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观察双醋瑞因胶囊联合独活寄生汤治疗腰椎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回顾分析2009年3月至2013年6月门诊160例腰椎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试验组给予口服双醋瑞因和独活寄生汤,双醋瑞因每日50mg,每日1次,4周为1个疗程;独活寄生汤,每日1次,连服14 d。对照组给予口服独活寄生汤,每日1次,连服14 d。4周后及12周后,进行疗效的JOA评分及可视疼痛评分(VAS)测定。两组临床资料,均获得6~18月随访,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97.44%,对照组总有效率86.59%,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4周VAS评分较治疗前比较均显著降低,且治疗12周后试验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双醋瑞因联合独活寄生汤治疗腰椎骨性关节炎明显改善病情,减轻症状,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
曹发文 《甘肃科技》2015,31(2):143-144
探讨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骨痹的有效方法。所有病例均为甘肃省中医院门诊患者,采用口服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水煎内服,一日一剂,一日3次,2周为一疗程。治疗2~3个疗程后,显效2例(占28.57%),有效4例(占57.14%),无效1例(占14.28%),总有效率为85.71%。独活寄生汤加减内服治疗骨痹临床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王向红 《甘肃科技》2021,(4):146-148
探究独活寄生汤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中的作用.选取2017年10月-2019年3月酒泉市中医院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7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独活寄生汤,对比2组临床疗效、炎症因子水平、疼痛程度、腰椎功能及睡眠质量.观察组总有效率94.74%高于对照组7...  相似文献   

4.
卢雄 《甘肃科技》2016,(24):120-121
分析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医骨伤手法配合独活寄生汤加减的疗效。选取2014年3月-2015年12月在甘肃省陇西县中医院就诊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23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中医骨伤手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独活寄生汤加减,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疼痛缓解时间、消失时间及不良反应情况。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84.48%显著高于对照组65.52%(P0.05);观察组患者疼痛缓解时间及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且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率2.59%显著低于对照组13.79%(P0.05)。中医骨伤手法配合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可显著提高治疗效果,减少疼痛缓解时间及消失时间,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5.
蔡娟娟 《甘肃科技》2022,(21):107-109
讨独活寄生汤加减在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治疗中的作用。在医院2017年1月—2019年1月期间诊治的LDH患者中选取112例作研究对象,并依据治疗方案不同分组:将采取常规综合治疗者设为对照组(n=56),将加用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者设为研究组(n=56),就2组患者LDH整体疗效以及治疗前后腰椎功能变化以及中医症候评分进行统计学分析。研究组患者的LDH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χ2=3.953,P=0.047);治疗后,2组患者的JOA评分均高于治疗前(t=39.147、17.386,均P=0.000),其中研究组JOA评分高于对照组(t=14.175,P=0.000);治疗后,2组患者中医症候评分均有所下降(t=7.269、15.196,均P=0.000),其中研究组患者中医症候评分低于对照组(t=6.942,P=0.000)。独活寄生汤加减方案对LDH的辅助治疗效果突出,可有效减轻患者疼痛症状,并最大限度地恢复腰椎功能,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6.
黄延萍 《科技信息》2010,(31):I0399-I0399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家庭综合护理,对减轻症状、稳定病情都有积极作用,使病人有较高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利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方法探究麻黄加术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潜在作用机制。通过数据库检索、筛选得到麻黄加术汤主要活性成分及其作用靶点,通过GeneCards、OMIM和Drugbank数据库筛选得到类风湿关节炎疾病靶点,使用STRING数据库和Cytoscape软件构建PPI(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网络;使用Metascape数据库对麻黄加术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作用靶点进行GO(gene ontology)和KEGG(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富集分析;Cytoscape软件构建药物成分-靶点-通路网络;使用AutoDock软件对关键成分和靶点进行分子对接。结果筛选得到麻黄加术汤的潜在活性成分共131个,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关键靶点133个,主要成分包括槲皮素、木犀草素、山奈酚等,关键靶点包括IL-6、TNF、TP53、STAT3等。GO和KEGG分析显示生物过程2 250条,细胞成分89条,分子功能152条,富集通路主要涉及AGE-RAGE信号通路、IL-17信号通路和TNF信号通路等。分子对接结果显示Phaseol和甘草酚与AKT1、PTGS2、MAPK1、MAPK8等关键靶点具有较好的结合活性。研究发现麻黄加术汤是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的作用方式发挥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作用,为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信息。  相似文献   

