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基于单糖为内核,楔形液晶基元DOBOB酸(3,4,5-三[对-(十二烷氧基)苄氧基]苯甲酸)为分枝的树状碳水化合物液晶为研究对象,利用DSC、热台偏光显微镜、XRD和CD/UV光谱等手段研究该类化合物的液晶性.研究发现分枝的数目对该类化合物的液晶性有显著影响,以2-乙酰氨基葡萄糖为内核的包含四个分枝的树状分子具有最高的液晶结构有序性,清亮点也显著高于另两种单糖内核(含五个分枝)的树状分子.此外,该类碳水化合物液晶形成的液晶相都具备超分子手性,为探索碳水化合物手性液晶相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用发散法合成以四碳硅烷为核心,周边含108个己氧基偶氮苯介晶基元(M3)端基的三代树状碳硅烷(D3)液晶,并用元素分析、核磁共振、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偏光显微镜、差示扫描量热(DSC)和X射线衍射法(WAXD)进行表征.D3为向列相液晶,与M3相同,三代(D3)、二代(D2)和一代(D1)树状物的相态由介晶基元的相态决定.D3的液晶态相行为是K79N136I132N,D3的熔点比M3的低19℃,D3的清亮点比M3的增加16℃,D3液晶态温区比M3宽35℃.  相似文献   

3.
本文设计并合成了一系列盘-棒-盘状液晶三聚体.此类三聚体由两个相同的苯并菲盘状介晶基元和一个联苯棒状介晶基元通过CuI-NEt3体系催化端基炔和端基叠氮化合物的点击反应连接形成.该三聚体结构通过核磁、红外和高分辨质谱表征;介晶性通过偏光显微镜(POM)、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和X射线衍射(XRD)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此类液晶三聚体均为室温液晶,呈现四方柱状相(Colr).连接3个介晶基元的柔性间隔基的长度对化合物的相转变温度具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4.
本文合成了一系列含有胆固醇和4-(反式-正烷基环己基)苯甲酸结构单元的新型双液晶基元液晶化合物。这些化合物中两个介晶基元是利用不同长度的氧烷酰基连接在一起。利用FT-IR、MS、1H NMR、POM、DSC 表证了所得化合物的结构和介晶性,并选择几种双液晶基元液晶测定了它们的机械黏度和在主体液晶中的螺旋扭曲力(HTP)。结果表明,绝大多数化合物显示较低相变温度的胆甾相(N*),并且被选择的化合物的平均机械黏度和螺旋扭曲力类似于或优于胆甾醇任酸酯。  相似文献   

5.
分子中部含齐聚氧化乙烯单元的酯-醚液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4-(4′-烷氧基苯甲酰氧基)苯甲酸作为液晶中间体,合成了在分子中部含齐聚氧化乙烯的系列酯-醚液晶化合物.对其化学结构和液晶性能进行了表征,除个别化合物外,其余样品均具有热致液晶性.  相似文献   

6.
用发散法合成周边含36个丁氧基偶氮苯介晶基元(M5)端基新的二代树状碳硅烷液晶(D2),并用元素分析,氢谱,激光质谱,红外,紫外,偏光显微镜,DSC和WAXD法表征.D2为向列相,与M5相同,二代树状物相态由介晶基元相态决定.D2液晶态相行为是K85N107I103N69K,其熔点比M5降低27~41℃,清亮点比M5降低17~18℃,液晶态温区比M5加宽10~23℃.二代碳硅烷(D2)与一代碳硅烷(D1)相比熔点增加2~3℃,清亮点降低26~29℃,液晶态温区减少29~31℃.在二代树状物中观察到S=+3/2的高强向错.  相似文献   

7.
基于季戊四醇的三代硅碳烷液晶树状物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用发散法合成了季戊四醇-四烯丙基醚为核、周边含硝基偶氮苯介晶基元(M-NO2)端基的新型三代硅碳烷液晶树状物PCSi-3G-NO2, 并利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IR)、核磁共振(NMR)、偏光显微镜(POM)、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和X射线衍射(XRD)进行表征. PCSi-3G-NO2显示胆甾相和近晶SE相, 其液晶相行为是K57SE115I100Ch80SE53K. 而对应的介晶基元M-NO2显示向列相, 二者在熔点、清亮点和液晶态温区等方面差别较大.  相似文献   

