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現在七年制普及教育正在有成效地實现着。這件事在物理教師面前提出了重大的任務——保證使學生掌握物理学的基本知識、奠定辯證唯物主義世界觀的基礎。這個任務的解决只有在最正確和合理地佈置物理教學的情形下才可能。物理教學法的很多問題已經有了相當詳細的研究。可是有些問題還是需要予以解决。在六—七年級,佔有重要地位的是發展學生的思維,使他們能根據物理實驗獨立作出結論,能應用所得知識去解釋在日常生活上、在自然界裏、在農業里、在生產上所觀察到的现象。  相似文献   

2.
‘物質的結構——分子論’這一課題是初中物理教學中較抽象的課題之一。理論與實際告訴我們,如果講解‘分子論’時,只是從理論上去抽象的解釋,或把結論教條式地硬灌給學生,那学生就會感到抽象而難接受。相反的,如果能多從觀察,實驗和日常生活中常遇到的現象出發,盡量採取啟發談話的教學方法,發揮學生的想像力和推理力,引導學生從鮮明的形象中和恰當的比喻中建立分子的概念,使學生對物質结構的學說有一初步的認識,然後再在這個基礎上來解釋一些以前講過的簡单热現象,這樣学生就不會再感到枯燥而難理解了。因此,教師在講授這課時,必須認真備課,選择生動  相似文献   

3.
《物理》1954,(10)
高中物理學中有一部分氣體導電的教材。氣體電離的知識是學習氣體導電的關鍵,也是學習各種射綫的基礎。講氣體電離時,首先要碰到兩個學生最容易懷疑的問題:1.在大氣壓力下和兩極間電勢差相當大時的放電現象,究竟是怎樣呢?2.在稀薄氣體中的放電現象又是怎樣的呢?這兩個問題,除了依靠教師透徹的講解而外,配合演示實驗是非常必要的。我們學校並沒有高壓實驗設備,也沒有各種程度的稀薄氣體放電管,但是我們為了教好課,為了幫助學生容易理解,我們經過多次的研究,利用現有設備創製了氣體放電實驗裝置。我們願意把它介紹出来供物理教師們參考,並希予  相似文献   

4.
電流定律這一章的主要内容在闡述電學中幾個最基本的概念——電量、電流强度、電阻、電壓、電功和電功率等及其間相互依存的關係,使學生對電學的理論有一初步的系統的認識,為以後的學習奠定穩固的基礎。一般说来,電学中的這些概念,對於初中學生而言,是比较抽象的,因此,在讲述這些概念時,就必須儘可能通過演示实驗或日常習知的事實,引導學生對現象進行觀察和分析,然後加以適當的概括,使學生能從具體的印象中,很自然地建立起這許多概念來渲须妷哼@一概念,學生會感到更難理解,尤須着重加以闡明,使能初步正確地了解電壓的物理意義;必須使学生知道電壓  相似文献   

5.
“物理是一門以实驗為基礎的科学。顯然,学生的实驗和教師的演示,在物理教学中佔極其重要的地位。教師的讲解必须配合必要的演示”。中学物理教学大綱(草案)中的这一段话, 我想每個物理教師都是很熟悉的。我們曾按照大纲中的这個指示製作了一些教具來進行課堂演示,可是效果並非每次都是好的,学生的成绩还不能令人滿意,学生对知識的掌握还有形式主义的偏向,有時甚至得到的是錯誤的认识。經过檢查,除了發現其他原因以外,还發現了使用直观教具中所存在的问题,並已作了初步的改進。现在把它們写出來,希望各位老師批评指正,以求進一步的改善。  相似文献   

6.
1.想要使物理教學是直觀的,使學生自覺地和鞏固地掌握教材,以及經常地保持學生對課程的注意和興趣,不僅應善於利用教學的基本方法,即談話、講述、演示、实驗室實驗和參觀等,也要正確而適時地運用講解和研究教材時的輔助的方式和方法,即板書和繪圖。  相似文献   

7.
光的波動性是物理光学中的一個重點內容,伹由于光波不像机械振動中所發生的波那样容易觀察,因此成為教學中感覺困難的課题。要想使这一課题的內容容易地為學生接受,固然有赖於教師在理論上的系统講解,但主要關键还在於用实际的演示實驗和對自然现象觀察的实例,來證明光的波動性。波的干涉和衍射是波動的重要表征,因此光的干涉和衍射现象的演示和观察也就成為光的波動性這一課題的教学的重要环節。  相似文献   

