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满足紫外光学遥感信息定量化发展的要求,构建了一套高精度真空紫外探测器辐射定标系统,以美国国家标准技术研究院(NIST)真空紫外标准探测器为标准,在120~220 nm波段上,对量子效率未知的EMR541-09-17紫外光电管进行了定标。按照国际通用不确定度评估规范,对测量结果进行不确定度分析和评估.总的传递不确定度小于2.4%。达到了在真空紫外波段对紫外探测器进行高精度定标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火花光源所激发的高次电离光谱,通常都在6—7000A的光谱区域内.它们的电离次数达 2—17次甚至更高,本文将讨论这些离子谱线的产生和应用. 自从1927年真空紫外光谱区域内第一台掠入射凹面光栅摄谱仪的研制成功,研究高次电离离子光谱就成为人们感兴趣的课题.然而,由于技术上的困难,它的发展是缓慢的.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近十年来,这一研究领域相当活跃.在真空紫外区域内,高次电离离子光谱应用于天体物理学要归功于I.S.Bo-wcn[1],他提出而且证明了许多星云谱线起源于电离度达15次之高的原子的亚稳态能级的禁介跃迁.在受控热核反应中高温…  相似文献   

3.
稀有气体中的毛细管放电的共振辐射在真空紫外区,可被用作真空紫外辐射源。本文讨论了无窗式毛细管真空紫外辐射源的结构设计,并用实验测定了它的辐射特性。由于HeⅡ(303.8)共振辐射对光电子谱研究最为有用,实验表明为了获得强的HeⅡ(303.8)线,He的工作气压应小于0.1乇。总的HeⅡ(303.8)约为3.2×10~(11)光子/秒。此类毛细管真空紫外光源可用于表面研究及真空紫外单色仪的波长定标。  相似文献   

4.
李志刚 《中国光学》2015,8(5):736-743
本文分析了真空紫外分波前傅里叶变换光谱技术原理、特点及其必要性,介绍了几种采用真空紫外分波前傅里叶变换光谱技术的光谱仪的代表性结构、性能和应用,探讨了国内真空紫外分波前傅里叶变换光谱技术的未来发展,为获得高分辨率真空紫外光谱提供了另一途径。  相似文献   

5.
我们用自制的三电极真空火花光源和真空紫外谱仪,在各种实验条件下,观测到大量C、N、O、Al的真空紫外光谱。本文发表240(?)至2300(?)范围内得到的高离化态原子光谱。  相似文献   

6.
基于局部热力学平衡和等温球体假设,考察了氩等离子体的连续谱辐射(复合辐射和轫致辐射)和线谱辐射,计算了不同球体半径R_p条件下氩等离子体在0.1 MPa、5000~25000K条件下的全谱、真空紫外光谱和非真空紫外光谱的净辐射系数;着重分析了真空紫外光在全谱中的占比以及各种辐射机制对真空紫外光的作用。结果表明:当R_p=0mm时(不考虑自吸收),真空紫外光在全谱中的占比大于94.8%,线谱是其主要的辐射机制;当R_p增大至1mm时,真空紫外光强烈的自吸收使其占比有所减小,但在高于17000K时仍然大于80%,同时连续谱在真空紫外光中的作用变得重要;所得计算结果与其他研究者的计算结果和实验结果均吻合良好。  相似文献   

7.
聚变等离子体研究需要光强很弱的真空紫外区的光谱测量,也就需要有一种新型的探测器来代替传统的感光板。应用微通道板荧光屏组件作真空紫外光谱象增强器便能基本上解决问题。它具有如下的优点:(1)一次拍摄就可以得到一张等离子体的光谱照片。而用感光板摄谱,则需要成百上千次放电拍照才能得到一张等离子体光谱积累照片;(2)能把不可见的真空紫外光谱转换成可见光谱,可以用肉眼直接进行观察,便于谱仪的定位和调节;(3)摄谱在真空室外部进行,每次取片不须破坏真空;(4)同时可显示一定波长范围的谱线,不象单通道电子倍增管和光电倍增管那样,一只管子只能测量一条谱线。因此,用微通道板象增强器可大大地节约放电能源和时间。  相似文献   

8.
托卡马克等离子体中存在C、N、O、Fe、Mo、Ni等杂质,这些杂质的存在对等离子体的特性有着重要的影响。在高温等离子体中,尤其是在中心区,杂质辐射主要在真空紫外光谱区。所以,对托卡马克等离子体的真空紫外光谱研究是十分重要的。它常用于测定杂质的种类、含量,也能测量等离子体参数如电子温度、离子温度等。这就需要对光谱强度进行定量的测量。为此必须对整个测量系统、包括谱仪及探测器等进行绝对标定。目前可见光区光谱的绝对校准已经解决,使用的黑体辐射源和次级标准源如钨带灯和碳弧等都是比较好的标准源。但是,在真空紫外光谱区尤其是在小于100nm的波段里,在国内还缺少比较好的方便的标准源。虽然迄今已建成电子同步辐射加速器,其高能电子发射从远红外线到X射线区的  相似文献   

