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肽因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而在化妆品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介绍了化妆品中肽的类型及其作用,肽对改善皱纹、抗衰老和美白祛斑等方面有明显功效。当前社会对化妆品中肽的检测方法及计量学研究存在迫切需求,综述了目前检测肽常见的方法:凯氏定氮法、荧光检测技术、化学发光检测法、电泳法、比色法、酶联免疫吸附剂测定法、色谱法等。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化妆品质量安全问题日益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许多知名品牌化妆品相继检出含有禁用或限用物质,这不仅损害了消费者权益,而且也给化妆品企业带来了重大经济损失。为减少或避免不断涌现的化妆品质量安全事件,研究人员采用多种分析测试技术,建立了化妆品中化学风险物质的一系列检测方法。该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在化妆品质量安全检测技术领域的研究进展,并介绍了代表性的化妆品检测新技术,以期为从事化妆品检测的科研和检验人员提供相关理论支持和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3.
《分析试验室》2021,40(10):1227-1233
防腐剂是化妆品中一类重要的成分,在化妆品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违规使用会对消费者造成安全隐患。介绍了近年来我国化妆品中防腐剂的相关检测方法及标准情况,对异噻唑啉酮类、对羟基苯甲酸酯类、甲醛缓释体、对噁唑烷/啉类等几大类使用率较高、无相应检测标准的防腐剂检测方法进行了综述,包括高效液相色谱法、毛细管电泳法、气相色谱-质谱法、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等。分析了目前化妆品中防腐剂检测所面临的问题,并对其检测方法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建立了分析不同种类、性状及形态的化妆品中TiO2纳米颗粒的样品制备技术和定性定量方法。实验使用乙酸乙酯、乙醇对化妆品逐步溶解、离心,去除大部分有机成分,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X射线粉末衍射(XRD)对纳米颗粒的形貌、元素化学态及结构进行定性表征,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CP-OES)对化妆品中的纳米颗粒进行定量测定。所建立的方法简单快捷,可用于一般化妆品中纳米TiO2的检测。  相似文献   

5.
化妆品的广泛使用使其安全性问题受到关注。作为发现安全性问题的首要选择,分析检测技术十分重要。化妆品种类繁多、基质复杂,其样品前处理成为分析检测过程的关键所在。传统样品前处理方法因试剂消耗大、耗时、步骤繁琐等缺点无法满足绿色高效的检测要求,因此发展新的样品前处理技术具有重要意义。该文综述了近5年化妆品分析样品前处理方法及其应用,主要包括相分离方法、场辅助方法和衍生化方法等,并展望了其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
建立了同时测定防晒类化妆品中帕地马酯A和帕地马酯O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及质谱确证方法。化妆品样品以甲醇为提取溶剂进行超声提取,提取液离心处理,取上清液经微孔滤膜过滤后测定。采用XTerra MS C18柱(250×4.6mm,5μm)分离,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防晒类化妆品中帕地马酯A和帕地马酯O的方法定量限均为0.5mg/kg,在低、中、高3个添加水平范围内平均回收率为89.1%~112.5%,相对标准偏差为2.0%~7.7%。对于疑似阳性样品,进一步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进行确证分析。该方法准确、快速、灵敏度高,适用于防晒类化妆品的实际检验工作。  相似文献   

7.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线性离子阱/静电场轨道阱组合式高分辨质谱联用技术,建立了快速筛查、定性识别化妆品中的孔雀石绿、隐色孔雀石绿、结晶紫和隐色结晶紫的方法。不同剂型的化妆品样品经甲醇提取后,通过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全扫描得到目标化合物准分子离子的精确质量数,据此对化妆品进行快速筛查,并用离子阱的二级质谱分析对化合物进行了进一步确认,4种化合物检出限≤5μg/kg。方法适用于化妆品中孔雀石绿、隐色孔雀石绿、结晶紫和隐色结晶紫的快速筛查和确证。  相似文献   

8.
比较了不同前处理方法(湿法消化、湿法回流消化和微波消化)对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化妆品中锑、镉、铬和钕的影响,并考察了氢氟酸对粉类化妆品消解的作用。结果表明:湿法回流消化和微波消化法适合于不同种类样品的前处理。氢氟酸可充分破坏二氧化硅晶格,是粉类化妆品中测定锑所必须的;但稀土元素与氢氟酸会生成难溶氟化物沉淀,故钕的测定不宜加入氢氟酸消解。通过充分回流消化或微波消化,在不加入氢氟酸破坏二氧化硅晶格的情况下也可以将粉类化妆品中的镉、铬和钕充分提取出来。方法的加标回收率在80.3%~118.5%范围,相对标准偏差(n=11)在4.25%~6.09%之间。  相似文献   

