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合成了2个新的席夫碱,N,N′-二(5-氯水杨基)-1,3-二氨基戊烷(H2CAP)和N,N′-二(5-溴水杨基)-1,3-二氨基戊烷(H2BAP),以及它们的铜(Ⅱ)配合物,[Cu(CAP)](1),[Cu(BAP)](2)和[Cu(CAP)0.5(BAP)0.5](3),并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和电子光谱表征了它们的结构。对于配合物,还利用单晶X-射线衍射进行了结构测试。在每个配合物中,铜原子都采取四面体畸变的平面四边形配位构型。通过将配合物1和2结合在一起形成了聚集体3。在该聚集体中存在有趣的氯和溴取代基交替排列现象。  相似文献   

2.
史卫东  郑德华  王梅 《无机化学学报》2015,31(11):2205-2212
设计合成了4个新的钴、镍多齿吡啶-胺配合物,[M(L1)](BF4)2(L1=N,N,N',N'-四(2-吡啶甲基)-1,2-乙二胺;C1,M=Co;C2,M=Ni)和[M(L2)](BF4)n(L2=N,N,N',N'-四(2-吡啶甲基)-1,3-丙二胺;C3,M=Co,n=3;C4,M=Ni,n=2)。利用红外光谱、元素分析和X-射线单晶衍射方法对这些配合物的组成及结构进行了分析和表征。这4个配合物的单晶结构均属于单斜晶系,空间群有所不同(C1Cc空间群,C2P21/n空间群,C3C2/c空间群,C4P21/c空间群),并且4个配合物具有不同的三维堆积结构。  相似文献   

3.
设计合成了4个新的钴、镍多齿吡啶-胺配合物,[M(L1)](BF4)2(L1=N,N,N',N'-四(2-吡啶甲基)-1,2-乙二胺;C1,M=Co;C2,M=Ni)和 [M(L2)](BF4)n(L2=N,N,N',N'-四(2-吡啶甲基)-1,3-丙二胺;C3,M=Co,n=3;C4,M=Ni,n=2)。利用红外光谱、元素分析和X-射线单晶衍射方法对这些配合物的组成及结构进行了分析和表征。这4个配合物的单晶结构均属于单斜晶系,空间群有所不同(C1Cc空间群,C2P21/n空间群,C3C2/c空间群,C4P21/c空间群),并且4个配合物具有不同的三维堆积结构。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修饰邻香草醛芳环上羟基的方法,得到两种Schiff碱配体:N,N'-二(2-氧乙酸-3-甲氧基)苄叉乙二胺(H2L1)和N,N′-二(2-氧乙酸-3-甲氧基)苄叉1,3-丙二胺(H2L2),利用水热合成方法以新合成的配体为基点设计合成了2个新的六配位Schiff碱锌(Ⅱ)配合物[Zn(L1)]·7H2O(1)和[Zn(L2)]·7H2O(2),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光谱等测试手段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并用X射线单晶衍射测得Zn(Ⅱ)配合物的晶体结构。X射线晶体学研究表明两种配合物晶体结构中都包含多个溶剂水分子,配合物1是以Zn(Ⅱ)为中心扭曲的三方棱柱构型,配合物2构型是以Zn(Ⅱ)为中心扭曲的八面体构型。初步研究了两种配合物的固体发光性,结果表明这两种配合物具有良好的光致发光的性能,有望在光学材料方面得到应用。  相似文献   

5.
由水热法合成了锌化合物[Zn2(dib)(1,3-BDC)2(H2O)](1),1,3-H2BDC=间苯二甲酸,dib=1,4-二咪唑基苯),并进行了元素分析、IR、TG及X-射线衍射法表征。晶体结构表明:配合物1属于单斜晶系,P21/n空间群。配合物1是由羧酸配体间苯二甲酸阴离子连接成一维双链,然后由1,4-二咪唑基苯连接成层状,此二维结构被氢键拓展成三维超分子结构。  相似文献   

