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据报道,日本农业环境技术研究所开发出一种新技术系统,该技术可同时自动检测出二氧化碳、甲烷和一氧化二氮3种温室气体。利用这台仪器在现有的气相色谱仪装置基础上,组合高精度碳分子筛等复合系统,可在10mi n检测出单位毫升中3种气体的含量。该装置对检测土壤中发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浓度和排放量有重要作用,同时可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地球大气圈内的温室效应气体中,二氧化碳占60%,甲烷占20%。但甲烷的温室效应是二氧化碳的20倍,而一氧化二氮的温室效应约是二氧化碳的100倍。由于二氧化碳和一氧化二氮难以分离,至今为止还没有一台仪器能同时检测这3种气体的技术。调查地球温室效应,必须正确测量和把握温室气体。温室气体不仅仅是随着产业化和社会活动而发生,土壤也是温室气体的一个发生源,如土壤施用氮肥产生的一氧化二氮是温室气体的一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化工仪器网)日本以气相色谱仪为基础开发新型气体检测装置  相似文献   

2.
温室气体及其全球增暖潜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任仁 《大学化学》1996,11(5):26-30
本文介绍全球气候变暖和温室效应增强的严重事实;本世纪90年代提出的“气候变化的辐射强迫”概念;不同温室气体的源和汇及全球增暖潜势  相似文献   

3.
认识“碳足迹”倡导低碳生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王秋  施阳 《化学教育》2009,30(3):5-7
温室效应及温室气体的排放是全球气候变暖的重要原因,“碳足迹”是近年来国际环保组织及研究者为了形象而准确地衡量温室气体排放对气候以及人类生活的影响提出的新概念,用于测量人类活动中产生的全部温室气体,并以二氧化碳作为等价物,以吨(或千克)为单位计算温室气体的量。这一概念促使人们认识到,在现代生活中每一个人都在这个世界上留下了“碳足迹”,减少“碳足迹”,倡导低碳生活人人可为,有利于唤醒人们的环境意识与责任。论文介绍了“碳足迹”的含义及计算方法,讨论了个人生活与“碳足迹”的关系,从“碳中和”、做出承诺、节能减排、支持新能源的开发与应用等方面提出减少“碳足迹”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方诣  刘广祥 《化学教育》2020,41(7):78-80
利用威尼尔(Vernier)传感器进行实验探究,通过对比分析、证据推理可以验证除二氧化碳外水蒸气也是一种温室气体。通过威尼尔传感器实时采集不同气体样品在太阳灯模拟日光照射下的升温数据,让数据变化趋势清晰直观地呈现在眼前,使学生直观感受到平时无法可视化的温室效应现象。本实验是对中学教材温室效应有关内容的很好补充,既贴近生活与自然,又利于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兴趣。  相似文献   

5.
日本农业环境技术研究所开发出一种新技术系统,利用该技术可同时自动检测出二氧化碳、甲烷和一氧化二氮3种温室气体。利用这台仪器在现有的气相色谱仪基础上,组合高精度碳分子筛等复合系统,可在10min检测出3种气体的含量。该装置对检测土壤中发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浓度和排放量有重要作用,同时可提高工作效率和降低检测成本。  相似文献   

6.
罗鹏  谢巧兵 《化学教育》2018,39(3):55-56
设计了一个关于二氧化碳气体的定量实验。实验装置简单,操作方便。通过实验让学生初步了解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和气体常数等相关内容。  相似文献   

7.
通常人们一提起气体的燃烧就自然会想到纯净的氢气、一氧化碳、甲烷、乙烯、乙炔等在空气或氧气中的燃烧。笔者为此设计了一套简易装置,则可用于演示“助燃性”气体在“可燃性”气体中燃烧的实验,它拓展了学生视野,培养了学习兴趣,对帮助学生正确认识“燃烧”起到了较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刘建祥 《化学教育》2009,30(11):46-49
在学生利用"数字化手持技术"测定在太阳光下不同气体温度随时间变化和在红外灯照射下不同浓度CO2温度随时间变化,得出CO2是影响大气"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之一以及CO2浓度越高"温室效应"越大的实验结果的基础上,对152名高三选修化学的学生进行调查,从宏观和微观2个角度探查学生对"温室效应"的认知.结果显示学生对有关常见的知识认知水平比较高,但总体认知不够全面和深入.  相似文献   

9.
目前,人们对温室效应及其对世界气候影响的关注主要是在 CO2方面,而对甲烷却了解得不多,甚至还有些误解。其实,甲烷也是一种重要性仅次于 CO2的温室气体,同样能吸收来自太阳的红外辐射,而且吸收能力是 CO2的26倍!首次发现空气中存在着大量甲烷的时间是在本世纪40年代。自那时以来,空气中甲烷的浓度便以每年递增1%的速度不断增加,比 CO2增加的速度快了近3倍。难怪美国全国大气研究中心的科学家拉尔夫·西塞龙(Ralph Cicerone)会预言说,50年后,甲烷将取代 CO2而成为首要温室气体。  相似文献   

