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氧化还原滴定中的终点误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滴定分析中,滴定终点(ep)与等当点(eq)不一致所引起的误差称为终点误差(滴定误差)。终点误差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大家知道,在一般教材和教学参考书中,对酸碱、络合和沉淀滴定中的终点误差问题都有较详细的讨论,而对氧化还原滴定中的终点误差问题却很少提及,故对分析化学的教学带来一定的困难。近年来,Brinkman、Bishop和Hulanicki等对氧化还原滴定中的终点误差问题进行了一定的研究。本文在他们的工作基础上,从教学的需要出发,对氧化还原滴定中的终点误差问题进行比较全面深入的讨论。  相似文献   

2.
李艾华  余凡  郭艳华 《化学教育》2018,39(20):20-22
滴定分析中的误差有正有负。通常情况下,在进行误差分析时,把引起误差的各种因素转化为消耗的滴定剂的体积变化,再来确定最后分析结果误差的正负。使用该法时,一般要进行变量转换,学生时常出错。本文介绍的方法是:先列出待测结果的计算公式,再找出公式中存在问题(即有偏差)的代入项,比较其与真实值(或有效值)的大小,最后由公式判定待测结果误差的正负。学生用此方法判断滴定分析中误差的正负,结果快速而准确,展示了该方法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3.
张云 《分析科学学报》2006,22(6):731-736
提出了将计算滴定分析法分为控制体积滴定法和控制电位滴定法两个大类的观点。控制体积滴定法包括线性滴定法、单点滴定法及双点滴定法;控制电位滴定法包括控制单电位滴定法和控制多电位滴定法。本文介绍了两类计算滴定分析法的基本原理、方法特点、相互联系、引起误差的原因及其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4.
王业根 《化学通报》2016,79(9):876-879
容量分析中,滴定终点的误差决定了该分析方法的可靠性。根据质子条件式,可推导出终点误差的精确式。该表达式用滴定开始前而不是终点时物质的浓度进行计算;用滴定终点时的p H进行计算,不需要计算化学计量点时的p H;所得出的精确式具有通用性,能有效降低学习与记忆的难度,提高计算结果的准确度。  相似文献   

5.
容量法中常用的玻璃仪器有容量瓶、移液管和滴定管。容量瓶用于配制规定溶液,或稀释试验溶液。移液管用于取出或加入一定体积的溶液。滴定管用以盛滴定液(一般是规定溶液)而作滴定。容量瓶——容量瓶是带长窄颈的梨形平底瓶(图1),一般附磨口塞(亦有不带玻璃塞的,价贱些)。在围  相似文献   

6.
微量滴定管测量小体积液体时使用。试验证明,微量滴定管存在液滴较大,液滴与分度值及容量允差不配套,滴定误差较大及操作不方便的问题。本文提出通过一定的连接,将长度、内径和厚度适当、具有一定硬度的聚氯乙烯管连接到微量滴定管出液口,可以解决上述问题。  相似文献   

7.
重铬酸钾容量法测定铁,因指示剂自身氧化而要多消耗滴定剂,且所用汞盐也污染环境。本文采用硫代硫酸钠滴定碘法,以双铂电极作工作电极通过电流变化判断终点,突跃明显。试液勿需分离,在pH4存在氟氢化铵条件下,仅滴定铜量;另在pH1.5条件下,滴定铜、铁合量,由两次消耗滴定剂的体积差计算铁量。滴定10毫克铜时,共存元素的允许量(毫克)为:钼(Ⅵ)、钙、氨(100),镉、汞(Ⅱ)、镍、铅、锌、铬(Ⅲ)、锡(Ⅳ)、钴、硅、铝、钨(Ⅵ)、钛(Ⅳ)(50),砷(Ⅴ)、锑(Ⅴ)、铁(Ⅲ)(10);钒(Ⅴ)的干扰可在  相似文献   

