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激光气相法是制备超微粉末的新方法之一,目前还存在超微粉末粒径太小难于收集,原料SiH_4价格较昂贵等困难。我们以SiH_4为主要原料,成功地合成出超微Si、Si_3N_4、SiC粉末,研究了反应条件对超微粉性能的影响,探索了用廉价原料代替SiH_4的可能性,并且在超微粉的收集方面做了若干探索,取得了一些有意义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醇盐法制备氢氧化钕,氧化钕超微粉末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本文用醇盐法合成了氢氧化钕、氧化钕超微粉末,粒径为0.01~0.05μm。氢氧化钕超微粉末为六方结构;氧化钕超微粉末为立方结构。热分析结果表明,氢氧化钕超微粉末较非超微的氢氧化钕粉末有较快的失重速度。  相似文献   

3.
配位-沉淀法制备Ni(OH)2和NiO超微粉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本工作采用配位 -沉淀法成功的制备了薄片形氢氧化镍和氧化镍超微粉末 ,通过 XRD、TG-DTA、IR及 TEM等实验手段对超微粉的组成结构进行分析表征。  相似文献   

4.
溶胶-凝胶法制备功能陶瓷超微粉末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陶瓷超微粉末的研究是目前高技术领域中的一项重要课题。溶胶-凝胶法是近几年来才开发的一种制备陶瓷超微粉末的新技术。应用该方法所合成的粉末纯度高、化学成份均匀、颗粒度小且分布范围窄,易烧结成致密的陶瓷体,尤其对于多元陶瓷粉末的制备这些优点更为突出。因而对该方法的研究及应用已引起人们的普遍重视。PbTiO_3、BaTiO_3和Pb(Zr,Ti)O_3作为陶瓷压电材料广泛应用于电子信息技术和光电技术领域;有关它们的研究报道甚多。  相似文献   

5.
纳米级Mgo粉体的合成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汪国忠  程素芳 《合成化学》1996,4(4):300-302
采用化学沉淀法制备了薄片形氧化镁超微粉末,讨论了原始原料,浓度和温度对产物粒径的影响,通过XRD及TEM等实验手段对超微粉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6.
共沉淀法制备铝酸镧超微粉末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尿素-氨水在热水溶液中调pH共沉淀制备铝酸镧超微粉末。研究了氨水浓度、尿素浓度和尿素-氨水滴加速度对超微粉末颗粒的影响和焙烧温度对超微粉末颗粒微观变化的作用。在选定的条件下,制备成粒径为0.1~0.7μm、比表面93~112m~2/g的铝酸镧超微粉末。  相似文献   

7.
溶胶—凝胶法制备LaAlO3超微粉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肖军  洪广言 《应用化学》1992,9(5):104-106
用溶胶-凝胶法低温合成多组分氧化物玻璃的详细工艺已有报导。我们亦成功地用该法制备出了钕玻璃薄膜和钕玻璃纤维。本文报道利用此法低温合成LaAlO_3超微粉末的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8.
希土,通常是指周期表中从镧到镥并包括钪和钇在内的十七个元素。其中镧、铈、镨、钕、钷、钐、铕、钆、铽、镝、钬、铒、铥、镱和镥十五个元素,又称为“镧系元素”。希土元素具有许多独特的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被广泛地用于各个方面。在发光领域中  相似文献   

9.
F—T合成超微粒子碳化铁催化剂制备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超微粒子催化剂以其表面积大、反应活性高、选择性好、使用寿命长等优点而引起人们的重视.本文以F-T合成催化活性物种为a-Fe、Fe_xC_y等催化剂的机理为依据,用激光热解法制备了非晶态Fe/C超微粉,经有机溶剂洗涤及高温处理获得碳化铁催化剂.XRD、TEM及电子衍射测试结果表明,其粒度大都在1~4nm之间,为多晶态的a-Fe、Fe_3C及Fe_2C.初步探索了利用激光选择热解法制备超微粒子催化剂的方法和规律.  相似文献   

10.
希土取代苯基化合物的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70年Hart等利用苯基锂的乙醚溶液与希土氯化物的四氢呋喃悬浮液反应,首次合成了希土苯基化合物(C_6H_5)_3Ln(Ln=Sc、Y),LiLn(C_6H_5)_4(Ln=La、Pr),但没有得到满意的碳氢分析数据,碳的实测值仅为计算值的三分之二左右。其他希土苯基化合物的合成也有报道。为了进一步探索希土芳基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希土和芳基之间成键的可能性,我们使用邻甲氧基苯基锂和对甲基苯基锂与希土氯化物反应,试图合成新的希土取代苯基化合物。  相似文献   

11.
Russian Chemical Bulletin - The ultrafine aluminum powder alloyed with rare-earth metals (Ce, Sm), which is used as a support for the cobalt-containing catalysts of the Fischer-Tropsch synthesis,...  相似文献   

12.
LaFeO~3超微粒子的制备及性质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使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平均粒径为12~75nm的LaFeO~3超微粒子。从凝胶至超微粒子的过程中, 失重达90%。纯相晶态的LaFeO~3超微粒子的最低生成温度为600℃。粒子平均粒径随着灼烧温度的升高而显著增大, 通过对不同粒径的LaFeO~3超微粒子表面光电压光谱的研究发现, 随着粒子粒径的增大, 粒子内部逐渐形成长程有序的晶体结构和完整的能带结构。粒子粒径越小, 表面特性越明显。  相似文献   

