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水热法合成掺杂铁离子的小管径TiO_2纳米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碳纳米管这种一维结构的新材料的发现为物理、化学、材料科学和纳米科学开辟了全新的研究领域。近年来,非碳无机类富勒烯(InorganicFullerene-like,简称IF)纳米管也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迄今为止报道的无机类富勒烯纳米管主要有:过渡金属硫化物(MS2,M=W,Mo,Nb)犤1~3犦、V2O5犤4犦、Al2O3犤5犦纳米管等。其中金属氧化物纳米管在催化、吸附、单电子晶体管等方面有着潜在的应用前景。TiO2纳米粉体和纳米膜材料在太阳能的存储与利用、光电转换、光致变色及光催化降解大气和水中的污染物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为了提高其光催化活性和对…  相似文献   

2.
水热法合成掺杂铁离子的小管径TiO2纳米管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下载免费PDF全文
碳纳米管这种一维结构的新材料的发现为物理、化学、材料科学和纳米科学开辟了全新的研究领域.近年来,非碳无机类富勒烯(Inorganic Fullerenelike,简称IF)纳米管也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3.
以硝酸铋[Bi(NO)3]和硫化钠(Na2S)为反应原料, 采用水热法在120 ℃下反应12 h, 制备出Bi2S3纳米管. 利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选区电子衍射(SAED)和高分辨透射电镜(HRTEM)对其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 结果表明, 所制备的产物是结晶良好的正交相Bi2S3纳米管, 其外径为100~500 nm, 内径为50~200 nm, 长为1~5 μm. 根据实验结果讨论了Bi2S3纳米管的生长机理. 初步研究了反应温度和矿化剂种类对产物形貌和结构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勃姆石AlOOH纳米管的合成与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维无机纳米管材料的合成是目前材料化学的研究热点。鉴于氧化铝在催化及吸附等方面的广泛应用,对氧化铝纳米管的制备有很多报道。如有文献报道采用无模板方法,从无机铝源或氢氧化铝溶  相似文献   

5.
在混和碱的辅助下,以普通氢氧化镁和二氧化硅粉末为原料在温和条件下高效合成硅酸镁纳米管。采用XRD,TEM,FTIR,氮气吸附等多种手段对产物进行了表征,并对其合成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钾的共融液能提高反应物间的溶解性,促进反应可以在温和条件下加快进行。250℃下合成硅酸镁纳米管,传统水热法至少需要7 d,混合辅助水热合成只需36 h。与传统的水热法相比,混和碱辅助的水热法是一种温和且高效的过程。  相似文献   

6.
在混和碱的辅助下, 以普通氢氧化镁和二氧化硅粉末为原料在温和条件下高效合成硅酸镁纳米管。采用XRD, TEM, FTIR, 氮气吸附等多种手段对产物进行了表征, 并对其合成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钾的共融液能提高反应物间的溶解性, 促进反应可以在温和条件下加快进行。250℃下合成硅酸镁纳米管, 传统水热法至少需要7 d, 混合辅助水热合成只需36 h。与传统的水热法相比, 混和碱辅助的水热法是一种温和且高效的过程。  相似文献   

7.
水热法合成MOS2/CNT同轴纳米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军保  徐铸德  陈卫祥  郑遗凡  杜志强 《化学学报》2004,62(20):2109-2112,F011
采用水热法合成了MoS2/CNT同轴纳米管.对合成的MoS2/CNT同轴纳米管用高分辨透射电镜(HRTEM)、X射线衍射(XRD)和电子能谱(EDS)方法对其进行了鉴定和表征,发现所制备的MoS2/CNT同轴纳米管结构完好,在CNT的外表面包覆了3~4层MoS2管.初步分析了MoS2/CNT的形成机理.  相似文献   