8.
佟玲  田应朝 《大学化学》1990,5(5):31-36
终点误差是分析化学教学中滴定分析部分的重要内容之一,国内外分析化学教材对此均有讨论.本文从终点误差的定义出发,根据反应的摩尔比关系,导出计算终点误差的通式,并结合终点时的物料平衡与电荷平衡关系,导出不同类型滴定反应的终点误差计算式,同时讨论该误差公式在酸碱滴定、沉淀滴定、氧化还原滴定和络合滴定中的应用.这些公式较一般的分析化学教材所采用的公式更加容易理解和便于计算,虽然不能包括全部滴定分析误差的计算,但具有较大的普遍性.由于公式是根据反应的摩尔比关系而不是当量关系导出,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容量法测定铀矿石中铀含量测量不确定度的影响因素。对样品质量、滴定样品溶液消耗的钒酸铵溶液的体积、钒酸铵对铀的滴定度等不确定度分量进行了分析和计算。铀矿石中铀含量为0.427%时,测量结果的扩展不确定度为0.020%。  相似文献   

10.
多元酸碱分步滴定的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克安 《大学化学》1993,8(1):15-18
分析化学教科书中,对多元酸能否分步滴定都给出了判据。以二元酸的分步滴定为例,当△pK_a≥5,c_aK_(a_1)≥10~8,△pH=±0.3时,滴定误差|TE|≤0.5%。基于A.Ringbom误差公式导出的这一判据被广泛的采用。在我们的教学中,曾有人对此提出了疑向:(1)在c_aK_a≥10~(-8)的前提下,分步滴定的准确度是否仅决定于△pK_a,而与被滴酸的浓度大小无关?(2)c_aK_(a_1)≥10~(-8),是一元酸被准确滴定的条件,对一元酸准确滴定的误差要求是0.1%,而多元酸分步滴定的误差要求是0.5%。所以分步滴定中仍要求c_aK_(a_1)≥10~(-8)是否合理?本文拟从滴定过程的质子条件出发,导出计算分步滴定误差的精确算式,借助计算机进行计算,得到分步滴定的确切条件,同时引用浓度对数图对此条件作出直观形象的说明。  相似文献   

11.
硅氟酸钾容量法测定硅铁中硅含量比质量法快速 ,且准确度也能达到要求。因此采用硅氟酸钾容量法较为实用。但由于容量法中溶样、沉淀、洗涤、滴定等过程复杂 ,往往一步控制不严造成试验数据超过允许误差。通过反复试验 ,掌握了以下快速准确测定硅的几个要点 :( 1 )硝酸和氢氟酸分解硅铁时 ,滴加氢氟酸一定要逐滴加入 ,且边滴边摇 ,使反应逐步完成。( 2 )加硝酸钾饱和液使硅氟酸沉淀时 ,一定要控制硅氟酸钾沉淀的酸度为 1 5%~ 2 5% (体积分数 ) ,沉淀温度在 2 5°C以下。夏天 ,在加饱和硝酸钾溶液时 ,应先把塑料烧杯直接放到盛有冷水的盘子…  相似文献   

12.
根据本文设计的小体积消解装置和精密滴定光电检测的原理,建立了一种适合于实现智能化的实验室小体积COD分析方法,并保证消解条件不变。在此基础上构建的小体积消解及自动滴定装置来实现溶液消解和滴定。改进现有滴定装置,实现水样2mL的小体积滴定,并且滴定剂分辨率达到60μg,即小体积高精度滴定。与国家标准手工滴定相比,二者的相对误差4%,平行测定的RSD4%,加标回收率为99.1%~101.3%。试剂消耗量减少为原来的1/10,减少了人工成本和手工误差,适合在实验室批量测试,对水环境监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赵广柱  杜际更 《化学教育》2006,27(10):59-60
现行高中化学教材第二册(人教版),酸碱中和滴定的指示剂仅选择了酚酞,有些人认为不选甲基橙的原因是使用甲基橙时的误差太大。对于强酸、强碱之间的中和滴定,使用甲基橙和酚酞的误差到底有多大呢?我们不妨以0·1 mol/L的NaOH和0·1 mol/L HCl之间的滴定为例,通过计算来说明一下  相似文献   