10.
多功能微型气体制备实验装置的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传统的气体制备实验装置是由一套玻璃器材组合而成,而这些玻璃装置的体积较大且易破,而且在实验前的准备与实验中的操作皆有不便之处,做实验时若一不小心便会弄破。由于延续等的制备与其性质的检验不易,实验过程较费时间,耗用药品也较多,并且也较易产生更多废液而造成污染。本文中所设计改进而成的实验装置“多功能微型气体制备装置”。其实验装置器材简单、制作容易、操作方便、效果显著又正确,此外又可减少很多药品,使用过的药品也可回收再重复使用,降低污染,真可谓是具有减量减废环保理念的绿色实验,实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阐述了初中化学“常见气体的制备”教学内容,分析了文献中相关的教学设计;针对实际教学中存在的淡化知识情境、忽略学习兴趣和缺少实验创新等弊端,提出了构建真实情境、融合化学史实、构建系统化认知等教学策略,以促进学生体验学科价值、发展学科素养。  相似文献   

12.
周文元 《化学教育》2021,42(11):1-4
以学生的课堂质疑为背景,从温室效应和全球气候变暖的概念区别、全球气候变暖成因的证据、温室气体种类的界定3个层面,论述了由于具有历史局限性的证据和缺少对科学态度的真正理解,导致全球气候变暖问题出现了教学和认识上的误区。  相似文献   

13.
谭文生 《化学教育》2007,28(8):47-47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九年级《化学》上册第117页关于"二氧化碳对生活和环境的影响"中谈到:近几十年来,由于人类消耗的能源急剧增加,森林遭到破坏,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的含量不断上升.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气体能像温室的玻璃或塑料薄膜那样,使地面吸收的太阳光的热量不易散失,从而使全球变暖,这种现象叫温室效应.教学时,由于此概念比较抽象,学生不好理解,为了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让学生亲眼目睹"温室效应"会导致气温升高,从而树立环保理念,笔者设计了温室效应模拟实验演示器,经使用取得了较好的实验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罗鹏 《化学教育》2019,40(5):80-82
介绍了一套由2个碱式滴定管组成的简易装置,用来定量研究气体的状态,探究学习气体的压力、体积、温度间的关系,从而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气体的性质。  相似文献   

15.
综述温室气体监测的意义及监测工作的现状。介绍温室气体监测用空气中二氧化碳、甲烷标准气体的制备方法,对两种标准气体的各项性能指标、组分含量范围、定值不确定度、均匀性,以及随时间、压力变化的稳定性作了详细讨论。  相似文献   

16.
以案例分析的方式,对传统物理化学实验项目“燃烧热的测定”“界面移动法测定离子迁移数”和“临界胶束浓度测定”的实验内容和数据分析过程进行了必要的补充和发展,以满足“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的要求。实践证明,对实验理论和模型的丰富和加强,能够有效提升实验教学的学术层次,并提高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和训练水平,以满足新时代“金课”的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17.
丁家喜 《化学教育》1989,10(4):45-45
做一些气体如氢气、一氧化碳的可燃性实验,直接在气体发生器的导气管外端点火,学生、老师存在有恐惧感,担心万一反应器内有空气存在,火焰进入其中而发生爆炸(即使已作气体试纯试验,这种担心仍依然存在).为了消除师生的这种恐惧心理,也是为了使实验万无一失,我们设计了一种极其简单的、安全的气体燃烧装置.  相似文献   

18.
总结了近年来湿地温室气体通量研究的国内外现状,介绍了中科院成都生物研究所高原湿地温室气体监测的样品采集和分析技术的研究成果,并对湿地温室气体色谱分析采样-进样技术的改进展开了探讨.拟研制开发一种全新的采样-进样技术,以提高样品分析的速率和准确性,拓展色谱技术在生态环境领域的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19.
采用丙酮将有机玻璃黏合成1个三室气体双喷泉实验装置,该装置将气体收集及喷泉实验一体化,使实验过程更加简单,便于操作,实验现象更加明显,趣味性增强。此外,该装置功能更加多样,还可用于气体双性质验证。  相似文献   

20.
王群召 《化学教育》2016,37(3):66-68
利用气体实验微型装置设计了乙炔的制备、检验、收集和性质探究实验,主要包括实验用品、实验装置、操作步骤和安全注意事项等内容,具有简明易做、安全环保等优点,适宜于学生独立实验操作,有利于培养学生实验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