8.
甲氨蝶呤联合益赛普治疗类风湿风湿关节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甲氨蝶呤联合益赛普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临床疗效以及安全性.方法随机将90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分为2组:联合治疗组45例,口服甲氨蝶呤10~15 mg 1次/周,益赛普50 mg 1次/周,皮下注射;对照组45例单用甲氨蝶呤10~15mg 1次/周.疗程为3月,对2组的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指标改善情况进行评价.结果2组的临床症状即关节疼痛数、关节肿胀数的改善均有良好效果,联合治疗组优于对照组;2组治疗后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均明显降低,且联合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安全性方面,联合用药组一例出现肺部感染,停药及给予消炎药后好转.1例最初出现注射局部皮肤红肿伴瘙痒,3d后自行消失,未影响患者正常用药.对照组1例于服用甲氨蝶呤第2日出现头晕及胃肠道不适,1例出现口腔溃疡,1例化验血常规白细胞降低.结论甲氨蝶呤联合益赛普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疗效肯定,不良反应少,且明显较单用甲氨蝶呤组效果好.  相似文献   

9.
焦树德教授是全国名老中医之一,长期致力于风湿性疾病的临床研究。焦教授认为,类风湿关节炎的病机根本为肾虚,加之寒湿之邪入侵肾所致,治疗应补肾祛寒、滋阴养血,配合温热散寒、疏风化湿之品,标本兼治。焦老在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时善用经方,多方合用,攻补兼施,脉症相参,对该病有独到的见解和经验。  相似文献   

10.
贾旭强 《甘肃科技》2021,(9):130-131,147
探讨艾拉莫德对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选取定西市人民医院2018年1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96例RA患者,随机划分成对照组、治疗组.前者48例仅采用甲氨蝶呤治疗,后者48例在前者基础上加用艾拉莫德治疗.比较两组实验室检查指标及免疫功能指标.治疗后两组红细胞沉降率(ESR)、类风湿因子(RF)及C-...  相似文献   

11.
孙毅 《长春大学学报》2006,16(2):109-110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以关节病变为主的慢性全身免疫性疾病,属于祖国医学痹证范畴.对本病64例以扶正活血可具体分为三型.主要治疗原则(1)肝肾阳虚治以湿补肝肾、活血化瘀;(2)肝肾阴虚治以滋养肝肾、活血化瘀;(3)脾胃虚弱治以键脾益气活血化瘀.本组病例临床治愈23例、占36%,显效19例占29.7%,有效18例、占28.1,无效4例、占6.25,总有效率93.75.  相似文献   

12.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以关节病变为主的慢性全身免疫性疾病,属于祖国医学痹证范畴。对本病64例以扶正活血可具体分为三型。主要治疗原则(1)肝肾阳虚:治以湿补肝肾、活血化瘀;(2)肝肾阴虚:治以滋养肝肾、活血化瘀;(3)脾胃虚弱:治以键脾益气活血化瘀。本组病例临床治愈23例、占36%,显效19例占29.7%,有效18例、占28.1,无效4例、占6.25,总有效率93.75。  相似文献   

13.
苏娜  窦存瑞  刘晓玲 《甘肃科技》2011,27(4):133-134
总结了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血小板极其参数的变化规律,探讨了其与类风湿关节炎临床活动度的关系。初治患者均采肘静脉血,测定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平均分布宽度(PDW)、血小板平均体积(MPV);同时测定血沉(ESR)、RF、抗环瓜氨酸肽抗体(CCP)等指标。在稳定期再次测定以上项目。RA患者PLT、PDW、MPV明显高于健康体检者(P〈0.01);活动期RA患者PLT、PDW、MPV数值明显高于非活动期RA(P〈0.01);且PLT与CCP、RF呈正相关(r〈1,P〈0.05),与关节压痛数、红细胞沉降率呈正相关。PLT、PDW、MPV在活动性类风湿关节炎活动期明显升高,在稳定期下降:外周血PLT、PDW、MPV的变化,可作为判断类风湿关节炎及治疗效果的手段。  相似文献   

