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课标下数学课堂教学设计的基本理念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本文是从分析传统数学课堂教学设计的特征及其弊端入手,阐述了新课标下坚持以人为本,改革和创新课堂教学观念、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策略、教学手段和教学评价等现代课堂教学设计的基本理念.  相似文献   

2.
新一轮课程改革今年在我省全面启动,《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为数学教学树立了新的理念、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正确理解新课程理念,正确把握教学观念的转换,成为课堂教学中首先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下面这个案例是我们在市数学研讨会上开设的一节公开课,在教法、学法上我们做了大胆尝试,力求体现新课程理念.  相似文献   

3.
新课程数学课堂教学的基本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志敏 《数学通报》2006,45(2):9-10
新的一轮课程改革是我国基础教育领域的又一次深刻的变革,也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又一重大战略举措.作为实施新课程改革的主阵地的课堂教学,应该采用一些什么样的策略,这是每一个教师必须认真思考的一个问题.在数学教学中,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可以采用课本让学生先读、题目让学生先做、规律让学生先找的“三先”教学策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走在老师的前面.下面给出三种基本的课堂教学模式.1课本让学生先读对一些概念课或适合学生阅读的教学内容,采用课本让学生先读的方法,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并使学生学会学习.其课堂教学的一…  相似文献   

4.
新课程理念下数学教学案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新一轮数学课程改革的深入进行,一些课程专家意识到课程实施的关键是新课程理念如何为广大教师所接受.如果广大的一线教师缺少参与意识,对新课程改革持否定态度或反应冷淡,那么数学课程改革的理想就会落空.越来越多的学者主张以数学案例为载体解决理论联系实际的问题,把新课程理念落到实处,将案例研究作为教师培训的基本方式之一.我们知道,教师的教学经验是由无数的教学片段编织而成的,利用课程和教学论的有关原理对这些片段加以整理和反思,就构成了教师对数学教学特点的基本认识.  相似文献   

5.
关于新课程理念下中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2001年7月教育部正式制订了数学课程标准,把数学课程改革向前推进一大步.新课程标准下,中学数学课堂教学如何引导学生变厌学为乐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如何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值得我们数学教育工作者深思.  相似文献   

6.
在新课程实施中,一切都在发生着显著的变化;培养目标发生了变化,课程理念发生了变化,教学内容发生了变化,教学形式发生了变化,评价导向发生了变化,学生生活发生了变化,…….但是,所有这些变革与发展都需要一线教师以及相关人员的积极参与,教师自身的理论素养和实践  相似文献   

7.
新课程数学课堂教学必须重视的五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明建 《数学通报》2005,44(7):12-13
数学新课程的实施更新了数学教师的教育观念,改善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师生均焕发出了生命的活力.但是,由于一些数学教师对数学新课程标准中教育理念的认识还存在偏差,所以无论是常规的课堂教学,还是一些优质课、观摩研讨课等,都存在着一些值得我们必须重视的问题,经过近几年的课堂教学实践与探讨,我们把它们总结为如下五个问题.  相似文献   

8.
朱东晓 《数学通报》2005,44(12):29-31
目前,新课程改革正在全国上下逐渐展开,新课程理念也在广大教师中逐步深入.数学的发展,在于不断地创新、发现,因此,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分析问题、思考问题的方法,引导学生认识真理和发现真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很重要的.那么,在新的理念下究竟如何从事课堂教学活动,该怎样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  相似文献   

9.
随着新一轮课改的逐步实施,高中数学新教材已在全国多省展开,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和经验,同时也存在不少的问题,而本次课改其显著特征和核心任务就是要坚定不移地推进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因此作为教材的具体实施者——教师,必须及时转变教学观念,实施更加有效的教学方式才能胜任新课程教学,取得更加理想的教学效果,使新课改得以顺利实施,下面以一堂公开课为例和广大同行作一交流。  相似文献   