9.
为了使E-580型真空紫外摄谱仪能够运用在等离子体诊断实验中,我们用Okazaki等的实验方法,以角向箍缩等离子体为光源,对它作了强度校准。 真空紫外摄谱仪及等离子体光源的情况见文献[2,3],仪器布置同文献[1],本实验选用9对谱线,见表1。 图1是OⅥ150和OⅥ3811的示波图(第二半周內波形),全屏扫描时间约12μs。在信号  相似文献   

10.
星载太阳紫外光谱监视器的地面辐射定标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王淑荣  宋克非  李福田 《光学学报》2007,27(12):2256-2261
星载太阳紫外光谱监视器是一种小型化、高精度紫外-真空紫外光谱辐射计,它有两种工作模式,即探测太阳紫外光谱辐照度的太阳模式和探测大气的太阳后向散射紫外光谱辐亮度的大气模式。对应这两种工作模式分别建立了紫外-真空紫外光谱辐照度和紫外光谱辐亮度定标装置。光谱辐照度标准灯直接辐照仪器的漫反射板进行仪器的光谱辐照度响应度定标,光谱辐照度标准灯辐照标准漫反射板形成朗伯面光源进行仪器的光谱辐亮度响应度定标。误差分析表明:160~250 nm光谱辐照度绝对定标误差为6.5%,250~400 nm为4.3%;250~400 nm光谱辐亮度绝对定标误差为5.9%。星载太阳紫外光谱监视器获得的地外太阳紫外光谱辐照度与大气的太阳后向散射光谱辐亮度数据,同国际上的观测结果相比一致性达±10%。  相似文献   

11.
一、前言由于空间技术、天文物理、激光、光谱学、物质分析等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法国对紫外、远紫外甚至x光波段的光学镀膜技术进行了积极的研究。目前,法国在紫外、远紫外光谱区的镀膜技术上已经达到的水平,可分成三个区域来说明:1.从300A到1100A在这个光谱区域,因为到目前为止没有找到合适的透明材料,所以制造干涉滤光片是不  相似文献   

12.
UV辐射光谱的光电测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甘明  周汇利  余国才  刘剑 《应用光学》2005,26(6):74-076
为了设计出符合要求的紫外产生材料和更好地对紫外光谱进行测量,提出了以原子材料为基础产生紫外光谱和采用紫外传感器测量紫外光谱的方法。这在对抗紫外制导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研究和实用价值。根据相关理论,重点对原子紫外光谱,尤其是碱金属原子核外电子的能量跃迁进行了分析和计算,列出了计算的谱线数据。介绍了目标紫外光谱的测量原理。在选用合适的紫外材料激发后,采用双光栅单色仪和紫外传感器进行测量。最后,给出了紫外传感器对紫外辐射的测量实验结果和测量曲线。  相似文献   

13.
本文主要描述小分子在真空紫外波段(VUV,6-20 eV)光解离动力学的最新实验和理论研究进展.得益于基于商业化激光器的真空紫外光源技术,以及离子速度成像、高分辨氢原子-里德堡态标记-飞行时间测量和VUV-VUV泵浦-探测等方法的发展,研究人员现在可以对很多小分子在真空紫外波段的光解离动力学进行量子态到量子态层面的测量和研究,本文重点综述H_2(D_2,HD),CO,N_2,NO,O_2,H_2O(D_2O,HOD),CO_2,N_2O以及一些多原子分子在真空紫外波段光解离动力学的最新研究进展.这些小分子在真空紫外波段的光解离在天体化学以及大气化学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应用.分子吸收一个VUV光子以后,通常会被直接激发到比较高的电子激发态,解离过程会涉及到多个电子态势能面之间的复杂非绝热相互作用.在实验上对解离截面等参数进行从量子态到量子态层面的精细测量对于深入了解这些复杂的势能面之间的相互作用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最近建成的大连相干光源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一台在真空紫外波段工作的自由电子激光,具有脉冲能量高、扫描范围宽(50~150 nm)等优越的性能,它的建成必将会大大促进小分子真空紫外光解离研究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在空气中900℃温度下,对纯天然无水芒硝(Na2SO4)和TbF3的混合粉末加热20min,制备了Na2SO4:TbF3发光材料。并测量了在室温中真空紫外-紫外光下的发射和激发光谱。发射光谱有一系列由于Tb3+离子的5D4→7FJ(J=6,5,4,3,2)和5D3→7FJ(J=6,5,4,3,2)跃迁发射峰。通过监测542nm处发光得到的激发光谱,分别由Tb3+离子4fn→4fn-15d跃迁(187,193,218nm),基质吸收(165,200,240nm)引起的强激发谱和禁戒的f-f跃迁产生的弱激发谱组成。在TbF3的掺杂量在0.3%~2%范围内,随着Tb3+离子掺杂量的增加,真空紫外区的激发谱相应地逐渐增强。  相似文献   

