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不同的样品消解方法及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土壤中铅的测定结果进行比对。采用电热板、微波及水浴3种加热方式,选择硝酸、氢氟酸、双氧水、王水、高氯酸、盐酸的不同组合进行土壤样品消解,通过分析测定值的精密度和准确度,考察消解体系对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土壤中的铅,最适宜的消解体系是硝酸-氢氟酸-高氯酸(微波加热),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最适宜的消解体系是硝酸(电热板加热),采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最适宜的消解体系是硝酸-盐酸-高氯酸(微波加热)。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的精密度和准确度优于另外两种方法。  相似文献   

2.
以硝酸-高氯酸为消解试剂。使用控温电热板加热消解试样,先用低温加热消解,继而控制温度为170℃加热冒烟,消解至残留少量高氯酸为止。采用亚硫酸钠-高碘酸钾体系测定硒的催化波。本方法灵敏、简便,测定重现性及加料回收结果均较满意。方法可用于一般生物试样中痕量硒的测定。  相似文献   

3.
为提高土壤检测的重金属得率,采用了微波消解/电热板组合预处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测定土壤重金属含量。分析了硝酸(HNO3)、氢氟酸(HF)、高氯酸(HClO4)和盐酸(HCl)组合消解液及赶酸温度对土壤预处理影响。结果显示:在硝酸和盐酸混合消解液中,硝酸占比越高,铬(Cr)、钴(Co)、铜(Cu)、镉(Cd)得率更高;消解液体系中加入氢氟酸可使消解更加彻底,提高铬与铜的得率。最优预处理消解条件为硝酸 6ml+ 氢氟酸 2ml消解液组合进行微波消解,1ml 高氯酸于155℃电热板上赶酸。经土壤标准样品GBW07401(GSS-1)和GBW07452(GSS-23)实际应用,预处理条件优化后测试准确度和稳定性均显著提高。此外使用元素铑(Rh)作为内标物时,其方法稳定性和准确性高于内标物钪(Sc)和锗(Ge)。可为相关国家土壤重金属测定标准的修制订提供方法学参考。  相似文献   

4.
标准方法(GB 7816-1998)测定黄磷中砷时,采用敞开式消解法预处理样品。实践表明该方法耗时,易引入污染,造成测定误差,而且稍有不慎易使黄磷自燃。作为改进,提出了回流冷凝消解法,即2~3 g试样于硝酸(3+2)溶液60 mL中,在160℃电热板上加热回流消解。消解完成后的试液按Ag-DDTC方法进行砷的测定。结果表明:回流冷凝消解法不仅避免了试样的自燃,而且大大缩短了试样消解时间,所测得砷结果的准确度达到原标准方法的水平。  相似文献   

5.
土壤试样用浓硝酸及过氧化氢在ETHOS 1型微波消解仪中按预设程序进行消解,所得消解溶液蒸发至近干后定容为25.0 mL供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GF-AAS)分析用。农产品试样先置于浓硝酸及高氯酸中浸泡过夜,然后置于电热板上加热消解至溶液呈深棕色,再加入硝酸-高氯酸(3+1)混合酸适量,加热蒸发至冒高氯酸烟,冷却,定容为25.0 mL供GF-AAS分析。分取10μL试样溶液,按预设的仪器工作条件测定其含铍量。在试样溶液中加入氯化钙溶液作为基体改进剂,铍(Ⅱ)的质量浓度与相应的吸光度值在4.0μg.L-1范围内呈线性关系。方法的检出限(3s/k)为0.4 pg。应用此方法测定了土壤及菠菜标准物质,测定结果均与证书值一致,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6)均小于5%。  相似文献   

6.
用氢化物原子荧光光度法测定虾粉中总砷含量时,对干法灰化、湿法消解、微波消解3种样品处理方法对虾粉中砷元素测定结果的影响进行了比较。通过试验确定了最佳消解条件。砷元素浓度在0~10μg/L的范围内与荧光强度呈线性关系,线性相关系数r=0.999 6,检出限为0.2μg/L。比对结果表明,干法灰化适合于测定虾粉中总砷的含量,湿法消解测定总砷的含量偏低,微波消解不适合测定虾粉中总砷的含量。采用干法灰化-氢化物原子荧光光度法测定虾粉中总砷含量,加标回收率为76.2%~106.0%。  相似文献   