14.
报道了水玻璃模数测定方法的改进,有以下要点:①加入氟化钠过饱和溶液,以保证与二氧化硅充分完全反应;②基本固定取样量,以免取样过多或过少所造成误差;③随试样的分析全过程,作空白试验,以补偿由氟化钠所引起的碱度;④用精密 pH 试纸或 pH 计检测滴定终点.以上改进提高了方法的分析速度和精密度.  相似文献   

15.
试验结果表明在HPLC分析中,3,3',4,4'-联苯四甲酸二酐(简写作BPDA)难以与其合成中的副产品联苯四甲酸(简写作BPTA)相互分离,而且在流动相通过色谱柱的过程中,由于BPDA与流动相之间产生水解反应又增加了一些BPTA.因此HPLC法测定BPDA纯度误差较大.为此,提出用碱滴定法分析滴定BPDA的醇解及水解产物,根据两者所耗氢氧化钠标准溶液体积之差按文中所给出的公式算得样品中BPDA的含量(即其纯度),与BPDA共存的杂质BPTA对滴定无干扰.在分析纯度为99.58%的BPDA样品时,算得测定值的相对偏差为0.29%.  相似文献   

16.
滴定分析中的终点误差计算,学者们在配位滴定、酸碱滴定中多采用林邦误差公式,陶德祥等在氧化还原滴定中也推导出类似公式。本文就林邦误差公式在沉淀滴定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推导出了林邦误差公式形式表示的沉淀滴定终点误差计算公式,现介  相似文献   

17.
将滴定分析的准确分为实验设计的准确和实验测定的准确两部分.进而将滴定分析工具分为硬性工具和软性工具,前者为实物性测量工具,后者为滴定分析所涉及的化学反应.最后指出滴定终点误差实质上是相对误差在滴定分析中的具体体现,其值的大小由测定对象的数量、测量工具的优劣以及软性工具的读数误差等3个因素决定,并统一于从形式上类似的林邦公式.  相似文献   

18.
控制电位滴定法的误差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影响控制电位滴定法测定结果准确度的因素,得到的结论是:第一,电位的控制误差及滴定剂体积的测定误差是影响控制电位滴定法测定结果准确度的主要因素.计算模型中的比例系数越大,滴定曲线的变化率越大,这种影响越小.第二,多组分体系的测定误差,与组分在计算模型中比例系数的相对大小有关.比例系数越大,测定误差越小.第三,不同浓度(或不同浓度比)待测溶液滴定曲线的差异越大,对控制电位滴定法的测定越有利.  相似文献   

19.
酸碱滴定曲线中各拐点的情况,特别是突跃点与等当点之间的关系问题,历来引起人们的兴趣。一般认为,强碱-强酸滴定的突跃点与等当点是完全一致的,而强碱一元弱酸滴定的突跃点在等当点之前。但是在作这样的推断时,往往忽略了滴定过程中体系体积的增大,因此这只是一种近似处理。Me-ites指出,如果考虑体积的改变,则由于稀释作用,被滴定物质的分析浓度不可能是常数。此时强碱-强  相似文献   

20.
络合滴定中的指示剂校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络合滴定一种浓度较高的金属离子时,如果有敏锐的终点和很小的滴定误差,当这种金属离子浓度较低时,尽管其K'_(MY)C_M仍相当大,存在终点敏锐度下降和滴定误差上升的现象。其原因在于指示剂金属离子络合物与EDTA金属离子络合物存在竞争平衡。通常使用的指示剂浓度为10~(-5)~10~(-6)M,则当C_M小于10~(-3)~10~(-4)M时,此种竞争平衡已经影响到终点的敏锐度,也影响到滴定误差。下面我们讨论指示剂对变色敏锐度和滴定误差的影响及其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