8.
利用微波法合成二氧化钛纳米管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Titania nanotubes were synthesized by microwave method. The effects of raw materials, reaction time, NaOH solution concentration, and microwave power were studied. The samples were investigated by means of TEM, XRD, ICP techniques. Titania nanotubes having a hollow structure with an opening end were synthesized in NaOH solution (9~11 mol·L-1) heated by 195 W microwave for over 60 min. The length of the titania nanotubes was about 1 μm and the average diameter of the nanotubes was about 8~10 nm.  相似文献   

9.
采用水热法合成钛酸钾(K2Ti8O17)纳米棒,并将它作为前驱体水热转晶合成TiO2纳米晶,同时通过在水热体系中引入稀土元素La3+实现对TiO2的La掺杂.考察了不同条件下钛酸盐向TiO2的转晶过程,发现水热溶液的pH值、温度以及预处理步骤对转晶过程有很大的影响.利用X射线衍射以及透射电子显微镜对样品的晶相和形貌进行了表征.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测量了所合成的La掺杂TiO2样品中的La含量.通过在紫外光下降解甲基橙(MO,10mg/L)测试了La掺杂TiO2样品的光催化性能.结果表明La掺杂后TiO2的光催化活性大大提高.在0.15mol/LLa3+浓度下180oC水热合成的La掺杂TiO2样品显示了最佳的光催化活性.其对MO的光催化降解反应常数高达0.11min-1,大约是空白TiO2样品的9.20倍,P25TiO2的3.69倍.  相似文献   

10.
采用浸渍法对TiO2纳米管电极进行Zn2+、Fe3+、Cu2+离子的掺杂改性,并进行了各种性能表征.扫描电镜(SEM)及X射线衍射光谱(XRD)结果表明,金属离子掺杂后的TiO2纳米管电极依然保持了良好的表面形态及锐钛矿晶型,纳米管的直径为60-100 nm,其晶面主要为101面;可见紫外漫反射光谱(DRS)分析表明,进行掺杂的TiO2纳米管电极的光学性质有不同程度的改变,Zn2+、Fe3+和Cu2+掺杂的TiO2纳米管电极的禁带宽度分别为3.37 eV3、.14 eV、2.86 eV.这表明掺Cu2+的TiO2纳米管电极的吸收边带发生了明显的红移.  相似文献   

11.
高分子辅助水热制备单晶碲纳米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e single-crystal nanotubes were synthesized using Na2TeO3 and (NH2)2CS as starting materials and pol-yacrymide (PAM) as morphology-director under hydrothermal conditions. The obtained products were characteri-zed by XRD, FESEM, SEM and TEM technique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e nanotubes grow along c axial with the inner diameters of 100~500 nm, wall thickness of 80~160 nm and lengths of 5~10 μm. A possible mechanism for the growth of Te nanotubes was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2.
以PdCl2为活化液,用化学镀镍法制备了具有活性中心的镀镍硅模板,通过催化裂解在镀镍硅模板上制备了碳纳米管。讨论了化学镀工艺参数对镀镍硅模板表面活性中心的尺寸和分布的影响。最佳的工艺条件为:在0.17mol·L-1的SnCl2中敏化10min,0.4g·L-1PdCl2中活化2min,50℃施镀3min所得的镍粒子活性中心的粒径为200nm~300nm。用扫描电镜观察到碳纳米管为竹节形状,直径为100nm~110nm。  相似文献   