15.
设计了一种小型激光等离子体软X线-真空紫外光源。该光源辐射强度高、波段覆盖宽、光谱连续平滑,其重复性、稳定性均优于±4.5%。适合在非同步辐射的一般实验室中使用。在亚微米光刻、软X射线显微术、真空紫外光谱学、薄膜光学常数测试等研究及应用技术领域具有广泛的实用价值。本文探讨了光源的辐射机制,给出了较理想的光谱测试结果。  相似文献   

16.
采用高温固相反应法合成了掺杂Eu3 及Tb3 的17MO-7.88Y2O3-75B2O3样品,研究了它们的光谱特性,结果表明,MO-T2O3-B2O3基质在真空紫外(VUV)区有很强的吸收,MgO-Y2O3-B2O3:Eu在147nm真空紫外光激发下产生对应于Eu3 的5D0→7FJ(J=1,2,3,4)跃迁的590和613 nm强发射峰;MgO-Y2O3-B2O3:Eu中Sr的引入使材料体系在147 nm附近的吸收和在613 nm附近的发射获得明显增强;MgO-Y2O3-B2O3:Tb的真空紫外激发谱除在147 nm附近的基质吸收外,还有对应于Tb3 的4f75d→4f8跃迁位于170,178,195,204,225 nm左右的一组谱峰,两者相互叠加使得材料在真空紫外区(120~220 nm)内都有很好的吸收.  相似文献   

17.
钨酸铅晶体的本征色心和辐照诱导色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钨酸铅晶体(PbWO4,简称PWO)的缺陷化学和晶体结构特点,用光吸收谱、广延X射线吸收精细结构(EXAFS)和精密X射线衍射(XRD)方法对高温退火后PWO晶体进行微结构研究,获得了其退火前后缺陷变化的情况,据此提出生成态(asgrown)晶体中350nm本征色心吸收带起源于V-F空穴心,并指出PWO中紫外区色心吸收带的强度取决于晶体中铅空位和氧空位浓度之差:[VPb]-[VO];然后,结合晶体在紫外光(UV)辐照过程中色心的转化规律和偏振吸收谱的实验结果,提高420nm辐照诱导色心吸收带起源于V0F双空穴心.并对所提出的PWO晶体色心模型的合理性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钨酸铅 本征色心 辐照诱导色心 色心模型  相似文献   

18.
本文报道了惰性气体氙、氪、氩在真空紫外波段连续发射谱的获得及其一些特性,并与国外Tanaka[1—3]等人的工作做了比较。氩、氪的最短波长可达1300A左右。其强度随放电管内所充气体压力的升高而增强。  相似文献   

19.
林晓东  魏乐汉 《光学学报》1996,16(10):421-1424
利用光谱仪前置旋转多面镜技术,在单次托卡马克脉冲放电过程中实现了真空紫外光谱的时空分辨测量,避免了传统测量方法因连续重复放电带来的不准确性。.  相似文献   

20.
通过采用真空紫外(VUV)激光速度-地图成像-TPE(真空紫外VMI-TPE)方法获得了高分辨率初始光电子(TPE)氯苯(C6H5Cl(X1A1))的光谱,炔丙基自由基(C3H3(X2B1))和烯丙基(C3H5(X2A1)). 观察到的真空紫外VMI-TPE方法的光电子能量分辨率在1~2 cm-1,可以和在真空紫外激光脉冲场电离光电子(VUV-PFI-PE)的测量媲美. 类似真空紫外PFI-PE测量,真空紫外VMI-光电子(真空紫外VMI-PE)和真空紫外VMI-TPE测量能量分辨率依赖于直流电场在光电离区加速电子. C6H5Cl和C3H3的电离初始值的降低为F的函数表示Stark偏移校正为VUV-VMI-TPE测量由-3.1√F管辖,这是半经典预测值-6.1√F的一半. 我们还测量C6H5Cl和C3H5的真空紫外光能量的真空紫外VMI-PE谱接近其电离初始值. 在VUV-VMI-PE测量中观察到的C3H5+阳离子振动谱和振动级数,nv7+(n=0~3). 真空紫外VMI-TPE可以实现更高的实验灵敏度和类似真空紫外PFI-PE测量的能量分辨率,使真空紫外VMI-TPE法成为高分辨率真空紫外PFI-PE测量一个很好的替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