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佳 《应用光学》2006,27(3):259-262
中国中部有武汉,武汉东南有光谷,“光博会”因之孕育。2001年底,武汉市宣布,将于次年始举办一年一度的“中国武汉国际光电子信息技术博览会”。现任教育部部长、时任湖北省委常委、省科技厅厅长的周济同志提出设想:要力争将“光博会”办成中国第一,成为与美国阿纳海姆光通信展、德国慕尼黑激光展、日本千叶高新技术博览会齐名的世界著名光电子博览会之一。  相似文献   

2.
中国光电子领域的重大盛会——第七届中国光谷国际光电子博览会,将成为全国光电子企业采购全球货品的最大洽谈平台。由国家七部委和省政府联合主办的本届“光博会”,将于11月2日至5日在武汉科技会展中心举行。  相似文献   

3.
第七届“中国光谷”国际光电子博览会暨论坛将于2010年11月2日至5日在武汉科技会展中心举行,本届活动的主题是:“引导自主创新、发展低碳经济、推进产业合作、聚全球资源、做世界光谷”。“光博会”的指导思想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总揽,贯彻实施国家“中部崛起”、“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  相似文献   

4.
11月2日,《应用光学》首次理事会在武汉东湖之滨的武汉科技会展中心举行。此次会议恰逢第五届“中国光谷”国际光电子博览会暨论坛召开之际。作为中国光谷光博会的14个论坛活动之一,11月2日上午理事会会议代表应邀参加了光博会开幕式、2006年中国俄罗斯激光技术及产业合作论坛暨洽谈会,并参观了光博会各个展馆。下午的理事会会议,由理事长单位中国兵器工业第205研究所党委书记兼副所长胡宏智担任会议主席。参加会议的有15个理事单位的理事或代表。理事长单位的特邀嘉宾中国国际光电博览会(CIOE)杨宪承秘书长、中国光电产业高层论坛办…  相似文献   

5.
第四届“中国光谷”国际光电子博览会暨论坛(OVC EXPO 2005)已于2005年11月5日闭幕,这次盛会是OVC EXPO历史上规模最大、专业化程度最高、论坛质量最好的一次展会,在海内外取得了良好的口碑。四年的孕育再次证明,OVC EXPO的影响已从华人经济圈渗透到了全球经济圈,这更加坚实了OVC EXPO“追光”的脚步。在此我们诚挚邀请您在2006年11月2~5日参加第五届“中国光谷”国际光电子博览会暨论坛(OVC EXPO 2006),交流信息、增进合作、共谋发展。  相似文献   

6.
正5月23日,武汉·中国光谷激光行业协会、湖北省暨武汉激光学会、国家激光加工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湖北武汉中俄科技合作中心联合召开"第八届中国光谷(武汉)国际激光峰会"筹备工作启动会。会议传达了武汉东湖开发区关于筹备第十一届"中国·光谷"国际光电子博览会及同期相关论坛活动等工作事项,重点研究讨论了"第八届中国光谷(武汉)国际激光峰会"的主题。本届峰会举办目的是为了搭建中外激光领域合作与交流平台,提升湖北激光企业技术水平,开拓视野;促进激光行业成立更多中外合资企  相似文献   

7.
刘德森 《光子学报》2000,29(Z1):15-22
本文阐述了光子学和光电子产业的发展与现状,指出光子技术和光子产业在促进科学技术和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我们要抓住机遇发展我国的“光谷”,加速发展我国的光电子产业。  相似文献   

8.
第五届国际光子与光电子学会议(International Photonics and OptoElectronics Meeting, POEM2012)于2012年11月1-2日在武汉光电国家实验室盛大召开。国际光子与光电子学会议是由武汉光电国家实验室发起的覆盖光电子领域的大规模、多学科、综合性、高水平国际会议。经过多年坚持不懈的努力,已经形成一个紧密依托“武汉·中国光谷”、汇集众多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学术机构和企业,集学术性和实用性于一体的高水平、高质量学术会议品牌。  相似文献   

9.
张佳 《应用光学》2006,27(2):170
2006年2月23日,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与美国国际光学工程学会(SPIE)在武汉香格里拉大饭店就双方科技交流与合作、国际会展、人才培训等方面的合作签署合作备忘录,这标志着国际最大的光电权威机构与“武汉·中国光谷”的合作全面启动。武汉市委常委副市长袁善腊、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主任唐良智、美国国际光学正程学会主席麦克马拉蒙博士、执行主席亚瑟博士等出席了签字仪式。美国国际光学工程学会是致力于光电子信息领域研究和应用的国际著名专业机构,成立五十余年来在全球有超过15 000名正式会员,该组织每年举办350多次国际性专…  相似文献   