6.
合成了4个新的诺氟沙星(NFA)-铜(Ⅱ)-多吡啶 配合物:[Cu(NFA)(phen)(H2O)](ClO4)2 (1),[Cu(NFA)(tatp)(H2O)](ClO4)2 (2), [Cu(NFA)(dppz)(H2O)](ClO4)2·H2O (3)和[Cu(NFA)(n-phen)(H2O)](ClO4)2 (4)[NFA=1-乙基-6-氟-1,4-二氢-4-氧代-7-(1-哌嗪基)-3-喹啉羧酸,phen=1,10-邻菲咯啉,tatp=1,4,8,9-四氮三联苯,dppz=二吡啶并[3,2-a;2′,3′-c]吩嗪,n-phen=5-硝基-1,10-邻菲咯啉]。用元素分析、摩尔电导率、红外光谱及紫外可见光谱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推测了配合物的可能结构。应用紫外光谱、荧光光谱及粘度测定方法研究了配合物与CT-DNA的作用,发现这些配合物均以插入方式与CT-DNA作用。采用打孔法研究了配合物的抗菌活性,结果表明配合物对耻垢分枝杆菌(M.smegmayis)有良好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7.
合成了铜(Ⅱ)与N-(2-羟苄基)-DL-α-苯丙氨酸(H2sphe)和2,2′-联吡啶(2,2′-bipy)及1,10-邻菲咯啉(phen)的三元配合物 [Cu(Hsphe)(phen)](ClO4)·3H2O (1)、[Cu(Hsphe)(2,2′-bipy)](ClO4) (2)、[Cu(Hsphe)(2,2′-bipy)](NO3) (3)。用X射线单晶衍射测定了配合物的晶体结构。3种配合物中Cu(Ⅱ)离子配位数均为5,处于变形四方锥配位环境中。抑菌活性试验结果表明,3种配合物均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和枯草杆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配合物1还对大肠杆菌、伤寒杆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而配合物3对伤寒杆菌亦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8.
由1,1'-双苄基-3,3'-氧双(亚乙基-2,1)-二苯并咪唑六氟磷酸盐(L1)和1,1'-双(吡啶-2-甲基)-3,3'-氧双(亚乙基-2,1)-二苯并咪唑六氟磷酸盐(L2)为配体合成了[Hg(C32H28N4O)](CH3COO)(PF6)2 (1)和[NiCl(C30H28N6O)](PF6)2 (2),并对其进行了结构表征。配合物1是一个罕见的三价态Hg配合物,为单斜晶系P21/c空间群,配合物2为单斜晶系P21/n的配合物。12中存在O-H…F,C-H…F,C-H…Cl,C-H…π,P-F…π氢键作用和π-π堆积作用,并以此分别形成了3D超分子结构。  相似文献   

9.
通过水热法合成了2个金属-有机配位聚合物[Mn(dipha)(1,3-bix)]n·nH2O(1)和[Cd2(NIPH)2(bimb)2.5(H2O)]n·3nH2O(2)(H2dipha=2,2’-联苯二甲酸,1,3-bix=1,3-双(咪唑基-1-甲基)-苯,H2NIPH=5-硝基间苯二甲酸,bimb=1,4-双(咪唑基-1-甲基)-丁烷)。并对其进行了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热重和X-射线单晶衍射测定。这2个配合物通过氢键和π-π相互作用形成了超分子网状结构。此外还研究了配合物2的荧光性质。  相似文献   

10.
合成和表征了含有硫醚基团的吡啶烷基酰胺配体2-(甲硫基)-N-[2-(2-吡啶)甲基]乙酰胺(HL1)和2-(甲硫基)-N-[2-(2-吡啶)乙基]乙酰胺(HL2)及其3个铜的配合物,{[Cu(L1)(CH3OH)](OTf)}n(1)(Otf=三氟甲磺酸根),{[Cu(L2)(OTf)]·CH3OH}n(2)和[Cu(HL2)(CH3OH)Cl](3),并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确定了其晶体结构。配合物12均为含有铜的一维配位聚合物,而配合物3为单核铜配合物。分析了配合物中铜离子的配位特点及可能的形成原因。  相似文献   

