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偶氮双脒式丙烷二盐酸盐在水介质中引发的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聚合,其引发速率较用过硫酸铵引发的快,转化率,分子量也较高。对反应助剂Na4EDTA和水介质的PH值对两引发体系的影响进行了研究。计算出在绝热聚合条件下三种引发体系的活化能。  相似文献   

2.
用大分子引发剂法制备嵌段共聚物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洪春雁  潘才元 《化学通报》2004,67(4):246-256
主要介绍了用大分子引发剂法制备嵌段共聚物的方法。大分子引发剂是从已商品化的功能聚合物制得或用其它活性聚合方法合成。从单封端的端羟基聚合物、其它单官能团或双官能团聚合物以及双功能基团缩聚物制得大分子引发剂.然后用于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氮氧稳定自由基聚合以及可逆加成裂解链转移(RAFT)聚合等.可制得结构可控、分子量分布窄的嵌段共聚物。  相似文献   

3.
采用过氧化2-乙基己基碳酸叔丁酯为引发剂,研究了苯乙烯自由基本体聚合的动力学过程,考察了引发剂浓度、温度、乙苯质量分数对聚合反应速率和聚苯乙烯分子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17℃下,聚合速率(Rp)对引发剂浓度的反应级数为0.42,对苯乙烯浓度的反应级数为1,聚合反应的表观活化能为54.8 kJ/mol.引发剂浓度、温度、乙苯质量分数的提高导致聚苯乙烯数均分子量分别下降了约30%、20%和15%,其中引发剂浓度的影响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4.
将溶液聚合合成的α-甲基苯乙烯(AMS)和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的低相对分子质量共聚物(计为PAG)作为大分子引发剂,分别研究了PAG引发单体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和苯乙烯(St)的本体聚合反应,采用GPC和FTIR等手段对聚合产物进行了表征.研究结果表明,在加热到一定温度时,PAG具有引发作用,可以引发MMA和St进行本体聚合反应;聚合产物具有再引发功能,且其分子量与聚合物产率和聚合反应时间之间均有较好的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5.
本文报道了一类硅烯醚型的基团转移聚合引发剂。并以负离子和HgI_2等为催化剂,进行了甲基丙烯酸酯和丙烯酸酯的基团转移聚合。得到了实测分子量和理论分子量相近且分散性较小的浆合物。进行了甲基丙烯酸甲酯的活性聚合以及其与丙烯酸酯的A-B-A型三嵌段共聚,证实具有活性高分子的特征。探讨了该类引发剂引发基团转移聚合的机理,研究了催化剂和引发剂的配合选择性以及催化剂和引发剂的摩尔比对产物分子量和转化率的影响,发现该类引发剂引发的基团转移聚合是一恒速聚合反应。  相似文献   

6.
聚氯乙烯(Polyvinyl Chloride,PVC)是世界上用量最大的通用塑料之一,具有优异的综合性能,但其脆性较高,生产加工困难,需要加入增塑剂来提高其柔性.本文概述了PVC常用增塑剂的研究进展,并对其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光聚合引发剂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最近几年光敏聚合引发体系的研究进展进行了评述,并就一些新型光敏引发体系及引发机理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8.
大分子光引发剂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综述了大分子光引发剂的研究现状和进展。简要叙述了大分子光引发剂的制备方法、引发机理。对小分子光引发剂和大分子光引发剂进行了对比,着重讨论了分子结构因素对引发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4-甲基二苯甲酮在HBr/H2O2/光照体系中完成溴化合成了具有光引发活性的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引发剂 --4-溴甲基二苯甲酮(产率88%)和4-二溴甲基二苯甲酮(产率96%),其结构经NMR和IR表征.  相似文献   

10.
用双官能团引发剂进行的基团转移嵌段共聚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用二种双官能团引发剂进行基团转移嵌段共聚研究,得到了一系列实测分子量和理论分子量相近、分子量分布较窄的A-B-A型嵌段共聚物。用GPC、~1H-NMR、DSC等手段对嵌段共聚物进行了表征,证明确是两相嵌段共聚丙烯酸酯。发现位阻较大的单体作为第二单体时不利于聚合。过高的催化剂用量使嵌段共聚的总转化率降低。使用极性较大的溶剂可缩短第一步聚合的诱导期,但不影响第二步聚合的诱导期,即极性较大的溶剂有利于催化剂的离解。单体浓度增大使共聚物的分子量减小,多分散性指数增大。可通过单体投料比改变共聚物的热形变温度。  相似文献   

