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沙田柚皮细颗粒经石油醚回流脱脂、热水提取,以葡萄糖为参照品,利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柚皮中水溶性多糖的含量。葡萄糖浓度在15.0~100.0μg/mL范围内与吸光度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A=0.00755x+0.07475(R=0.9992)。测出柚皮中水溶性多糖的含量为7.28%,精密度为0.82%(n=3);对照实验的回收率为(99.00±1.15%),精密度为0.59%(n=5)。此法操作简便,结果稳定可靠,是柚皮及其果肉中水溶性多糖含量测定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荧光光谱法测定灵芝多糖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苯酚-硫酸法建立了灵芝多糖的荧光光谱测定方法。当葡萄糖浓度为20~100μg.mL-1时,λem=518nm处荧光强度与葡萄糖浓度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94,检出限为6.35μg.mL-1。用拟定的方法对9种灵芝样品进行了测定,其多糖含量在0.712%~2.548%之间,与《药典》法测定结果一致。加标平均回收率为99.82%,相对标准偏差为3.46%。该法结果稳定、重复性好,可用于天然产物中多糖含量的分析。  相似文献   

3.
青钱柳中多糖的测定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建立了一种测定青钱柳中多糖的方法. 青钱柳样经80%乙醇回流除去单糖、双糖、低聚糖、多酚、氨基酸等杂质后用水提取, 得青钱柳多糖, 其含量采用蒽酮-硫酸法比色测定, 用精制青钱柳多糖测得青钱柳多糖对葡萄糖的换算因子. 采用该方法测定简便可行, 供试液在8 h内显色稳定, 重现性较好, 平均回收率为100.8%, RSD为1.9% (n=3). 所测江西修水青钱柳中多糖含量为4.39%.  相似文献   

4.
分别利用分光光度法和1-苯基-3-甲基-5-吡唑啉酮(PMP)衍生化/HPLC法分析了12批不同批次药材的决明子多糖及其水解产物中的单糖组分,以水解的单糖组分建立了决明子多糖的HPLC指纹图谱,并研究了决明子多糖的组成特征。结果表明,经过纯化的决明子多糖含量在93.41%~98.57%之间,以甘露糖为参照峰建立了12批药材的指纹图谱,相似度在0.963~0.999之间,多糖水解产物中单糖组分的含量在1.617~304.5 mg/g之间,7个共有峰组分含量大小分布均依次为:甘露糖木糖半乳糖葡萄糖阿拉伯糖葡萄糖醛酸氨基半乳糖,显示了决明子多糖的基本组成结构特征,12批药材的决明子多糖中各单糖的平均摩尔比为甘露糖∶木糖∶半乳糖∶葡萄糖∶阿拉伯糖∶葡萄糖醛酸∶氨基半乳糖=43.0∶24.2∶15.4∶5.6∶5.5∶3.4∶2.9。指纹图谱相似度分析和多糖的组成特征分析对市售药材的分析鉴定结果一致,可作为决明子多糖结构分析及其质量控制的依据。  相似文献   

5.
建立分光光度法测定玉竹药材中玉竹多糖含量。玉竹药材经加热回流提取,多糖经80%乙醇溶液沉淀12h,采用苯酚-硫酸法进行比色测定。葡萄糖的质量在0~120μg范围内与490 nm波长处的吸光度成正比,线性回归方程为y=0.006 42x-0.007 53,相关系数为0.999 6,检出限为0.91μg。显色后溶液在6 h内保持稳定,样品加标回收率为95.9%~98.6%,平行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为1.13%(n=6)。该方法可用于玉竹药材中多糖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6.
蒽酮-硫酸法测定灵芝多糖的含量及其不确定度的评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蒽酮-硫酸法测定了灵芝多糖的含量,并对灵芝多糖含量的不确定进行了评定。分析了测量不确定度分量的主要来源,对各不确定度分量进行了评定和计算。结果表明,灵芝多糖含量在10~60mg/mL范围内与吸光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方程为A=8.7721c+0.0187,相关系数为0.9981。当灵芝多糖含量为1.13%时,其测量结果的扩展不确定度U=0.05%(k=2)。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以葡萄糖为标准品,采用苯酚-硫酸比色法测得白芨胶中多糖含量为75.01%。并通过稳定性、重复性、精密度和回收率等方法学进行考察,结果表明该方法简便易行,结果可靠,可满足白芨胶中多糖含量常规检测的需要。  相似文献   