13.
用超临界流体干燥(SCFD)法制备出大孔高比表面ZrO2气凝胶超细粉,详细考察了初始水凝胶pH值对ZrO2超细粉形貌、晶相组成、颗粒大小与分布、比表面积及孔结构等织构和结构性质的影响。在实验范围内,当水凝胶pH值为10.30时,所制得的ZrO2超细粉具有最大的比表面积和孔体积,最小的表观堆密度和平均粒径,颗粒分布均匀狭窄,颗粒间连接成三维网络构状态,较好地保持了凝胶原始织构。  相似文献   

14.
基于表面光伏效应测得的表面光电压谱在半导体表面化学物理的研究中早已获得极为广泛的应用。近年来,我们实验室成功地将这一技术应用于复相光催化的研究中[1,2],如发现表面光伏信号是半导体多晶粉末光催化剂具有活性的必要条件,光电压信号愈强光催化活性愈高,而且二者存在半定量的关系。这些结果启发我们,表面光伏技术有可能发展成为一种快速评估光催化剂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超细煤粉吸附苯胺机理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筛分和高能球磨得到不同粒度煤粉,进行吸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粒度较大的四种煤粉对苯胺的吸附符合Lagergren一级吸附速率方程,较小的三种超细煤粉对苯胺的吸附符合二级吸附动力学方程。并求出了一级、二级吸附速率常数和有效扩散系数,表明煤粉吸附苯胺的过程由颗粒内扩散控制;煤粉对苯胺的吸附量随煤粉粒径的减小呈指数关系增加。平均粒径d50为9.30μm、4.28μm、和4.82μm煤粉对苯胺的吸附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式,单层饱和吸附容量为109.05×10-3、246.31×10-3和90.91×10-3。超细煤粉对苯胺的吸附性能量明显好于其他煤粉。  相似文献   

16.
应用TEM、XRD、XPS、BET表面积测试和微型催化反应装置研究了Co-Ce-O复合氧化物超细微粒催化剂结构及其4-甲基苯酚(PMP)选择氧化制4-羟基苯甲醛(PHB)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Co-Ce-O复合氧化物超细微粒催化剂的选择氧化催化活性与催化剂粒子大小、组成和结构密切相关,在Co/(Co+Ce)原子比为0.33时选择氧化催化活性达极大值,Co-Ce-O复合氧化物超细微粒催化剂优良的选择氧化催化活性不仅仅是因为其粒子较小、比表面积较大,而且还因为高分散粒催化剂优良的选择氧化催化活性不仅仅是因为其粒子较小、比表面积较大、而且还因为高分散的Co、Ce组份发生了相互作用,催化剂具有较主贩表面吸附态氧物浓度,经高温(〉500℃)处理,Co-Ce-O复合氧化物超细微粒发生烧结、比表面积减小且Co-Ce相互作用遭到  相似文献   

17.
微乳液法制备球形氧化锆粉体及其分散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以水/环己烷/曲拉通-100/正己醇四元油包水微乳体系中的微乳液滴为纳米微反应器,通过微反应器中增溶的锆盐和沉淀剂发生反应,可以制备出基本无团聚、球形度较好的纳米级氧化锆粉体,粉体粒径为30~40 nm且呈单峰分布。通过分析粉体中可溶性离子的含量及其在水中的电动行为以及悬浮体的流变特性,说明粉体具有良好的分散特性。  相似文献   

18.
稀土氧化物超微粉的催化酯化行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制备了5种稀土氧化物超微粉并考察了它们的催化酯化的活性,发现超微粉的催化活性均高于普通稀土氧化物,Y_2O_3超微粉催化酯化产物的酸值接近0.1,有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To investigate changes on the physic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wheat straw by mechanical ultrafine grinding, wheat straw powders of four different particle sizes and distributions were produced using a sieve-based Retsch ZM100 grind mill and CJM-SY-B ultrafine vibration grind mill. Changes on the microstructure and physic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different powders were assessed by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X-ray diffractometry, 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 thermogravimetric analysis and relevant standard laboratory analysis methods. Ultrafine grinding reduced the crystallite size and crystallinity of the wheat straw. New surfaces were exposed on the ultrafine powder with high levels of cellulose/hemicelluloses components but there was no apparent change in chemical structure. Wheat straw powders were smaller in size but had a higher bulk density (from 0.19 to 0.54 g/mL) and angle of repose (from 46.02° to 55.61°) and slide (from 37.26° to 41.00°). The hydration properties (water-holding capacity and swelling capacity) decreased with reduction in particle size of the wheat straw. Both the sieve-based and ultrafine powder exhibited a good ability to remove Pb2+ and Cd2+ and there was marginal improvement when using the ultrafine powder. The thermal stability of the ultrafine powder measured by thermogravimetric analysis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because of the low cellulose crystallinity.  相似文献   

20.
活性ZnO的制备及其表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龚晓钟  汤皎宁 《合成化学》2004,12(3):259-262,305
用传统沉淀法以超声波振荡方式制备出粒径约为32.Onm的六方晶型ZnO超细粉。其结构经IR和X-射线衍射表征,并测定了其粒径、比表面积和电学性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