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大孔吸附树脂及阴离子交换树脂对胆汁酸均有较好的清除作用。其中NK-110吸附树脂吸附量大,吸附速度快,经交联聚乙烯醇包膜后,该树脂不仅保持了对胆汁酸的高吸附量,而且具有良好的血液相容性。  相似文献   

2.
大孔吸附树脂合成及从甜叶菊中提取分离甜菊甙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本文合成了一系列用于从甜叶菊提取液中吸附分离甜菊甙的大孔吸附树脂,测定了它们的孔结构参数及吸附量,并比较了吸附量较高的五种树脂的循环使用性能及解吸性能。实验结果表明,M-35树脂吸附量大,解吸率高,用树脂法工艺制备的甜菊甙产品纯度高,质量好。  相似文献   

3.
氧化叔胺树脂的合成及其对苯酚的吸附性能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将D301树脂的叔胺基氧化,合成了大孔交联氧化叔胺树脂.比较D301树脂与氧化叔胺树脂对正己烷溶液中和水溶液苯酚的吸附性能,发现氧化叔胺树脂对苯酚的吸附量比D301树脂的有明显的增加.为弄清吸附量增加的原因,根据氧化叔胺树脂对正己烷溶液中苯酚的吸附等温线,利用热力学函数关系计算了等量吸附焓、吸附Gibbs自由能和吸附熵,发现叔胺树脂氧化后,与苯酚的相互作用和吸附的自发倾向增强,但吸附过程仍为氢键吸附.  相似文献   

4.
大孔吸附树脂对大豆皂苷的吸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5  
比较了5种大孔吸附树脂对大豆皂苷的吸附等温线、吸附容量、解吸率和吸附动力学。发现ZTC-1树脂对大豆皂苷吸附量大、解吸容易、吸附速度快,是一种良好的大豆皂苷吸附荆,AB-8树脂次之.选择ZTC-l树脂纯化大豆皂苷粗提液,得到大豆皂苷产品纯度为78.2%(干物质),回收率为93.1%.  相似文献   

5.
考察了大孔吸附树脂AB-8对甜菊甙的吸附性能,和溶液的HP值,洗脱剂的种类及流速对树脂吸附,脱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AB-8树脂对甜菊甙吸附量高,循环使用性能好且易于洗脱。  相似文献   

6.
考察了大孔吸附树脂AB-8对甜菊甙的吸附性能,和溶液的pH值、洗脱剂的种类及流速对树脂吸附,脱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AB-8树脂对甜菊甙吸附量高,循环使用性能好且易于洗脱。  相似文献   

7.
大孔吸附树脂对肿瘤坏死因子吸附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NK-110、碳化树脂和MET-10043种大孔吸附树脂,通过对树脂吸附量的测定,吸附动力学曲线和吸附等温线的描述等方法,研究了3种大孔吸附树脂对血浆中TNFα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NK-110和MET-1004对TNFα的吸附量较高,其中又以MET-1004的吸附速率最快  相似文献   

8.
大孔树脂对大豆乳清废水中异黄酮的吸附特性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通过比较10种大孔吸附树脂对大豆乳清中异黄酮的吸附特性发现,弱极性和非极性吸附树脂有利于大豆乳清中异黄酮的吸附.研究结果表明,D312和AB-8树脂对异黄酮的吸附量大,解吸容易、可以应用于大豆乳清废水资源化工艺之中.适宜的操作条件为温度20℃左右、pH值7.5左右.  相似文献   

9.
本文研究了D290大孔阴离子交换树脂吸附W(Ⅵ)、Mo(Ⅵ)时,酸度、浓度、温度、流速等对吸附量的影响。确证了该种树脂对W(Ⅵ)、Mo(Ⅵ)的偏酸根吸附量大于其正酸根的吸附量,但交换速度慢于后者的交换速度。并研究了在上述诸条件下,D290树脂从溶液中分离钨、钼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用正庚烷/正丁醇、正庚烷/环己醇等混合溶剂为致孔剂合成了一系列具有不同比表面积的对羟基苯乙烯-二乙烯苯共聚物,并研究了这些共聚物对咖啡因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凝胶型树脂吸附量小,而大孔型树脂吸附量大且比表面积对树脂的吸附量影响不明显。IR证实这类树脂吸附咖啡因时,氢键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用大孔吸附树脂分离利血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利血平的吸附量和解吸率为指标,筛选大孔吸附树脂.研究吸附和解吸的优化条件,并考察选定树脂的吸附等温线、吸附动力学、吸附和解吸性能.结果表明,将催吐萝芙木根粉浸提液蒸去乙醇且不调pH(pH 1)进行吸附,HZ-818型大孔吸附树脂对利血平的吸附量可达到9.34mg/mL.使用工业乙醇-水(80:20,pH 1.0)为解吸剂,解吸率可达99.3%.该树脂的吸附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方程.吸附前期,吸附速度较快,以后速度减慢.HZ-818型树脂对利血平的吸附量大,解吸率高,通过大孔树脂吸附和解吸,利血平浓度提高50倍以上,适宜于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12.
大孔PNaA树脂对黄连素的吸附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大孔D151树脂(聚丙烯酸树脂)用NaOH淋洗转化为大孔PNaA树脂(聚丙烯酸钠树脂),研究大孔PNaA树脂对黄连素的吸附性能。测定了PNaA树脂的持水量、弱碱交换量;比较PNaA树脂和X-5树脂、H103树脂、AB-8树脂、XAD-4树脂等吸附树脂对黄连素吸附量的大小;测定了PNaA树脂对黄连素在不同温度下的吸附等温线,利用热力学函数关系计算出了吸附焓、自由能和熵;测定了PNaA树脂对黄连素的吸附动力学;测定了PNaA树脂上黄连素在不同溶剂中的静态解吸率。实验表明:PNaA树脂对黄连素的吸附量明显大于X-5树脂、H103树脂、AB-8树脂、XAD-4树脂等吸附树脂对黄连素的吸附量;PNaA树脂对黄连素的吸附为放热、自发的过程;PNaA树脂对黄连素的吸附动力学数据符合一级吸附速率方程,颗粒内扩散是吸附速率的主要控制步骤,吸附动力学可采用HSDM模型加以描述;PNaA树脂上黄连素在0.1%NaCl和80%乙醇的混合溶液中静态解吸率为93.43%,解吸效果好。  相似文献   