9.
研制了基于汞(Hg)和碘化亚铜(CuI)显色反应的固体直接进样半定量汞速测装置,由催化加热炉、测汞管、空气泵和拍照组件构成。采用101白色担体作为CuI的吸附剂,通过固体直接进样方式导入化妆品样品,既可肉眼辨识Hg超标的显色强度,又可利用智能手机的摄像和RGB分析软件快速半定量分析化妆品中Hg含量。此装置对Hg的检出限为50 ng,线性范围为50~2500 ng,线性回归系数(R~2)0.97,重复测定RGB值的RSD为6%(n=11)。对化妆品实际样品的测定结果表明,本研究的仪器方法与《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版)中汞分析仪法所得结果的相对偏差≤10%,分析时间在5 min内,方法快捷、方便、准确、直观,可用于化妆品中Hg的现场快速筛查。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经济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作为日常消费品的化妆品产业发展迅猛,其安全性日益受到广泛关注。随之而来的化妆品检测量的大幅增长对检测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样品前处理和检测技术因有机试剂消耗量大,检测通量低、检测周期长已无法满足当前绿色化学发展和高通量检测的需求。对此,科研人员开发了一系列环境友好型前处理技术以及高通量现场快速检测方法,为化妆品质量安全保驾护航。该文综述了当前化妆品样品前处理及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并展望了其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以期为从事化妆品检测的科研和检验人员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1.
化妆品中挥发性有机溶剂的通用检测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达晶  黄湘鹭  王钢力  曹进  张庆生 《色谱》2014,32(11):1251-1259
以化妆品配方中常见及禁用的36种有机溶剂为研究模板,建立了化妆品中挥发性有机溶剂残留评价初筛知识库、确证知识库和定量方法。初筛知识库包括双柱保留指数知识库和NIST质谱库。双柱保留指数知识库以保留指数为定性指标,选择极性的VF-1301ms和非极性的DB-5ms两根色谱柱,用顶空气相色谱-质谱法考察了36种有机溶剂在两种色谱分离系统中的保留特性。利用NIST MS search 2.0作为检索工具,同时建立了36种挥发性有机溶剂的顶空气相色谱-质谱定量方法。样品经60 ℃、30 min静态顶空后以连接了VF-1301ms石英毛细管色谱柱的气相色谱-质谱仪检测,外标法定量。方法检出限为0.01~3.3 μg/g,加标回收率为60.77%~126.60%。该方法从通用性的角度,为化妆品中挥发性有机溶剂残留的筛查、鉴别和定量提供方法,部分解决了测定化妆品中挥发性有机溶剂时需要针对不同检测目标建立不同方法以及潜在溶剂存在备选筛查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建立了同时测定祛痘类化妆品中3种禁用除螨剂(克霉丹、灭螨猛和克螨特)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及质谱确证方法。化妆品样品以甲醇为提取溶剂进行超声提取,提取液离心处理,取上清液经微孔滤膜过滤后测定。采用Kromasil C18(4.6 mm×250 mm,5μm)色谱柱进行分离,外标法定量。祛痘类化妆品中克霉丹、灭螨猛和克螨特的方法定量限分别为0.05,0.005和0.02 mg/kg,在低、中、高3个添加水平范围内平均回收率为80.7%~110.4%,相对标准偏差为2.3%~10%。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进一步确证分析,电喷雾正离子模式电离,多反应监测模式检测。该方法适用于祛痘类化妆品的实际检验工作。  相似文献   