8.
用发散法合成周边含36个己氧基偶氮苯介晶基元(M3)端基的新的二代树状碳硅烷液晶(D2),并用元素分析、氢谱、激光质谱、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偏光显微镜,DSC和WAXD法进行表征.D2为向列相,与M3相同.D2液晶态相行为是K90N105I1l3N75K,D2熔点比M3降低2633℃,D2清亮点比M3降低315℃,D2液晶态温区比M3加宽1130℃.D2和一代树状物D1的相态由介晶基元相态决定.D2熔点比D1降低23℃.D2清亮点比D1降低1121℃,D2液晶态温区比D1减少819℃.  相似文献   

9.
具有串型结构的液晶高分子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以2,5-二羟基-1,4-亚苯基双-(对烷氧基苯甲酸酯)和1,12-十二酰氯为单体,采用低温溶液缩聚方法,合成了液晶基元垂直于分子主链的串型结构的液晶高分子系列。通过对其液晶行为的研究,发现包括甲氧基取代在内的所有四种聚合物在DSC图和偏光显微镜上都显示液晶现象。  相似文献   

10.
环己烷类液晶因具有高度的稳定性,较宽的相列相温区而受到人们的青睐。反-4-(反-4’-正丙基环己基)环己醇(trans-3HHE)是一种合成环己烷类液晶的重要中间体,它可通过酶选择性催化和顺式构型异构化二种方法合成。文献报道顺式构型异构化法是:4-(反-4’-正丙基环己基)苯酚以铑/碳或铑/氧化铝为催化剂,在酸性介质条件下进行加氢反应,  相似文献   

11.
近晶型聚硅氧烷侧链液晶的合成与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烯丙基溴、对羟基苯甲酸、对氰基苯酚为主要原料合成了液晶基元对-烯丙氧基苯甲酸对-羟基苯氰酯,通过硅氢化加成反应将其接枝到聚甲基氢硅氧烷主链上,合成了一种新型的聚硅氧烷侧链液晶.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氢核磁共振仪(1H-NMR)、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热台偏光显微镜(POM)和X-射线衍射仪(XR...  相似文献   

12.
谌烈  彭红霞  陈义旺  李璠 《高分子学报》2011,(12):1439-1444
设计并合成一类含三联苯液晶基元的甲壳型液晶聚乙炔(-{HC=C-[(CH2)mOOC-terpheyl(OC6H13)2]}n-,m=5,PHA5TP(OC6)2;m=9,PHA9TP( OC6)2),研究了聚合物的热稳定性、液晶性能和发光性能,考察了间隔基的长度对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三联苯液晶基元赋予单体和聚合物...  相似文献   

13.
含液晶基元的缩聚单体及其序列嵌段共聚物的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含液晶基元的缩聚单体的合成,2-甲基-1,4-苯撑双(4-氯甲酰)苯甲酸酯,以及由此单体与1,10-癸二醇、聚环氧丙烷二醇合成的含液晶性及非液晶性两种序列结构的嵌段共聚物。聚合物的液晶态性质由偏光显微镜和DSC进行初步表征。在研完中观察到:在对数比浓粘度较大的样品的DSC图中、在熔点之后存在一显著放热峰。这种异常现象可能意味着液晶态分子的另外一种分子运动。  相似文献   

14.
采用含X-型和棒型液晶基元的两种不同单体,通过改变X-型液晶基元单体的结构和柔性链段长度,经高温溶液缩聚,合成了一系列主链型共聚液晶高分子.研究发现,所有样品都具有很好的热致液晶性及宽广的液晶态温度范围.随单体结构改变,共聚物的相转变温度大致呈规律性变化.  相似文献   

