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研究了在pH 6.0的伯瑞坦-罗比森弱酸性缓冲溶液中,小分子甲基紫与生物大分子核糖核酸之间发生强烈静电缔合相互作用,引起分子光谱红移,吸收值变小。甲基紫在最大吸收波长558 nm处的吸收峰强度显著下降,下降程度与核糖核酸的含量呈线性关系,应用光谱法研究了反应体系酸度、甲基紫用量、反应时间对反应速度的影响,确定了试验最佳条件,提出并建立了测定痕量核糖核酸含量的新方法。线性范围为1.0~8.0 μg·mL-1, 检测限为0.52 μg·mL-1,相关系数r为0.999 9,该法简便,快速,具有较高的选择性和灵敏度,对合成样品中核糖核酸的测定令人满意;初步探讨了反应机理,认为,甲基紫分子与凝聚在RNA分子链上的反离子之间发生静电缔合作用,然后,以协同方式与RNA分子发生键合,使甲基紫三苯环平面结构受到破坏,π-电子叠合程度降低,吸收值降低,最大吸收波长红移。  相似文献   

2.
在HCl-NaAc缓冲溶液中,Fenton反应产生的羟自由基被过量的KI捕获;生成的I-3分别与罗丹明B(λmax=554 nm)、罗丹明6G(λmax=526 nm)、罗丹明S(λmax=526 nm)和丁基罗丹明B(λmax=556 nm)形成缔合微粒,导致其吸收峰降低。羟自由基浓度(以H2O2浓度计)分别在0.136~0.68 μg·mL-1,0.064~0.680 μg·mL-1,0.064~0.680 μg·mL-1和0.064~0.680 μg·mL-1范围内与罗丹明B、罗丹明6G、罗丹明S和丁基罗丹明B体系的吸光度降低值成正比。据此建立了一种测定抗氧化剂对羟自由基的清除率的新方法。测试了抗坏血酸等4种抗氧化剂以及6种茶叶提取液的抗氧化活性,所得到的结果较为满意。  相似文献   

3.
中性红分光光度法测定肝素钠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在pH 3.0的Britton-Robinson(B-R)缓冲溶液中,中性红与肝素钠相互作用形成复合物而导致溶液吸收光谱发生变化,用分光光度法对光谱变化进行了研究。 中性红溶液在523 nm处有一个强的特征吸收峰,当在其溶液中加入肝素钠后,溶液发生褪色现象,吸收峰强度降低,且没有新的吸收峰出现,吸光度差值(ΔA)与肝素钠的浓度成正比。 对结合反应的条件进行了优化,在最佳条件下利用溶液吸光度值的降低与肝素钠浓度的关系建立了一种测定肝素钠浓度的新方法,测定的线性范围为0.10~15.0 mg·L-1,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2.037×106 L·mol-1·cm-1,检测限(3σ)为0.073 mg·L-1。 将该方法应用于肝素钠注射液效价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用摩尔比法对复合物的结合比进行了推算,两者形成1∶3的复合物。  相似文献   

4.
以微量脱氧核糖核酸与吖啶黄的反应为基础,优化了实验条件。基于DNA与吖啶黄最大吸收波长444nm的吸光度有线性降低的关系,建立了测定微量DNA的新方法。在0~8.0μg.mL-1浓度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为0.9998,检出限为0.12μg.mL-1。初步探讨了反应机理,认为DNA与吖啶黄通过嵌入作用生成了加合物。  相似文献   

5.
珍珠明目滴眼液中微量钙的共沉淀分离原子吸收光谱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硝酸锶-碳酸钾共沉淀分离富集珍珠明目滴眼液中的微量钙,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其含量。进样溶液钙浓度在0.0~20.0μg·mL-1范围内与其422.7 nm处的吸光度成良好线性关系,检出限为0.06 μg·mL-1。该法用于珍珠明目滴眼液中钙的测定,具有灵敏、简便、快速、准确、重复性好,平均回收率为97.0%~98.3%,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4%。  相似文献   

6.
研究建立了一种简单、快速、高灵敏测定药物卡托普利的新方法。该方法基于卡托普利诱导未修饰的银纳米粒子的快速团聚,从而使银纳米溶胶从亮黄色变为红色,在395 nm处的吸光度呈线性降低。探讨了银纳米粒子的团聚机理。在优化条件下,该方法测定卡托普利的线性范围为1~35 μg·mL-1,检出限为0.7 μg·mL-1。应用于卡托普利药片含量的测定,获得了满意结果。  相似文献   

