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用飞行时间质谱仪探测了直接激光气化碱式碳酸镁样品产生的质谱,结果表明:氧化镁团簇与同时产生的水分子发生了原位溶剂化反应并产生了各种尺寸的溶剂化氧化团簇离子,这些团簇离子包括:(Mg(H2O)m)^+(m=0,1,2,3),(Mg(MgO)H2O)m(m=1,2,3,4)(H(MgO)(H2O)m)^+(m=0,1,2,3,4,5,6),(H(MgO)2(H2O)m)^+(m=0,1,2,3,4,5  相似文献   

2.
钒—硫团簇的形成和光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报导了用激光直接溅射法产生钒硫团簇,并用串级飞行时间质谱仪研究了所产生的团簇离子的分布及紫外激光光解规律。钒硫二元团簇正负离子都是由周边硫原子包围团簇骨架而构成的,骨架是由数目大体相同的钒和硫原子组成,表示成(VS)n,它们结合紧密,构成了稳定的钒硫团簇的核心。稳定的团簇正离子为VnSn^+、VnSn^+^+和VnSn+2^+(n=1,2,…14)。VnSn^+团簇系列在n=2,4时具有很高的丰度  相似文献   

3.
氨和甲醇团簇中的质子转移反应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应用激光多光子电离质谱和分子束技术研究和氨和甲醇二元团簇,实现观测到两个系列质子化的团簇离子:(CH3OH)nH^+和(CH3OH)nNH4^+(1≤n≤14),其产生是经过二元团族内的质子转移反应。同时也研究了氘代甲醇CH3OD和氨混合团簇,结果表明OD原子团中的D转移概率比CH3原子团中的质子转移概率大几倍。在HF/STO-3G和MP2/6-31G**水平上对氨和甲醇二元团簇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与CH3相比OH中的质子转移更加容易,因为CH3中的质子转移过程中要克服高度约120kJ/mol的能垒。  相似文献   

4.
用飞行时间质谱仪对激光气化KH2PO4和Cu3(PO4)2样品形成的团簇进行了质谱研究,它们都主要形成了含有磷氧四面体体键结构团簇,形成的(K(KPO3)n)^+团簇系列具有明显的幻数,它们是n=3,6,9,12,15这表明它们可能采取了环形三聚体的堆垛结构(Cu(CuPO3)n)可能采取了偏磷酸盐链式多聚体的结构。  相似文献   

5.
在355、532nm激光波长下用TOF质谱研究了C4H5N-(H2O)n氢键团簇体系的多光子电离。二波长下均得到一系列C4H5N-(H2O)n^+及质子化产物C4H5N-(H2O)nH^+。355nm下可能存在双光子共振电离过程,使得该波长下吡咯母体及团簇离子信号较532nm有明显增强。  相似文献   

6.
P538萃取锰(Ⅱ)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25±0.5℃,用P538的环己烷溶液从NaClO4-HClO4介质中萃取Mn(Ⅱ)的反应机理为离子交换机理,萃取焓△H=-196kJ.mol^-1并用Cl^-离子水合作用和Mn^2+与Cl^-形成配合物的竞争解释了萃取分配比与水相中NaCl浓度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H^+n团族形成的Guo氏理论与结构计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于H^+n的形成,Guo清泉教授指出,可先以H^=离了为中心瞬时地分别与周转个H原子相互作用,形成中心氢核同周围氢核间的(n-1)个瞬时单电子键,这些单民子键围绕中心转动共振,从而使H^+吸引周围(n-1)个H原子形成H^+n团簇。  相似文献   

8.
激光烧蚀叠氮化钠产生的团簇离子及其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飞行时间质谱研究了激光烧蚀叠氮化钠固体产生的正负团簇离子的组成及其分布,产生的团簇系列包括:(Na(NaN3)n)^+,(Na3(NaN3)n)^+,(Na4N(NaN3)n)^+,(Na5(NaN3)n)^+,(NaN3)n)^+,(Nan)^+,(N3(NaN3)n)^-,(Na(NaN3)n)^-,(NaN3)n)^-,(N(NaN3)n)^-,提出正负团簇离子形成的可能机理,分析了影响因  相似文献   

9.
低温宽带NaCl(OH^—):(F^+2)H色心激光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林碧洲  许承晃 《光学学报》1994,14(4):46-350
在NaCl晶体中掺入OH^-离子可以有效地提高F^+2心的稳定性。采用四镜折迭X型像散补偿腔,获得了峰值波长1.57μm、输出功率>250mW的低温宽带NaCl(OH^-):(F^+2)H色心激光。本文着重讨论OH^-对F^+2心的稳定作用和影响色心激光振荡的各种因素。  相似文献   

10.
对于H+n的形成,艹勾清泉教授指出,可先以H+离子为中心,瞬时地分别与周围(n-1)个H原子相互作用,形成中心氢核同周围氢核间的(n-1)个瞬时单电子键,这些单电子键围绕中心转动共振,从而使H+吸引周围(n-1)个H原子形成H+n团簇。对采用此模型计算的H+n(n=5,7,9,13)的正多面体中心结构结果,作了规律性的总结,获得了对H+n团簇结构的进一步认识  相似文献   

