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史桂芬  张云霞  李莹 《河南科学》2020,38(10):1633-1640
利用商丘市8个气象站1960—2018年逐日降水观测资料,通过统计分析、线性回归分析,对商丘市暴雨进行统计和趋势分析.结果表明:1960—2018年商丘市共出现暴雨、大暴雨和特大暴雨1187站次,其中暴雨日、大暴雨日、特大暴雨日各占83.7%、16.3%和0.4%.平均年暴雨日数20世纪80年代较少,90年代多,2000—2009年最多,2010—2018年最少,暴雨日数有7~9 a的变化周期.暴雨出现在春、夏、秋季,夏季暴雨日、大暴雨日分别占年总数的75.2%、84.9%,春秋季相差不大.暴雨日出现在3—11月,大暴雨日出现在5—10月,均在7月最多.年平均暴雨日为0.3~0.5 d,由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少.暴雨开始日期提前3.614 d/10 a,结束日期推迟0.283 d/10 a,暴雨发生时间有延长趋势.单站暴雨日、区域性暴雨日分别占总暴雨日数的51.4%,48.6%;90.9%暴雨过程不超过1 d.平均年暴雨强度以2.416 mm/10 a的速率增大,一日最大降水量为363.6 mm.  相似文献   

2.
利用重庆2016-2020年2092站的1 h, 3 h, 6 h, 12 h和24 h五类滑动小时累积降水数据,分别以45 mm, 95 mm, 145 mm, 195 mm和245 mm为极端阈值,运用对数型区域暴雨综合强度评估模型,对50场典型暴雨过程进行评估,并设定站数分类条件,将所有区域暴雨过程以综合强度0.9等量划为极端密集类(EC)和正常疏散类(ND),前者根据单站过程空间分布分为全域型(REC)、西部型(WEC)、东部型(EEC)、中西部型(MWEC)和中东部型(MEEC).研究发现:(1)极端密集类各型的平均区域综合强度由强至弱依次为WEC,MEEC,REC,MWEC,EEC,该类区域综合强度与单站数、强区间站数均呈显著性正相关.(2)单站点分布较广的REC和MWEC/MEEC下对应“东少西多”和“中间偏少”态的致灾力为最强,相比而言,WEC/EEC体现为分片区聚集成灾,虽影响范围较小但短时极端强降水在重庆西部地区的致灾概率较东部更大、破坏力也更强.(3)5年间所有区域暴雨过程中,区域综合强度与极端3 h幂平均小时雨强和极端均值都呈显著性正相关,且系数都在0.77及以...  相似文献   

3.
利用中国西北地区248个观测站1981-2010年逐日降水量资料、NCEP/NCAR再分析资料,对西北地区暴雨的时空变化及环流异常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暴雨主要出现在陕西、甘肃东南部、宁夏东南部,暴雨出现次数依次由东南向西北减少.暴雨的年际差异较大,年内主要集中在7-8月,两个月的暴雨日数占全年的64%,7月最多,8月次之,区域性暴雨7月下旬最多.西北地区大范围暴雨过程偏多年份夏季(7月和8月),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偏强,西脊点伸到110?E附近,亚洲中高纬度多低值系统活动,低层(700 hPa)来自南海的偏东气流与青藏高原南侧的偏西气流合并为偏南气流向北伸展到西北地区东部,将充沛的水汽输送到这一区域,到达35?N附近与西北气流相遇;反之,西北地区大范围暴雨过程偏少年份夏季(7月和8月),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偏弱,远离大陆,亚洲高纬度多高值系统活动,低层是一支偏北气流控制西北地区东部.  相似文献   

4.
一次区域性暴雨数值模拟及诊断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陕西省2003年7月15日区域性暴雨过程进行分析发现,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西侧的暖湿气流和新疆冷空气是这次暴雨的主要影响系统,充沛的水汽输送、能量的积聚和强烈的上升运动为暴雨的发生提供了充分的条件,700 hPa和850 hPa的低涡、切变线、地面倒槽是暴雨形成的触发机制.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涡度场和散度场互耦;特强散度柱出现早于强涡度柱,而深厚的强气旋性涡柱则几乎与暴雨最强盛时期同时出现.  相似文献   

5.
郑皓文  杨强 《山西科技》2013,28(2):42-44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自动站及区域加密资料,对2012年8月16—18日出现在山西南部的区域性暴雨天气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暴雨发生在短波槽东移与副热带高压南退的背景下,700 hPa、850 hPa切变线及地面中尺度辐合线是此次暴雨过程的主要影响系统,强烈的上升运动与热力不稳定条件为暴雨的产生提供了很好的动力及热力条件。地面中尺度辐合线与暴雨落区有很好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6.
全球、大洲、区域尺度暴雨时空格局变化(1981-2010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计算1981-2010年全球、大洲和区域的年际和年代际的暴雨雨量和暴雨雨日,系统分析了不同尺度暴雨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1)在全球尺度上,1981-2010年全球年际和年代际暴雨雨量和暴雨雨日在波动中都呈现增加趋势,尤其是1991-2000年代中期以来显著增加.在空间上,全球暴雨雨量和暴雨雨日增强的区域主要分布在非洲西部、马达加斯加岛、欧洲西南、东亚、南亚、东南亚、澳大利亚东部、美国东部、南美洲中部以及一些狭长陡峭的山脉地带.年代际暴雨雨量和暴雨雨日主要在南美洲、美国东部、东亚和南亚地区随着年代变化而呈现数值上的增长和区域上的扩张.随着年代变化,非洲西部地区呈现数值上的减少和区域上的缩减;2)在大洲尺度上,仅非洲和南极洲年际和年代际暴雨雨量和雨日呈现减少趋势;3)在区域尺度上,暴雨增加的区域多于减少的区域,且增加最大的区域位于亚马逊河流域,减少最大的区域位于非洲东部地区.  相似文献   

