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合成了巯基乙酸(TGA)保护的水溶性发光CdTe量子点,并考察了此探针在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MAB)中的发光行为。根据观察到的发光猝灭效应,建立了一种简单的测定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方法。考察了CdTe量子点的浓度、体系酸度、反应时间及共存物质等对测定的影响。在最佳条件下,CdTe量子点发光强度与CTMAB的浓度分别在6×10-7~9.0×10-6mol/L和1.2×10-5~3.8×10-5mol/L范围内分段成线性关系。该方法用于水样的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测定,回收率为97%~102%。  相似文献   

2.
以CdTe量子点为荧光探针测定黄瓜中链霉素的残留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链霉素使Cd Te量子点荧光增强的特性,建立了以Cd Te量子点为荧光探针检测黄瓜中链霉素残留量的新方法。研究了影响链霉素检测的因素,确定了最佳测定条件。在最佳实验条件下,链霉素的浓度在5.0×10-12~1.0×10-10mol/L范围与体系的相对荧光强度呈线性关系,线性相关系数(r)为0.999 0,检出限达5.0×10-13mol/L,方法的加标回收率为99%~106%。方法具有选择性高、检出限低、简单快速等优点,用于黄瓜中链霉素残留量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3.
以巯基乙酸修饰的CdTe量子点为荧光探针,考察了不同条件下槲皮素对CdTe量子点的猝灭作用。发现在磷酸缓冲溶液中,其猝灭作用最强。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基于荧光猝灭法检测槲皮素含量的新方法,该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3.5×10-5 mol/L,线性方程为△F=42.86+36.98 c(×10-6mol/L),相关系数r为0.9985,检测限(3SD/斜率)为1.7×10-7mol/L。方法应用于降脂宁颗粒和洋葱中槲皮素含量的测定,相对标准偏差为2.1%和2.3%,回收率在98%~102%之间。  相似文献   

4.
功能性CdTe量子点荧光增敏法测定盐酸多巴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CdTe量子点作为荧光探针,基于荧光增敏法对盐酸多巴胺进行了定量检测,考察了缓冲溶液体系、量子点浓度、反应时间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pH7.5的0.2 mol/L Na2HPO4-NaH2PO4缓冲液中,反应时间为20 min,盐酸多巴胺浓度为1.2×10-8~1.0×10-7mol/L时,其线性回归方程为△F=-27.47+25.54c(10-8mol/L),相关系数和检测限分别为0.9992和6×10-11mol/L。该方法为盐酸多巴胺的测定提供了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以谷胱甘肽稳定的CdTe量子点作为荧光探针,基于荧光猝灭法对过氧化氢进行了定量检测,考察了缓冲溶液体系、量子点浓度、反应时间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pH=7.2的Na2HPO4-NaH2PO4缓冲液中,反应时间为15min,过氧化氢浓度为1.0×10-6~3.0×10-5 mol/L范围时,其线性回归方程为△F=9.78+7.56c(10-6 mol/L),线性相关系数和检测限分别为0.9992和1.27×10-8 mol/L。谷胱甘肽稳定的CdTe量子点荧光猝灭法已用于水样的测定,回收率在96%~103%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SD不大于3.3%,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6.
以水相中制备的巯基乙酸修饰CdTe量子点为荧光探针,基于N-羟基丁二酰亚胺(NHS)存在,阿米卡星能使合成的量子点荧光增强作用,建立了测定阿米卡星新的分析方法。考察了缓冲体系、量子点浓度、NHS浓度、反应时间等因素的影响,在最佳实验条件下,体系的F/F0与阿米卡星的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其线性范围为2.0×10-7~2.0×10-5mol/L,相关系数为0.9971,检出限为1.9×10-7mol/L。用于实际样品的检测,RSD≤2.1%(n=5),回收率为99.98%。  相似文献   

7.
抑制荧光动力学法测定痕量抗坏血酸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Na2HPO4-NaH2PO4弱碱性介质中,痕量抗坏血酸对氮氧自由基使CdTe量子点荧光猝灭具有抑制作用,由此建立了动力学荧光法测定痕量抗坏血酸的新方法。考察了不同pH、CdTe量子点和氮氧自由基的用量、反应时间等条件对抑制反应的影响。在最佳实验条件下,方法线性范围为2×10-7~1.5×10-5mol/L,检出限为5×10-8mol/L。该方法用于饮料等实际样品中抗坏血酸的测定,回收率为98%~103%。  相似文献   