10.
第四届“中国光谷”国际光电子博览会暨论坛(OVC EXPO 2005)已于2005年11月5日闭幕,这次盛会是OVC EXPO历史上规模最大、专业化程度最高、论坛质量最好的一次展会,在海内外取得了良好的口碑。四年的孕育再次证明,OVC EXPO的影响已从华人经济圈渗透到了全球经济圈,这更加坚实了OVC EXPO“追光”的脚步。在此我们诚挚邀请您在2006年11月2~5日参加第五届“中国光谷”国际光电子博览会暨论坛(OVC EX- PO 2006),交流信息、增进合作、共谋发展。  相似文献   

11.
2010年11月3日~5日,由武汉光电国家实验室举办的第三届国际光子与光电子学会议(POEM2010)在武汉·中国光谷武汉科技会展中心成功召开。  相似文献   

12.
世界最大规模光电展览——第13届中国国际光电博览会9月6~9日在深圳成功举行,而中国光学学会2011年学术大会与光博会同期举办,两大盛会首次携手,为国际光电业界产业与学术、市场与研发、技术与商机的充分结合搭建了绝佳的交流平台。加拿大、德国、丹麦、法国、英国等国家组团参展和在光博会期间举行商务洽谈等活动,全面推进了国际国内光电企业和技术的充分合作。立陶宛国家经济部部长Mr.Rimantas Zylius一行8人到访光博会,  相似文献   

13.
光电子技术及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综述了光电子学的产生及其发展,提出了光电子技术的几个发展方向和研究热点。对各种新型激光器、硅基光电子技术、有机聚合物光电子材料、光互连、光计算技术、大容量光存储、生物医学中的光电子技术等内容进行了简要的介绍。  相似文献   

14.
《应用光学》2006,27(4):F0002-F0002
华中科技大学光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下设“光纤通信与互联网络研究所”、“激光研究所”、“光电信息技术研究所”及“光电子技术教学实验中心”;拥有“激光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和“激光加工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并与武汉光电国家实验室(筹)共建“激光科学与技术”和“光电器件与集成”2个研究部。学院 拥有“物理电子学”国家重点学科和“光学工程”湖北省重点学科;物理电子学、光学工程、光电信息工程博士点、硕士点和电子科学与技术博士后流动站,以及“电子与通信工程”及“光学工程”2个工程硕士点。学院拥有“光电信息工程”和“光信息科学与技术”2个本科专业。  相似文献   

15.
会议内容:以“加强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发展战略为指导,根据“武汉·中国光谷”的发展需求,综合运用国内外的前沿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深入探讨世界各国高新技术科技园区的发展规律,以及“武汉·中国光谷”发展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6.
11月2日上午,第四届国际光子与光电子学会议(POEM2011)在武汉科技会展中心隆重举行。开幕式上,国际光学工程学会主席Katarina Svanberg亲临致辞,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张光清主任介绍了武汉光谷产业发展情况,科技部国家遥感中心景贵飞副主任、武汉市政协吴超主席先后致辞祝贺会议的召开;会议程序委员会主席、...  相似文献   

17.
正2014年6月18~21日,武汉·中国光谷,2014光电子器件与集成(OEDI)国际学术研讨会(Optoelectronic Devices and Integration,OEDI)在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光电国家实验室(筹)(WNLO)隆重举行。此次国际学术研讨会由武汉光电国家实验室(筹)(WNLO)和美国光学学会(OSA)联合承办,  相似文献   

18.
由中国光学学会、华中科技大学、湖北省科学技术厅、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中国国家光电子信息产业基地主办,武汉光电国家实验室(筹)承办,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美国激光协会、美国光学学会、《光学与光电技术》等多家单位和媒体支持的覆盖光电子领域的大规模多学科综合性国际会议——第二届光子与光电子学会议将于2009年8月8-10日在华中科技大学隆重举行。  相似文献   

19.
《中国光学》2012,5(4):450-452
(2013年3月19~21日,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展会简介】作为亚洲最大的激光、光学、光电行业盛会,2013年慕尼黑上海光博会将于3月19~21日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举办。从基础研究到产业应用,慕尼黑上海光博会引领行业发展趋势,集中展示涵盖激光器与光电子、光学与光学制造、激光生产与加工技术、成像与检测四大板块的全方位产品内容,  相似文献   

20.
第四届“中国光谷”国际光电子博览会暨论坛(OVC EXPO 2005)已于2005年11月5日闭幕,这次盛会是OVC EXPO历史上规模最大、专业化程度最高、论坛质量最好的一次展会,在海内外取得了良好的口碑。四年的孕育再次证明,OVC EXPO的影响已从华人经济圈渗透到了全球经济圈,这更加坚实了OVC EXPO“追光”的脚步。在此我们诚挚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