚氰胺单克隆抗体,建立了检测三聚氰胺的胶体金免疫层析试验。结果显示,该试验具有良好的敏感性,胶体金免疫层析试验对鲜奶、奶粉和饲料样品中三聚氰胺的最低检测量分别为1.0、2.0和2.5μg/g,该法适合现场快速检测三聚氰胺。  相似文献   

19.
基于背景荧光猝灭-免疫层析技术研制快速检测食用油中黄曲霉毒素B1的定量检测卡。依据黄曲霉毒素B1抗原和抗体的活性,筛选检测系统中最佳的黄曲霉毒素B1抗原浓度和抗体标记浓度,应用最佳检测系统进行食用油中黄曲霉毒素B1检测的方法学验证和样品测定。最佳检测系统中黄曲霉毒素B1抗原浓度为0.5 mg/m L,黄曲霉毒素B1抗体标记浓度为1.0μg/m L;用于测定食用油中黄曲霉毒素B1的浓度范围为1.3~50.0 ng/m L,RSD均值为0.42%,平均加标回收率为96.3%~103.2%,RSD均值为2.8%(n=9)。使用有样品采用本法与国标方法的检测结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本方法专属性强,灵敏度高,可快速、准确的检测食用油中黄曲霉毒素B1。  相似文献   

20.
建立了一种检测乳及乳制品中黄曲霉毒素B1、M1的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HPLC-FD)方法。样品经60%乙腈溶液提取,自制固相萃取柱净化,流出液经正己烷、三氟乙酸衍生后荧光检测器检测。考察了填料、柱容量、取样量、提取溶液和流速等对检测的影响,优化了实验条件。结果表明,黄曲霉毒素B1、M1的检测线性范围为0.40~100μg/L,线性系数为0.9991~0.9998,方法检出限为0.050μg/kg。对样品进行0.40、1.0和15μg/L 3种浓度水平的加标回收实验,回收率为53%~105%,相对标准偏差为2.6%~5.1%。该方法操作简单、灵敏度高、准确度好,可用于乳及乳制品中黄曲霉毒素B1、M1的测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