13.
通过离子交换实验,对不同类型的国产阳离子树脂进行筛选,得到用于分离提取西索米星的最佳的树脂.结果表明,大孔型弱酸性D1树脂对西索米星的吸附及解吸性能最好;D1树脂对西索米星的静态吸附量达20.92×104 μg/mL,动态吸附量为23.37×104 μg/mL;其吸附等温线符合Langmiur方程,相关系数达到0.9805;各种树脂的动态吸附量均比静态吸附量高.  相似文献   

14.
测定了HW型吸附树脂对模拟氰化液中Au(Ⅰ)的静态吸附能力,研究影响吸附的一些因素。结果表明,HW树脂在中性条件下对Au(Ⅰ)的吸附量与活性炭接近,碱性条件下吸附量降低较多。某些胺的存在可使树脂吸金量提高十倍。树脂的解吸性能良好,解吸效率接近100%。  相似文献   

15.
新型胺基壳聚糖树脂的合成及其对胆红素吸附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壳聚糖为原料,经羟丙基氯化、胺基化,制备了一种新型胺基壳聚糖树脂,研究了该树脂对胆红素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胺基壳聚糖树脂的胺基含量比壳聚糖高,该树脂对游离胆红素的吸附在3h基本达到平衡,吸附量随着胺基含量增加而增加,树脂的吸附性能受温度、离子强度影响。胺基壳聚糖树脂对血清白蛋白结合胆红素的吸附量大于壳聚糖,但低于对游离胆红素的吸附。  相似文献   

16.
以湖南黑茶为原料,采用超声法提取湖南黑茶中茶多酚,后通过静态吸附和解吸实验,对5种大孔吸附树脂进行筛选,研究大孔吸附树脂对湖南黑茶茶多酚的吸附热力学和动力学。结果表明,大孔吸附树脂D-101对湖南黑茶茶多酚有较大的吸附量、较强的解吸能力。大孔吸附树脂D-101对黑茶茶多酚的吸附符合Freundlich等温吸附方程;且ΔH0、ΔG0、ΔS0,表明黑茶茶多酚在大孔吸附树脂D-101上的吸附属于可自发进行的物理吸附,吸附过程为放热、熵减过程。吸附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准二级动力学方程的计算值与实验值吻合较好,适合描述大孔吸附树脂D-101对黑茶茶多酚的吸附过程。  相似文献   

17.
合成了新的胺基修饰的超高交联AH系列吸附树脂.以弱碱树脂D301和超高交联吸附树脂ND100为参照,测定了AH系列吸附树脂吸附水中苯酚、对氯苯酚、对甲苯酚、对硝基苯酚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修饰的超高交联吸附树脂对苯酚.对甲苯酚、对氟苯酚的吸附量比ND100和D301更大,而D301树脂对对硝基苯酚有最大的吸附量.提出了AH系列树脂对4种酚类化合物吸附行为的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18.
大孔吸附树脂提取穿心莲总内酯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研究了大孔吸附树脂提取和纯化穿心莲总内酯的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了穿心莲内酯的含量;考查了乙醇浓度对浸提效果的影响,并经动态吸附筛选了4种树脂;最后确定以ADS-7作为提取分离穿心莲总内酯的树脂,此树脂吸附量较高,脱附容量且能与杂质分离,有利于得到质量较好的穿心莲总内酯产品。  相似文献   

19.
采用大孔吸附树脂法从桑叶水提液中分离黄酮类化合物。通过比较10种大孔吸附树脂对桑叶水提液中总黄酮的吸附特性及机理,发现H103树脂对桑叶总黄酮吸附量大、洗脱容易、吸附速度快,是一种良好的桑叶总黄酮吸附剂。实验表明,H103树脂吸附桑叶黄酮的适宜上样浓度为6.05mg/mL,吸附动力学符合Bangham模型,吸附过程符合内扩散模型。  相似文献   

20.
3种市售树脂ADS-5、ADS-8和ADS-17对茶多酚和咖啡因的混合物水溶液的吸附表明,具有弱极性的ADS-8对茶多酚的吸附量最大.随着树脂极性的增加(ADS-5<ADS-8<ADS-17),从混合物中对茶多酚的选择性吸附作用增加,表明对茶多酚的吸附可能包含疏水作用和氢键,而对咖啡因的吸附为疏水作用.在此基础上,合成了不同交联度(8%~26%DVB)的大孔氨甲基聚苯乙烯树脂,这些树脂具有疏水基质和可与酚类化合物形成较强氢键的氨基.对茶多酚和咖啡因的混合物溶液的吸附表明,这些树脂对茶多酚具有高吸附量和高吸附选择性.交联度为10%的大孔氨甲基聚苯乙烯树脂对茶多酚具有最大的吸附量,交联度为22%的大孔氨甲基聚苯乙烯树脂对茶多酚具有最大的吸附选择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