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将数字证书技术、认证代理技术和可信计算技术相结合,针对园区网环境,提出了一种基于可信计算平台的统一认证系统模型,该模型通过在计算终端引入可信平台模块、对用户身份统一认证、对计算平台进行身份及完整性验证等方法,解决了存在多个应用系统时口令容易混淆、访问效率低下和终端的可信性难以保证的问题.系统的安全性分析和测试结果表明,用户只需一次认证,即可访问其拥有权限的多个应用系统,效率和安全性得到了很大的提升,而且可以保证终端的可信性.  相似文献   

2.
基于Agent技术,通过引入可信平台模块(TPM)并扩展系统信任链,提出一种新的层次化可信系统架构,在不可信的服务器与不可信的用户之间建立信任关系,实现了两者之间安全可靠的互操作.在TPM的支持下,从保密性和完整性两个维度以及能力和属性两个方面对数据访问操作的主客体进行量化评级,确定访问规则,实现了保密性与完整性相统一的安全访问策略,降低了用户与服务器被攻击的风险,保障了系统的可信运行,与现有的访问控制策略相比具有更高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3.
可信网络连接中一种基于可信度的细粒度授权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可信网络连接架构中所定义的访问控制粒度粗、对于如何评估访问请求者的可信级别,如何实施授权访问没有定义等问题,提出了根据请求者的行为及其平台计算环境特征评估其信任级别的方法,研究了具有反馈功能的动态访问授权模型,并在构建可信网络连接原型系统的基础上,实现了从连接到授权的接入控制和动态调整.  相似文献   

4.
针对智能电网中存在的缺乏对硬件设备的认证、无法验证初始双方的计算环境安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国密算法的、面向智能电网场景的移动终端可信网络通信方案。该方案基于FPGA(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实现了国密算法以满足智能电网防护自主可控的安全需求,从物理层面增强了智能电网下移动终端的安全性;将可信网络连接技术应用到智能电网移动终端中,设计出适用于智能电网系统中终端的数据安全传输方案,在保证通信链路安全的同时,保证接入智能电网系统中终端的合法性。本文设计并实现了所提方案的原型系统,并基于原型系统完成了仿真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可信通信方案可有效提升移动设备网络接入安全性,在智能电网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为解决现有基于Java J2ME架构构建可信计算平台时的局限性,本文针对Android操作系统特性,以移动可信模块为基础,提出了基于Android操作系统的可信平台架构,并对架构中的各个模块和技术方案的可行性进行论证,阐述了轻量级DAA匿名认证方案在本架构的实现思路,验证了此架构的可行性.分析结果表明,基于Android的可信计算平台架构可在不改变现有移动终端架构且不丧失Java特性的前提下,通过重用现有技术和硬件,使移动终端可在可信芯片的支持下进行可信认证,并保证认证速度.  相似文献   

6.
针对基于SIM卡安全机制的家庭基站平台完整性无法保护,容易产生通过家庭基站的恶意攻击等安全威胁,提出了基于TPM的家庭基站保护机制,采用TPM的安全计算、安全存储和认证机制,实现了核心网对家庭基站的设备认证、家庭基站软硬件完整性验证、家庭基站身份认证、家庭基站位置认证与锁定、用户接入家庭基站的认证.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CP-ABE算法应用问题,提出一种新机制TBCCSAC(trustee-based CP-ABE cloud storageaccess control),通过使用可信第三方管理用户属性证书,动态生成资源访问密钥SK,引入访问控制令牌机制,有效地解决了云存储中用户属性知识管理维护量大、密钥分发与管理负担重,以及写权限鉴别缺失等问题.对TB-CCSAC进行的安全性分析表明,该机制的设计达到了安全性目标;仿真实验结果表明,与CCSAC(使用CP-ABE算法实现云存储访问控制)相比,TBCCSAC需要更少的存储空间.  相似文献   

8.
基于移动可信平台模块的通用PC机系统可信增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终端安全性能,提出并实现了移动可信平台模块(RTPM)和在其支持下的通用PC机系统可信增强架构及原型设计方案.RTPM通过USB接口与计算机平台连接,可接管启动控制权对后续启动的系统进行可信度量.该架构以RTPM为支撑实现完整的系统可信引导,将可信计算机制扩展剑操作系统和应用层,在不改变PC机硬件结构和通用计算机基本输入输出系统的情况下构建可信计算环境,为终端安全技术手段提供基础支撑,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9.
针对认证和授权脱离,给系统留下了缓冲区溢出攻击导致认证机制被旁路的安全隐患问题.提出了可信授权的思想,将用户的认证可信度作为授权的基础,使用户获得的授权是真正可信的,从而避免认证机制被旁路造成的危害,并且能真正实现管理员分权.同时本文基于Kylin操作系统安全版的角色定权框架,给出了可信授权的实现技术和途径.  相似文献   

10.
一种基于可信服务器的可信引导方案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基于信任根和信任链的概念,利用可信服务器,结合系统的引导过程,提出了一种基于可信服务器的可信引导方案.该方案在引导过程中每次进行控制权转移时,对将要转移到的下一层,进行完整性验证.如验证通过,方进行控制权的转移.这样,系统的引导过程将按照信任链的传递进行.系统的引导处于一种可信的状态,成为一个可信的引导,从而使得整个系统的安全性得到极大的增强.同时,该可信引导方案还具有易实施及灵活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