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萨本豪  台安  王辉 《中国物理 C》1999,23(7):689-692
用含有领头粒子能量衰减、J/ψ先驱体在弦色场中离解和物理J/ψ的强子吸收等三种机制的强子和弦级联模型,JPCIAE,计算了200AGeV/c的PA和AB轻的弹核)反应以及Pb+Pb反应中J/ψ压低因子,取得与NA38及NA50数据全面地较好符合; 从而对Pb+Pb反应中J/ψ是反常压低的说法提出质疑.  相似文献   

2.
用强子和弦级联模型,JPCIAE,研究(200A GeV)U+U中心碰撞中核形变对J/ψ压低的效应.结果表明:在两形变核的长轴都沿束流方向的碰撞中,J/ψ压低因子约为两长轴都垂直于束流方向碰撞时的二分之一.  相似文献   

3.
将新发表的J/ψ核吸收截面输入强子和弦级联模型JPCIAE,计算了200AGeV/c的P-A,O-U,S-U和Pb-Pb最小偏畸碰撞中J/ψ压低因子并与实验作比较.结果表明增大的新截面难以改变核吸收机制不易解释Pb-Pb碰撞J/ψ反常压低局面.  相似文献   

4.
将新发表的J/ψ核吸收截面输入强子和弦级联模型JPCIAE,计算了200AGeV/c的P-A,O-U,S-U和Pb-Pb最小偏畸碰撞中J/ψ压低因子并与实验作比较.结果表明:增大的新截面难以改变核吸收机制不易解释Pb-Pb碰撞J/ψ反常压低局面.  相似文献   

5.
基于Monte Carlo产生器GCP,模拟了SPS能量下p-A和A-A碰撞中J/ψ粒子的产生和吸收过程.对J/ψ的吸收主要考虑了两种机制:强子环境下的核吸收和同行粒子对J/ψ的吸收.把Monto-Carlo模拟的结果和p-A和A-A碰撞中J/ψ产生的实验数据进行了对比,除了Pb-Pb碰撞外,结果和实验数据符合得很好.  相似文献   

6.
用微扰方法系统求解了cc各态之间的耦合Schroedinger方程,讨论了粲粒子的形成时间和核吸收的关联. 通过计算J/ψ及ψ′在不同核子-核过程中的压低并与实验结果比较,发现形成时间对J/ψ,特别是ψ′的核吸收过程有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用事件产生器LUCIAE分析了200AGeV硫打原子核反应中p和Λ产额、横动量分布以及Λ/p比值的NA35数据,结果表明:NA35数据反映了极端相对论性核一核碰撞中青异压低与同能量的核子-核子碰撞相比有约化的现象;但是核-核碰撞中Λ/p比值趋向1,并不必然意味着夸克的味对称性.  相似文献   

8.
考虑了色单态和色八重态的贡献后,我们计算了固定靶情况下J/ψ和ψ′的产生截面.并把结果用来研究p–A碰撞中J/ψ压低和ψ′/ψ的产额比值问题.当–核子相互作用的截面对(cc)8取为σ8abs≈10mb,对(cc)1取为σ8abs≈0mb时,计算结果和实验数据符合得很好.推广此模型,考虑同行粒子对J/ψ的吸收,并用它来讨论A–A碰撞的情况,计算结果表明,在相同的条件下,这个模型不能同时解释S–U和Pb–Pb碰撞的实验结果.最后讨论了S–U和Pb–Pb碰撞中QGP形成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9.
158GeV/c的Pb–Pb碰撞中的J/ψ抑制现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志进  李强 《中国物理 C》2004,28(8):846-849
在Blaizot等人建立的模型基础上,我们考虑了核–核碰撞中的参与者数与核子–核子碰撞数的起伏效应对J/?ψ产生的影响,并对NA50合作组在入射动量为158GeV/c的Pb-Pb碰撞中的实验数据进行了分析,理论结果与实验数据符合的很好  相似文献   

10.
台安  萨本豪 《中国物理 C》1998,22(5):434-439
用含S夸克压低约化机制的事件产生器LUCIAE研究了相对论性核一核碰撞中青异增强现象,LUCIAE结果和相应的NA35实验数据符合得较好.结果还表明:s夸克压低约化在奇异产生物理中的作用要大于再散射.  相似文献   

11.
王韶舜  吴冲 《中国物理 C》2000,24(4):285-289
对400GeV/c pp碰撞多粒子产生的实验数据作了不稳定性分析.计算了新的不稳定性参数.将它们与曹珍和华家照利用软相互作用模型ECOMB模拟NA22能量范围的强子一强子碰撞实验所得到的结果相比较,相似性清楚可见.这表明ECOMB模型是一个软相互作用多粒子产生模型.它能重现高能强子碰撞末态事例结构的涨落.  相似文献   

12.
将强子-核碰撞的独立源模型推广到核-核碰撞,给出了核-核碰撞末态产生粒子横能量分布方程,将其与CERN的NA35合作组得到的实验数据相比较,模型较好地解释了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13.
基于微扰QCD所预言的J/ψ衰变道胶子分布及其分支截面和LUND弦碎裂模型强子化面积定律的严格解,得到J/ψ所有衰变模式的微扰和非微扰过程的一种可能的描述,相应的Monte Carlo产生器LUARLW所作的初步模拟结果与BES获取的J/ψ数据的多种带电粒子谱分布和事例形状拓扑分布符合较好.  相似文献   

