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课堂教学中,存在着两条思维线路:其一是学生的思维活动;其二是教师的思维活动。教学实践说明,如果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使师生之间的认识程序“同频”,引起教与学的“共振”,则能取得课堂教学的最佳效果,否则,学  相似文献   

2.
重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100032北京八中张环课堂教学是师生的双向活动,是师生心理、情感的交流过程.教师要创设情境,启发引导学生思维,使学生学会思考问题的方法,这一点比学习具体知识更重要,掌握知识应是掌握思维方法的结果.1994年9月~19...  相似文献   

3.
兴趣是学习的先导,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的重要的心理成分。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是天生的,往往在于诱发,如何有意识地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的思维进入最佳状态,课堂教学呈现良好的气氛,是值得探索的教学艺术!下面就笔者在数学教学实践中  相似文献   

4.
谈际国 《中学数学》2012,(13):87+89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果能够巧设陷阱,让学生暂时受挫折,便可以使他们的思维处于"愤"、"悱"状态,进而促使其思维活跃起来,老师精选典型例子,通过正与误、繁与简的比较,让他们的思维品质得到有效培养.在多年的课堂教学实践中,针对学生普遍存在的数学思维品质不够好的问题,笔者进行努力探究,我感到,巧设陷阱是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的非常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数学教学中如何激活学生的思维袁贤琼(湖南省郴州市二中423000)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一个常议常新的话题.教学实践告诉我们,课堂上若能想方设法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使思维处于活跃状态,不但能使学生克服学习中的障碍,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6.
论数学应用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和地位张辉勤(安徽省安庆市浮山中学246735)数学应用对课堂教学的促进作用体现在以下“三个有利”1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教学中适当插入一些应用课题,会极大调动学生积极性,使学生保持持续、稳定的学习兴趣,思维处于高度活跃...  相似文献   

7.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把握好学生的思维活动,激发学生的发现欲和创造欲.从而使他们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有所发现,有所突破,有所创新.使学生的思维“空间”振奋起来,促进思维发展,在教学中将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思维教学课教案一例余世平(华中师大一附中)课题:排列组合习题──分组问题.研究方向:如何利用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创造性思维是指对所用的材料,从新的角度,用新的程序方法处理加工信息,从而获得新成果的思维活动和过程.对学生来说,尽管他们发...  相似文献   

9.
现代数学教学论认为,数学活动的核心是数学思维活动.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应重视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思维品质,提高学生数学素质,这对提高中学数学教学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在课堂教学中,实施题组教学,是有效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0.
改革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是深入开展数学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在课堂上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充分发挥其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是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为了能够做到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起他们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勤奋好学,因此,教师必须在教学活动中精心设计,构建最佳的课堂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用饱满的学习  相似文献   

11.
张海涛 《中学数学》2023,(22):46-47
<正>课堂动态生成是在教学过程中生成的预设以外的教学活动的概括,体现了课堂教学的生动性和可变性,动态生成是对课前预设的补充和完善.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特点,组织学生参与探究活动,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使课堂教学更加精彩纷呈,让课堂教学结构更加符合新课程的理念,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1 精心预设,提供精彩生成前提课前预设与课堂生成共同构成了教学的统一体,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课前精心预设是对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2.
提问,是课堂教学活动的重要形式,运用于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之中.是师生之间进行信息和情感交流的纽带,开启学生智慧之门的钥匙.好的课堂提问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能唤起学生积极、主动的思维活动,激发学生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去获取知识,提高能力,从而起到增进教学效果的作用.数学课堂教学实质上就是师生共同设疑、释疑的过程,是以问题解决为核心展开的.若能把提问技能灵活地在数学课堂中进行应用,则可以起到强化知识信息的传输,调控课堂教学过程,沟通师生态输交流之功效.然而,目前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对数学课堂教学提…  相似文献   

13.
王涛 《中学数学》2023,(21):35-36
数学练习作为课堂学习活动的延续,它是巩固知识、强化技能的重要载体,也是拓宽学生视野、完善学生认知结构、发展学生数学思维的必经之路.在教学中,教师需结合实际创设有效的练习,充分发挥数学练习的最大效益,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教师要选准探究内容、创设探究情境、提出探究问题、营造探究氛围、启迪探究思维,通过创设适当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去思考、去体验、去发现,从而激发和强化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通过主动学习形成自我反思、自我反馈的学习能力.(1)创设带有趣味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积极思维.生动而有趣的学习材料是学习的最佳刺激,以趣引思,能使学生处于兴奋状态和积极思维状态,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例如,在讲等比数列前n项和时,用“古印度人达依尔发明了国际象棋而使当朝的国王十分开心,国王决定重赏他,……”的故事来引入课题,…  相似文献   

15.
<正>新课程改革的推进逐渐改变了课堂教学的模式、内容和方法,新的教学理念要求教师转变传统观念,成为课堂教学的引导者和组织者,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在实践操作、合作探究、师生交流中获得知识和技能的提升.而课堂问题是联系师生思维活动的纽带,是点燃学生思维活力的钥匙.  相似文献   

16.
数学教学是思维活动的教学.只有引导学生按照思维过程的规律进行思维活动,才能提高数学课堂教学质量.本文谈谈自己的认识和具体做法. 一、逐步学会应用“思维的问题律”“思维的问题律,是说思维过程是从问題开始,在实践中有解决问题的需要,使思维过程深  相似文献   

17.
臧立本 《数学通报》2007,46(10):41-42
例题教学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环节.纵观当前的课堂教学,多数是“教师讲、学生听”的模式,严重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我们在例题教学的一些主要环节上,创设情境,有的放矢地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活动,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思维水平,以及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灵活驾驭数学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李军  白严旭 《中学数学》2021,(1):66-68,63
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基本指向是思维活动,而数学语言又是数学思维的载体,数学表达与思维训练紧密联系在一起.因此,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语言(口头与书面)的表达能力显得至关重要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把培养学生的数学表达能力作为重要教学任务来落实那么,如何使其在课堂教学中落地生根呢?下面以苏科版教材七年级下册“三角形的内角和”的教学为例,谈谈自己的教学实践与思考.  相似文献   

19.
过程性原则是数学的重要原则,它要求教师从数学思维的结果出发,自觉暴露,精心设计,灵活运用。把数学教学作为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按照思维过程的规律进行思维活动,既能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还能优化学生的思维品质。下面谈谈这种过程设计的途径。我们知道,设计思维过程的实质是将数学思维的必要过程“复现”出来。这包括问题的提  相似文献   

20.
1 创设思维情境的意义创设思维情境 ,是着力创造学生思维发端与过程中所需环境氛围的一种教学手段 ,是启动与引导学生思维的重要环节 ,是现代课堂教学中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 .有些教师提问带有随意性 ,漠视思维环境的存在 ;有的问题带有突发性 ,不给学生思考的时间与空间 ;还有的当甲答不出时 ,立即换乙、丙回答 ,不针对“卡壳”的原因进行诱导…这些都是不注意思维情境营造的表现 .1 .1 诱发——对学生主阵地地位的尊重学生是思维的主体 ,教学中的一切活动 ,都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 ,而学生的思维活动 ,是在一定场景下开展的 .因此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