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礼诚  张冬仙  章海军  王旭龙琦 《物理学报》2015,64(3):38102-038102
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微纳结构及金属纳米层的颜色调控方法. 通过理论分析研究, 建立了基于多孔氧化铝(PA) 微纳结构与金属纳米层的颜色调控物理模型. 以此为基础, 在孔深分别为250 nm和410 nm的PA模板表面磁控溅射铝(Al)金属纳米层, 对其反射干涉光谱分析可知, 通过控制PA模板的孔深可实现可见光谱范围内的颜色调控. 此外, 基于掩膜在孔深为410 nm的PA模板表面局域溅射铬(Cr)金属纳米层, 通过对其反射干涉光谱分析并与相同孔深的镀Al金属纳米层的PA颜色进行对比, 可以发现改变金属纳米层的材料和厚度同样可以实现颜色调控, 并通过局域颜色调控制备出彩色图案. 研究结果表明, 基于微纳结构及金属纳米层的颜色调控是一种切实可行和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空间分辨光谱和可见/近红外光谱的番茄颜色等级判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比较分析空间分辨光谱和单点可见/近红外光谱(可见/短波近红外光谱和中波近红外光谱)对番茄颜色的识别能力。根据番茄表面和内部颜色将600个样品分为6个等级(green, breaker, turning, pink, light red和red)。分别利用新型空间分辨光谱系统(550~1 650 nm),可见/短波近红外光谱仪(400~1 100 nm)和中波近红外光谱仪(900~1 700 nm)采集番茄的空间分辨(spatially-resolved, SR)光谱和单点可见/近红外(SP Vis/NIR)光谱,建立番茄等级的偏最小二乘判别(PLSDA)模型,比较其对番茄颜色等级的预测效果。结果表明, SR光谱组合可在最佳单一SR光谱基础上进一步提高番茄颜色的识别能力,对番茄表面颜色和内部颜色的识别率可分别达到98.8%和84.6%。光源-检测器距离较近的SR光谱对番茄表面颜色的识别有帮助,而光源-检测器距离较远的SR光谱能较好的判别番茄内部颜色。SP NIR光谱在对番茄表面颜色判别中与SR光谱具有一定可比性,其分类准确率可达到95%,但SP Vis/NIR光谱在对番茄内部颜色识别中具有较低的分类准确率,分类结果远不如SR光谱,说明SR光谱比SP Vis/NIR光谱对番茄颜色的判别更具潜力。  相似文献   

3.
报道一种可用钆配合物[Gd(DBM)3bath]调节电致发光(EL)颜色的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该有机发光二极管是在空穴传输层(m-MTDATA)和电子传输层(TPBI)之间插入-薄层Gd(DBM)3bath。随着Cd(DBM)3bath厚度增加,二极管的发光颜色呈现出绿色(主峰525nm)-黄色-橙色(主峰593rim)变化。该二极管的电致发光主要来自界面激基复合物的发射而不是来自各有机功能层;而发光颜色的变化是由于两种激基复合物发射的相对强度的改变。  相似文献   

4.
固氢金属化转变压力的理论计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简单金属的赝势理论方法计算了固氢的金属转变压力,并探讨了金属氢可能的晶体结构及力、热物性。计算结果表明,在绝对零度条件下,分子态固氢(HCP结构)向原子相金属氢(FCC结构)的转变压力pt=465.95 GPa。  相似文献   

5.
光和色     
光和色谢萍荪(广州市无线电中专510610)1物体的颜色在阳光照射下物体呈不同的颜色,物体的颜色分为三类,即体色、表面色、干涉色.(不包括从光源直接呈现的颜色).当光照在物体上时,一部分光在物体表面反射,同时有一部分光透进物体内部.对于不透明的物体,...  相似文献   

6.
将红、绿、蓝3种不同颜色的染料分别掺杂到相同的母体材料2,7-二(二苯基磷酰)-9-(4-二苯基胺)苯基-9-苯基芴(POAPF)中,制得了可发3种颜色光的高效率有机电致发光器件。进一步将两种互为补偿色的发光材料以合适的掺杂浓度掺到POAPF中,制得了高效率白光器件。该白光器件采用了单发光层结构,器件电致发光光谱稳定性好,随驱动电压变化较小。4种不同颜色的发光器件的最大功率效率分别为16.50,43.72,29.78,32.83 lm/W。  相似文献   