13.
以纳米管钛酸为前驱体,采用水热法制备了Pt掺杂TiO2样品.水热反应过程中,纳米管钛酸表面羟基与氯铂酸发生酸碱中和反应,导致反应后pH值升高;在130°C开始纳米管钛酸晶体结构由正交晶系转变为锐钛矿相TiO2.表面化学组成分析表明,掺杂的Pt主要以+2价形式存在.以丙烯为模型污染物,评价样品的可见光(λ≥420nm)光催化活性.结果表明,Pt-TiO2具有明显的可见光光催化降解丙烯的活性,其中160°C水热处理制得的Pt-TiO2活性最高.最后讨论了低温水热法Pt掺杂的形成机理及Pt-TiO2具有可见光响应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
谌春林  张建  王锐  苏党生  彭峰 《催化学报》2010,26(8):948-954
 采用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了 N 掺杂多壁纳米碳管, 并运用透射电子显微镜、N2 物理吸附、热重-差示扫描量热、程序升温氧化和 X 射线光电子能谱等手段对样品进行了表征. 结果表明, 纯化处理的纳米碳管表面 N 含量为 4.2%, 其中包括吡啶、己内酰胺、氧化吡啶、吡啶酮和吡咯等含氮官能团. 研究了各种含氮官能团燃烧的动力学行为. N 原子掺杂进入碳管的石墨结构中, 提高了表面碱性, 有可能用于催化与能源转化领域. 另外, 本文提供了一种可用于场发射器件的杯状闭合结构纳米碳合成方法.  相似文献   

15.
利用化学原位聚合法制备聚吡咯包覆碳纳米管, 然后以硫酸亚铁铵盐为铁前驱体, 采用液相沉淀法制备聚吡咯-碳纳米管-铁化合物复合材料(Fe-PPy-CNTs), 通过对复合材料Fe-PPy-CNTs 热处理, 成功制备出铁基氮掺杂碳纳米管催化剂FeNCNTs. 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 热处理使Fe-PPy-CNTs 复合物中Fe3O4向Fe3N和Fe转化, 700 ℃热处理制备的FeNCNT700中铁主要是Fe3O4相, 但也有Fe相. 800和900 ℃热处理制备的催化剂FeNCNT800和FeNCNT900则明显有Fe3N和Fe形成. 随着热处理温度升高, FeNCNTs 催化剂氮含量降低, 其含氮官能团也由吡咯型氮向吡啶型和石墨型氮转化. 电化学分析表明, 含有Fe3N 的FeNCNT800 和FeNCNT900催化剂具有明显的氧还原催化活性, 其中, FeNCNT800因其具有高的比表面积、高的氮含量和高比例的有利于增强氧吸附能力和弱化O―O键的石墨氮官能团, 而表现出优于FeNCNT900氧还原催化活性及稳定性.  相似文献   

16.
二氧化钛涂覆多壁碳纳米管的制备及可见光催化活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多壁碳纳米管(MWCNTs)为反应性模板, 金属钛粉为钛源, 采用熔盐法制备碳化钛涂覆的MWCNTs中间体, 然后通过控制氧化制备二氧化钛涂覆的MWCNTs复合光催化剂. 考察了熔盐反应温度、MWCNTs和钛粉的摩尔比及氧化温度等对产物的结构和形貌的影响. 采用X射线衍射(XRD)、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等技术对其进行了系统的表征; 以亚甲基蓝(MB)溶液的脱色降解为模型反应, 考察了催化剂的可见光(λ>420 nm)催化活性. 结果表明: 所制备的催化剂基本保持了原始MWCNTs的纤维状形貌, 二氧化钛涂层在MWCNTs表面分布均匀, 并与MWCNTs之间结合紧密, 形成了Ti-O-C键. MWCNTs增强了污染物亚甲基蓝在催化剂表面的吸附, Ti-O-C键的形成使得在二氧化钛价带附近形成了杂质能级, 提高了对可见光的吸收和利用, 因此所制备的TiO2/MWCNTs复合光催化剂表现出较高的可见光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17.
以纳米管钛酸为前驱体,以NH4HCO3为N源,先机械研磨使二者混合均匀,再在Ar保护下,于不同温度焙烧4h制得N掺杂TiO2 (N-TiO2),并采用X射线粉末衍射、X射线光电子能谱、紫外-可见吸收光谱、透射电镜及N2吸附-脱附对样品进行了表征.结果显示,N以间隙掺杂方式进入TiO2晶格内.在热处理过程中,生成中间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