7.
维多利亚蓝B分光光度法测定硫酸软骨素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pH 4.0醋酸-醋酸钠缓冲液中,阳离子染料维多利亚蓝B在614 nm处有一吸收峰。它与硫酸软骨素(Chs)反应生成缔合微粒后导致614 nm处的吸收峰降低,其吸光度差值与Chs浓度在0.1~5 μg·mL-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据此建立了一个简便、快速、准确测定硫酸软骨素含量的分光光度新方法。该法已用于合成样及康得灵注射液样品分析,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8.
核酸-甲基青莲6B分子作用体系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核酸对甲基青莲6B的减色效应,以阳离子型染料甲基青莲6B为生色探针,研究该染料与核酸的结合反应,建立了新的核酸测定体系,研究探讨了体系的作用机理。在pH=9.0条件下,hs-DNA,sm-DNA, ct-DNA,yeast RNA的浓度与甲基青莲6B减色效应成线性关系,响应线性范围分别为0.50~4.00 μg·mL-1,0.20~5.00 μg·mL-1,0.20~5.00 μg·mL-1,0.20~4.50 μg·mL-1,检出限(3σ/K)分别为0.082,0.037,0.038,0.041 μg·mL-1。分析核酸合成样品,回收率为93.5%~105.0%。  相似文献   

9.
蛋白质与酸性染料相互作用的分光光度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分别在酸性和碱性介质研究了铬天青S(CAS),溴甲酚绿(BCG),溴邻苯三酚红(BPR)和甲基百里酚蓝(MTB)与蛋白质结合的光度性质.在pH3.8~4.0,蛋白质使CAS和BCG的吸光度降低,在pH3.8和10.8,蛋白质分别使BPR和MTB最大吸收波长红移10和20nm,并使染料吸光度增大.无论染料吸光度降低或增大,均与蛋白质浓度在一定浓度范围内成正比.初步讨论了蛋白质与染料作用的机理.  相似文献   

10.
以聚乙二醇单甲醚-聚乳酸-乙醇酸共聚物(m PEG-PLGA)为载体材料,制备同时载带硫酸长春新碱(VCR)和与之具有协同抗肿瘤作用的姜黄素(Cur)的m PEG-PLGA纳米粒(VCR/Cur-m PEG-PLGA-NP)。建立了以等吸收双波长紫外分光光度法同时测定纳米粒中VCR和Cur含量的方法,研究显示,VCR测定波长296.5nm,等吸收波长462nm;Cur测定波长414nm;VCR在4.0—36.0μg.mL-1范围内,浓度C与差值吸光度ΔA呈良好线性相关;Cur在0.5—8.0μg.mL-1范围内,浓度C与吸光度A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该方法简便迅速,结果准确可靠,适用于VCR/Cur-m PEG-PLGA-NP中药物含量的同时测定。  相似文献   

11.
阿特拉津与RNA作用的共振光散射光谱及其应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研究了阿特拉津与yRNA作用的共振光散射光谱 (RLS)和电子吸收光谱特征。建立了利用小分子农药阿特拉津作为探针测定痕量RNA的方法。在pH 1 5 0的酸度条件下 ,阿特拉津 yRNA系统在 32 0nm处有一增强的共振光散射光谱峰 ,且增强的共振散射光强度与 yRNA的浓度呈线性关系。在实验确定的优化条件下 ,RLS强度与 yRNA浓度的线性范围为 0 6~ 5 0 μg·mL-1,线性方程为I =2 5 88+14 0 0c(yR NA ,μg·mL-1) ,相关系数r =0 9975。方法的检出限为 2 0 7ng·mL-1(3δ)。该方法成功地用于人工混合样品和小盐芥中RNA含量的测定。对阿特拉津与RNA作用机制的研究表明 ,阿特拉津与RNA之间存在静电引力和嵌入式两种作用模式  相似文献   

12.
应用偏最小二乘(PLS)算法对同步荧光光谱严重重叠的诺氟沙星、盐酸洛美沙星和乳酸左氧氟沙星药物三组分混合体系进行波谱解析,建立了该混合体系含量同时测定的新方法。在pH 2.87 B-R缓冲溶液中,波长差Δλ=190 nm 时,诺氟沙星、盐酸洛美沙星和乳酸左氧氟沙星的测量线性范围分别为0.016~0.40 μg·mL-1,0.01~0.336 μg·mL-1和0.01~0.336 μg·mL-1;检出限分别为0.012 6,0.006和0.007 2 μg·mL-1。采用PLS法结合同步荧光法对鳗鱼样品进行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3.
利用甲醛在中性或弱酸性条件下对亚硫酸盐-邻苯二甲醛-铵盐体系具有抑制作用,建立了测定甲醛的静态抑制荧光法和流动注射抑制荧光法。研究了测定甲醛的最佳条件。在最佳条件下,静态抑制荧光法测定甲醛的线性范围为0.10~1.60 μg·mL-1, 检测限为0.046 μg·mL-1;流动注射抑制荧光法测定甲醛的线性范围为0.10~2.00 μg·mL-1,检测限为0.085 μg·mL-1。用于河水中甲醛测定,与乙酰丙酮分光光度法(GB13197—91)比较,误差分别为0.83%和1.25%。  相似文献   