7.
C60吸附在金属表面的计算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离散变分局域密度泛函方法研究了C60在Al(111),Cu(111)和Ag(111)表面的电子结构性质。C60/金属界面系统通过用C24H12取代C60和用10个金属原子代表衬底来简化,计算了C60在金属衬底上的吸附高度,吸附能量及两者之间的电荷转移,发现C60与Al(111),Cu(111)和Ag(111)表面通过共价键(其中混杂少量的离子键)相结合。  相似文献   

8.
由于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中存在金属阴极和有机层界面,故部分光子会转化为表面等离子激元沿金属表面传播耗散掉。同时,金属阴极自身也会吸收部分光能量。这两种情况均会导致器件出光率降低。分析了在结构为Ag (100 nm)/MoO3(5 nm)/NPB (35 nm)/EML (20 nm)/Alq3(40 nm)/Al (20 nm)/MoO3(50 nm)的器件内部引入银纳米颗粒(Ag NPs)或者金纳米颗粒(Au NPs)后器件出光效率的变化。同时,改变金属纳米颗粒的位置以观察其对出光效率的影响。利用有限差分时域法对无金属纳米颗粒的器件和金属纳米颗粒位于器件不同位置时的出光效率进行了模拟计算。结果显示,Ag NPs或者Au NPs都可以提高器件出光效率且Ag NPs优于Au NPs。在468 nm波长下,Ag NPs位于Al阴极表面、电子传输层(ETL)中间和Ag表面时器件的透光率分别是51.1%,50.5%和45.5%,而未掺杂Ag NPs的参考器件的透光率仅为43.3%。  相似文献   

9.
土壤颜色由CIE向Munsell系统的定量转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颜色是土壤重要形态特征之一,也为判断土壤理化特征、过程与功能的重要依据和指标。土壤颜色目前采用Munsell颜色系统表示,主要依靠将土壤样品与土壤Munsell比色卡比对而确定。该方法由于受个人视觉感官和判别环境等因素限制,导致土壤颜色判别结果存在主观性强,易出现偏差等问题。为此,寻求客观、定量、方便地表征土壤Munsell颜色的方法,对于今后有关土壤颜色应用的研究工作极为重要。该研究试图利用分光色度仪,结合Python计算机语言编程,采用邻近等明面插值等方法,提出了一套可操作的从CIE到Munsell颜色系统转换的方法,以实现土壤颜色从CIE到Munsell颜色系统的方便、快速、高精度转换,达到土壤颜色的客观、定量、标准化测定。由分光色度仪测得样品CIELAB颜色值,利用CIE和Munsell两大颜色系统的已有的转换模型和方法,由CIELAB值计算获得Munsell明度值V和色品坐标,以Python语言编制程序,实现样品的明度值和色品坐标的自动计算。进而采用邻近等明面数学插值法和色度变换图确定Munsell系统H和C值。以《中国标准土壤色卡》的419张色片和22个土壤与古土壤样品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利用本文方法色调(H)测定值与色片标准值相比较,仅有12张色片存在误差,验证准确率为97%。《中国标准土壤色卡》的明度值(V)、彩度值(C)测定值与标准值之间相关系数分别为0.987(p<0.001)和0.976(p<0.001),测定结果与标准值之间存在极显著相关关系。土壤与古土壤样品测定值与目视判别色调差异较小,主要差别是明度和彩度,这可能与目视判读受个人主观、光学环境等因素影响所致。基于过去已有的由CIE到Munsell颜色系统转换方法,该研究利用Python计算机语言编程编写了程序代码,实现CIELAB值到Munsell明度V值和色品坐标的转换过程的自动计算,并提出一种基于邻近等明面新的插值方法,转换步骤简明,易实现,为土壤颜色的快速、定量获取提供途径。  相似文献   

10.
D-氨基葡萄糖金属配合物对DNA作用的谱学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合成了d-氨基葡萄糖金属配合物Cu(Ⅱ),Zn(Ⅱ)Ni(Ⅱ),Fe(Ⅲ),Co(Ⅲ)金属配合物,并用电子吸收光谱,荧光光谱、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ERS)研究了它们与DNA的相互作用。探讨了它们与DNA的作用方式,发现它们在银胶上的吸附方式基本相同,因而有相似的SERS,其中CuGlu,Co(Ⅲ)Glu作为抗癌药物有进一步研究的价值。  相似文献   

11.
关于物体的颜色,常有两种描述:其一“物体是什么颜色就反射(或透射)什么颜色的光”;其二“物体所以呈现某种颜色,是因为它把其他颜色的光都吸收了的缘故”.我们认为这两种描述其一不妥,其二错误.  相似文献   

