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羧甲基-β-环糊精(CM-β-CD)由于具有"内疏水、外亲水"的中空结构,可包结其它化合物分子,而且空腔边缘的羧基也可增加与其它分子间的静电、氢键、偶极等相互作用。通过对CM-β-CD进行修饰,可使其成为具有优异性能的功能材料,因而在医药、分离分析、生物科学、环境保护、污水处理等方面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引起了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在分析了CM-β-CD特性的基础上,详细综述了近年来设计开发的CM-β-CD功能材料,主要包括CM-β-CD聚合物、纳米磁性复合材料以及接枝生物分子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及其作为吸附剂对有机分子、生物分子、金属离子的分离和吸附性能等相关方面的应用研究,通过分析总结文献内容,对CM-β-CD功能材料的发展进行了展望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
5-邻硝基苯-10,15,20-三苯基卟啉-环糊精超分子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性磷酸盐缓冲溶液中,以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荧光光谱法和1HNMR法研究了一种人工合成的非水溶性卟啉5-邻硝基苯-10,15,20-三苯基卟啉(简称o-NTPP)与3种母体环糊精α-CD、β-CD、γ-CD和β-CD的两种衍生物2,3,6-三-甲氧基-β-CD(TM-β-CD)、羧甲基-β-CD(CM-β-CD)之间相互作用形成的超分子体系,结果表明o-NTPP与TM-β-CD形成了1∶2的包结物,而与其它4种环糊精均形成1∶1的包结物。利用双倒数曲线法计算了o-NTPP-CD超分子体系的包结常数(k),同时对包结常数大小进行了比较,从而判断出5种环糊精对o-NTPP包结能力的大小,其中TM-β-CD表现出最强的包结能力。  相似文献   

3.
将离子液体三甲基羟乙基双三氟甲磺酰亚胺盐(HOEt N1,1,1NTf2)和羧甲基-β-环糊精(CM-β-CD)联用,建立了分离文拉法辛对映体的毛细管电泳法。在检测波长230 nm,高差10 cm,进样10 s的条件下,考察了CM-β-CD浓度、HOEt N1,1,1NTf2浓度、背景缓冲液浓度及其p H值、分离电压等实验条件对文拉法辛对映体拆分的影响。最佳分离条件为:在20 mmol·L-1p H 6.0磷酸盐缓冲液中添加30 mmol·L-1HOEt N1,1,1NTf2和4.5 mmol·L-1CM-β-CD,分离电压为20 k V。文拉法辛对映体在9 min内可实现基线分离,分离度为1.82。该法操作简便快速,分离效果好,适用于文拉法辛对映体的分离,同时也为其它手性药物的分离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4.
苏小笛  刘六战  沈含熙 《化学学报》1996,54(10):997-1002
以环氧氯丙烷为交联剂, 合成了一种水溶性β-环糊精(β-CD)交联聚合物。与β-CD单体不同, 此种聚合物在与有机分子客体发生包结反应时, 聚合物中的β-CD单元具有协同作用。本文详细地研究了聚合物与一系列含有双客体的有机试剂的包结反应, 发现它在化合物的增溶以及分子吸收和荧光光谱的增强方面比β-CD单体具有更好的效果与功能。为超分子配合物在分析化学中的应用开拓了新的前景。  相似文献   

5.
薄涛  杨学东  贡素萱  李克安  刘虎威 《色谱》2003,21(6):535-540
研究了毛细管区带电泳分离中以β-环糊精(β-CD)和磺酸化β-CD为添加剂时10个山酮类化合物电泳行为的差异,并用毛细管电泳求得β-CD 和磺酸化β-CD与山酮类化合物间的结合常数。在分子动力学基础上,运用计算机技术模拟了β-CD 、磺酸化β-CD与山酮类化合物的包合过程,从而求得主客体间的相互作用能。同时,运用量子化学计算了山酮分子的物化参数,并选择相互作用能(INE)、疏水常数(log P;其中P为正辛醇-水分配系数)和山酮分子总能量(TE)作为分析结构-电泳迁移定量关系的物化参数,用以研究分离机制及  相似文献   

6.
以羧甲基-β-环糊精(CM-β-CD)为手性流动相添加剂,提出了拆分盐酸丙胺卡因对映体的高效液相色谱法。选用C18色谱柱,流动相为含0.4g·L-1的CM-β-CD的甲醇-乙腈-水(60+15+25)溶液,紫外检测波长为202nm,进样量为10μL,流量为0.4mL·min-1。结果表明:盐酸丙胺卡因对映体得到良好的分离,分离度为1.41。  相似文献   