8.
新型银离子纳米荧光探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巯基乙酸为稳定剂,采用一步法在水溶液中直接合成了水溶性CdTe量子点.以该量子点为荧光探针,基于荧光猝灭法对Ag 离子检测进行了研究.Ag 离子对水溶性CdTe量子点的荧光猝灭模型符合Stern-Volmer方程,其检出限为3×10-8 mol/L.水溶性CdTe量子点对Ag 离子具有高度选择性,可以作为一种新型的Ag 离子选择性荧光探针.  相似文献   

9.
以3-巯基丙酸作为稳定剂,在水溶液中合成了CdTe量子点;采用荧光光谱法初步研究了栀子甙对巯基丙酸稳定的CdTe量子点的荧光淬灭作用,考察了量子点浓度、pH、反应时间等多种因素对量子点-栀子甙体系荧光强度的影响,确定了测定栀子甙的最佳实验条件;并初步探讨了栀子甙与该量子点相互作用的可能反应机理.结果表明,在最佳实验条件下,巯基丙酸稳定的CdTe量子点对栀子甙检测的线性范围为2×10-7~4×10-6 mol/L,检出限为1.4×10-7 mol/L,相对标准偏差为0.355%;且常见的金属阳离子、糖类和氨基酸对栀子甙的测定无显著影响.总体而言,该方法可用于人体体液中栀子甙的检测,且两者的作用过程可初步推断为动态淬灭过程.  相似文献   

10.
在水相中合成了巯基乙酸包被的CdTe量子点(CdTe ODs),培氟沙星(PEF)对该量子点的荧光具有显著的猝灭,基于该猝灭作用,实现了用CdTe ODs作为荧光探针对痕量PEF的定量检测.实验发现,在pH为9.5的B-R缓冲溶液中,当CdTeODs的浓度为2.0×10-4 mol/L时,PEF的浓度在6.40×10-5~1.28×10-3mg/mL范围与CdTe ODs的荧光猝灭强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为0.9917,检出限(S/N=3)为1.30×10-5 mg/mL.用该方法对犬猫倍福康和注射用PEF的含量进行了测定,回收率为94.6%~106%.  相似文献   

11.
迷迭香酸的CdTe量子点荧光探针同步荧光法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迷迭香酸对CdTe量子点荧光的猝灭效应,建立了一种高灵敏度的测定微量迷迭香酸的同步荧光法.在pH 5.7的缓冲溶液中,当固定波长差为210 nm时,CdTe量子点的同步荧光最大发射波长位于320 nm.在最佳实验条件下,迷迭香酸质量浓度在0.36 ~11.52 mg·L-1(1.00×10-6 ~3.20×10-5 mol/L)范围与CdTe量子点的同步荧光强度存在良好的线性关系.其线性回归方程为I0F/IF=0.931 7+0.128 9 ρ(mg·L-1),相关系数r=0.998 2,检出限为0.16 mg·L-1.10次重复测定2.16 mg·L-1 的迷迭香酸,相对标准偏差为2.8%.同时对其同步荧光猝灭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以3-巯基丙酸(MPA)为稳定剂,采用水相合成法制备了CdTe量子点(QDs)。基于IO-3可使CdTe QDs荧光显著猝灭的特性,建立了一种检测IO-3的荧光分析新方法。优化了实验条件,在pH=6.0、三酸缓冲溶液浓度为30mmol/L、QDs溶液浓度为8.66×10-6 mol/L、反应时间为24min最佳实验条件下,检测IO-3的线性范围为6.0×10-8~7.2×10-6 mol/L,检出限为4.92×10-8 mol/L,方法相对标准偏差为2.37%。实验表明,IO-3对CdTe QDs的荧光猝灭有较好的选择性。方法用于自来水中IO-3的回收率实验,回收率为92.17%~103.29%。对可能的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以CdTe量子点作为荧光探针,基于荧光猝灭法对对硝基苯胺进行了定量检测,考察了缓冲溶液体系、量子点浓度、反应时间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pH7.7的0.2 mol/L Na2HPO4-NaH2PO4缓冲液中,反应时间为10 min,对硝基苯胺浓度为1.2×10-6~2.0×10-5 mol/L范围时,其线性回...  相似文献   