14.
探究循证护理干预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选取2015年1月-2016年7月兰州大学第二医院收治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12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循证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疼痛评分及生活质量。观察组患者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实施循证护理干预可有效减轻疼痛,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甲氨喋呤(MTX)联合来氟米特(LEF)及单用MTX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9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甲氨蝶呤联合来氟米特组(45例),甲氨蝶呤每周定量口服7.5 mg~10 mg 1次,来氟米特20 mg每日1次;单用甲氨蝶呤组(45例),甲氨蝶呤每周10 mg~15 mg 1次,疗程分别为12周及24周。以ACR20为主要评价指标,ACR50、关节疼痛指数、关节肿胀数目、晨僵时间、患者对疼痛的评价(VAS)、患者对疾病活动性的总体评价(VAS)、医生对疾病活动的总体评价(VAS)、健康评估问卷(HAQ)、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具体观察指标为次要评价指标。结果联合用药组ACR20及各具体观察指标与单药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ACR50联合用药组高于单药组,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之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MTX联合LEF治疗能显著改善RA症状、体征和实验室炎性指标,疗效优于单用MTX;两者联合治疗安全性耐受性好,与单用MTX相比并不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探讨一次性护理垫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蜡疗中的应用效果。选择90例行蜡疗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在行蜡疗时将制成的蜡饼直接敷于患者的疼痛部位;观察组患者在蜡饼外面给予一次性护理垫包裹。对照组和观察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0.00%和95.56%;对照组和观察组的患者满意率分别为86.67%和100.00%;治疗后观察组的关节疼痛指数、关节压痛数、关节肿胀数、关节晨僵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行蜡疗时使用一次性护理垫包裹,可显著增强蜡疗的治疗效果和提高患者满意度。该项技术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血小板活化因子(PAF)在类风湿关节炎(RA)活动期中的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方法检测43例活动期RA患者血清PAF含量,并与30例健康人血清PAF含量进行比较。结果RA活动期组血清PAF含量(116.02±20.15)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44.27±18.98),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意义(t=15.325 6,P<0.001)。结论活动期RA患者血清PAF水平明显升高,可作为反映RA患者风湿活动的评估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8.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全球患病率约0.24%。RA发病机制复杂,致残率极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给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对RA的有效治疗成为全球医药行业关注的重点。据艾美仕数据统计,2015年全球医药市场用于治疗RA的药物支出达214亿美元。本报告依据相关文献及Thomson Reuters、IMS Health等数据库信息,对RA全球药物研发市场、治疗药物类别、靶标、专利等药物研发状况进行分析。目前,RA治疗药物类别包括抗炎药、抗风湿药、激素类药物、生物制剂、联合用药、免疫重建等;治疗靶标有肿瘤坏死因子α、环氧化酶类、B-淋巴细胞抗原、白细胞介素类、细胞核转录因子kB、小分子激酶等;近些年,生物技术药物在RA等自身免疫性疾病治疗领域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功,未来市场小分子药物及生物仿制药也将会发挥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19.
几种类风湿关节炎吸附剂的制备及吸附性能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制备了5种不同的类风湿关节炎吸附剂.用它们与类风湿关节炎病人血清作静态吸附实验,EL ISA检测吸附前后血清中RF s的浓度变化.实验发现,以纤维素球为载体,环氧氯丙烷活化后固定苯丙氨酸为配基的吸附剂综合吸附效果最好.该吸附剂对病人血清中IgGRF,IgM RF,IgARF的吸附中分别为39.3%,56.0%,28.1%.血液相容性实验结果显示,该吸附剂的血液相容性良好,能够满足临床应用要求.本文还研究了手臂对吸附剂吸附性能的影响,静态吸附实验结果显示PEG 4000为手臂的吸附剂吸附性能要高于以1,4-丁二醇二缩水甘油醚为手臂的吸附剂.  相似文献   

20.
对雷公藤多苷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进行研究和分析。本次研究中实施分析的102例类风湿关节炎疾病的患者均为2019年5月—2020年7月进行治疗的患者。实施数字随机法将参与本次研究的102例患者分为对照组(51例)和观察组(51例),对照组患者在治疗期间使用甲氨蝶呤药物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使用雷公藤多苷联合甲氨蝶呤实施治疗,比较2组患者在实施治疗后的临床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和实施治疗前后的指标水平。对照组患者在治疗后临床所取得的治疗效果比观察组更低,组别数据在采取对比之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患者的ESR、CRP以及RF水平进行对比后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的ESR、CRP以及RF水平均高于观察组患者,2组患者的数据进行对比后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出现率比观察组更高,但组别数据对比后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期间,对患者采取雷公藤多苷联合甲氨蝶呤的治疗方式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