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对石墨电极放电产物的吸收光谱分析及掺入金属元素(Fe)的放电实验表明,氧是影响C60产率的重要因素之一,电弧区的扩大对C60产率的提高也有重要作用,在石墨电极内加入适量Fe,C60产率可达到40%,同时还发现放电产物中产生了胆甾醇的衍生物。  相似文献   

2.
本文配合拉曼光谱技术比较了以不同的C60衍生物修饰的固体支撑双分子层磷脂膜(s-BLM)分子器件体系对I^-的检测灵敏度,结果表明,一些衍生物可使s-BLM体系对I^-的检测灵敏度进一步提高,显示了C60衍生物在BLM分子器件中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C60醛类衍生物非线性光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加合不同取代基团的C60醛类衍生物的光学非线性性质。利用简并四波混频(DFMW)方法获得了C60醛类各衍生物的三阶光学非线性超级化率γ^(3)及相应的三阶光学非线性系数χ^(3)值。同时也研究了它们各自的光限幅特性。结果表明:不同的取代基对C60醛类衍生物三阶光学非线性及光限幅特性的影响不同。  相似文献   

4.
夏海平  朱从善 《发光学报》1995,16(2):99-102
测量了C60,C60/C70混合物分别在甲苯和1-甲基萘中的激发谱和荧光光谱,用532nm波长光为激发源。比较了纯C60及C60/C70混合物的荧光特性,对所观察到的发光谱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
C60及其衍生物的荧光特性的研究是富勒烯科学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了C60-糖皮质激素类衍生物的荧光性质,发现室温下用350 nm波长的光激发,C60-糖皮质激素类衍生物在447 nm处有荧光发射.由于C60分子中60个碳原子是等价的,属Ih群,呈高度对称性,因而同样条件下难以观测到荧光.而C60-糖皮质激素类衍生物在形成的过程中分子结构的对称性发生了改变,使得这类化合物可以在一定波长光的激发下发射荧光.此外,通过对系列浓度(10~130 μmol·L-1)的C60-糖皮质激素氯仿溶液的荧光测定,发现这类化合物存在荧光浓度自猝灭现象,10~64 μmol·L-1浓度范围内,荧光强度随浓度的增大而逐渐增大,大于64 μmol·L-1时荧光强度随浓度的增大而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6.
顾刚  程光煦 《物理学进展》1995,15(3):319-325
本文综述了有关C_(60)固体的光学性质最近的研究进展。其中包括C_(60)分子及其固体的非线性光学性质、各种吸收光谱及电子结构,光电导及光电子能谱等方面。  相似文献   

7.
采用量子分子动力学技术,模拟了C60、C60F60与C60H60分子的压缩过程,计算了这些"分子滚珠"受压变形后的电子结构.根据计算结果,对比、分析了三种分子的压缩力学特性以及压缩变形对其电子结构的影响.研究表明,1)三种分子的抗压缩载荷与能量吸收能力有C60F60>C60H60>C60的排序,但抗变形能力相当;2)随着压缩变形的增大,三种分子的化学活性增加,但相同应变下,C60F60和C60H60分子有着比C60更好的化学稳定性.  相似文献   

8.
本文考察了不同的侧链长度对聚对苯乙炔(PPV)衍生物的光学性质等的影响,以及PPV/C60的组合薄膜中的激发传递和电荷转移过程,结果表明随着连接在PPV的侧链长度的增长,其π-π跃迁带隙变窄,使得吸收和发射峰的位置逐渐红移;同时观测到PPV/C60间存在着极有效的激发传递过程,从而使得PPV衍生物的荧光在很大程度上被C60分子所猝灭;MD-PPV/C60组合膜中观测了C60的吸收峰,这表明该体系存在着基态电荷转移过程,同时也表明PPV衍生物与C60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和PPV的侧链长短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富勒烯C60掺杂的共轭高聚物混合薄膜的光谱性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测量了不同富勒烯C60掺杂浓度的聚对亚苯基亚乙烯衍生物(MEH-PPV)混合薄膜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稳态荧光和时间分辨荧光光谱。观察到MEH-PPV吸收峰受到明显的抑制以及荧光峰的猝灭。证明混合薄膜内,由于л-л共轭体系的强相互作用在基态发生MEH-PPV向C60的电子转移、形成电荷转移络合物。在光激发下会发生MEH-PPV向C60的激发传递进一步抑制了发光跃迁过程,导致了MEH-PPV荧光的强猝灭效应。  相似文献   