13.
肖庚鹏  袁璐  罗春丽  罗香  黄优生 《色谱》2022,40(6):576-583
鉴于当前化妆品中二甲基环硅氧烷的添加乱象,以及关于二甲基环硅氧烷在化妆品中安全风险评价的研究也未有实质性进展,因此建立适合不同配方体系化妆品中二甲基环硅氧烷的测定方法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基于此,建立了凝胶渗透色谱净化结合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不同配方体系化妆品中7种二甲基环硅氧烷的方法。方法采用乙酸乙酯-环己烷(1∶1, v/v)提取,凝胶渗透色谱净化,通过DB-5ms色谱柱(30.0 m×0.25 mm×0.25 μm)分离和气相色谱-串联质谱选择反应监测(SRM)模式进行确证和检测,以正十六烷为内标物内标法定量。分别对内标物、提取溶剂和净化方式的选择进行了优化。在最终确立的条件下,7种二甲基环硅氧烷在0.05~1.0 mg/L范围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为0.994~0.998;方法的检出限(LOD, S/N=3)和定量限(LOQ, S/N=10)分别为0.04~0.08 mg/kg和0.12~0.24 mg/kg;针对不同配方体系的化妆品基质,进行了低、中、高3个添加水平的加标回收试验,目标物的加标回收率为85.3%~108.8%,相对标准偏差(RSD)为3.1%~9.4%。该方法操作简便,灵敏度高,重复性好,能够满足不同配方体系化妆品中7种二甲基环硅氧烷的测定要求。采用所建立的方法对市面上的化妆品进行检测,八甲基环四硅氧烷(D4)和十甲基环五硅氧烷(D5)均有不同程度的检出。该方法的建立将为我国化妆品中二甲基环硅氧烷的质量监督检查提供技术依据,有利于保障化妆品的安全,同时也为后续化妆品中二甲基环硅氧烷的健康安全风险评价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4.
建立了以2,4-二硝基氟苯(DNFB)为衍生试剂,柱前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测定化妆品中牛磺酸的方法.水溶性化妆品和水包油型化妆品用水分散、超声提取、离心过滤后直接衍生进样;油包水型化妆品先用乙腈预分散后再用水稀释、超声提取、离心过滤后经衍生进样.分别从衍生试剂的选择、常见干扰因素的排除、衍生试剂添加量、及预分散溶剂的选择...  相似文献   

15.
<正>公开号:CN103439423A公开日:2013.12.11申请人:陈军;中华人民共和国苏州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化妆品中二乙醇胺的快速检测方法:称取少量的化妆品,加入一定量的乙醇,经水浴超声辅助浸提(UAE)后,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HPLC–MS/MS)实现目标化合物的定性、定量。本发明有效解决了化妆品及其原料中二乙醇胺的测定,具有有机溶剂用量少、萃取速度快、杂质干扰少等优点,可适用于化妆品及其原料中  相似文献   

16.
功能性化妆品常被非法添加禁限用物质,不仅侵害消费者利益和身体健康,也扰乱了市场秩序。该文按检测的有害物质分类,重点讨论了近些年非法添加的药用物质(激素、抗生素)、防腐剂、防晒剂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的较新颖的前处理技术和检测方法,并对化妆品检测方法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引用文献86篇。  相似文献   

17.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化妆品中的泛酸及D-泛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希琴  胡侠  潘炜 《色谱》2010,28(11):1061-1066
建立了对不同基质化妆品(膏霜、乳液、水剂化妆品、油剂化妆品、蜡基化妆品、指甲油等)中泛酸(维生素B5)及D-泛醇(维生素原B5)的富集方法及同时测定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利用水和与水不互溶的有机溶剂组成的双液相体系,首先将泛酸及D-泛醇与化妆品中油溶性成分及表面活性剂等基质成分初步分离,然后用亚铁氰化钾-乙酸锌共沉淀剂去除提取液中的水溶性成分,继而在酸性条件下将泛酸和D-泛醇富集于C18固相萃取填料上,脱除其他水溶性干扰物后,用40%甲醇水溶液洗脱,用HPLC分离,紫外检测器检测,外标法定量。该方法在泛酸和D-泛醇的含量为0.1~10 μg/g范围内有很好的线性,线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9989和0.9996。不同化妆品基质中目标成分的方法回收率均在90%以上。对泛酸及D-泛醇的检出限均为30 μg/g,定量限均为100 μg/g。实验表明该方法可用于化妆品中泛酸及D-泛醇的同时测定,结果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18.
郝楠  陈伟  周新  于文莲  陈会明 《分析试验室》2007,26(Z1):334-336
采用液相色谱-质谱法测定了化妆品中的树苔提取物,建立了化妆品中树苔提取物的检测方法,方法的检出限为10 ng/mL,被测物在10~500 n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本方法可以用于树苔提取物在化妆品中含量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9.
综述近年来化妆品中铅的测定方法研究进展.介绍使用各种方法测定化妆品中铅含量的特点,包括分光光度法、原子吸收光谱法、原子发射光谱法、原子荧光法和电位溶出法.这些方法能够有效地减少分析过程中由样品的复杂性带来的误差,具有快速、简便的特点.  相似文献   

20.
为适应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形势,提高学生职业能力以及职业素质,借鉴CDIO工程教育理念,构建了化妆品技术专业创新实践教学平台。平台重新梳理了化妆品技术专业实践教学的课程体系与化妆品的构思研发、工艺设计和优化、检测与评价以及产品实现等的整个生命周期所涉及到课程之间的相互关联。将这些与化妆品的具体生命历程的相关课程分别赋予到工程教育理念的构思(C)、设计(D)、实施(I)、运行(O)等4个方面,从而实现对化妆品技术专业实践教学平台的创新建设。创新实践教学平台的建设加深了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工程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更好地实现了化妆品技术专业培养人才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