11.
用双锂引发剂制备热塑弹性体S(IB)S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苯乙烯-二烯烃热塑弹性体(SDS)是橡胶代用品和热熔压敏胶的主体材料。其粘接强度低、耐老化性差常需配以增粘剂、防老剂。苯乙烯.异戊二烯嵌段共聚物(SIS)性能比SBS和EvA优越,我国异戊二烯原料不足、价格较高。以正丁基锂为引发剂的热塑弹性体S(IA)S性能与SIS相近。本文以有机双锂为引发剂、苯乙烯、丁二烯和异戊二烯为共聚单体,采用两步加料法合成热塑弹性体S(IB)S,对其结构、性能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12.
不同引发剂引发SBS接枝马来酸酐的机理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FTIR和1 H NMR研究了引发剂过氧化二苯甲酰 (BPO)和偶氮二异丁腈 (AIBN)对聚苯乙烯 聚丁二烯 聚苯乙烯 (SBS)接枝马来酸酐 (MAH)的影响 ,讨论了相应的接枝机理 ,通过丁二烯 (PB)段碳碳双键(CC)随接枝率变化的规律进一步验证了机理 .结果表明 ,BPO与AIBN引发接枝的机理不同 ,BPO可引发PB的双键和烯丙位碳氢键 ,但引发烯丙位的速率比引发双键大 ;当BPO浓度达到一定量时 ,大量烯丙位的引发保护了碳碳双键 ,随BPO浓度的增大 ,碳碳双键的含量先减少后增加 .AIBN不能引发PB段烯丙位的碳氢键 ,只能引发双键接枝  相似文献   

13.
14.
针对目前国内油质食品出口面临的绿色贸易壁垒,通过对增塑剂、发泡剂、稳定剂和填充剂等助剂的筛选及配方的优化,制备了新型无毒环保聚氯乙烯瓶盖密封胶。本文研究了PVC糊树脂种类、增塑剂种类、碳酸钙含量、表面活性剂种类及用量对密封胶稳定性能的影响,并测试了瓶盖密封胶的加工性能和卫生性能,结果表明,密封胶的稳定性能受PVC糊树脂种类、增塑剂种类、填料含量及表面活性剂的影响很大;本研究所制备的瓶盖密封胶加工性良好,卫生性能完全满足欧盟2007/19/EC食品接触材料标准及国内相关标准。  相似文献   

15.
阳离子光引发剂敏化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常用的阳离子光引发剂吸收波长在250-300 nm,与紫外光固化设备的辐射波长不匹配,光引发速率和效率低.本文介绍了阳离子光引发剂的种类、特点以及使引发剂体系吸收红移的研究,着重总结了阳离子光引发剂的敏化理论和技术.概述的敏化机理包括:能量转移、自由基氧化、激发态复合物和碎片加成.常用敏化方法有:添加光敏剂、扩大分子共轭使吸收红移和键合生色基团.文章还对新型阳离子光引发剂和光敏剂的设计和应用给予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梁晖  邓云祥 《高分子通报》1994,(2):80-85,102
本文围绕着乙烯基阳离子聚合这一核心,简要地介绍了近年来在阳离子聚合引发剂方面取得的新进展,包括活性阳离子聚合和普通阳离子聚合引发剂两个部分。  相似文献   

17.
水溶性光聚合引发剂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近几年发展起来的水溶性光聚合引发剂(WSP)属自由基引发剂,按结构可分为芳酮类,稠环类烃类,聚硅烷类,酰基膦酸盐等,偶氮类及金属有机配合物类,本文综述了这些光引发剂的结构特性,光化学行为,光引发效率及光反应机理等。  相似文献   

18.
双官能度引发剂引发苯乙烯聚合微观动力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 2 ,5 二甲基 2 ,5 二己酰基过氧化己烷 (DMDEHPH)为引发剂 ,在 5 5~ 80℃下引发苯乙烯聚合 .通过研究影响聚合速率的各种因素 ,得出了聚合速率对单体浓度和引发剂浓度的级数分别为 1 0和 0 5次、聚合活化能为 92 0kJ mol、引发效率为 0 5 5± 0 0 3.温度一定 ,引发效率随引发剂浓度的增加而减小 .求得 6 0和70℃下DMDEHPH向引发剂的链转移常数分别为 0 0 37和 0 0 4 8、向单体的链转移常数分别为 0 5 9× 10 - 4和0 75× 10 - 4.  相似文献   

19.
采用含偶氮基的聚苯乙烯预聚物(PS ACPC)作为引发剂,合成了苯乙烯(St)分别与甲基丙烯酸(MAA)、甲基丙烯酸(β 羟丙酯)(HPMA)的嵌段共聚物,考察了PS ACPC引发第二单体的聚合反应行为,以及影响第二单体转化率和均聚物含量、共聚物组成的因素.用溶解性、凝胶渗透色谱(GPC)、红外光谱(IR)、核磁共振(NMR)、动态接触角(DCA)等表征了嵌段共聚物.  相似文献   

20.
氧化-还原引发剂引发苯乙烯超浓乳液聚合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过氧化羟基二异丙苯(CHPO)和四乙烯五胺(TEPA)为氧化-还原引发剂,以十二烷基硫酸钠(SDS)为乳化剂,十六醇(CA)为共乳化剂,通过超浓乳液聚合方法制备了聚苯乙烯乳胶粒子.探讨了乳化剂浓度及配比、分散相体积分数、引发剂种类、引发剂浓度及配比和温度等各因素对乳液稳定性、聚合速率、乳胶粒子大小、形态及分布的影响.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观察了乳胶粒子的形态,用粘度法测定了聚苯乙烯的粘均分子量.考察了苯乙烯进行超浓乳液聚合的反应动力学,求得在30℃时聚合速率方程为Rp=K[M]0.36[I]0.49[E]0.72,表观活化能为19.72kJ/mol.所得乳胶粒子的直径在0.1~0.3μm之间,粘均分子量在2×106~4×106之间.为低温下实现超浓乳液薄层聚合提供了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