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石英晶体微天平(QCM)及其在电化学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文献综述近年来发展起来的石英晶体微天平(QCM)技术的理论、实验方法和它在电化学研究中应用的概况。  相似文献   

2.
电化学石英晶体微天平的近期应用进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本文对近几年来电化学石英晶体微天平(EQCM)在吸附,膜的形成,腐蚀和电沉积等方面的应用进行了概述,并对其应用现状和前景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许博  朱果逸  张文艳 《分析化学》2000,28(9):1129-1132
应用循环伏安研究水相中2-巯基苯并咪唑的电化学氧化过程,考察了pH值、浓度等的影响,并应用电化学石英晶体天平(EQCM)监测了此氧化成膜的过程。结果表明此反应为一电子过程。结合表面光电子能谱(XPS)对此氧化膜进行了初步表征。  相似文献   

4.
以电化学石英晶体微天平(EQCM)为主要测试手段,在不同浓度的高氯酸钠(NaClO4)水溶液中研究了水合离子吸附到活性炭电极孔隙过程中电极的质量变化.对于每种电解液,根据Raman光谱和EQCM数据分别计算了本体溶液中和电极/溶液界面上Na+的水合数.通过比对这两组Na+水合数,探讨了Na+存储到活性炭负极过程中的去溶剂化效应.  相似文献   

5.
用电化学循环伏安法和电化学石英晶体微天平(EQCM)技术研究了Sb在Au电极上不可逆吸附的电化学过程. 研究结果表明, 在-0.25 V到0.18 V(vs SCE)范围内, Sb可在Au电极上稳定吸附, 并且在0.15 V附近出现特征氧化还原峰. 根据EQCM实验数据, 在电位0.18 V时, Sb在Au电极上的氧化产物是Sb2O3; 同时Sb的吸附阻止了电解液中阴离子和水在Au电极上的吸附. 当电极电位超过0.20 V时, Sb2O3会被进一步氧化成Sb5+化合物, 同时逐渐从Au电极表面脱附.  相似文献   

6.
硫酸溶液中Pt电极表面过程的EQCM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应用电化学循环伏安和石英晶体微天平(EQCM)方法研究了0.1mol·L-1硫酸溶液中Pt电极表面的吸附和氧化过程.从电极表面质量变化的结果分析,可认为正向电位扫描时氢区表面质量的增加是由于水分子取代Had引起的,而双电层区的质量增加则是由于水的吸附模式逐渐由氢端吸附转向氧端吸附所致.根据频率变化和电量数据,进一步推算出水在双电层区是以低放电吸附形式出现的,1molPt原子和水分子只发生0.054mol的电荷转移.本文结果可为认识Pt电极表面过程提供定量的新数据.  相似文献   

7.
电化学石英晶体微天平研究普鲁士蓝修饰电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石英晶体徽天平(Quartz Crystal Microbalance,简称QCM)是一种非常灵敏的质量传感器,其检测能力可达ng级。QCM在化学中的早期应用是检测大气中的徽量成分,目前仍较活跃。由于石英压电晶体浸入溶液后在晶体/溶液界面存在较大的能量损失而不能够稳定振荡,致使QCM的应用较长时间局限于气相。八十年代初石英压电晶体在液相中的振荡终获成功,开辟了QCM应用的一个全新领域。液相中振荡成功后,QCM很快应用于电化学研究。目前已发展成为一种全新的电化学传感器——电化学石英晶体微天平(EQCM),并已用于金属电沉积、电化学腐蚀、电分析等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利用电化学石英晶体微天平(EQCM)研究了鸟嘌呤、鸟苷和鸟苷酸在金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三种生物活性分子均能在1.1V电位被氧化,对应于它们所含的共同基团嘌呤环中CN键的氧化,根据氧化反应电量和质量的变化,求得电子转移数为4.氧化电流的大小次序为鸟苷酸>鸟苷>鸟嘌呤,这可能与三者在电极上的吸附量不同有关.  相似文献   

9.
采用电化学石英晶体微天平, 现场监测不同界面电场下完全匹配的靶标DNA和不完全匹配的靶标DNA分别与寡聚核苷酸探针分子杂交的过程. 结果表明, 电极表面荷正电时DNA表观杂交效率比电极表面荷负电时高, 但假阳性比较显著; 而电极表面荷负电时能有效地抑制错配杂交. 探讨了引入界面电场后探针分子取向和微观作用力对DNA杂交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采用电化学石英晶体微天平(EQCM)技术研究了Britton-Robinson(B-R,pH=1.8~11.2)缓冲溶液和H2SO4介质中电镀铂淦的金电极上As(Ⅲ)的循环伏安行为.通过实时监测EQCM频率等参数的变化过程并利用预电沉积As(O)放大电极响应信号,考察了两电极上As.(O)的电沉积、AsⅢ皿和AsⅤ助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