7.
李霞  周智明  孟子晖 《色谱》2010,28(4):413-421
为了深入系统地研究和揭示β-CD衍生物对客体分子的作用机制和一般规律,本文综合评述了β-环糊精 (β-CD) 衍生物超分子体系的识别机理,分析了主客体结构、溶剂小分子、溶液pH值及固定相链接方式对其机理的影响,以及紫外-可见光谱、荧光光谱、圆二色光谱、核磁共振、热力学分析、X-射线及分子动力学模拟等机理研究方法,并介绍了β-CD衍生物在色谱手性分离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固相萃取-毛细管电泳法测定兔血清中的山莨菪碱对映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一种可用于定量的毛细管电泳法分离山莨菪碱对映体. 系统研究了三种手性选择剂: 羟丙基-β-环糊精 (HP-β-CD), 甲基-β-环糊精 (Me-β-CD), 羧甲基-β-环糊精(CM-β-CD) 及其浓度、缓冲溶液浓度和 pH 对山莨菪碱拆分的影响. 在110 mmol/L Tris-H3PO4缓冲液中加入20.0 mg/mL HP-β-CD和5.0 mg/mL CM-β-CD (pH 4.0)条件下, 山莨菪碱的4个对映体达到基线分离. 血清样品通过固相萃取预处理和浓缩, 对映体的固相萃取回收率在82.9%~90.7%, 相对标准偏差RSD%均小于7 %. 山莨菪碱的4个对映体血标准溶液浓度与电泳峰面积在77.86~0.39 μg/m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 r≥0.999, 检出限(S/N=3)为0.08 μg/mL. 平均日间和日内精密度(RSD% )分别小于6.1% 和4.8%, 方法回收率为97.4% 和105.4%. 建立的方法准确、可靠, 应用于监测兔连续3 d口服75 mg 山莨菪碱后血清中山莨菪碱的血药浓度, 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9.
建立一种可用于定量的毛细管电泳法分离山莨菪碱对映体.系统研究了三种手性选择剂:羟丙基-β-环糊精(HP-β-CD),甲基-β-环糊精(Me-β-CD),羧甲基-β-环糊精(CM-β-CD)及其浓度、缓冲溶液浓度和pH对山莨菪碱拆分的影响.在110 mmol/L Tris-H3PO4缓冲液中加入20.0 mg/mL HP-β-CD和5.0 mg/mL CM-β-CD(pH 4.0)条件下,山莨菪碱的4个对映体达到基线分离.血清样品通过崮相萃取预处理和浓缩,对映体的固相萃取回收率在82.9%~90.7%,相对标准偏差RSD%均小于7%.山莨菪碱的4个对映体血标准溶液浓度与电泳峰面积在77.86~0.39μg/m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r≥0.999,检出限(S/N=3)为0.08 μg/mL.平均日内和日间精密度(RSD%)分别小于4.2%和6.5%,方法回收率为95.1%和105%.建立的方法准确、可靠,应用于监测兔连续3 d口服75 mg山莨菪碱后血清中山莨菪碱的血药浓度,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0.
β-环糊精在分析化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综述了β-环糊精(β-CD)在分析化学中的应用及发展状况,内容有β-CD协同增敏,对映体拆分,β-CD诱导室温磷光法及应用,β-CD及其衍生物的荧光增强效应,测量痕量金属,传感器,模拟酶及超分子化合物,β-CD包络物性质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
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β-环糊精离子聚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基于β-环糊精(β-CD)的超分子包合特性,最近几年我们对环糊精聚合物的药物控制释行为进行了广泛的探索性研究,通过分子设计合成并表征了一系列基于温度敏感性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PNIPAM)和β-CD的但却具有不同结构与性能的新型聚合物,研究发现,这些聚合物不但具有PNIPAM的热敏性,也具有β-CD的超分子包合性,并表现出独特的药物控释性能。  相似文献   

12.
孙涛  李建业  郝爱友 《有机化学》2012,32(11):2054-2062
环糊精是由D型吡喃葡萄糖通过α-1,4-糖苷键连接而成的环状超分子主体化合物,其特殊的结构赋予了其良好的分子识别性能;石墨烯是仅由单层sp杂化的碳原子构筑的具有良好的电化学性能的材料.作为著名的"明星分子",石墨烯类材料无疑是近5年来研究热点之一.在各种各样的石墨烯材料中,由环糊精-石墨烯联合构筑的超分子体系在保留二者优良性能的同时又引入了新的功能特点.综述了近些年来新发展起来的环糊精-石墨烯超分子体系:通过二者作用方式进行了分类,分为共价键连接和非共价键连接;综述了该超分子体系在药物运输及释放、电化学检测(包括对药物分子、污染物和生物分子的检测)等领域的应用;最后对该体系在药物负载及释放、模拟生物固氮、燃料电池、研究电子传导等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羧甲基-β-环糊精的干法制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别用干法和湿法制备了羧甲基-β-环糊精(CM-β-CD).用傅立叶红外吸收光谱仪(FTIR)进行了表征.测定了CM-β-CD溶解度和取代度,计算了反应效率和产率.结果表明,干法合成工艺反应效率在37%~46%之间,产率在83%左右,均高于湿法工艺,且操作简单,成本低廉.干法合成的较佳工艺为:氯乙酸(CA)与β-环糊精(β-CD)的摩尔比为6,在40℃反应4h.  相似文献   