8.
本文建立了1-苯基-3-甲基-5-吡唑啉酮(PMP)柱前衍生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法结合离子色谱-脉冲安倍法测定泽泻中10种单糖含量的测定方法,并比较了不同产地泽泻多糖中的单糖组成差异。经测定泽泻多糖中含有葡萄糖、半乳糖、半乳糖醛酸和阿拉伯糖,其中葡萄糖含量最高,说明泽泻多糖是以葡聚糖为主的杂多糖。不同产地泽泻多糖中葡萄糖、半乳糖、半乳糖醛酸含量差异显著(P<0.05),葡萄糖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广泽泻(166.940~264.724 mg/g)、川泽泻(82.647~155.019 mg/g)和建泽泻(51.148~97.746 mg/g);广泽泻多糖中半乳糖含量(3.511~3.840 mg/g)显著高于川泽泻(1.193~1.797 mg/g,P<0.01)和建泽泻(低于定量限);仅有广泽泻中半乳糖醛酸含量(1.342~1.823 mg/g)高于方法定量限。广泽泻中葡萄糖、半乳糖、半乳糖醛酸摩尔比为60.13∶1∶0.40,川泽泻中葡萄糖、半乳糖摩尔比为1545.05∶1,建泽泻多糖中几乎都是葡萄糖,葡萄糖占比在上述产地多糖中依次增加,三种单糖的杂合程度依次减弱。研究结...  相似文献   

9.
建立了一种准确测定车前子中多糖的方法。采用苯酚-硫酸法测定车前子中多糖量,以木糖作为标准对照物,检测波长480 nm。实验结果表明,车前子中多糖平均值为9.04%,平均加标回收率为98.2%,RSD=1.7%(n=6)。此测定方法适用于车前子多糖含量的测定,也可为其他戊糖含量高的多糖测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光度法测定新疆阿魏中多糖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苯酚-硫酸光度法对新疆阿魏中多糖含量进行了测定.测定波长485nm,多糖换算因子f=3.179,在10.0~70.0 mg·L-1范围内吸光度与被测物含量呈线性关系,方法的回收率在98.6%~102.2%之间.方法的相对标准偏差(n=5)为0.20%.  相似文献   

11.
王凤芹  杨航仙  汪以真 《色谱》2013,31(1):53-58
对纯化的新型细菌多糖进行酸水解,用乙硫醇-三氟乙酸和醋酐-吡啶体系先后对酸水解物进行衍生,与之前报道不同的是糖醛酸得到有效衍生化。以木糖为内标,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定量分析该多糖酸水解物中单糖和糖醛酸衍生物发现,该多糖的糖链由岩藻糖、葡萄糖、葡萄糖醛酸和半乳糖组成,其相对物质的量比为1.50:1.0:0.79:2.06;中性糖比例与糖醇乙酸酯化分析岩藻糖、葡萄糖和半乳糖的相对物质的量比(1.76:1.0:1.98)接近;糖醛酸咔唑法与该方法分析葡萄糖醛酸的含量分别为16.19%和14.85%。以上结果表明所建立的衍生化方法及GC-MS同时定量分析多糖酸水解物中单糖和糖醛酸的方法可行。此外还对葡萄糖醛酸的质谱裂解机理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2.
杏鲍菇多糖和微量元素的含量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苯酚-硫酸法测定了景宁产杏鲍菇中多糖的含量,并采用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CP-AES法)测定了其微量元素的含量.结果表明,多糖测定波长为490nm,在2.04~10.20μg/mL范围内吸光度与被测物含量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O.9992,方法的平均回收率为100.8%,RSD=1.3%.杏鲍菇含有丰富的多糖及铜、铁、锰、锌、硒等微量元素,药食两用,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和药用价值.多糖测定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作为杏鲍菇多糖含量的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13.
杏鲍菇多糖的提取及含量测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苯酚-硫酸分光光度法对杏鲍菇中多糖含量进行了测定。测定波长485 nm,多糖换算因子f=1.57,在5.00~70.00μg/mL范围内吸光度与被测物含量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0.999 8,方法的回收率在98.6%~102.3%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SD在2.01%~2.94%之间。测定结果表明,杏鲍菇中含有丰富的多糖。该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作为杏鲍菇多糖含量的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14.
对皂角刺多糖的提取及抗氧化活性进行了研究。采用超声波辅助技术提取皂角刺中的多糖,用苯酚-硫酸法,以葡萄糖为标准对照物在波长484nm处测量吸光度,计算皂角刺中多糖含量。单因素试验和L9(34)正交试验得到的优化试验条件为:提取温度50℃、pH为7、提取时间40min、液料比为30比1。皂角刺中多糖的提取率为1.26%。抗氧化试验结果表明:当皂角刺多糖质量浓度为2.5g·L-1时,·OH、DPPH·及·O2-的清除率分别为88.9%,89.3%,42.3%。  相似文献   