11.
王召东 《无机化学学报》2015,31(11):2243-2248
合成和表征了含有硫醚基团的吡啶烷基酰胺配体2-(甲硫基)-N-[2-(2-吡啶)甲基]乙酰胺(HL1)和2-(甲硫基)-N-[2-(2-吡啶)乙基]乙酰胺(HL2)及其3个铜的配合物,{[Cu(L1)(CH3OH)](OTf)}n(1)(Otf=三氟甲磺酸根),{[Cu(L2)(OTf)]·CH3OH}n(2)和[Cu(HL2)(CH3OH)Cl](3),并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确定了其晶体结构。配合物12均为含有铜的一维配位聚合物,而配合物3为单核铜配合物。分析了配合物中铜离子的配位特点及可能的形成原因。  相似文献   

12.
合成了2个新的Robson大环配位聚合物{[Mn2L1(1,4-bix)2](ClO4)2·5H2O·DMF}n(1)和{[Cu2L2(1,4-bix)](ClO4)2}n(2)(H2L1和H2L2分别为1,3-丙二胺与2,6-二甲酰基-4-氟苯酚和2,6-二甲酰基-4-氯苯酚通过[2+2]缩合的产物)。2个配合物通过1,4-二(1,2,4-三唑-1-甲基)苯(1,4-bix)桥连大环单元形成一维链状结构。配合物的HOMO-LUMO能带间隙通过循环伏安法、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有较低的能带间隙。  相似文献   

13.
用溶剂热法设计、合成了4个金属-有机配合物[Mn(L1)4(OH)2](1),{[MnL1(H2O)4]SO4}n(2),[CdL2(NO3)2]n(3)和{[Co(L2)2](PF6)2}n(4),(L1=3,6-二(N-咪唑基)哒嗪,L2=3,6-二(N-苯并咪唑基)哒嗪),并通过元素分析、红外、X射线单晶衍射对配合物结构进行了表征,测试结果表明配合物1具有单核结构,2为一维链结构,配合物34均为二维网状结构。此外,对配合物34的固态荧光性能及光催化的性能做了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4.
合成了一对结构类似的双核铜和锌配合物,Cu2(L1)2 (1)和[Zn2(L2)2(CH3OH)2] (2),其中L1和L2分别是2-溴-N'-(2-羟基-5-甲基苯亚甲基)苯甲酰肼(H2L1)和2-氯-N'-(2-羟基-5-甲基苯亚甲基)苯甲酰肼(H2L2)的二价阴离子,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以及单晶X射线衍射表征了它们的结构.配合物1以三斜晶系P1空间群结晶,其晶体学参数:a=0.914 11(6) nm,b=1.180 04(7) nm,c=1.359 36(9) nm,α=101.928(2)°,β=91.399(2)°,γ=107.873(2)°,V=1.359 3(2) nm3,Z=2,R1=0.054 0,wR2=0.118 9,GOF=0.970.配合 物2以单斜晶系P21/c空间群结晶,其晶体学参数:a=1.216 97(9) nm,b=1.214 96(9) nm,c=1.212 83(9) nm,β=110.939(1)°,V=1.674 8(2) nm3,Z=2,R1=0.034 1,wR2=0.068 9,GOF=1.024.X射线分析表明2个化合物都是中心对称的双核配合物,其中配合物1中的Cu原子是平面正方形配位构型,配合物2中的Zn原子是四方锥配位构型.还通过MTT法研究了这两个配合物的抗细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和铜绿色假单胞菌)和抗真菌(白假丝酵母菌和黑曲霉菌)活性.  相似文献   

15.
在水热条件下,以N-氧化-2-吡啶膦酸(H2L)为主配体,4,4’-联吡啶(bpy)为桥联配体,合成了3个铜有机膦酸配合物:{[Cu(L)(bpy)0.5(H2O)]·2H2O}n(1),{[Cu(HL)2(bpy)]·4H2O}n(2)和{[Cu2(L)2(bpy)]·3H2O}n(3)。配合物1中,相邻的铜离子由2个膦酸根连成二聚体,二聚体之间通过bpy桥联成一维链。配合物2中,单核[Cu(HL)2]被bpy连接成一维链。配合物3中,四聚体[Cu2(L)2]2被bpy连接成“砖块状”结构的二维层。磁性研究表明,配合物13中铜离子之间存在反铁磁性耦合。  相似文献   