12.
周强  齐璐  夏令君  王启超 《应用声学》2015,23(7):2577-2580
有色噪声是一种分布广泛、频谱多样、频率能量分布不均匀的随机信号。有色噪声根据功率谱密度不同可划分成不同“颜色”的噪声,不同“颜色”的噪声在不同领域发挥着各自重要的作用。为获得不同“颜色”的有色噪声,本文提出一种噪声颜色可变的有色噪声产生方法,该方法根据有色噪声的自回归-滑动平均模型,利用m序列、映射法和ARMA模型滤波法,产生功率谱可调的各种(高斯)有色噪声,并在FPGA上了实现该方法。测试表明:这种信号发生器不仅可以连续产生颜色差异细微的各种有色噪声(包括白噪声),且噪声性能好。  相似文献   

13.
王宇  黄敏  李钰  高心愿  沈跃桐  梁炯 《光学学报》2023,(11):298-307
为检验CIE 2006颜色匹配函数(CMFs)的视角参数计算性能,选用了不同原色光谱组合的LED发光面板开展颜色匹配实验。以L1(636 nm-524 nm-448 nm)为目标原色组合,L2(676 nm-524 nm-448 nm)和L4(636 nm-524 nm-472 nm)为匹配原色组合,组织了45名色觉正常观察者在4个不同观察视角下(2.9°、5.7°、8.6°和11.0°)开展了CIE推荐的2个颜色(红、蓝)和白色的颜色匹配实验。采集目标色和匹配色的光谱能量,分别代入CIE 2006 (1°~10°) CMFs中进行计算,并以计算的Δ(u’, v’)值表示颜色匹配精度。结果表明:当观察视角小于4°时,CIE 2006 2°CMFs具有较好的计算性能;当观察视角大于4°时,CIE 2006 3°CMFs具有较好的计算性能。在对大视角显示设备呈现的颜色刺激进行测量和计算校正时,现有CIE 2006 CMFs的视角参数计算性能有待进一步改进和优化。  相似文献   

14.
李辉峰  吕新广 《应用光学》2020,41(6):1247-1254
产品颜色是衡量产品质量的重要指标,由于产品流通环境中光源的变化无法避免,产品颜色必然受到光源变化的影响,因此研究不同光源下颜色的稳定性具有现实意义。以D65光源为标准光源,以A光源、F2光源为试验光源,选择大量色块作为样品,用不同光源下样品色差大小来衡量不同光源下样品颜色稳定性。通过对不同兴奋纯度的样品的分析,发现样品色差与其兴奋纯度是正相关的;通过对不同主波长/补色波长的样品进行分析,发现样品色差与其主波长/补色波长密切相关。样品主波长在479 nm时,色差较大,ΔEab*(D65/A)、ΔEab*(D65/F2)分别为14.50、13.81;样品主波长在561 nm时,色差较小,ΔEab*(D65/A)、ΔEab*(D65/F2)分别为5.17、2.78。将主波长/补色波长与色相对应后,发现紫、黄、黄绿等色相的样品在不同光源下色差较小,而红、青、浅蓝等色相的样品在不同光源下色差较大。结果表明,不同光源下颜色稳定性与其兴奋纯度以及主波长/补色波长有关。在实际生产与应用中,可以通过以下2种方式提高不同光源下产品颜色的稳定性:一是选择兴奋纯度较低的颜色;二是选择特定色相如紫、黄、黄绿等色相的颜色。  相似文献   

15.
本文首次合成了过渡金属Co(Ⅱ)、Ni(Ⅱ)、C(Ⅱ)与喹啉-2,3-二甲酰胺形成的三种固体配合物。  相似文献   

16.
由氟哌酸根与过渡金属Co(Ⅱ),Ni(Ⅱ),Cu(Ⅱ),Zn(Ⅱ)的氯化物合成了四个未见报道的固态配合物,并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热分析表征了它们的组成和性质。  相似文献   

17.
曾永昌  田文  张振华 《物理学报》2013,62(23):236102-236102
利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方法,研究了内边缘氧饱和的周期性凿洞石墨烯纳米带(G NR)的电子特性. 研究结果表明:对于凿洞锯齿形石墨烯纳米带(ZGNRs),在非磁性态时不仅始终为金属,且金属性明显增强;反铁磁态(AFM)时为半导体的ZGNR,凿洞后可能成为金属;但铁磁态(FM)为金属的ZGNR,凿洞后一般变为半导体或半金属. 而对于凿洞的扶手椅形石墨烯(AGNRs),其带隙会明显增加. 深入分析发现:这是由于氧原子对石墨烯纳米带边的电子特性有重要的影响,以及颈次级纳米带(NSNR)及边缘次级纳米带(ESNR)的不同宽度及边缘形状(锯齿或扶手椅形)能呈现出不同的量子限域效应. 这些研究对于发展纳米电子器件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石墨烯纳米带 纳米洞 内边缘氧饱和 电子特性  相似文献   

