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郝仕油  赵国良 《大学化学》2017,32(11):65-68
以铁钉表面镀铜为例,从Cu~(2+)直接氧化Fe实验中发现问题:铜镀层凸凹不平、易脱落。基于该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文献查阅,对问题进行分析,然后设计相关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操作,从而解决问题:获得表面均匀的铜镀层。通过问题发现、问题分析、文献资料查阅、实验方案设计、问题解决的思路培养低年级学生科研思维。  相似文献   

2.
胡久华  贤娴  高曼 《化学教育》2015,36(9):34-38
在分析已有二氧化碳性质教学案例的基础上,确定了以学生认识需求为核心的教学改进方向和教学研究视角.从学生认识需求的探查、将学生认识需求转化为教学驱动问题、确定驱动问题的顺序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有序地研究,构建了以学生认识需求为核心的教学设计思路.据此设计的二氧化碳性质教学案例,经过教学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并发现了教师容易忽略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段新红 《化学教育》2016,37(24):29-32
以“阿司匹林制备”为例,在大学有机化学设计性实验中开展“教师引导、学生探究”的教学新模式探索,不仅充分发挥了设计性实验的趣味性、启发性和探究性;而且有效提高了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锻炼了他们严谨的科学作风与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4.
于静 《化学教育》2010,31(Z2):103-105
1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通过课前调研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在教学中解决学生在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最终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到知识,这是我本节课设计得初衷。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充分体会到化学来源于生活,更能应用于生活。  相似文献   

5.
开放实验教学是培养与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手段。为了满足社会对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人才的需求,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建立了验证型、综合型、设计性多层次开放实验体系。论文对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开放实验模式和创新人才培养方面进行了探讨,在实践过程中发现需要解决的问题,为此提出相应的改进方法。经过教学实践发现开放实验教学有利于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6.
以二氧化碳的发现史为主线,基于化学史、生活与教学融合的思想进行教学设计:从化学史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探究,在探究中建构知识,并将知识应用于生活实际,从而完成教学目标,达到提升学生科学素养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叶长军  李丹  张娟 《化学教育》2018,39(17):18-21
通过访谈发现,教师在呈现绿色化学时缺乏恰当的教学策略,学生对绿色化学内涵的理解比较浅薄。针对此问题,多次同课异构比较和分析的结果表明:教师应在教学设计时,多关注科技前沿的最新成果,以系统的、整合的方式呈现给学生真实的问题情境;在教学实施时,应激发学生内在动力,多维度地看待绿色化学,才能让绿色成为学生科学画卷的底色。  相似文献   

8.
孙建博  李娜  陈莉 《化学教育》2022,43(24):79-84
人工智能(AI)在活性分子发现及药物筛选方面的应用日趋深入,革新了传统发现天然药物的方式,重构了药物发现及设计的格局。这就要求天然药物化学人才熟练掌握天然药物化学基础知识、具备多学科交叉分析问题能力以及培养和树立与时俱进的逻辑思维。为顺应人工智能时代发展要求,天然药物化学教学需要构建AI参与天然药物发现教学体系、提供AI参与天然药物发现的直观教学、筛选优秀网络教学资源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同时培养学生在AI参与天然药物发现中的思考能力。  相似文献   

9.
左京平 《化学教育》2010,31(Z1):12-14
适时地创设和优化教学情境,能促使学生综合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自觉地去寻找问题、发现问题、设计问题和分析解决问题,从而在头脑中形成新的暂时神经联系,组成新的认识系统,促进认识的新发展。在教学中要着力发掘情感智能因素,提出与教材有关的一些问题,让学生在"奇"、"疑"、"争"、"用"等问题情境里激发认知兴趣和求知欲望;在教材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之间制作一种"不协调",造成心理悬念,通过"不协调—探究—深思—发现—解决问题",能达到智力活动的最佳状态。  相似文献   

10.
介绍一个沸点相差较大(60℃以上)的两组分液体混合物分离的设计。让学生分别用简单蒸馏、分馏进行分离,并测定相应等体积馏出液的折光率。通过数据分析、比较以及分离效果的评价,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启迪思维,为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1.
曾繁继 《化学教育》2019,40(1):10-16
分析了如何通过模型建构提升学生从生活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如何基于三维目标科学地选取生活素材,进而以“苯酚”为例,展示了教学设计的几个重要环节,并通过分析学生的课堂表现与学生课后反馈,提出了关键教学策略。为基于实际问题解决的有机物性质教学提供了方法与范例。  相似文献   