16.
用溶剂热法设计、合成了4个金属-有机配合物[Mn(L1)4(OH)2] (1),{[MnL1(H2O)4]SO4}n (2),[CdL2(NO3)2]n (3)和{[Co(L2)2](PF6)2}n (4),(L1=3,6-二(N-咪唑基)哒嗪,L2=3,6-二(N-苯并咪唑基)哒嗪),并通过元素分析、红外、X射线单晶衍射对配合物结构进行了表征,测试结果表明配合物1具有单核结构,2为一维链结构,配合物34均为二维网状结构。此外,对配合物34的固态荧光性能及光催化的性能做了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7.
由1,1'-双苄基-3,3'-氧双(亚乙基-2,1)-二苯并咪唑六氟磷酸盐(L1)和1,1'-双(吡啶-2-甲基)-3,3'-氧双(亚乙基-2,1)-二苯并咪唑六氟磷酸盐(L2)为配体合成了[Hg(C32H28N4O)](CH3COO)(PF6)2(1)和[NiCl(C30H28N6O)](PF6)2(2),并对其进行了结构表征。配合物1是一个罕见的三价态Hg配合物,为单斜晶系P21/c空间群,配合物2为单斜晶系P21/n的配合物。12中存在O-H…F,C-H…F,C-H…Cl,C-H…π,P-F…π氢键作用和π-π堆积作用,并以此分别形成了3D超分子结构。  相似文献   

18.
以3,5-二硝基苯甲酸(3,5-Hdnbc)和2,2'-联吡啶(2,2'-bipy)为配体,与Zn2+和Cu2+反应,得到了4个配合物[Zn(3,5-dnbc)2(2,2'-bipy)(H2O)]·(3,5-Hdnbc)(1),[Cu(3,5-dnbc)2(2,2'-bipy)(H2O)](2),[Cu(2,2'-bipy)2(3,5-dnbc)](NO3)·2(3,5-Hdnbc)(3),和[Cu(2,2'-bipy)2Cl](3,5-dnbc)·(3,5-Hdnbc)(4)。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对其进行了表征,并用单晶X-射线衍射测定了配合物的晶体结构;对配合物12进行了热重分析。4个配合物均为单核分子。配合物1中,Zn2+离子是五配位的三角双锥结构;配合物2中,Cu2+离子是五配位的变形四方锥结构;配合物34中,Cu2+离子均是五配位的三角双锥结构;配合物中存在氢键和π-π堆积等弱的分子间作用力。  相似文献   

19.
以席夫碱配体N,N''-双(3-甲氧基亚水杨基)乙烯-1,2-二胺(H2salen)为原料,合成了2个新的镧系配合物,即[Dy(salen)2]3·3C2H9N2·2CH3OH(1),[Ho(salen)2]3·3C2H9N2·1.5CH3OH(2),并对其进行了基本表征。X射线单晶衍射结果表明,配合物12结晶于单斜晶系C2空间群,其金属配位环境类似。配合物12在零场和外加磁场下均具有单分子磁体(SMMs)行为。  相似文献   

20.
合成了2个一维Cd(Ⅱ)配合物[CdL(2,2′-bipy)]n·nH2O (1)和[CdL(2,2′-bipy)(H2O)]n·4nH2O (2)(H2L为1,3金刚烷二乙酸),并经X-射线单晶衍射方法测定了它们的晶体结构。在配合物1中,中心金属Cd(Ⅱ)为七配位的单帽三棱柱结构,而在配合物2中,Cd(Ⅱ)为七配位的五角双锥结构。1,3金刚烷二乙酸根作为桥联配体连接中心金属Cd(Ⅱ)离子形成一维链,同时通过氢键和π-π堆积作用形成三维超分子结构。研究了配合物1的荧光光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