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依据JJF1059-1999《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评定了气相色谱仪检测器的主要技术指标灵敏度和检测限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分析了各不确定度分量,建立了评定灵敏度、检测限测量结果不确定度的数学模型,并计算了其测量结果的扩展不确定度。  相似文献   

2.
依据JJF1059-1999《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评定了液相色谱仪检测器最小检测浓度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分析了各不确定度分量,建立了评定最小检测浓度不确定度的数学模型。检测器最小检测浓度测量结果的相对扩展不确定度为7.1%(k=2.53)。  相似文献   

3.
对分光光度法测定血清中尿酸含量的不确定度进行了评定。根据GUM和QUAM文件规定的不确定度评定指南,确定尿酸测量不确定度的来源主要为重复测定、工作曲线拟合、标准溶液配制、样本和试剂的移取、和反应时间等不确定度分量,其他测量因素引起的分量较小,可以不予考虑。通过合理选择不确定度分量,优化了评定过程,减少了评定环节,达到了对不确定度合理评定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测量虫草花中铅元素含量并对其结果的不确定度进行评定,为准确测定虫草花中铅含量提供参考依据。依据GB 5009.12—2017《食品安全标准食品中铅的测定》和相关不确定度评定规范,建立了虫草花铅含量测量不确定度评定的数学模型,对各影响因素进行了系统的分析,比较全面的分析了其不确定度的来源。虫草花中铅含量为(0.425±0.012)mg/kg(k=2),测量不确定度评定分量数据显示,在虫草花中铅元素含量的测定过程中,测量重复性、标准溶液、样品处理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较大,是其不确定度来源的重要方面。控制测量过程,选择合适的重复次数、标准溶液配制方法以及消解方法可以减小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  相似文献   

5.
通过分析测量气相色谱仪FID检出限过程中各分量引入的测量不确定度,对FID栓出限的测量不确定度进行了评定。FID栓出限的相对不确定度为1.7%,扩展不确定度为3.4%(k=2),采用比对法验证了评定结果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6.
纺织品中五氯苯酚残留量测量不确定度评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纺织品中残留的五氯苯酚含量,对整个测量过程的不确定度来源进行了分析,并对不确定度各个分量进行了评定与合成。当五氯苯酚测定结果为0.570mg/kg时,扩展不确定度为0.054mg/kg,并给出了检测结果不确定度表达式。  相似文献   

7.
建立内标校正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空气PM2.5中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DEHP)的不确定度评定方法,分析影响测量结果不确定度的因素,为提高检测结果质量提供依据.依据JJF 1059.1—2012《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建立数学模型,分析不确定度来源,评定各不确定度分量,计算合成标准不确定度和扩展不确定度....  相似文献   

8.
依据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的方法,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车内非金属材料中甲醛含量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的数学模型,并对测试过程中各个不确定度分量的来源进行了分析和合成.结果表明,标准曲线的拟合和试验重复性对结果有较大影响.通过规范标准溶液配制的操作,降低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有利于提高检测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相似文献   

9.
测量不确定度评定现已成为检测和校准实验室不可缺少的工作内容。石膏中三氧化硫含量是表征石膏品质的重要指标,因此,对石膏中三氧化硫测量不确定度评定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采用重量法测定石膏中三氧化硫含量,建立不确定度数学模型,对整个测定过程中所引入的各个不确定度分量进行分析和计算,得出扩展不确定度结果为0.33%,k=2,主要影响因素为灼烧后沉淀的质量。  相似文献   

10.
依据JJF 1059-1999《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GB/T 10345-2007《白酒分析方法》,评定了气相色谱仪检测白酒中乙酸乙酯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通过引入数学模型,对各不确定度分量进行了分析和计算。当白酒中乙酸乙酯的测定结果为1.17 g/L时,扩展不确定度为0.10 g/L(k=2)。  相似文献   

11.
对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测量高纯氧化铟中铜含量的测量不确定度进行评定。不确定度的来源主要包括分析过程中所用的天平、玻璃器皿、标准曲线、标准溶液、试液定容体积、样品消解及测量重复性等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计算出各分量的不确定度,通过合成得到测量结果的合成不确定度、扩展不确定度及测试结果的报告形式。  相似文献   

