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考虑连续时间Markov决策过程折扣模型的均值-方差优化问题.假设状态空间和行动空间均为Polish空间,转移率和报酬率函数均无界.本文的优化目标是在折扣最优平稳策略类里,选取相应方差最小的策略.本文致力于寻找Polish空间下Markov决策过程均值-方差最优策略存在的条件.利用首次进入分解方法,本文证明均值-方差优化问题可以转化为"等价"的期望折扣优化问题,进而得到关于均值-方差优化问题的"最优方程"和均值-方差最优策略的存在性以及它相应的特征.最后,本文给出若干例子说明折扣最优策略的不唯一性和均值-方差最优策略的存在性.  相似文献   

2.
课堂不仅是传授知识的阵地,更是唤醒学生问题意识的场所.宋代学者朱熹说:"读书无疑,须教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苏格拉底则说:"问题是接生婆,它能帮助新思维诞生."由此可见,问题是促进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好奇心和探究意识的推  相似文献   

3.
质量特性的过程均值与过程标准差的选定是一个重要的命题,它们是影响质量成本的重要因素.由顾客定义的特性目标均值以及初始标准差往往并不一定能使得总体的质量损失最小化。针对此问题,本文首先讨论了非对称的质量损失函数,并在此基础上构造出质量特性目标均值与标准差的优选模型,进而得到最优目标过程均值与标准差。在模型的应用中表明:其他情况不变的情况下,质量特性最优均值与最优标准差对质量损失系数具有一定的稳健性。  相似文献   

4.
养老基金投资组合的常方差弹性(CEV)模型和解析决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以年金形式发放待遇的缴费预定制养老基金,在退休前和退休后的两个阶段,分别构建了常方差弹性(CEV)模型,并应用Legendre变换将原问题转化为对偶问题,在追求指数效用最大化的条件下,求得了精确解析解,从而确定了这两个阶段的最优投资决策.  相似文献   

5.
傅兰英 《数学之友》2022,(15):51-53
科学教育的目的是培养知情的决策者,使学生具有进行正确决策的知识基础和能力.本文结合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三章“方差与标准差”内容,在教学中以问题链为载体设计学习活动,体现一个统计量的构造过程,在问题链的设计中体现思辨、分析、决策、审视,促进深度学习,提高问题解决能力,培育数学素养.  相似文献   

6.
为了推进国家间国民金融素质比较研究,世界经合组织(OECD)构建了标准化的跨国金融素质测量工具,目前该工具已被30多个国家采信,对于后发国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然而,金融素质是高度情境化的构念,测量工具的情境化是保证测量结果稳健可靠的必要环节。为此,本文实施了针对该工具措辞和计分体系的实用性调查,此次调查的对象分别为相关领域专家和甘肃省辖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农户,旨在为该工具中国化的路径选择提供佐证。调查结果显示,对于受访农户而言,该工具中“通货膨胀的认知”等5个问题的措辞过于复杂,需要进一步修正;不同类型专家对该工具各构成要件的重要性评估未形成一致意见,需要进一步探寻上述差异产生的原因及其可能的弥合方式。  相似文献   

7.
当前中学数学中导数的工具性和应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切线的斜率(导数的几何意义);函数的单调性;函数的极值和最大、小值. 1优化了综合性问题的解法导数为有效地解决一些传统的初等数学问题提供了一般性的方法.如求曲线的切线方程、函数的单调区间、函数的最大、小值、不等式的证明及  相似文献   

8.
在马氏决策向量过程模型的理论基础上,结合决策向量和相合度等新定义,进一步提出有限阶段期望总报酬准则和最优方程,并证明最优方程的解的存在性.  相似文献   

9.
张东云 《经济数学》2013,(3):103-106
本文主要研究非参数异方差回归模型的局部多项式估计问题.首先利用局部线性逼近的技巧,得到了回归均值函数的局部极大似然估计.然后,考虑到回归方差函数的非负性,利用局部对数多项式拟合,得到了方差函数的局部多项式估计,保证了估计量的非负性,并证明了估计量的渐近性质.最后,通过对农村居民消费与收入的实证研究,说明了非参数异方差回归模型的局部多项式方法比普通最小二乘估计法的拟合效果更好,并且预测的精度更高.  相似文献   

10.
本文提出了多目标决策偏好及最优解的一般概念和集诱导偏好的概念.给出了判断ρ-完备集的一系列条件,从而指出了ρ-完备集是十分广泛的集类.得到了集合的Λ-有效点的存在性定理和ρ-下闭集与截面的Λ-有效点的性质.通过引入函数Λ-下半连续的概念,得到了多目标决策一般集诱导偏好最优解的存在性定理.在这些结果的基础上,最后得到了集合Y关于Λ和多目标决策问题的控制性质.  相似文献   

11.
潘勇  李秋明 《数学通报》2012,51(6):14-17,21
1问题的提出新一轮数学课改将"过程性目标"纳入到数学课程目标中.然而,实践表明,过程目标的制定和落实还存在一定问题.比如:①不习惯于过程性目标.一位教师制定的"向量的减法"教学目标为:明确负向量的意义,掌握向量的减法,会作两个向量的差向量;能利用向量减法的运算法则解决有关问题.显然,其中只有知识、技能目标.②过程目标  相似文献   

12.
章建跃教授在《数学教育之取势明道优术》一文中指出:"教好数学"的内涵应该是"为学生构建前后一致、逻辑连贯的学习过程,使学生在掌握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学会思考".并进一步指出"在面对一个新的数学研究对象时,要有‘整体观’,要先为学生构建研究的整体框架".基于上述"整体观"理念,笔者最近开发了"平行线的判定"教学设计,并且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本文先呈现该课的教学设计,并给出课后反思,与大家研讨.  相似文献   

13.
为了积极应对素养导向的高考评价改革,需要教师系统设计和稳健开展高三数学一轮复习工作.本文以“导数的几何意义”为例,从结构视域视角出发,通过“五环节”设计和“三举措”实施一轮复习课教学,夯实“四基”,提升“四能”,让关键能力在复习中得以巩固和提升.  相似文献   

14.
目前,新一轮课程改革已经过几年的实践,反馈出一系列成果,评价作为本次课程实施的关键点与改革的重点,其效果与功能价值受到更多领域的关注.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形成性测试是教师最方便实施的评价方式,也成为初中数学评价的主要方式,因此,形成性测试卷是否立足教学目标、课程标准、特定学习目的、教科书指导进行命题有待探究,即初中数学形成性测试卷与课程标准一致性问题分析.为深入探究该问题,形成系统性认知,本文以“图形与几何”领域作为分析对象,展开形成性测试卷与课程标准一致性的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