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针对城市快速路建设工期延期的现状和影响因素识别复杂的难题,在梳理城市快速路建设工期基本理论的基础上,构建城市快速路建设工期影响因素的等级全息模型(HHM).以厦门城市快速路建设为实证,通过专家访谈,初步分析城市快速路建设工期的影响原因;进而提出城市快速路建设工期的影响因素清单;采用专家权威度系数模型,对风险清单进一步计算和筛选.最后,从可控和不可控层面提出城市快速路建设工期控制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2.
选线是城际快速路工程可行性研究中最根本也是最重要的问题,是一项受多种因素影响和制约的系统工程.运用价值管理方法,建立多层次指标体系模型,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功能指标权重,最终完成对不同选线方案的价值评估.实践表明,这种方法有效而且便捷.  相似文献   

3.
城市快速路布局方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了使城市快速路网规划符合城市发展的需要,提高城市路网的整体效益,分析了城市快速路的功能、适应性与快速路网布局的现状,把公路网规划中的节点重要度理论和交通区位论中的交通线干涉理论引入到城市快速路体系规划中,计算路网规划方案重要度,采用层次分析法对规划方案进行了评价。评价结果表明:优选规划方案符合城市规划专家的直观判断,为城市快速路线位布局规划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基于多天的快速路检测器实测数据,在利用平均车长进行占有率及密度转化后,采用Van-Aerde单一结构模型标定了北京市三环快速路典型路段的不同天、内外环及不同车道的交通流参数,进行了多维度的交通流特性对比分析,为北京城市快速路系统的运营管理及规划设计提供理论基础和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5.
城市快速路高阶流体模型实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回顾宏观流体模型的发展和分析宏观模型中的高阶流体模型的基础上,利用上海高架快速路实测交通数据,对快速路控制中常用的一种高阶流体模型进行了参数辨识和模型性能分析,验证了模型对于我国城市快速路的适用性;最后给出下一步研究的设想.研究结论可为我国城市快速路的规划、设计、运营和管理提供有力依据和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6.
上海城市快速路交通监控系统架构及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对快速路交通状况的分析,提出建立先进交通监控系统的必要性.构建了由外场设备、通信系统及监控中心构成的系统总体架构.建立了交通检测数据优化模型、交通状态自动辨识模型和实时行程时间预测模型,并应用于快速路交通监控系统建设和运行.  相似文献   

7.
城市快速路的交通管理与控制策略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解决城市快速路系统存在的日趋严重的交通问题,需要对城市快速路进行必要的交通管理与控制。针对城市快速路存在的主要交通问题,依据相关的交通管理与控制原则,对城市快速路主路、辅路以及出入口的部分交通管理与控制策略进行研究,以期为进一步的研究工作奠定基础,并对相关领域的实际工作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8.
陈林 《广东科技》2011,20(16):212-213
本文结合厦门市成功大道交通指引系统的改造建设,对城市快速路指引系统的现状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对城市快速路的指引系统设计方法和思路。  相似文献   

9.
10.
城市快速路主要联系市区各主要地区、主要近郊区、卫星城镇、主要对外公路等,快速路总体设计是在整个快速路设计中的一大重要环节,通过对合肥市阜阳北路(东方大道-北外环高速)段快速化改造的研究,浅谈城市快速路总体设计的要点,城市快速路总体设计的要点主要包含功能定位、主要技术标准、横断面布置、道路总体平面、关键性节点设计、出入口设置.  相似文献   