7.
正目前,测定土壤和沉积物中砷的标准方法有HJ680-2013《土壤和沉积物汞、砷、硒、铋、锑微波消解/原子荧光法》[1]、GB/T 22105.2-2008《土壤质量总汞、总砷、总铅的测定原子荧光法第2部分:土壤中总砷的测定》[2]和NY/T 1121.11-2006《土壤检测第11部分:土壤总砷的测定》[3]等。常用的消解体系主要有盐酸-硝酸(3+1)溶液、硫酸-硝酸-高氯酸混合酸和硝酸-盐酸-高氯酸混合  相似文献   

8.
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法测定海产品中的砷和汞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硝酸-高氯酸混合酸湿法消解处理样品,以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法测定了饶平海域柘林湾中不同养殖场的牡蛎、鱼、虾等海产品中的砷和汞。在最佳测试条件下测得砷和汞的检出限为0.020μg/L和0.009μg/L,相对标准偏差为0.04%~0.11%,回收率为99.2%~106.2%和92.4%~108.0%。  相似文献   

9.
大气沉降物中的砷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产生重要影响。目前测定大气沉降物中砷的传统方法较多,但传统方法干扰较大。因此针对大气沉降物样品的复杂性,在样品中加入盐酸、硝酸、高氯酸于电热板上加热消解,采用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大气沉降物中砷含量,这样能有效地消除大量有机质对测定结果的干扰,为大气沉降物研究工作提供更为精准的检测数据。方法分析成本低,测定的精密度高、准确性好,相对标准偏差(RSD)低于2.0%,样品加标回收率高于90%。  相似文献   

10.
建立微波消解-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植物样品中砷和硒的含量。微波消解后残留的有机颗粒和硝酸等会对测定结果造成影响,因此需要将硝酸除尽。在驱除硝酸过程中加入高氯酸,加热至溶液冒白烟,避免硒挥发损失。该方法砷、硒的检出限分别为6.8,4.0 ng/g(稀释因子40),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3.65%,3.52%(n=12),加标回收率分别为94.5%~104.6%,92.2%~98.9%。经过国家一级标准物质验证,该方法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11.
原子荧光法测定土壤中砷的消解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用王水消解法和硫酸-硝酸-高氯酸混合酸消解法处理样品,用原子荧光光度计法测定了砷的含量,比较了两种消解方法砷的测定值和标准值.结果表明,采用混合酸消解法砷的测定值低于标准值,而采用王水消解法可以准确测定土壤中砷含量,实验操作简单方便,结果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12.
正随着现代工农业的快速发展,城镇和农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土壤中砷的污染日益严重。准确、快捷、有效地测定土壤中砷的含量,成为近年来土壤分析方法研究的重要内容。目前土壤样品中砷前处理方法主要有硝酸-硫酸-高氯酸混合酸电热板消解法[1]、盐酸-硝酸-水(3+1+4)混合液水浴消解法[2-4]、微波消解法[5-7]和程序控温石墨消解法[8]等。  相似文献   

13.
大气沉降物中砷的测定传统方法干扰多,本文针对大气沉降物样品的复杂性,在样品中加入盐酸、硝酸、高氯酸于电热板上加热消解,能有效的消除大量有机质对测量结果的干扰,为大气沉降物研究工作提供更为精准的检测数据。该方法能有效的消除基体干扰,分析成本低,测定的精密度高、准确性好,相对标准偏差(RSD)低于2.0%,样品加标回收率高于90%。  相似文献   

14.
采用硝酸-高氯酸湿式消解法消解样品,利用AFS-230E原子荧光光度计测定了赣州市赣江交汇处鱼体内砷和汞的含量,选择了最佳实验条件.结果表明,所得砷和汞的检出限分别为0.020、0.008 μg/L,测定砷、汞标准溶液各6次,所得砷、汞标准溶液的平均值分别为0.099、0.103 μg/mL,相对标准偏差RSD分别为2...  相似文献   

15.
目前海洋沉积物前处理主要通过电热板消解,但该方法存在消解不完全、前处理时间长、重复性较差以及手工消解操作繁琐等问题。为提高海洋沉积物重金属消解效率,通过考察硝酸、盐酸、氢氟酸和高氯酸组合酸体系比例和最高消解温度对海洋沉积物预处理的影响,确定了最优的消解条件,建立了全自动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测定海洋沉积物中重金属的方法。结果显示硝酸占比越高各元素消解效果越好,盐酸用量不宜过多,逆王水消解比例最好。最优预处理条件为9 mL硝酸、3 mL盐酸、4 mL氢氟酸和2 mL高氯酸于160℃高温消解。该预处理条件下各元素相关性系数均大于0.999,经海洋沉积物标准样品(GBW07314)和实际样品应用,与国标法(GB/T 20260-2006)相比优化条件下各元素精密度和正确度均显著提高、检出限更低。各元素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0.9%~3.3%、0.5%~3.4%,回收率均在84.2%~102%。该方法自动化程度高、操作简便,可实现大批量样品预处理,适用于海洋沉积物中重金属元素的测定。  相似文献   