8.
最近兩年來,北京市的普通中學和師範学校,在中央教育部的重點裝備和北京市教育局的大力配發教學设備的計劃下,均已獲得了自然科學各科教学所需的各種仪器、药品、模型和標本等;物理方面的演示儀器和學生實驗仪器以及實驗室中必備的設備等也都已逐步充實起來。絕大部分學校都已能够根據教學大綱,配合教学进行演示和学生分組實驗,加强了教学的直观性,貫澈理諭聯系實際的精神,因而教學质量也获得了一定的提高。伹由於許多教師,特别是青年教師,對一些比較複雜的物理  相似文献   

9.
中学物理教学大綱(修正草案)指出:“物理是一门以实驗为基础的学科。因此,在中学物理教学过程中,必須广泛举行教师的演示和学生实驗”;大綱中还明确地指出:“学生的实驗,不但是使他們明确而巩固地掌握物理知識的主要方式,  相似文献   

10.
從一九五二年暑假院系調整起,開始認真的教學改革已經一年半多了,可是我們在物理實驗教學方面,直到去年秋季才摸索到一些改進的門徑。重新編寫實驗教材首先應該提到工业大学普通物理的教学時数和物理专业的普通物理的大不相同。一般专业大学的時数規定是每周五节課(講課三,實驗一,輔導一),一學年講完。自學時間一般規定為每週三小時。我們的實驗課是每次佔兩節課,隔週作一次。學生為實驗而自學的時間不能超過半小時。因此,教學改革以後,物理實驗首先碰到的一個困難就是‘作不完’。因為以前每次實驗是三節課(一百五十分鐘),還有學生作不完;現在是兩節課(九十分鐘),幾乎少了一半的時間,怎么能作完呢!經大家摸索了半年,這一困難算是克服了。即是對實驗內容  相似文献   

11.
復習所学過的教材的過程,在学習任何一門科學的基礎時,都起着很大的作用。物理教師計劃自己的工作時,應該留出時間來復習每一個大的單元,特别是在學年末復習全年的課程。復習時,教師要把学生理解不够和掌握不鞏固的地方加以闡明,從而消除這些缺欠。根摟学生在一年內究竟得到了什么樣的知識,教師也可以評定自己的工作:過去講得生動直觀的,一般都是很好地掌握;相反,講得形式主義、不跟實際相聯系的教材,將會被忘記。在復習教材時,一般要提出新的、補充的問題,以新的、另外的觀點說明現象和物理定律;因而教材的掌握就深入了。並且還可以時  相似文献   

12.
本年度河南師範學院物理系学生到附屬高中作课堂試教時,我在領導實習生鑽研教材的過程中,深深地體會到,對教材作深入的鑽研是教好一堂課的重要保證,這是在教学過程中特别值得重視的一環。因為一個中畢物理教師必須根據部頒教學大綱所明確規定的任務來進行他的備課和講課,也就是必須在課堂教學中貫徹软材的目的性、科学系统性和政治思想性,而这一切都必須建築在深入鑽研教材的基礎上。 現在就我們對於高中物理第二册第五章(固體的性質)第114節“結晶的空間點陣”这一課題所作的考慮,提出一點體會,供大家參考,並希望予以指正。我們首先閱讀了一兩遍課文,對於教材內容獲得了概略的認識。再圍繞着結晶的內部結  相似文献   

13.
我是這學期才参加工作的新教師,谈不上有什麽經驗,這裏我願意把我在初二上學期進行期末復習的經過報告出来,請大家批評指正。初二上學期物理課程按照每學期授課十八週计算,若講完聲學,有二小時的期末復習課。期末總復習是很重要的,因爲教學大綱中规定中學物理教學的第一绦任務是:“按照學生的年齡特徵,耠他们以系統的和鞏固的物理學的基本知識,使他们奠定辯證唯物主義世界觀的基礎。”這裏指出學生所得的知識必须是系統的和鞏固的,要逹到這一目的,首先要靠平時教师在工作中的多方面的努力,而期末復習課對於使學生有系統地、鞏固地掌握全學期所學的知識,有特別重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一.對于習题課的认识去年暑假參加了中央高等教育部在北京所召開的普通物理教學研究座談會以後,對於習題課这一蘇聯的先進教學形式,獲得了初步明确。正如卡惹夫尼柯夫(物理通報1954年8月号)專家所指出的:(1)課堂講授能够使学生認識列理論底一般實質,提供了解决實際问題的可能性,但可能性並不就是現實性,同時可能性自己也不會轉變為現实性。從学會理論到能够應用理論,是一個逐步過渡的過程,教師在習題課上应该發挥積極作用,使學生能鞏固所學會的理論,並從細节上發展這些理論。  相似文献   

