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根据 MPEG- 4对多媒体信息描述的新压缩标准 ,在深入研究尺度小波变换和嵌入式小波零树压缩编码原理的基础上 ,探讨了两种基于小波零树编码的具有连续分辨率的改进视频编码方法 .尺度小波零树编码将低通子带独立编码、其它子带多尺度零树熵编码 ,实现了自然 /合成视频信息的空间 /质量尺度完全可调 .尺度自适应运动补偿小波算法运用自适应步长来减少暂时冗余 ,保证了变码率下的视频传输质量 .  相似文献   

2.
针对多媒体传输过程中需要对视频数据进行压缩、编码和解码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硬件上基于DM642进行设计、软件上基于MPEG-4进行编解码的视频编解码器实现方案,MPEG-4视频和音频压缩编码标准的应用,有效地解决了视频数据量大与数字存贮媒体和通信带宽小的矛盾,大大提高了视频通信的交互能力和编码效率,解码后处理过程中采用的去振铃滤波器提高了接收数据质量.  相似文献   

3.
视频编码的码率控制算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码率控制技术是视频编码与通信的关键技术之一,它负责编码器、信道和解码器之间的协调,在视频压缩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基于视频压缩编码的码率控制技术,根据所采用的率失真模型,详细讨论了MPEG-2、H.263、MPEG-4和H.264等视频编码标准中的一些典型的码率控制算法,对重要的码率控制方法进行了相关叙述,并对码率控制技术的发展方向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网络异构性与传输可靠性是视频通信存在的两大问题.在视频编码中,分层编码用来解决网络传输异构性问题,多描述编码是解决传输可靠性的有效手段,而多描述视频分层编码则是二者的结合.在分层编码技术的基础上,结合基于宏块分裂的多描述编码,提出了基于宏块分裂的多描述视频分层编码.同时,还给出了基于行、列、帧分解的多描述视频分层编码方案,并对4种多描述分层编码方案进行了比较.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基于宏块分裂多描述分层编码方案在网络异构的适应性和传输可靠性上具有优越性.  相似文献   

5.
Internet带宽资源有限、服务器下载负荷过大以及网络性能不稳定等会引起网站访问速度过慢,易发生信息丢失等现象.为了解决Internet视频流传送的这些问题,提出了基于CDN(Content Delivery Network)和H.264的多描述视频编码方法,分析了3种多描述分解方案,给出了这些多描述视频编码方案进行视频编码和网络传输.实验显示,所给出的编码方法能有效地应用于视频流压缩和Internet传输.  相似文献   

6.
随着人们对视频编码技术要求的不断增高,视频小波压缩编码技术由于其卓越的性能倍受关注.本文分析了当前视频编码方法所存在的一些问题,总结回顾了近十几年来视频小波压缩技术的研究状况,重点阐述了视频小波压缩技术的性能及其关键技术,并探讨了视频小波技术的应用及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7.
提出了新的基于M-picture的动态光线空间编码方法.新的编码结构满足时间轴和视点间低延时的随机访问的要求,同时通过更准确的时空域联合预测减少残差和帧内块数,提高了编码效率.  相似文献   

8.
针对深度视频在3D-HEVC编码框架中编码复杂度较高, 提出了一种基于运动一致性的深度视频快速帧间编码算法. 首先把深度视频划分为4个区域: 彩色和深度视频均运动区域、彩色视频运动但深度视频静止区域、彩色视频静止但深度视频运动区域以及彩色和深度视频均静止区域. 然后, 根据不同分区对最大编码单元设计不同的编码策略. 结果表明, 本算法与原始测试平台HTM-10.0相比, 在绘制的虚拟视点质量几乎一致的情况下, 各序列深度视频编码时间平均节省了63.58%, 总体编码时间节省了40.13%.  相似文献   

9.
由于立体视频的数据量巨大,不便存储和传输,因此必须进一步提高其压缩效率,降低传输的码率.文章分析了立体视频左右通道间恰可察觉失真的关系,基于立体掩蔽效应提出了非对称立体视频编码算法.实验结果表明:在解码重建图像主观质量基本不变的前提下,右视点视频编码的码率节约了11.45%~18.69%.与传统立体视频编码模型相比,该算法可以获得更好的立体视频压缩性能.  相似文献   

10.
提出了一种改进的精细可分级性编码方法aFGS.该方法采用高质量的增强层作为参考,提高了FGS编码方法的编码效率,同时也完全继承了FGS编码方法的精细可分级性;利用比FGS编码方法只增加一个缓冲区的双缓冲区结构弥补了PFGS编码方法计算复杂的不足;采用高质量参考未经过预测补偿的方法,有效的避免误差积累.给出了aFGS编码方法的原理描述,并设计了编解码器框图,通过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