12.
通过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研究性学习,学生成功设计了可将餐饮废油转化为生物柴油的小型化装置,为处理餐饮废油开辟了一条便捷的途径。通过此次研究性学习,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实验设计、动手操作、探究、合作、交流、表达等各项能力,教师也从中受益匪浅。  相似文献   

13.
高秀岭  魏秀稳 《化学教育》2005,26(4):31-32,52
介绍了一堂环保活动课,教师组织学生,在专家的指导下,对衡水湖水质监测,学生亲身体验取水样、进行pH、透明度及化学需氧量等的测定的全过程。充分发挥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社会实践中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训练设计实验与动手操作技能,增强环保意识,培养团结协作和创新精神。把当代高职生培育成为高素质创新型实用人才。  相似文献   

14.
李俊生 《化学教育》2006,27(10):54-54
pH试纸是日常化学实验中一种常见的检验溶液酸碱性的试纸,由于操作方便、现象明显,而被广泛使用,但在学生分组实验使用过程中也发现很多问题,因此我们对pH试纸包装进行了重新设计,有关问题如下。1学生分组实验中使用试纸的问题(1)浪费严重,一小块试纸本可以使用多次,但多是剩下  相似文献   

15.
王女  赵勇  刘兆阅 《大学化学》2023,(10):129-136
“相平衡”是物理化学的重要部分,本文以“纯物质系统相图分析”为例,介绍了围绕“问题探究式”教学模式开展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设计的基本理念与思路,致力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6.
梁永平 《化学教育》2016,37(23):25-30
化学微观认识的表征形态及其解释机制本质上是一种模型想象。研究发现,教师微观内容教学设计中有关模型建构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没有将模型建构作为显性的教学目标,对宏观事实到微观推论认识形成中的想象思维活动设计精致化程度不高,缺乏引导学生在微观水平上认识物质及其变化的意识,对于微观模型想象内容的教学设计缺乏相应的说明性话语,缺乏模型想象的建构性活动设计。主要原因是,教师对于微观知识内容缺乏认识论的思考,对学生微观认识的建构机理缺乏精致化的了解,课程设计存在一定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基本策略是:教师养成对知识进行认识论思考的良好习惯,系统设计模型想象建构的认知活动,优化课程设计。  相似文献   

17.
对3套高中化学必修模块教材中科学探究栏目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秀玲 《化学教育》2010,31(6):26-28
通过对“人教版”、“鲁科版”及“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模块教材中科学探究栏目进行统计后发现,3个版本教材所设计的探究活动都以实验的、局部的、学生个体的探究为主;要求学生完成的探究要素以“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较多,对“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的要求较少。笔者认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提问的技能;鼓励学生大胆猜想,科学制定计划;促进学生反思与合作学习。  相似文献   

18.
汪峰  徐文华 《化学教育》2006,27(4):25-27
要想培养创新型人才,适应当前创新教育的需要,必须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这是创新型人才应具备的基本素质。本文从对学生的问卷调查及老师座谈两方面初步探究初三学生“提出问题”的现状及原因,并从影响学生“提出问题”认知因素、个人因素及环境因素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希望能改变学生不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现状,以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和提高。  相似文献   

19.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实验教学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东北大学应用化学专业特点,本文对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实验教学的内容、方法及模式进行了全面的改革和深化。近年来,通过实践"巩固基础,加强综合性、设计性及研究性实验,开展趣味性实验,推广微型化实验,改革实验教学方法及完善实验考核方式"的改革模式表明:这对培养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科研能力及节能减排与环保意识等是十分必要的,同时也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进取心和创造欲望,拓宽学生的思路,及提高学生的实验兴趣、主观能动性以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20.
基于"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思维模式,本文提出了以培养学生问题解决能力为核心的"问题→方法→过程→结果"(PMPR)实验教学方法。该方法以"问题"为出发点,引导学生进行问题分析,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实施解决问题的过程,最终得到解决问题的结果。PMPR实验教学方法的实施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实现了对学生发现、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