7.
利用常规气象资料、多普勒雷达资料、NCEP 1°×1°再分析资料,对2019年6月8—9日赣中区域性暴雨过程从天气实况、天气形势、影响系统、中尺度特征等方面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1)本次暴雨过程强度强,出现了5站特大暴雨,最大小时雨强77.3 mm,强降水过程中均伴有明显强雷电,以云地闪和负闪为主,强雷电较短时强降...  相似文献   

8.
运用InVEST模型评估黄河流域2000、2005、2010和2018年土壤侵蚀量并分析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8 a间,黄河流域土壤侵蚀总量共减少8.4×107t,土壤侵蚀模数共减少87.42 t/(km2·a),减少约16.69%,流域土壤侵蚀状况趋于改善;侵蚀模数高值区域主要分布在黄河流域上游,低值区域主要分布...  相似文献   

9.
针对2009年8月20—21日发生在山西省中部的一次区域性暴雨天气,运用地面和高空常规观测资料,结合卫星云图以及micaps提供的数值预报产品,对造成此次暴雨天气的环流形势、影响系统、物理量场演变以及卫星云图特征进行了综合分析,为此类天气过程的预报提供了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暴雨灾害具有影响大、次生衍生事件多、应急处置难度大等特点.该文从孕灾环境的角度研究暴雨灾害演化过程,针对暴雨灾害典型的时空分布特点,应用Markov决策过程理论,提出了基于情秉时空演化的暴雨灾害应急决策方法.通过分析单一空间下暴雨和承灾体的演化过程,以及采取不同应急响应措施对灾害演化的影响,得到最小灾害损失下的最优决策...  相似文献   

11.
利用近15年(2008—2022年)资料对山东首场区域性暴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山东首场区域性暴雨均发生在4—6月,发生在鲁中、鲁南的概率最大.(2)影响系统主要有三类,以温带气旋暴雨最多,其次是低涡切变线暴雨和低槽冷锋暴雨.(3)首场区域性暴雨发生时,700、850、925 hPa比湿分别在7.33、9.97、11.6 g/kg左右,绝对水汽条件弱于常规区域性暴雨,但湿层深厚;850 h Pa假相当位温在60℃左右,能量条件弱于常规区域性暴雨;700和850 hPa有19.5和17.1 m/s的低空急流,动力条件强于常规区域性暴雨.综合利用以上条件和数值模式预报结果,可以对数值模式的降水量级进行有效订正.  相似文献   

12.
对崇阳县耕地内部结构、耕地资源数量变化及趋势、耕地利用程度、耕地资源增减变化流向、耕地空间相对变化和耕地变化的特点等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崇阳县耕地保护存在的问题:(1)耕地面积和基本农田面积有所下降;(2)建设用地占用耕地指标突破限制;(3)耕地质量保护重视不够;(4)违法用地处理难度大。最后,从法律、行政、经济、技术等方面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湖北棉花生产格局的时空变化及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湖北省农业生产数据,提取1992年至2002年各年份县棉花生产信息,并利用GIS软件Supermap的空间显示功能分别将各年的棉花播种面积、总产量等进行空间显示、分析和对比,揭示棉花生产的变化规律。结果显示:湖北棉花生产主要分布在鄂北岗地区及沿江平原区,同时,以1998年为分水岭,之前全区棉花产量、面积都较高,之后则骤减.结合该时段国家政策、市场行情、气候特点和棉花收益等因素对湖北省棉花生产变化的结果进行了分析解释.  相似文献   

14.
四川盆地非典型暴雨过程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基于NCEP 1°×1°资料,且在高空探测和卫星云图的基础上,利用涡度方程分析了2009年6月28日四川盆地发生的区域暴雨过程,结果表明:①500 hPa环流变化与贝加尔湖南侧低槽扰动及高原切变线有关,在暴雨开始前后降水环流形势出现较快的调整,贝加尔湖冷槽南移影响四川盆地.700 hPa西昌一带的西南风加大,并在雨区具有中尺度结构的降水云团发展.②诊断分析表明,局地涡度分布对降水系统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在短波槽扰动区域内,通常∂ζ/∂t>0.暴雨临近时,正局地涡度变化区域偏北,槽偏北,雨区仍为负局地涡度.暴雨开始时,雨区上空转为正局地涡度.在700 hPa上,正局地涡度的分布也对低层降水系统发展起到重要作用,正局地涡度变化的分布首先是开始于盆地西北部,然后发展到暴雨区域,再逐渐往盆地南部发展,与云团移动路径和降水发生趋势较为一致.③一定程度上,当500和700 hPa两层的正局地涡度变化中心位置叠加在同一地方时,正涡度深厚,往往是暴雨发生的区域,因此正局地涡度变化可以作为判断降水落区的一个物理要素来参考.  相似文献   