10.
武锡环  黄瑞芳  付玉 《数学通报》2005,44(2):25-26,41
针对某一个特定的教学内容、某一位执教者的课堂教学效果进行有效的评价是教学实践中经常面临的问题.美国学者Jennifer K.Jacob。与日本学者Ei ji Morita关于“日本和美国教师对数学课堂录像的评价”的研究报告,不仅提供了一种评价日常课堂教学效果的研究方法,同时也呈现了日、美两国各具特色的教学风格和教育理念.本文通过对这个研究报告的介绍,引发出对我国教育实践研究的思考.  相似文献   

11.
新课程理念下高中数学思维能力的构建与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圣清 《数学通报》2005,44(6):14-15
随着21世纪经济的飞速发展,知识经济的来临,“科教兴国”战略的确立以及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高中数学课程改革也进入了一个重要时期.特别是在新的课程标准下,对数学思维的教学要以全新的理念、新的框架结构、内容体系和教学方式来实施数学的教育功能.那么,如何正确理解和实践新的数学教育理念,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使学生有效地掌握数学知识,是数学教学中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提高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领导力,是通过有效的教学实践,以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都能得到充分发展为共同目标的过程.  相似文献   

13.
数学应用与数学新课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有这样一些教师,他们认为数学应用面对所有学生太难了,因此他们只教给好学生数学应用;同时又有这样一些教师,他们认为数学应用不是好的数学,只可以用来对差学生激发学习兴趣,因此差学生学数学应用,因为差学生学不了好的数学.  相似文献   

14.
新课程理念下的"再创造"活动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前,新课程改革已在全国上下逐渐展开,新课程理念也在广大教师中逐步深入.但在新的理念下究竟如何从事课堂教学活动却是一些教师感到困惑的问题.本人通过近几年的研究与实验,得到了解决上述问题的一种有效方法,这就是: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进行“再创造”活动。  相似文献   

15.
数学课堂教学设计的艺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的第四部分《实施建议》指出:“数学教学要体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在教学设计中充分考虑数学的学科特点,高中学生的心理特点,不同水平、不同兴趣学生的学习需要,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掌握数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及它们所体现的数学思想方法,发展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对数学有较为全面的认识,提高数学素养,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为未来发展和进一步学习打好基础。”由此可见,  相似文献   

16.
新课程理念下对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是教育要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目标.它确立了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转变了单纯由教师传授,学生接受的被动式教学方式,使课堂成为学生主动参与探索、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获取知识的场所.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问题能揭示事物的矛盾,引起主体内心的认知  相似文献   

17.
探究性学习是人们在总结发现式学习和有意义学习的经验的基础上提出的一种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的学习方式.这一学习方式的出现,在学校教学领域引起了一场“学习的革命”.探究性学习也就是让“学生在学科领域或现实生活的情境中,通过发现问题、调查研究、动手操作、表达与交流等探究性活动,  相似文献   

18.
在当前的数学课堂教学改革实践中,“互动”逐渐成为许多中学数学教师经常使用的话语,并逐渐内化为具体的课堂教学实践行为.这反映了对数学课堂教学过程的重视,以及对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价值的重新认识.那么,对数学课堂教学来说,什么叫做“互动”?或者说,数学课堂教学互动具有怎样的特征?  相似文献   

19.
新课程下中学数学学习训练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改进中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意见》(2005,3)中指出:数学学习训练是数学教学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途径.教师要从训练的目的、要求、内容、形式等方面,不断地改善数学学习训练.数学学习训练是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20.
臧洪君 《数学通报》2007,46(8):9-10
1每节课引入都要有创设情境,才是新课程的教学吗部分数学教师认为:每节数学课都要创设情境,不是情境导入的课就不新颖,不符合新课标的理念.数学毕竟是一门思维和逻辑性比较强的学科,虽然数学来源于生活,但数学思想又高于生活,我们学生在课堂上主要是学习前人积累的现成知识,这样有的知识内容不一定适合创设情境,而宜直接引入.比如:在学习孤度制这节课时,有的教师在开始上课时,拿出一段绳子,问同学们如何度量.其实,也可以直接引入,像“我们知道,各种度量制不是唯一的,比如长度、质量,既有国际公制,又有中国市制,同样度量角的制度也不是只有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