11.
铁酸盐的水热氧化晶化法制备及其生成条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空气氧化M^2+(M=Mn、Fe、Co、Ni)和Fe^2+的碱性悬浮液制备铁酸盐MFe2O4的条件,考察了原料配比、pH值、氧化温度、氧化时间对生成MFe2O4的影响。利用XRD及SEM检测氧化过程中沉淀物的形态和结构表明,在343 ̄358K和R=2OH^-/(M^2+Fe^2+)=1.0、M^2/Fe^2+=0.5(摩尔比)下用300mL/h的空气氧化Mx/3Fe1-x/3(OH)2悬浮液  相似文献   

12.
HCnS^+和HSCn^+(n=1~9)结构的ab initio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量子化学从头计算方法,在HF/6-31G水平上,采用Beny优化法,优化了HCnS^+和HSCn^+(n=1 ̄9)两种同分异构簇离子的几何构型,计算了它们的电子总能量、相邻簇离子的能量差及其平均原子结合能。计算结果表明:HCnS^+比相应的HSCn^+稳定。计算结果还显示,无论是优化后的几何构型,还是各种能量值,均显示出明显的奇偶交替变化的趋势,n为奇数的簇离子比相应的n为偶数的簇离子稳定,这  相似文献   

13.
(NH3)nH^+2团簇离子的产生及其结构的从头计算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用激光多光子电离TOF质谱和分子束技术实验研究了氨团簇,测量到(NH3)nH^+2类型团簇离子,首镒观测到n〈4的该类团簇离子的存在。用GAUSSIAN-94程序计算这种团簇离子的结构,找到一种稳定构型,并与文献报道的有关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和讨论。  相似文献   

14.
利用直接激光溅射族源的串接飞行时间质谱计,获得了磷原团族正离子Pn^+(n=4-25)与氮气的碰撞诱导离解质谱,分析了它们的碰撞解离规律,并由此对其团族离子Pn^+的结构特征和生长(成簇)过程进行推测。  相似文献   

15.
用1H、13C、95MoNMR技术研究了一系列Mo(W)—CO—S一dtc原子簇化合物,并用动态95MoNMR技术跟踪了MoOnS4(n=0,2),CuCl,R2dtc(R2=Me2,Et2)几个反应,在此基础上推导了该系列化合物的形成机理.  相似文献   

16.
本文在束-气条件下研究了亚稳态原子He(2^3S)与CH2Cl2间的传能反应,测得了由该反应产生的CH(A^2△-X^2П),CH(B^2∑^-X^2П)CH(C^2∑^+-X^2П)和H原子(Balmer系)的化学发光光谱。通过对CH(A,B)的光谱进行计算机模拟,推测出初手的CH(A^2△,v^1=0-2)态振动分布为No:N1:N2=100:40±5:19±2,CH(A^2△,v^1=0-0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六亚甲基桥连的希夫碱及其锰(Ⅲ)络合物催化剂的红外光谱,对一些主要谱带进行了经验归属。配体的分子内氢键谱带出现在~3438cm-1(以LH为例),νC=N谱带在~1630cm-1(以CH为例,下同),苯的特征谱带在~1598,~1469和~755cm-1,νMn—N为主的复合振动在~369cm-1,δMn—N为主的复合振动在~247cm-1,νMn—O为主的复合振动在~329cm-1,δMn—O为主的复合振动在~275cm-1,νMn—Cl特征谱带在~303cm-1。与苯基锰(Ⅲ)卟啉络合物相比,νMn—N特征谱带向高波数位移,νMn—Cl特征谱带则向低波数有较大位移。  相似文献   

18.
NH3—CH3OH氢键团簇体系的从头计算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HF/6-31G,MP2/6-31G水平下,对NH3-CH3OH氢键团簇体系进行了从头计算研究,给出了中性和离子团簇的各种平衡模型,解离通道及解离能,指出该团簇垂直电离后,可以发生一个簇的的质子转移过程,NH4和CH3O将为主要解离产物,相应于生成CH2OH与NH4的解离通道,由于存在的较高的能垒而不易进行。  相似文献   

19.
郭文跃  方黎 《光学学报》1998,18(5):19-526
用多光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法三光子与丙酮分子3d形态和4s态共振的激光波长区域获得了丙酮分子的共振多光子电离分质量多光子电离(MPI)光谱和飞行时间质谱,实验观察到的主要产物是CH3CO^+和CH^+3,还观察到了少量的C^+,CH^+,CH^+2和CHO^+,在实验的激光波长范围内未见到母体离子,分质量多光子电离光谱具有相似的光谱结构,几个主要谐峰分别对应着(n0,3d)和(n0,4s)里德堡跃迁  相似文献   

20.
对于La0.2Ba0.8-xCax(O,CO3)其中x=0.0、0.2、0.4、0.6氧化物在973K及甲烷氧化偶联(OCM)条件下,无Ca^2+的样品可用表面BaCO3和(LaO)2CO3的Raman谱及810cm^-1附近的O2^2-特征峰来表征;含Ca^2+的样品,则表现了混合碳酸盐(Ca,Ba)CO3的特征,还有位于1135cm^-1(w)和810cm^-1(w)的O2^-、O2^2-瞬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