11.
北京市快速环路速度-密度模型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北京市快速环路系统为研究对象,对微波检测器(RTMS)获得的交通流数据进行处理分析,研究北京市快速环路交通流运行特征,建立了速度-密度模型.同时分析了北京市快速环路速度-密度模型在快速路研究中的作用,指出了快速路出入口对保持自由流速度的不利影响.这为交通控制优化、车流波形成机理的研究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城市地下快速路成为缓解城市交通问题的一个新的有效途径,正逐渐受到重视,合理规划地下快速路网是当前的重要问题。本文针对地下快速路服务中长距离出行车辆的功能定位、特性和布局原则,按照点线面依次规划的程序,建立地下快速路集散点选择模型,提出从常规OD调查数据处理到集散点选择,再利用OD表转换和基于集散点的期望线图,最终协调规划地下快速路网的规划流程,最后给出案例分析结果,证明所提出的规划流程以及集散点选择模型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为缓解快速路出口匝道的交通拥挤,提出了从主线上进行速度协调控制的方法,在现有基于断面的速度协调控制模型的基础上,通过对入口匝道、出口匝道等的修正构建了面向出口匝道的基于车道的速度协调控制模型,描述和预测每个车道的交通流状态,以路网行程时间最短、总通过量最大为优化目标,对每个车道分别进行最佳速度引导.并搭建仿真系统,分析不同交通需求情形下,基于车道和基于断面的速度协调控制策略的实施效果.结果表明:速度协调控制策略更加适用于中高密度,当交通需求量较高时,相比于无控制策略,基于车道和基于断面的速度协调控制模型均能降低车辆平均延误,且在大多数情形下,基于车道的速度协调控制模型效果优于基于断面的控制模型,对缓解交通拥堵、提高交通安全具有一定助益.  相似文献   

14.
结合公路工程建设、管理现行的法律法规,对公路工程建设过程中合同管理与索赔进行探讨,简要介绍工程索赔程序和管理与措施.对承包人索赔、业主索赔及业主、监理、承包人三方索赔的管理具有一定的参考指导性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5.
从交通拥挤外部成本、交通事故外部成本、空气污染成本及噪声成本4个方面,定量计算交通出行对于道路使用者、非道路使用者及社会环境的负外部性影响. 以北京市东三环主路为例,计算全天各时段的交通出行外部成本,并分析其变化特征. 结果表明,拥挤外部成本对总外部成本的贡献率最大,且随着流量增加,路段平均车速降低,呈现迅速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6.
从分流区实际驶出交通流的特点和需求出发,提出了基于车道变换的高速公路出口识别视距计算模型。计算模型中考虑了驾驶人从内侧车道识别到出口的反应时间,以及驾驶人一次换道需要的距离。结果表明:和《路线设计规范》相比,该计算模型明确了识别视距构成的驾驶行为意义,界定了识别视距的范围,推荐的最小识别视距具有唯一选择性。  相似文献   

17.
针对传统交通信号控制方法忽视环境效益的不足,研究考虑排放因素的城市交叉口信号控制方法. 根据城市道路机动车行驶过程,考虑不同行驶工况下污染物排放特点,分别建立了城市道路污染物和标准污染物排放模型;分析了交通信号评价指标的相关性,选取面向排放因素的性能指标,并采用相对评价指标体系,建立考虑排放的交通信号的配时模型;利用基于黄金分割的改进粒子群算法对配时模型进行求解;在不同交通状态下,采用3种算法对实例进行大量的数值计算和仿真验证. 结果表明所设计的算法求解精度高,且提出的模型在降低排放、提高路口通量方面具有良好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18.
为优化城市快速路出口影响区的交通组织,降低出匝车辆的换道风险,提高交通运行的安全性和高效性,依托上海自然驾驶实验数据,提取城市快速路出口影响区出匝车辆的轨迹数据样本,建立出口影响区换道风险评价方法及分级标准;针对三种常见的快速路出口,考虑人、车和路域环境方面的综合因素,利用二项Logistic模型构建换道风险模型,分析不同因素对换道风险的影响程度,以及一定条件下车辆存在换道风险的概率;在此基础上,根据出口影响区的车辆运行信息和换道风险模型,控制换道风险在合理范围内,得到出匝车辆的合理(最迟)换道位置,并提出相应的城市快速路出口影响区的车道管理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