10.
将C60掺入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形成C60复合材料。研究了其折射率与温度变化的关系;随加入C60量不同,导致折射率有不同的变化;并研究了该复合物经紫外线照射后的折射率变化。结果表明:掺入C60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折射率比纯甲基丙烯酸甲酯折射率明显提高。此种C60复合物的折射率随温度升高而降低,而且C60含量越高,折射率对温度变化越敏感;经紫外线照射后的C60复合物的折射率对温度的变化更加敏感。  相似文献   

11.
通过电化学方法合成一种具有良好水溶性并能在水及空气中长期稳定存在的C60衍生物。用电 方法确定了该电解产物带负电荷,红外光谱及近红外光谱的表片,显示该水溶性C60衍生物稳定键合的OH基,所以表现出强亲水性。  相似文献   

12.
PVK/C_(60)组合体系薄膜的拉曼光谱和荧光光谱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采用物理喷束淀积技术制备了C60、C70及聚乙烯咔唑PVK/C60的混合和分层薄膜,拉曼光谱的测量表明,这种技术所制备的富勒烯薄膜中,富勒烯的笼型结构仍保持完整,而在PVK/C60组合薄膜中,拉曼光谱及荧光光谱测量表明:在PVK和C60分子之间存在激发传递过程,在混合膜中,这种激发传递过程要明显强于分层组合薄膜。  相似文献   

13.
赵明山  罗莹 《光学学报》1998,18(2):53-159
利用三阶微商吸收光谱观测到了紫外一可见区C60更为丰富捐收跃迁结构,基于 伦兹线型假设,实验上拟合确定了相应迁能量和寿命加宽参数,并对跃迁结构进行了初步指认,给出了部分振动模的频率。与常规吸收光谱比较,表明了三阶微商光谱是分析C60等团簇光物理特性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4.
The structural modification of C60 films induced by 300-keV Xe-ion irradiation was investigated. The irradiated C60 films were analysed using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 the Raman scattering technique, ultraviolet/visible spectrophotometry and atomic force microscopy. The analysis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Xe-ion irradiation induces polymerization and damage of the C60 molecule and significantly modifies the surface morphology and the optical property of the C60 films. The damage cross-section for the C60 molecule was also evaluated.  相似文献   

15.
用稀土铕离子的激发光谱测量温度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理论上探讨了利用稀土离子的激发光谱来测量温度的可能性,并从实验上给予了验证。以EuCl3·6H2O粉末作为样品,选择Eu3+离子7F1→5D0的磁偶极跃迁,由其激发光谱测量了样品的温度。在低于290K时,测量误差小于0.6%。用现有的实验系统和样品,可以准确地测量40K至330K的温度。文中对进一步提高测量精度和扩大可测温度范围的途径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16.
用角积分紫外光电子能谱技术测量了Yb2 75C6 0 薄膜的价带电子态密度分布 .相纯Yb2 75C6 0 样品通过C1s芯态x射线电子谱峰的位移表征 .结果表明Yb2 75C6 0 是半导体 ,在费米能级处几乎没有电子态分布 .Yb 6s电子态和C6 0 LU MO能带的杂化效应不可忽略 ,有部分Yb 6s电子分布在Yb C6 0 杂化能带上 .  相似文献   

17.
戴明  蒋红兵 《光学学报》1997,17(6):87-691
利用1.064μm基频超短脉冲激光,使用光学二次谐波方法研究了超高真空中蒸镀在多晶银表面上的C60薄膜紫外光照射下的光聚合现象,发现聚合以后的C60二阶非线性响应增强,同时观察到光聚合的饱和效应,C60光聚合二阶非线性的提高可以用电四极了磁偶极子对二次谐波贡献的增强来解释。  相似文献   

18.
在银电极表面形成一层C60薄膜,分别在乙腈溶液和水溶液中进行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ERS)研究并将两者进行比较,从而消除了溶液中的C60干扰表面吸附C60的SERS谱图的可能性.研究结果表明,C60分子对称性的降低导致SERS谱峰发生了分裂;表面电磁场的作用使得光谱选律在SERS效应中被拓宽,产生了新的拉曼谱峰.该结果与团簇吸附在粗糙银电极表面的C60分子的研究结果相似.与之不同的是在乙腈溶液和水溶液中的SERS谱图的低波数区内分别在348和311 cm-1左右出现一个新峰,经过分析可认为该峰与C60-金属基底的相互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9.
石墨电弧放电过程中C60/C70的形成与氧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用红外吸收光谱法研究发现,在用石墨电弧放电法制备C60/C70的过程中,有大量的C60/C70氧化物生成。该氧化物具有半导体特性和真空中热稳定性好的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