15.
邓永智  李文权  袁东星 《分析化学》2006,34(12):1697-1701
在温度为70℃、功率为600 W、提取时间为30 m in的条件下,海水小球藻中的多糖可以得到较好的提取。经过优化,当超声波作用时间为90 m in、超声波功率为300 W、水解液为1 mol/L乙酸时,小球藻多糖的超声水解效果最好。碱提、水提、酸提海水小球藻多糖中的单糖组成,经过GC-MS分析,它们的单糖组成各不相同。碱提粗多糖中所含单糖为鼠李糖、L-岩藻糖、D-阿拉伯糖、D( )-木糖、D-甘露糖、D-葡萄糖、D-半乳糖,各单糖百分含量分别为20.68%、0.32%、1.0%、2.20%、4.58%、50.28%、20.91%(W/W);水提海水小球藻粗多糖中含鼠李糖、核糖、岩藻糖、阿拉伯糖、木糖、甘露糖、葡萄糖、半乳糖8种单糖,它们百分比分别为2.32、2.36、0.24、0.89、0.56、3.44、78.21、11.99%(W/W);酸提粗多糖中所含单糖为鼠李糖、核糖、岩藻糖、阿拉伯糖、木糖、甘露糖、葡萄糖、半乳糖,各单糖百分含量分别为2.75、1.75、0.23、1.04、0.61、5.99、74.33、13.30%(W/W)。本实验所建立的微波辅助提取、超声水解多糖、GC-MS分析多糖中的单糖组成等方法,具有简便、快速、准确的特点。可用于海藻和其它植物中的多糖研究。  相似文献   

16.
建立了测定仙草多糖组成及其含量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极杆质谱分析方法。仙草样品在碱性条件下用沸水提取,提取液经固相萃取小柱净化后加三氟乙酸在110℃水解,然后采用1-苯基-3-甲基-5-吡唑啉酮(PMP)衍生。以Waters ACQUITY UPLC BEH C18(2.1 mm i.d.×50 mm,1.7μm)为分析柱,乙腈和缓冲盐溶液(0.5 mmol/L乙酸铵-0.05%乙酸)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分离,流速0.5 mL/min,电喷雾正离子多反应监测模式检测,内标法定量。结果显示8种单糖在1~100μmol/L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2均大于0.96,方法的回收率为84%~112%,相对标准偏差(RSD)不高于4.7%。仙草多糖由甘露糖、鼠李糖、核糖、葡萄糖醛酸、半乳糖醛酸、葡萄糖、半乳糖和木糖8种单糖组成,其摩尔百分比为7.4%、5.7%、4.2%、0.9%、28.4%、26.5%、16.4%和10.6%。该法简单、快速、灵敏高、重现性好,可用于仙草多糖的单糖组成分析和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17.
不同产地金线莲根茎和叶中多糖含量对比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考察了不同产地金线莲根茎和叶中多糖含量。应用超声辅助法和微波-超声协同萃取法提取金线莲根茎和叶中多糖,用苯酚-硫酸法测定其含量。微波-超声协同萃取法提取优于超声辅助法提取,金线莲根茎部的多糖含量高于叶中多糖含量,福建华安产金线莲多糖含量最高。金线莲中多糖含量为0.8509%~6.400%,具有开发药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18.
建立了1-苯基-3-甲基-5-吡唑啉酮(PMP)柱前衍生化-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同时测定厚朴叶多糖中的6种单糖含量的方法。采用Phenomenex(4.6 mm×250 mm, 4μm)为色谱柱,流动相为0.2%磷酸溶液-乙腈(体积比为82∶18),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45 nm,柱温为35℃。结果显示,基于HPLC法所建立的单糖检测方法,6种单糖成分在各自线性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94),平均加标回收率为97.17%~100.22%,相对标准偏差(RSD,n=6)为1.67%~2.82%。16批不同产地厚朴叶单糖组成相似,主要是由葡萄糖、甘露糖、半乳糖、鼠李糖和阿拉伯糖组成。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湖北和重庆样品间的单糖组成得到明显区分。该试验所建立的方法操作简便,重复性和准确度高,适用于厚朴叶多糖中单糖成分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19.
茶多糖的纯化及结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茶多酚生产的下脚料中,通过有机溶剂洗涤和凝胶色谱分离,得到一种水溶性多糖.经高效液相色谱分析,为单一茶多糖,其相对分子量为(10~10.5)×105;气相色谱分析表明,糖基由葡萄糖、半乳糖、阿拉伯糖、甘露糖和鼠李糖组成,其摩尔比为6.97:5.34:8.11:2.76:1.14;比色法测其总糖含量、蛋白含量、糖醛酸含量分别为90%、8.52%、27.65%.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分析表明,该多糖足由单糖通过β-糖苷键连接的,多糖链上络有糖醛酸、氨基或蛋白基团,同时含有α和β异头碳;x-衍射分析显示,随多糖纯度的提高,茶多糖更易结晶,且有不同的品体聚合物出现;DSC的分析表明,随茶多糖纯度的提高,热焓增加,峰温向高温漂移.  相似文献   

20.
HPLC法测定阿奇霉素葡萄糖注射液中阿奇霉素的含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VP-ODS型色谱柱,乙腈-异丙醇-水-氨水(60:25:15:0.1)为流动相,于210nm波长处测定了阿奇霉素葡萄糖注射液中阿奇霉素葡萄糖注射液中阿奇霉素的含量。阿奇霉素的浓度在0.75-1.75mg/mL线性关系良好,线性方程的A=881910.4c-16208.2,相关系数r=0.9999。阿奇霉素的平均回收率为99.59%,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为1.3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