12.
采用不确定度连续传递模式,讨论了不同回归方式对离子色谱法测定岩溶地下水中硝酸根分析结果不确定度评定的差异.结果表明:(1)测定结果的不确定度主要来源于标准溶液配制过程引入的不确定度、校准曲线拟合及回归过程产生的不确定度和仪器测定过程引入的不确定度三部分;(2)不同校准曲线回归方式对测定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在不同测量水平上有不同的影响,当地下水中硝酸根含量越低,差异越大.此外,对不确定度评定过程中的各个分量进行量化,通过合成得到硝酸根测定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模型.  相似文献   

13.
以ICP-AES法测定水样中铜元素为例,分析来自标准溶液配制过程和仪器测定过程的各种不确定度影响因素,建立了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数学模型,对各不确定度分量进行了评定与计算,当铜的质量浓度为4.1852 mg/L时,测量结果的扩展不确定度为0.0361 mg/L(k=2).  相似文献   

14.
对血清中Na离子含量的测量不确定度进行评定。不确定度的来源主要包括Na离子标准工作液的配制过程、血清样品的定容消化制备、标准曲线拟合、钠离子各分量不确定度的合成等引入的不确定度计算出各分量的不确定度,通过合成得到测量结果的合成不确定度、扩展不确定度及测试结果的报告形式。  相似文献   

15.
叶伟  刘宏洋 《广州化学》2012,37(1):37-41
分析了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饲料中三聚氰胺的不确定度来源,并对各不确定度分量进行了评定,得出了三聚氰胺检测结果的相对合成标准不确定度。结果表明检测过程的精密度、检测程序的偏差及校准曲线对检测结果的不确定度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16.
对总悬浮颗粒物测试仪检定结果的不确定度进行了评定,分析了检定过程中不确定度的主要来源,如计量标准、测量重复性、检定装置示值误差等.对各不确定度分量进行了量化,求得检定结果的相对扩展不确定度为1.8%(k=2).对检定结果不确定度评定的合理性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17.
对高纯氧化镧中硒、碲含量测定过程中的不确定度来源进行了辨别,并在此基础上评定了分析结果的不确定度[1~3]。测量不确定度主要来源于试样称量、标准溶液配制、工作曲线拟合、各种玻璃量器的使用及测量重复性。依据不确定度评定的步骤,分析和计算得到了各分量标准不确定度及合成标准不确定度。  相似文献   

18.
气相色谱仪灵敏度及检测限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按JJF1059-1999《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和JJG700-1999《气相色谱仪检定规程》评定了气相色谱仪检测器灵敏度或检测限测量的不确定度。给出了评定灵敏度及检测限的测量不确定度数学模型,并对各不确定度分量进行了评定。浓度型检测器灵敏度或检测限的相对扩展不确定度均为4.4%(k=2),质量型检测器检测限的相对扩展不确定度为3.8%(k=2)。依据JJF1033-2008《计量标准考核规范》采用比对法验证了灵敏度和检测限测量不确定度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9.
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法测量水潺中苯甲酸含量的不确定度评定方案,合理地赋予被测量值的分散性。根据JJF1059—1999技术规范要求,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水潺中苯甲酸含量为例,分析测量过程中引起不确定度的各种因素,评估各不确定度分量,评定合成标准不确定度,包含因子取2(P=95%),计算扩展不确定度,以不确定度的形式报告测量结果。方法的扩展相对不确定度为2.6%,本例样品测量扩展不确定度为0.022 g/kg,测量结果为0.866±0.022 g/kg。评定方案同时适用于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食品中苯甲酸、山梨酸、  相似文献   

20.
以JJF 1059.1–2012为依据,对红外分光光度计计量检定的不确定度进行评定。分析了检定过程中波数示值误差及透射比示值误差不确定度的重要来源,包括测量重复性、标准物质等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对各不确定度分量进行分析计算,波数示值误差测量结果的扩展不确定度U=1.1 cm–1,k=3。透射比示值误差测量结果的相对扩展不确定度U rel=0.2%,k=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