14.
本文采用非相对论性禁闭势模型讨论了夸克-胶子等离子体中色屏蔽的时间演化和J/ψ、χ及ψ'的产额压低.  相似文献   

15.
高能重离子碰撞热核环境中J/ψ产额的压低被认为是夸克胶子等离子体生成的重要信号。研究冷核物质中各种核效应对J/ψ 形成过程的影响,是准确理解热核环境中核效应对J/ψ产额压低机制的重要途径。研究了质子-原子核碰撞J/ψ 产生过程中初态部分子分布函数的核效应、入射质子的能量损失效应、以及末态粲夸克对能量损失效应对J/ψ 粒子产额的压低作用,对质子-原子核碰撞J/ψ产生过程的微分截面比RFe/Be(xF)进行了领头阶的唯象分析,并与E866 实验数据中代表J/ψ粒子在靶核外产生的实验数据进行比较,获取了粲夸克对的能量损失值(3.81±1.71) GeV/fm。研究结果表明,部分子分布函数的核效应对截面比RFe=Be(xF) 的压低作用在xF > 0区域是随着xF 的增大而增大的;末态粲夸克对的能量损失效应是影响J= 粒子产额压低的重要核效应;当xF较大时(0:65≤xF≤0.92),初态入射质子的能量损失效应在对微分截面比RFe/Be(xF)的压低中起了主要作用。J/ψ suppression observed in hot nuclear matter from heavy-ion collisions is considered as a most reliable signature for the formation of Quark-Gluon Plasma. The study about the nuclear effects on J/ψ production in cold nuclear matter provides an important tool for clarifying the conventional nuclear suppression mechanism in heavy-ion collisions. J/ψ suppression in p-A collisions is studied by considering the nuclear effects on parton distribution, the energy loss of beam proton in initial state, and the finial state energy loss of c¯c pair.The leading-order computations for J/ψ production cross-section ratios RFe=Be(xF) are presented and compared with the selected E866 experimental data with the J/ψ production occurring outside the nucleus, the obtained energy loss of the color octet is (3.81±1.71) GeV/fm. It is found that the nuclear suppression from the nuclear effects on the parton distribution functions becomes larger as the increase of xF in the range xF > 0,the J/ψ suppression on RFe/Be(xF) induced by the energy loss of color octet c¯c is an important nuclear effect, in the region 0:656xF 60:92, the energy loss of beam proton in initial state is the dominant mechanism which causes a reduction of the J/ψ yield.  相似文献   

16.
王辉  萨本豪  台安 《中国物理 C》2000,24(3):220-224
用建立在LUND弦模型特别是PYTHIA事件产生器基础上的描写极端相对论性核一核碰撞的强子和弦级联模型—JPCIAE研究了入射能量为200A GeV的S+ Au中心碰撞中光子产生.模型同时考虑了部分子QCD散射过程、强子末态相互作用以及强子衰变等光子产生反应道并作了协调处理.JPCIAE模型计算结果很好再现了WA93实验数据所呈现的低横动量增强效应.  相似文献   

17.
王辉  萨本豪  台安 《中国物理 C》2000,24(3):220-224
用建立在LUND弦模型特别是PYTHIA事件产生器基础上的描写极端相对论性核-核碰撞的强子和弦级联模型--JPCIAE研究了入射能量为200A GeV的S+Au中心碰撞中光子产生.模型同时考虑了部分子QCD散射过程、强子末态相互作用以及强子衰变等光子产生反应道并作了协调处理.JPCIAE模型计算结果很好再现了WA93实验数据所呈现的低横动量增强效应.  相似文献   

18.
通过考虑喷注淬火效应,分析了相对论性高能重离子碰撞中双强子的产生.结果表明,喷注淬火压低了大不变质量谱和大横动量的双强子的产生.与质子–质子碰撞的情形类似,核–核的擦边碰撞(碰撞参数很大)产生的强子有很强的背靠背的关联.在核–核对心碰撞(碰撞参数很小)中,由于喷注穿过强作用物质导致的喷注淬火介质效应,产生的强子的背靠背的关联几乎消失.  相似文献   

19.
高能重离子碰撞中的参与者数和核子-核子碰撞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姜志进 《物理学报》2007,56(9):5191-5195
采用核-核碰撞的Glauber模型, 给出了高能重离子碰撞中的参与者数和核子-核子碰撞数随碰撞参数的分布方程, 并用其讨论了\{sNN\}1/2=200GeV的Au+Au碰撞中的参与者数与核子-核子碰撞数随对心度的变化关系, 所得结果与PHENIX合作组所给出的实验结果符合得很好. 关键词: Glauber 模型 参与者数 核子-核子碰撞数  相似文献   

20.
相对论重离子碰撞中J/ψ吸收截面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波  赵维勤 《中国物理 C》1994,18(7):652-657
用几何模型计算了相对论重离子碰撞中产生的J/ψ在核物质中的吸收长度.由此导得的J/ψ在A-A碰撞中的吸收截面比在h-A过程中明显增大.通过对与初态相互作用长度的关系的分析,说明了本文结果与过去工作不同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