15.
湖南暴雨洪涝灾害损失时空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1984—2010年湖南灾情统计资料,对湖南暴雨洪涝灾害损失的时空特征进行了分析,并以年降水量、地区生产总值、人口数、城镇率和建成区面积等为指标,从自然和社会2个方面,初步探究了湖南洪涝灾害格局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湖南暴雨洪涝灾害整体呈现加重的趋势.洪涝灾害年内分布差异大,夏季最为集中,空间上主要集中在"湘资沅澧"四水流域下游和洞庭湖区.湖南暴雨洪涝灾害损失的变化受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共同的影响,从全省来看,损失与年降水量、地区生产总值、人口和城镇率间均表现出显著的正相关,其中前两者尤为显著,作为致灾因子的强降水是造成湖南洪涝灾害发生的直接原因,虽然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灾害脆弱性,但同时灾害暴露性的增加更为显著,从而使得湖南暴雨洪涝灾害的损失以及风险呈现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6.
郭兰 《河南科学》2014,(5):867-871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NCEP 6 h一次的1°×1°分析资料和多普勒雷达产品等对2012年7月21日三门峡市暴雨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①高空低槽加深发展、中低层急流带及迅速入侵的冷空气为此次对流天气的产生提供了有利条件.②暴雨区上空低层辐合与高层辐散形成的抽吸作用,为此次暴雨过程的发生发展提供了动力条件.低层的正涡度中心和高层的负涡度中心与暴雨落区之间有着很好的对应关系.③卢氏县境内北部山脉呈东西走向,南面的迎风坡有利于西南气流在此抬升.三门峡市区、陕县处于黄河沿岸,本身水汽充沛,再加上西南气流在此汇聚,以上条件有利于局地暴雨落区的形成.④回波顶高大值区的分布与暴雨落区有很好的对应关系,通过对回波顶高的分析可以指示出强降水的落区.  相似文献   

17.
辽宁省暴雨洪涝灾害风险评估模型的建立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自然灾害风险理论,从致灾因子危险性、承灾体暴露性、孕灾环境敏感性和防灾减灾能力四方面选取指标,构建辽宁省短时暴雨洪涝灾害风险评估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权重,建立风险评估模型.利用GIS空间分析,从市级行政单元尺度和1km×1km格网两种尺度出发,对辽宁省2013年"8.16"暴雨洪涝灾害进行评估.评估结果表明:东部风险高,西部风险低,其中高风险和较高风险区主要分布在辽北、辽东北,东部低山丘陵区的西南地区,包括铁岭、抚顺、辽阳、鞍山等地;低风险和轻微风险区主要分布在西部低山丘陵区、辽河平原中西部的朝阳、葫芦岛、锦州、盘锦等地.市级、县级评估结果在风险分布范围上与实际灾情基本吻合,且在综合精度上均与直接经济损失值显著相关,市级相关性更高,表明此次暴雨洪涝灾害风险评估结果较好,该模型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研究全国货物运输时空演化格局与分异规律,为国家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规划和宏观经济发展战略提供数据参考。以2004年到2014年我国货运周转量相关数据为基础,采用聚类分析和货运集中度指数等方法,对我国货物运输的时空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各省份货运周转量总体上呈增长态势,但各省份货运周转量年均增长率有较大的差异。2004年我国中西部大部分省份的货运是以铁路运输为主,2014年货运以公路运输为主,沿海绝大多数省份一直以水运为主。目前,我国各省份间货运周转量整体差异较2004年缩小,就运输方式而言,货运周转量差异最大的是水运,全国货物运输总体分布格局是货运周转量由东部沿海向中西部地区减少,铁路货运周转量北方大南方小的格局没有变化,公路货运呈现中东部平分秋色的格局。影响我国货物运输时空变化的主要原因是社会经济发展、交通基础设施的发展变化和各种运输方式技术经济差异等。  相似文献   

19.
根据2000年和2003年2期航空影像资料,运用遥感影像的机助解译方法、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方法以及数理统计的方法,分析了浦东新区2000-2003年间土地利用的数量和空间变化特征.揭示了该区各类土地利用数量变化的幅度、速度和区域分异以及土地利用空间变化的主要类型和分布特征.阐述了该区土地利用变化的特点与驱动机制,为高强度人类活动下土地利用调控与管理提供借鉴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利用九仙山气象站1956-2004年的降水数据资料,采用线性回归分析、morlet小波和Mann-Kendall检验方法对九仙山暴雨日数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近50年来,九仙山暴雨日数总体呈下降趋势,且明显存在17a左右和2~4a的周期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