16.
为解决实际生产中高盐废水中镉的测定,将一定体积的高盐废水加硝酸、高氯酸于电热板消解,消解完全后用APDC(吡咯二硫代氨基甲铵)在pH=3.0条件下与样品中镉生成螯合物,再用四氯乙烯萃取高盐废水消解液中APDC与镉生成的螯合物,继而用硝酸-过氧化氢混合液将有机相中的镉反萃取至水相,最后后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在检测波长228.8nm处测定镉的含量。结果显示10%高盐废水样品5次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为1.1%~5.6%,加标回收的回收率为95%~110%。  相似文献   

17.
本文就家禽卵中痕量重金属的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作了一些探讨,找出硝酸与硫酸按3∶1混合在150℃左右可将高蛋白,高脂肪样品进行消解的条件,分析程序安全、快速、准确,适宜日常大量高蛋白,高脂肪环境样品分析。有机样品消解文献多用干法,湿法两种。干法费时过长,对工作区周围空气污染严重;温法使用混合溶剂:硝酸-硫酸-高氯酸,硝酸-高氯酸,硝酸-硫酸,硝酸-过氧化氢,或用玻璃棉将脂肪过滤等复杂手续。而高蛋白、高脂肪样品用高氯酸消解时最易引起爆炸,Haig Agemian等提出用硝酸-硫酸-过氧化氢法消解高脂肪、高蛋白样品,虽避免使用高氯酸,然而用过氧化氢澄清炭黑时,过氧化氢用量太多。本法用硝酸-硫酸消解家禽卵,直接  相似文献   

18.
建立了一种采用湿法消解/干灰化-氢化物-原子荧光光谱法分析测定基围虾中总砷的方法。样品中加入6mL硝酸,冷消解120min,电热板160℃预消解至澄清,并赶酸至约1mL,加入灰化辅助剂硝酸镁,550℃马弗炉灰化5min。盐酸溶解灰分,采用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分析测定。通过优化仪器条件,砷含量在0.0-20.0mg.L-1范围内,标准曲线相关线性优于0.999,检出限为0.025mg.L-1,相对标准偏差RSD为2.54%-3.13%,加标回收率为93.6%-103.0%。本方法结果准确,可用于基围虾中总砷测定。  相似文献   

19.
为降低消解过程中硝酸使用量,满足重金属元素前处理“绿色”、“环保”的要求,本研究建立了测定大米中总砷含量的稀酸微波消解-原子荧光光谱法。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了硝酸浓度、过氧化氢体积、样品称取量和稀硝酸体积用量等对大米总砷测定的影响,得到最佳消解条件,最后应用建立的方法对市售20批大米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最佳消解液组成为20%硝酸5 mL + 过氧化氢2.5 mL,总砷在0~20 μg/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2在0.998以上,检出限为0.0022 mg/kg,加标回收率变化范围为96.6%~102.8%,相对标准偏差(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 RSD)为3.6%。采用建立的方法对大米成分标准物质和实际样品测定,并与浓硝酸微波消解法及GB 5009.11-2014《食品中总砷及无机砷的测定》中干灰化法比较,结果一致(P > 0.05)。20批市售大米总砷含量范围为0.026~0.247 mg/kg,其中糙米平均含量高于精白米。该方法操作简便,重现性好,灵敏度、精密度、准确度高,适合在基层实验室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为探究不同混合酸对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土壤中重金属元素(铜、锌、铅、镍和铬)的影响,对土壤进行多晶衍射分析,采用硝酸-高氯酸、盐酸-硝酸、盐酸-硝酸-氢氟酸-高氯酸、盐酸-硝酸-氢氟酸混合酸对4种不同类型土壤(黑钙土、褐土、棕壤、红壤)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4种混合酸对标准样品的测定都具有较高的准确性与精确性;不同的混合酸的对不同类型土壤中重金属元素的测定具有一定的影响,其中对铬的影响最大;完全消解体系(盐酸-硝酸-氢氟酸-高氯酸、盐酸-硝酸-氢氟酸混合酸)的测定结果不同程度地高于不完全消解体系(硝酸-高氯酸、盐酸-硝酸混合酸)的结果。所以对于土壤重金属元素的测定,混合酸需要针对土壤类型,重金属元素种类等因素进行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