18.
高效率利用三重态激子发光是制备高性能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的关键。除磷光过渡金属配合物外,具有热活化延迟荧光(TADF)特性的过渡金属配合物能够将三重态激子上转换为单重态激子,进而通过单重态激子辐射发光,为开发金属配合物发光材料提供了新的途径。然而,过去十年来OLED发光材料的研究主要聚焦在纯有机TADF体系上,过渡金属配合物TADF材料的研究投入相对偏少。但是,已有研究表明金属配合物能够利用金属的重原子效应促进反向系间窜越(RISC)过程,提升TADF发光效率并缩短TADF寿命,有利于制备高效率、低滚降的OLED。本文根据金属中心不同的d电子构型分类筛选了TADF金属配合物研究领域中代表性的材料体系,对其激发态属性、光物理和器件性能进行了概括和讨论。通过对不同类型的TADF金属配合物发光性能的归纳和比较,揭示了金属中心和配体结构对配合物发光性质的影响规律,对进一步开发高性能的金属配合物TADF材料,尤其是基于廉价金属元素的TADF配合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冬枣品质受其品种和生长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引起采后化转红指数不同,导致果实的颜色差异较大,从而影响其可溶性固形物(SSC)检测模型的分析精度。采用可见-近红外(Vis-NIR)光谱结合Norris-Williams平滑(NWS)、连续小波导数(CWD)、多元散射校正(MSC)、标准正态变量变换(SNV)和NWS-MSC五种光谱预处理方法构建不同颜色(红绿相间MJ,绿色GJ和红色RJ)冬枣SSC的偏最小二乘(PLS)定量分析模型,分别采用MJ,GJ,RJ,MJ-GJ和MJ-GJ-RJ五个样品集合建立冬枣SSC的定量分析模型,并采用由MJ-GJ-RJ三种颜色冬枣样品组成的测试集进行模型的评价;以不同建模样品集(校正集)的校正相关系数(Rc)和交互验证均方根误差(RMSECV)作为构建最优模型的评价指标;测试集的预测相关系数(Rp)和预测均方根误差(RMSEP)用于模型预测精度的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分别采用MJ,GJ和RJ的独立样品集进行建模时,模型仅对具有相同颜色的冬枣样品的SSC实现了较好的预测;分别在MJ样品中加入GJ和GJ-RJ样品进行MJ-GJ和MJ-GJ-RJ两个混合样品集的定量模型的构建时,MJ-GJ模型对MJ和GJ样品的SSC具有较好的预测效果,其RMSECV,Rc,RMSEP,Rp分别为1.108,0.698,0.980,0.724和1.108,0.698,0.983,0.822,而对RJ样品的预测误差较大,模型的RMSECV,Rc,RMSEP,Rp为1.108,0.698,1.928,0.597;而MJ-GJ-RJ模型对三种颜色的冬枣SSC均有较好的预测结果:MJ-GJ-RJ模型对MJ样品的SSC模型的RMSECV,Rc,RMSEP,Rp为1.158,0.796,1.077,0.668;对GJ样品的SSC模型的RMSECV,Rc,RMSEP,Rp为1.158,0.796,0.881,0.861;对RJ样品的SSC模型的RMSECV,Rc,RMSEP,Rp为1.158,0.796,1.140,0.841;采用蒙特卡罗无信息变量消除(MCUVE)方法进一步对MJ-GJ-RJ样品集光谱的特征变量进行优选后,模型的RcRp分别由原来的0.796和0.864提高到0.884和0.922,模型的RMSECV和RMSEP分别由1.158和0.946减小到0.886和0.721,模型具有较好的分析精度。采用可见-近红外光谱对不同颜色冬枣的SSC进行分析时,当建模集样品与测试集样品颜色属性相似或选择性质相似的建模变量进行模型构建时,模型具有更好的通用性。  相似文献   

20.
用紫外光谱研究了等离子点时1:1Co(Ⅱ)-HSA配合物金属中心的结构,结果表明:该配合物的中心钴在低浓度时以Co(Ⅱ)和Co(Ⅲ)两种氧化态共存,高浓度时(>3.0×10-4mol·L-1)仅以Co(Ⅲ)氧化态存在;且金属中心随着浓度增大发生"八面体→四方锥→四方平面"的构型变化。与生理pH时金属中心的结构存在显著差别,可用pH效应加以解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