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在乙酸介质中,罗红霉素与藻红B反应生成电荷转移络合物,其最大吸收波长为520nm,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罗红霉素胶囊中罗红霉素的含量。优化的试验条件如下:①4.0×10~(-4)mol·L~(-1)的乙酸溶液作为反应介质;②反应温度为25℃;③反应时间为20min;④2.0×10~(-4)mol·L~(-1)藻红B溶液的用量为1.2mL。罗红霉素的质量浓度在0.020~0.500mg·L~(-1)内与反应体系的吸光度差值呈线性关系,检出限(3s/k)为0.014mg·L~(-1)。方法用于罗红霉素胶囊样品的分析,加标回收率为101%~107%,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5)为0.84%~1.6%。  相似文献   

2.
催化光度法测定钒已有报道[1~3],在0.45 mol·L-1磷酸介质及加热条件下,过氧化氢氧化溴甲酚紫褪色反应非常缓慢,而痕量钒对此反应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且在一定浓度范围内,钒量与褪色反应程度呈线性关系,据此可建立测定痕量钒的方法.方法的检出限为1.9×10-6g·L-1,测定范围为0.003~1.8 mg·L-1.方法操作简便,重现性好,用于钢样中痕量钒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3.
基于磷钼蓝反应测定钴-钼催化剂浸渍液中钼离子含量。建立了一个流动注射-磷钼蓝分光光度法测定高浓度钼离子的含量,优化后的条件为:1酸度调节剂为0.5mol·L-1硫酸溶液;2载流为超纯水;3反应试剂为120g·L-1磷酸二氢钾、100g·L-1抗坏血酸及0.3mol·L-1硫酸的混合液;4总流量为2.8 mL·min-1;5酸度调节盘管长度为20cm;6反应盘管长度为250cm。三氧化钼的质量浓度在10.0~300.0g·L-1范围内与峰高呈线性关系,检出限(3s/k)为2.0g·L-1。方法用于钴-钼催化剂钼浸渍液的分析,回收率在99.7%~105%之间,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11)小于1%。  相似文献   

4.
采用流动注射-分光光度法测定萝卜中过氧化物酶的活性。优化的试验条件如下:1反应温度为60℃;2载流为pH 5.5的0.05mol·L-1磷酸二氢钠-磷酸氢二钠缓冲溶液;3采样体积为40μL;4反应盘管长度为200cm;5反应试剂为1.5mmol·L-1过氧化氢,3.5mmol·L-1愈创木酚的混合液。2-愈创木酚的表观摩尔吸光率为0.012 5L·μmol-1·cm-1。辣根过氧化物酶的线性范围为454~7 265 U·L-1,检出限(3s/k)为7 U·L-1。方法的加标回收率在94.2%~107%之间。对500,2 500U·L-1的辣根过氧化物酶标准溶液连续测定11次,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小于0.62%。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茜素红与阿魏酸哌嗪的显色反应,建立了阿魏酸哌嗪含量测定的分光光度法.在水溶剂中阿魏酸哌嗪与茜素红发生荷移反应生成紫红色的复合物,其最大吸收波长为524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1.86×103 L·mol-1·cm-1.阿魏酸哌嗪的浓度在1.6048.0mg·L-1范围内与体系的吸光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其线性回归方程为A=0.021 07+0.003 93c(mg·L-1,R=0.999 2),方法的检出限为1.19mg·L-1.将此新方法应用于阿魏酸哌嗪片中阿魏酸哌嗪含量的测定,回收率在97.5%48.0mg·L-1范围内与体系的吸光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其线性回归方程为A=0.021 07+0.003 93c(mg·L-1,R=0.999 2),方法的检出限为1.19mg·L-1.将此新方法应用于阿魏酸哌嗪片中阿魏酸哌嗪含量的测定,回收率在97.5%100.9%之间.  相似文献   

6.
流动注射分光光度法快速测定食品中微量甲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0.4 mol·L-1氢氧化钾溶液中甲醛与问苯三酚反应生成一种不稳定的橙色化合物,其吸收峰位于474 am波长处.以此反应为基础提出了微量甲醛的分光光度测定方法,并采用流动注射技术,对显色反应的过程进行了严格控制并及时地测定所生成的不稳定橙色化合物的吸光度.甲醛质量浓度在10 mg·L-1以内与吸光度呈线性关系,在采样频率为每小时35个样品的条件下,所得检出限为0.023 mg·L-1.在7 mg·L-1浓度水平条件下连续测定11次,测得相对标准偏差为0.29%,试样中微量甲醛先从磷酸溶液中用蒸汽蒸馏法分离并吸收于氢氧化钾溶液中.  相似文献   

7.
根据KIO3与过量的KI在盐酸中反应生成I3-,I3-进一步与罗丹明6G(Rh6G)生成离子型缔合物,从而使整个体系的吸光度显著降低,提出了流动注射法测定食盐中碘含量(以碘酸根计)的方法。实验对泵管、反应圈、进样环及显色体系中各物质的浓度进行了试验及优化。在常温下,当碘化钾浓度为0.01 mol·L-1、盐酸浓度为0.1 mol·L-1、Rh6G浓度为0.004 g·L-1时,实验条件最佳,方法的线性范围为40~800μg·L-1,检出限(3S/N)为13μg·L-1,用于食盐中碘含量的测定,回收率在98.6%~101.0%之间,相对标准偏差(n=12)为0.93%(400μg·L-1的碘酸根)。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扑尔敏与铬天青S的电荷转移反应,确定了反应条件,建立了测定扑尔敏的分光光度法。扑尔敏与铬天青S在水溶液中发生电荷转移反应,常温下反应20min后可比色。电荷转移络合物的最大吸收波长是532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2.27×103L·mol-1·cm-1。扑尔敏质量浓度在20~160mg·L-1范围内服从比耳定律,相关系数为0.9990。当扑尔敏浓度为80mg·L-1时,六次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为1.39%。测得荷移络合物的组成为1∶1、稳定常熟为1.48×105,探讨了反应机理。本方法用于测定片剂中扑尔敏的含量,结果与文献方法一致,回收率在99.0%以上。  相似文献   

9.
氨基酸-乙酰丙酮分光光度法测定水样中甲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了用氨基酸代替氨水或乙酸铵作为胺源的条件下,乙酰丙酮与甲醛反应生成有色化合物的适宜条件并提出了氨基酸-乙酰丙酮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甲醛的方法。优化的试验条件如下:①0.12mol·L-1甘氨酸衍生剂用量为2mL;②反应温度为50℃;③反应时间为15min;④反应体系的pH为4.7。甲醛的质量浓度在0.2~1.0mg·L-1范围内与吸光度呈线性关系,检出限为5μg·L-1。加标回收率均不小于98.0%,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6)均不大于4%。方法应用于地表水样中甲醛的测定,测定值与国标法测定结果相符。  相似文献   

10.
在硫酸介质中,亚硝酸盐对溴酸钾氧化苯胺蓝褪色反应有明显的催化作用,据此提出了测定痕量亚硝酸盐催化分光光度方法。优化的试验条件如下:1 1.0mol·L-1硫酸溶液的用量为1.8mL;2 3×10-4 mol·L-1苯胺蓝溶液用量为1.5mL;3 0.02mol·L-1溴酸钾溶液用量为1.1mL;4反应温度为30℃。该方法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01~0.2mg·L-1和0.2~1.0mg·L-1,检出限(3s/k)为4.6×10-6g·L-1。方法用于水样的分析,回收率在96.0%~104%之间,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6)在1.6%~2.3%之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