14.
痕量苯胺的动力学荧光法测定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磷酸介质中,痕量苯胺对过碘酸钾氧化罗丹明6G使其荧光猝灭具有抑制作用,据此建立了动力学荧光法测定痕量苯胺的新方法。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010~0.183 μg·mL-1,检出限为7.2 ng·mL-1。本法灵敏度高、线性范围宽,用于测定酚醛塑料管材和水样中苯胺的含量,回收率在100%~104% 之间,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5.
甲氧氯普胺和盐酸普鲁卡因顺序注射光谱研究和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酸性介质中,铈(Ⅳ)与甲氧氯普胺和盐酸普鲁卡因反应生成不稳定的红色产物,研究了不同条件下的光谱吸收曲线,初步探讨了反应机理,并据此建立了顺序注射光度法测定甲氧氯普胺和盐酸普鲁卡因的新方法。测定甲氧氯普胺方法的线性范围9.71~116.6 μg·mL-1,检出限6.5 μg·mL-1,进样频率45 h-1。测定盐酸普鲁卡因的方法的线性范围10.0~130.0 μg·mL-1,检出限7.4 μg·mL-1,进样频率45 h-1。用于针剂和胃复安药片中甲氧氯普胺的含量以及针剂中盐酸普鲁卡因含量的测定,并与标准测定方法对照,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6.
微乳液增敏催化光度法测定痕量铬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在微乳液(溴化十六烷基三甲基胺(CTMAB)/正戊醇/正庚烷/水)介质中,痕量铬(Ⅵ)催化过氧化氢氧化茜素红的褪色反应,建立了测定痕量铬的催化动力学新方法。在微乳液体系中,方法的灵敏度比在表面活性剂CTMAB体系中提高了72.5%,催化反应的表观活化能为55.7 kJ·mol-1。水浴温度升高,灵敏度显著提高,校准曲线在不同的反应温度下线性范围不同,在80 ℃反应温度下,线性范围为2.4~75 μg·L-1,检出限达4.27×10-10g·mL-1,相对标准偏差为1.84%(n=11)。该法已应用于电镀废水中铬(Ⅵ)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7.
CCD阵列检测-流动注射分析保健食品中原花青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建立了原花青素的流动注射分析方法。利用原花青素在强酸介质中,铁离子的催化下形成红色花色素,以NH4Fe(SO4)2、盐酸、乙醇的混合溶液为载流,用流动注射-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扫描待测物的吸收光谱图,测定最大吸收波长(545 nm)处的吸光度值。优化了影响显色反应的有关因素及流动注射参数,原花青素的浓度在0.010~0.20 mg.mL-1的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方法检出限为5μg.mL-1,加标回收率为82.47%~98.18%,相对标准差1.5%~4.9%。本文所建立的分析方法灵敏、准确,采样频率为10 samples.h-1,并已成功用于保健食品中原花青素的检测。  相似文献   

18.
目的在于建立同时测定食品中铁、铜、钴三种微量元素的新方法。以2-(5-溴-2-吡啶偶氮)-5-二乙氨基酚(5-Br-PADAP)为显色剂,Triton X-100为增敏剂,采用流动注射-CCD二极管阵列检测-分光光度分析法同时对其进行测定。优化了实验参数,并用偏最小二乘法计算程序解析重叠光谱。结果显示,铁、铜和钴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2~10 μg·mL-1,0.1~5.0 μg·mL-1,0.01~1.0 μg·mL-1,检出限分别为:0.2,0.1,0.01 μg·mL-1,进样频率为45样·h-1。所建方法用于茶叶、芝麻、小米等食品测定时,样品加标回收率分别为铁89.4%~102.3%、铜92.2%~108.0%、钴93.2%~110.8%,相对标准偏差为1.1%~12.1%。对国家一级标准参考物质茶叶和桃叶进行测定(=8),结果在其给出的保证值范围之内。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新试剂对甲苯偶氮水杨基荧光酮(MBASF)与钼(Ⅵ)显色反应,以建立水解液中钼的形态分布测定方法。在盐酸介质中,对MBASF与钼(Ⅵ)发生灵敏的显色反应,形成稳定的红色配合物。配合物表观摩尔吸光系数达1.54 L·mol-1·cm-1,在0~12 μg·(25 mL)-1范围内钼(Ⅵ)服从比耳定律。除常见金属离子外,蛋白、多肽和氨基酸均有高的允许量。大豆酶解液A经等电点沉淀法除去未水解蛋白后得溶液B,溶液B经D301R树脂吸附后,分别采用pH 3.6和9.0的缓冲液洗脱分离得溶液C和D;A,B,C和D溶液分别用于光度法测定总钼、水解钼、结合态钼(多肽和氨基酸螯合态钼)和游离钼的含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