15.
物理学是以实驗為基礎的科学,因此实驗在物理教学中佔重要的一环。中学物理教学大綱(草案)中指出:“在高中,物理教師的演示和学生的实驗,仍然是物理教学的基本方法。”關於学生的实驗,因為是由学生自己來進行並从实驗中導出結論,教師雖然要超主導作用,不能袖手旁观任其自流,伹也不能事必躬親包办代替。否則就不能達到培养学生独立工作的能力和实驗操作的技能的目的。目前大家对於学生实驗课的要求不大统一,做法也頗有出入,因此交流实驗课的經驗,明確对实驗課的要求,就成為現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切要問题。这里提出个人幾年來在这方面的一些經驗和体会,请同志们指正。  相似文献   

16.
許多同學對物理課有這樣一個反映:覺得物理課很有興趣,不過總感到學得不够扎實,特别是在作作業和应用上感到特别困難。同時我在自己的教學質量檢查中,也發現同學學習中的普遍缺點是知識不够鞏固,形式主義的偏向相當嚴重。當然,造成學生知識不鞏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要使学生的知識鞏固,需要從整個教學的各個方面來進行細緻的工作,但是複習是其中很重要的一環。复習是鞏固学生知識的重要手段,但是我對这一工作過去是重視不够的,覺得印發了複習提綱,在課堂上把教材的重點系統地概述一下,或是用提問的方式進行複習就可以了;既不作實驗,也不進行觀察,單純地倚靠提綱及系统講述;認為複習主要是学生自己的事。但是看一看同学是怎樣進行复習的呢?有的同學把提綱逐题答下來進行背誦;有的同學過分重  相似文献   

17.
任何物體受到光波的照射時,只要光波的能量超過物體中電子脱出物體所需的功時,便有電子由物體中跑出來,所以光電效應在任何物體上都會發生。但是要觀察或測量光電效應,必須利用特殊的裝置。這些裝置的基本原理都是利用電路中單向導電的性質,使光電效應所發生的電子流,只能向電路的一個方向流動,再使其通過電流計或放大的裝置来觀測它。常用的觀察光電效應的仪器有真空光電管及固體光電池兩類。這兩類儀器各有其優點,目前國內尚未開始製造。今介紹利用國產的氧化銅整流器中的整流片製成固體光電池的方法,以備在教學中作演示光電效應實驗或學生們作光電效應測量實驗時應用。通過固體光電池的實驗,不僅使學生們了解如何在自動化工業生產中利用光電池,同時可以使學生們初步地認識到半導體的性質。氧化銅固體光電池與氧化銅整流片的基本  相似文献   

18.
在物理教学中,進行單元複習是鞏固学生知识的重要手段之一。特別對工農速成中學的學生來說,更有其重要意義。因為他們一般生活经验都很丰富,理解力較强,而對知識加以概括的能力却較差,也不容易牢固地記憶,因此我們除了在教學中必須經常注意鞏固所授的知识外,在每單元結束以後再加以綜合性的複習還是完全必要的。现在就“電场”這一章進行的單元複習談幾點體會: 一、複習什么 為了明確這個問題,我認為認真鑽研教學大綱是十分必要的。當然,在每一堂課的備課時都应该认真鑽研教學大綱,領會它的精神實質,以便更好地進行教学。而在進行複習時,  相似文献   

19.
4.全電路的歐姆定律在進而分析電流定律的教學問題中,我們將只較詳細地分析一下全電路的歐姆定律,因為這一部分的教學困難最大。如果有人問:‘全電路的歐姆定律的教學的困難到底是什麽呢?’我們的回答是:這個定律的教學的全部困難在於缺乏足够直觀的實驗基礎。關於這個問題,所有在實際中最廣泛應用的教學方式,包括克拉屋克里斯在1950年第五期‘物理教學’雜誌上發表的論文‘中學的歐姆定律的教學’中所指出的教學方式,也包括沙哈諾夫在1951年第三期‘物理教學’雜誌上發表的論文‘再論中學裏歐姆定律的教學’中所指出的教學方式,都建基於用間接的方法來證明這個定律,這對學生是很困難的並且不能使  相似文献   

20.
電學實驗某些教師在学校中作靜電實驗時,濫作實驗,使起電機或充電後的来頓瓶經過學生的身體作为電路而放電。雖然當用尋常的起電機時,這種实驗對儿童生命是沒有危險的,但是對於其中某些人,這是有危害的,因為它給与神經系統以過度的刺激作用。使電流通過身體有同樣的情形。一般地應當禁止同學用手指試驗一下是否有電壓,和“用舌頭”試一試電池。為此必須使学生習惯於使用伏特計或者檢流燈泡。在聯結電路時,建議細心地按照電路圖檢驗所有的连結,而且只有在教師检查後,確信線路是正確時,才可以閉合電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