15.
分别以2,4-二羟基苯甲酸和对苯基苯酚为原料,设计并合成了两种新型液晶中间体2-烯丙氧基-4-辛氧基苯甲酸(5)和4-(4-丙基苯基)苯酚(10);5和10在4-吡咯基吡啶催化下经脱水酯化合成了一个新型的液晶化合物——2-烯丙氧基-4-辛氧基苯甲酸对丙基联苯酯(11),收率81.2%,其结构经1H NMR,13C NMR和元素分析表征.用碘量法测定了11的烯键含量,并用DSC和POM研究了11的液晶性能.结果表明,11为单向向列型液晶化合物,液晶区间55.8℃~12.1℃.  相似文献   

16.
合成了一系列新的含X-型二维液晶基元和反式-4,4'-双(4-羟基苯基偶氮)二苯并-14-冠-4冠醚环的主链型液晶共聚酯. 通过GPC, [η], DSC, TG, WAXD和POM对其液晶性研究发现, 所有的共聚酯都呈现出向列相的丝状织构或纹影织构. 共聚酯的熔融温度(Tm)和各向同性温度(Ti)随共聚酯分子中反式-4,4'-双(4-羟基苯基偶氮)二苯并-14-冠-4用量的改变呈规律性变化.  相似文献   

17.
甲壳型液晶高分子是我国科学家最早设计和合成、受到国际学术界广泛关注的一类新型液晶高分子[1~ 6 ] .迄今已合成出 1 0个系列 1 0 0多种甲壳型液晶高分子 ,其中多数以乙烯基氢醌 [7] 、乙烯基对苯二胺 [8] 、乙烯基对苯二甲酸 [9] 和 2 -羟基 - 5-氨基苯乙烯 [10 ] 为关键中间体 .液晶核由 3个苯环以— COO—或— CONH—连接而成 .由于— COO—和— CONH—易与阳离子和阴离子相互作用 ,故已报道的甲壳型液晶高分子都是由自由基聚合反应制得 ,而很难用离子型聚合反应合成 .本文设计合成了一类未见文献报道的小分子液晶化合物 ,由此…  相似文献   

18.
用发散法合成了周边含12个己氧基偶氮苯介晶基元(M3)端基的树状碳硅烷(D1),并用元素分析、氢谱、激光质谱、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偏光显微镜、DSC和WAXD对产物进行表征.结果表明,D1为向列相,与M3相同,树状物相态由介晶基元相态决定,D1的液晶态相行为:K92N126I124N78K,D1熔点比M3降低了24~30℃,D1清亮点比M3提高了6~8℃,D1液晶态温区比M3加宽30~38℃,在树状物中观察到S=+2的高强向错.  相似文献   

19.
张其震  殷晓颖  李爱香  王艳 《化学学报》2005,63(10):934-940
合成了新的周边含12个4-硝基偶氮苯端基一代碳硅烷树枝状大分子的钯(II)配合物(G1Pd), 并用元素分析、核磁共振氢谱、碳谱、红外、紫外-可见光谱、能量色散X射线分析(EDXRA)、偏光显微镜、差示扫描量热法和广角X射线衍射法对其结构和液晶性质进行了表征. 配合物G1Pd的相行为是K122ch189I166ch90K. 给出一种具有新的结构特点的液晶性树枝状大分子, 它兼有配位金属和介晶基元. 在液晶和液晶高分子界观察到首例胆甾相的高强向错和首例树枝状大分子配合物的高强向错现象.  相似文献   

20.
用发散法合成周边含丁氧基偶氮苯介晶基元(M5)端基新的三代树状碳硅烷(D3) 液晶,并用元素分析,核磁共振,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红外、 紫外、偏光显微镜、差示扫描量热(DSC)和广角X射线衍射(WAXD)表征,D3为向 列相与M5相同,树状物相态由介晶基元相态决定,D3相行为;K79N1261116N,D3熔 点比M5降低33℃,D3清亮点比M5增加2℃,D3液晶态温区比M5加宽3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