14.
基于CdTe/ZnS量子点共振能量转移荧光猝灭法测定孔雀石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巯基乙酸作为稳定剂合成了CdTe/ZnS量子点,发现CdTe/ZnS量子点的荧光发射光谱与孔雀石绿的吸收光谱能有效重叠,且该量子点与孔雀石绿能通过静电吸引力结合,满足荧光共振能量转移的条件,据此建立了以CdTe/ZnS量子点为供体,孔雀石绿为受体的共振能量转移体系,并将该体系用于孔雀石绿含量的测定。研究发现,在pH 8.0的Tris-HCl缓冲溶液中,当量子点的浓度为1.6×10-4mol/L时,体系的荧光猝灭程度与孔雀石绿的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范围为0.048~3.2μmol/L,相关系数为0.999 3,方法的检出限为0.015 8μmol/L,该方法已成功用于实际水样的测定,加标回收率为99.3%~102%。并对CdTe/ZnS量子点与孔雀石绿之间的反应机理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5.
以3-巯基丙酸为稳定剂水相合成了新型CdTe:Mn/ZnS量子点,用原子力显微镜、紫外-可见光谱、荧光光谱等技术对其进行了表征.以CdTe:Mn/ZnS量子点为磷光探针,建立了基于汞离子对该量子点的磷光猝灭定量检测汞离子的新方法.文中考察了pH值、缓冲介质、反应时间、量子点浓度等因素的影响.在最佳实验条件下,可测定5.0×10-8~1.0×10-5mo1/L的汞离子,检出限为43×10~mol/L.方法成功地应用于实际样品中超痕量汞离子的测定.文中就其作用机理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CdSe/ZnS量子点为荧光探针,基于乙酰甲胺磷对CdSe/ZnS量子点的荧光猝灭效应,建立了一种可快速测定乙酰甲胺磷的荧光检测方法。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对CdSe/ZnS量子点进行表征。在反应时间为5 min条件下,乙酰甲胺磷的浓度在0.487×10~(-6)~7.225×10~(-6) mol/L范围内与CdSe/ZnS量子点的荧光猝灭强度比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87),方法检出限为2.55×10~(-7) mol/L。在2.0、5.0μmol/L加标水平下的回收率为94.5%~102.8%,相对标准偏差(RSD,n=5)小于4%。该方法选择性好,灵敏度高,可用于水果和蔬菜中农药乙酰甲胺磷的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17.
以CdTe量子点作为荧光探针,基于荧光猝灭法对Cr(Ⅲ)进行了定量检测,考察了缓冲溶液、量子点浓度、反应时间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0.1mL pH 7.3的0.2 mol/L Na<,2>HPO<,4>-NaH<,2>PO<,4>缓冲液中,反应时间为20 min,Cr(Ⅲ)浓度为2.4×10<'-7>~6.0×10<'-6>mol/L范围时,其线性回归方程为F<,0>/F=1.1274+0.0640 c(10<'-7>mol/L),相关系数和检测限分别为0.9984和4.5×10<'-8>mol/L.为Cr(Ⅲ)的测定提供了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以巯基丙酸作为稳定剂制备CdTe量子点,发现CdTe量子点的激发光谱与四环素的吸收光谱有较好重叠,满足发生内滤效应的条件。据此以四环素为吸光体、CdTe量子点为荧光体构建内滤效应荧光传感体系,从而建立一种测定四环素含量的同步荧光猝灭法。实验结果表明,当固定波长差为220 nm时,CdTe量子点的同步荧光最大发射波长为297 nm。在最佳实验条件下,四环素浓度在1.0×10-6~1.0×10-5mol·L-1范围内与体系同步荧光强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和检出限分别为0.999和2.5×10-8mol·L-1。该方法灵敏度高、选择性好,应用于牛奶样品中四环素的检测,加标回收率为97.0%~104.3%。  相似文献   

19.
新型量子点“开关”测定痕量诺氟沙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并构建了一种新型CdTe量子点“开关”,利用量子点荧光强度的变化进行痕量诺氟沙星的检测.考察了不同缓冲溶液,pH值,C02+浓度等因素对体系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H=10的硼砂缓冲液中,C02+能猝灭CdTe的荧光;体系中加入诺氟沙星后,CdTe的荧光得到恢复,并且量子点荧光的恢复强度与诺氟沙星的浓度与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基于量子点“开关”技术,通过检测CdTe荧光恢复强度,建立了一种测定诺氟沙星的方法.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8×10-8~4.4×10-7 mol/L;检出限为2.3×10-9 mol/L.应用于实际样品的检测,RSD≤2.2%(n=6),回收率为98.4%~102.1%,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20.
以CdSe/ZnS量子点为荧光探针,基于多巴胺对CdSe/ZnS量子点的荧光猝灭效应,建立了一种可快速测定多巴胺的荧光检测方法。在最优实验条件下(pH7.4,反应时间20min),多巴胺浓度在0.01~0.7μmol/L范围内与CdSe/ZnS量子点的荧光猝灭强度比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6),方法检出限为1.6×10-4μmol/L,相对标准偏差为1.2%。与文献报道的方法相比,该方法的检出限更低,更为灵敏,可用于多巴胺注射液及人体尿样中多巴胺的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