14.
合成了一种新的手性固定相:七(2,6-二-O-正丁基-3-O-三氟乙酰基)-β-环糊精(DB-TFA-β-CD).使用该固定相涂渍的石英毛细管柱,对卤代烃、环氧化合物、酮、胺、醇、二醇、羧酸和氨基酸等化合物的对映体进行了色谱分离.结果表明:该固定相具有较好的对映体分离选择性.  相似文献   

15.
党政  宋乐新 《物理化学学报》2010,26(7):1837-1841
糖类物质和无机盐之间的分子-离子相互作用无论是在生物物理学还是在生物化学方面都有很重要的意义.本文利用粉末X射线衍射法(PXRD)来考察β-环糊精(β-CD)与一系列无机盐加合物之间的分子-离子相互作用.结果显示,同系无机盐与β-CD加合物的PXRD谱之间存在着微妙的差异性.这些PXRD谱主要反映β-CD的堆积方式,因此,它们的差异性揭示了分子-离子相互作用的多样性与复杂性.造成PXRD谱差异性的影响因素包括制备条件、阴离子和阳离子的性质、离子电荷等.由糖和盐之间的分子-离子相互作用所诱导的结晶行为多样性将为碳水化合物在生物物理、分子生物学、临床医学、纳米科学与技术等方面的学术与应用研究提供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制备了一种新的β-环糊精衍生物固定相2,6-二-O-戊基-3-O-[(甲基)5(烯丙基)2]-β-CD,并对其气相色谱分离性能进行研究。实验显示,该固定相具有良好的柱表面性能和较强的色谱分离能力,对一些芳香族位置异构体的分离能力优于2,6-二-O-戊基-3-O-烯丙基-β-CD衍生物,对10余种手性物质显示出较好的选择性能,且对α-位取代的丙酸酯类手性分离效果明显优于杂环类β-CD衍生物。与2,6-二-O-戊基-3-O-烯丙基-β-CD固定相的分离性能比较表明,β-CD 3位羟基部分甲基基团的引入能增强对芳香族位置异构体的选择能力,但不能明显改变烯丙基衍生物的手性分离能力。  相似文献   

17.
合成了一种新的手性固定相: 七(2, 6-二-O-正丁基-3-O-三氟乙酰基)-β-环糊精(DB-TFA-β-CD), 使用该固定相涂渍的石英毛细管柱, 对卤代烃、环氧化合物、酮、胺、醇、二醇、羧酸和氨基酸等化合物的对映体进行了色谱分离。结果表明:该固定相具有较好的对映体分离选择性。  相似文献   

18.
α,β-不饱和羰基化合物是制备多种新型驱油材料的重要中间体,可以通过偶联、加成等反应实现功能材料分子官能团的多样化、结构的多元化以及材料性能的高效化。对α,β-不饱和羰基化合物的合成方法(羟醛缩合反应、丙二酸加成-脱羧反应、斯托伯反应、Knoevengel反应、Reformasky反应、曼尼希反应等)进行了综述。参考文献30篇。  相似文献   

19.
合成了一种新的手性固定相: 七(2, 6-二-O-正丁基-3-O-三氟乙酰基)-β-环糊精(DB-TFA-β-CD), 使用该固定相涂渍的石英毛细管柱, 对卤代烃、环氧化合物、酮、胺、醇、二醇、羧酸和氨基酸等化合物的对映体进行了色谱分离。结果表明:该固定相具有较好的对映体分离选择性。  相似文献   

20.
以钛酸丁酯和正硅酸乙酯为无机体,以羧甲基-β-环糊精(CM-β-CD)为有机体,在有机相与无机相的质量比为4比3时,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了CM-β-CD/SiO2/TiO2溶胶作为固定相,从而制成新型的环糊精基有机-无机杂化毛细管色谱开管柱。用扫描电镜及红外光谱法对此开管柱进行表征,证明了固定相与毛细管内壁均匀键合并紧密结合;羧基与Ti-O发生键合并形成了保留环糊精的新型配合物。应用此开管柱对氨基酸对映体、氨基酸混合物和手性药物进行分离,均达到基线分离。试验选用含30%(体积分数)乙腈的磷酸二氢钠缓冲溶液(pH 8.0)为流动相,分离电压15kV,检测波长200nm。此开管柱的最高柱效为每米塔板数(N)116 478;连续10次进样,其迁移时间的相对标准偏差为3.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